大海的颜色

来源 :少年博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个健忘的人,平常就爱丢三落四,更不用说记住太久远的东西。但是有一件事总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一有时间,它就会蹦出来。
  那时我刚大学毕业,和朋友们约好一起去普陀山玩。地点是我仔细筛选的,因为我想看看传说中的,只在书里、电视里见过的海。
  可是,当我长途跋涉地来到海边时,我心凉了。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大海并不都是蓝色的?普陀山的海除了远处有那么点蓝色的感觉,近处和长江就是一个色系嘛。
  “哎!”小腿忽然被碰了一下,一回头,原来是一个瘦小的女人,她有些笨拙地走在软软的沙上,身旁的导盲杖不断敲打着沙子。
  哦,是一位盲人。
  “不好意思,我碰到你了。”女人紧张地望向我这边,小心翼翼地道歉。
  “没关系,你要到哪去?我扶你过去吧。”在沙滩上用导盲杖显然不太方便,反正我现在不想下海,就做点好事呗。
  “谢谢。”女人有些拘谨,“我想站到有海水的位置。”
  “好……”我拉着她走过去。刚好一波浪花打来,扫过我们的脚背。女人好像被吓到,稍稍往后退了退。愣了几秒后,她又往前走了几步。
  “不好意思,我第一次见到海。”似乎觉得自己太大惊小怪,她不好意思地解释,“可惜我看不见,大海一定特别蓝吧。”
  “也不是,这里的海都黄不拉叽的。”我撇撇嘴,有些郁闷地说。
  “这样啊?”女人似乎有些失望,“那……刚才的路线,能带我多走几次吗?”
  我搔搔头,虽然不明白,但是也还是带着女人来回走,一直到朋友喊我回去,我们才结束了这奇怪的行为。
  走了一段路后,我鬼使神差地回头——人渐渐少了的沙滩上,还是能看到她在来回走动。想到她小步小步蹒跚在沙滩上的样子,就莫名地让人难受。
  第二天上午,我又跑到这个沙滩,眼睛不自觉地寻找起昨天的女人。
  果然,我又看到了她。她身边还站着一个小姑娘,大概七八岁的光景。俩人就在昨天我们站的位置。
  我跑过去,刚想和她打招呼,就听到小姑娘说:“妈妈,海水真凉。”
  “嗯,你要站稳了哦,过会又会有一波浪花打过来。”
  “嘻嘻,妈妈拉着我,我不怕。”小姑娘仰起头,我看到她的眼睛紧紧闭着,这是一个盲童。
  “妈妈,海很蓝吧?”
  我不由得看向女人。她的脸上是我见过的最温柔的表情:“当然啊,蓝色的海水打到你的小腿上,会变成白色的泡沫,很漂亮。”女人摸摸小姑娘的头,“妮妮下次还想看什么,妈妈都陪你看,好不好?”“好!”小姑娘“咯咯咯”地笑起来,“妈妈我渴了。”
  “好,咱们去买水吧。”女人牵起小姑娘的手,慢慢引着她离开沙滩。那是我昨天扶着女人走的路线,今天她走得如此娴熟,半点不见昨日的蹒跚。
  原来是这样。
  刚想到这,女人忽然踩到一个塑料瓶,身体往右边歪过去,我连忙上前扶住她。
  “妈妈,你怎么了?”小女孩似乎感觉不对,紧张起来。
  “是我走路撞到你妈妈了,对不起啊。”我赶紧吱声。
  女人听出了我的声音,朝我感激地一笑。
  “要不这样吧,我陪她在这等你好吗?”带着小孩走路应该很不方便,我说,“就在昨天我们说话的地方等吧。”
  “妈妈,你快去吧,我好渴呢。”
  “好吧。”女人犹豫了一下,“麻烦你照看了,我很快就回来。”
  我陪着小姑娘坐在沙滩上,看着女人摸索着走到远处,从包里拿出折叠的导盲棍。
  “阿姨,我坐在这不动,”小姑娘突然出声,“你去看看我妈妈好不好?她眼睛看不见的。”“你知道?”我惊讶极了。
  “嗯,”小女孩嘟囔着,“但是妈妈从来不说,我也不说。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
  这一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不知道女人为什么不告诉女儿她看不见,我也不知道她俩间的“欺骗”能坚持多久。但是这一大一小走在沙滩上的身影,却是我无法忘怀的。
  从那天起,我再也不向别人抱怨海水的颜色了。
  它真的很蓝。
其他文献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一趟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有很可爱的袋鼠和考拉,遍地是奶牛和绵羊,牛奶比水便宜;人少车少,天空很蓝,晚上能看到漂亮的银河。我们一家三口是7月21日从合肥出发的,先飞到上海浦东机场,再飞到香港换飞机飞到悉尼,从机场坐出租车到爸爸订好的酒店。澳大利亚的汽车驾驶员在右边,开车靠左行驶,跟中国刚好相反,我第一次见到,觉得好奇怪!  爸爸订的是个套间,里面有厨房、洗衣间、卫生间和卧
期刊
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城东,分布着一片广阔的旧工业区,这里厂矿密布,垃圾成堆。在一战后的大萧条期间,汇集了大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们住在简陋的棚屋里,艰难度日。一条河流蜿蜒而过,把整个贫民窟分割得支离破碎。有人恰如其分地将河边的金斯伯里地区的惨状形容为“仿佛上帝之手要亲自肢解这里”——上帝也许从未动手,但肢解后的碎尸却浮现在了人们眼前……  惊现碎尸  事情要从1935年的9月23日说起。那天
