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贱卖”废纸价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ifu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诗人,在旧書摊上看到一本新书。定价15元,卖价只有2元。于是他赶紧掏钱买下。走在路上,心里却五味杂陈。因为这本书,就是他不久前出版的诗集。回到家里,他以此为题,写了一首诗:
  “由旧书摊淘得一本新书,象牙黄的封面,四棱见角,定价十五元,只花了两块钱,正应了卖主的推介:贱啦——废纸价。回家的路上,右手提着它,重如泰山,压得迈不动步;换做左手,轻如鸿毛,失重的身子左右飘忽。躺在床上,没再触动它,太熟悉了,它是我不久前自费出版的第一本诗集。”
  这首诗里有个细节,写得非常深刻。右手提着它,重如泰山,压得迈不动步;而换做左手,则轻如鸿毛,失重的身子左右飘忽。因为右手,代表的是在自己心里的分量。而左手,显示的却是世人的眼光。个人当作宝,别人看成草。这样的描述,也反映了当前很多诗人和诗作的现状。
  这首诗中,还透露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自费”。公费没人出版,就只能个人掏钱。花个两万三万,卖回三千五千。按说,15元一本,也算是当今市场的廉价书了。可万没成想,有人刚买回去,就扔到废纸堆里。任何一个作者,遇到这种情况,心里都不会好受。
  这些年,一直有人在说,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但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诗人们的警醒,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也许是人们的文化素质提高了,也许是写诗太容易了。所以连种地的、养鸡的、买菜的,都能随便写出几首。
  有人统计,唐代有5万多首诗,宋代有20多万首诗,明清时代,有50多万首诗。现代呢,可能已经突破100万首。照这样下去,再过三五十年,1000万首也不是问题。
  写诗的越来越多,发表诗的报刊却越来越少。于是有人就想到了网络。搞一个公众号,或者建一个群,然后把自己的和朋友的诗作晒上去。别人不看自己看,生人不赞熟人赞,感觉也很良好。只是天天发,处处发,搞得圈里的人们苦不堪言。为此有人就想了一个办法,看也不看,直接点赞。但这也给诗作者们造成了一个假象,以为真的振聋发聩、粉丝成群,于是更加接二连三。
  还有人瞄准了这个市场,或者有偿发表,或者有偿出书,或者有偿评奖,你给我人民币,我满足你虚荣心。一时间,满大街都是“著名诗人”,让人分不清,哪个是真猴王,哪个是假猴王。
  由此可见,诗词创作也急需要精品意识。如果能有一个权威机构和一个时代标准,把浩如烟海的诗词作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那就好了。该流传的流传,该淘汰的淘汰。
  阎广鸿/图
其他文献
张群是国民党元老,当年曾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追随蒋介石最久,和他关系也最密切。曾有人问他国民党在大陆失败,他是否也要负一部分没有及时进言的责任时,张群坦率地说:“我只是个厨子,主人喜欢什么菜,我做什么菜。”  张群是不是一个谄媚者,我没做过研究,但