期刊
旅行,词典里解释说:为了办成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有人回答:“就是玩呗!”可我的观点与他们不同,我认为:旅行,是在路上,是一种生活状态、生活方式,是一个无限知识宝库。  我想去旅行,去看荷兰那恬静的郁金香、风车。  我想去旅行,去看挪威那无比耀眼的午夜太阳。  我想去旅行,去看中国西北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景色。  我想去旅行,甚至想去看北极的北极熊,南极的企鹅。  我梦想着可
期刊
在电影中,我们同样能够看到雾霾天气和极端气候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如果人类不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那么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难以忽视的真相》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担任了这部纪录片的解说员和主演,影片记录了他行走全球推广他的环保理念的过程。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迅速上升,纽约等大城市可能会迎来洪水,世贸中心遗址将被淹没,极端气候和疫病的出现将更加频繁,一些地区将饱受暴雨或干旱折磨
期刊
所谓的拖延症,指的是人们在做事的时候能拖则拖,不能拖也拖,一拖再拖。知道后果不妙却明知故犯,最终搞得自己狼狈不堪。面对懒散的自己,面对可恶的拖延症,我们该如何打败它们呢?快来做个心理测试吧!  1、你会因为过节启动疯狂购物模式吗?  是的→2  不是→3  2、你会和朋友频繁地讨论下一个放假时间的问题吗?  不是→3  是的→4  3、你会花钱如流水吗?  是的→4  不是→5  4、失败后的你会
期刊
星期六,阴,旧校舍图书馆天台。  封离穿着黑色运动衣,站在天台的左侧,发动了隐身的异能,隐去自己的身形。  穿红色运动衣的刘天扶了扶眼镜,缓缓地倒退着,直到背靠着天台的栏杆,这才停下,警惕地扫视着前方180度的范围,左脚半蹲,右脚虚步向前,双手摆好了格斗的姿势。  天台的一角,超能社团的其他小伙伴坐成一团,围观着这场对决。  “五串糖葫芦,我赌刘天胜!”强小薇挥着小拳头。  “十串糖葫芦,刘天胜。
期刊
我与大海的约会,还真有点像世界杯的节奏。四年一次,仿佛互相打了招呼似的。  第一次遇见大海,在我14岁的夏天。当时随夏令营去往青岛、威海。那时的我还是个胖姑娘,穿着宽大的文化衫,站在人来人往的石老人沙滩,看着向往已久的大海,有点发怵。  海浪一遍一遍、轻轻地拍打在沙滩上,虽说温柔,但我反而有点惧怕。我慢慢地向海边走去,从海中央吹来一股股热浪,把我本来就不服帖的头发吹得乱七八糟。当脚面被海水覆盖,略
期刊
在藏语里,有一个词,叫做——“希热布”,意思是“智慧的大海”。这个词也暗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取舍。  它或许是想告诉我们,在广袤如海的喧嚣世界里,懂得取舍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  18世纪时,法国思想家卢梭年轻时只身闯荡巴黎,他创作的歌剧《乡村占卜师》在公演后大获成功。国王观看了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承诺给他一份年金。  这对于居无定所、入不敷出的青年来说,无异于天大的恩赐,可卢梭却断然拒绝。
期刊
打从有记忆开始,我对大海的所有概念都是从文字、图片和影像里得到的,对于生长生活在内陆的我来说,海洋好比科教片中的宇宙世界。  中学时,有一次哥哥带我一起坐轮渡过长江,他指着宽阔的江面对我说:“面对这滔滔江水,是不是有种心胸豁然博大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对大面积水域的认识,感受到滚滚长江之浩渺,尽管从轮渡船尾翻起的水花那样浑浊。  工作后,一次去浙江海宁采访,途中突听有人喊:“看,那就是海!”转头去
期刊
公元2149年 12月31日 阴  今天是我呼吁市民推倒通天塔的第3652天,在我还是19岁的懵懂却怀着满腔热血的青年时,我就已经开始呼吁人们推倒通天塔了。那时通天塔计划刚刚开始,计划主旨是不惜用尽地球最后一点能源建造通天塔,以求人类能够在塔内生存下去。  公元2149年,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尽头了。在21世纪初,人类追求科技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球能源也在不断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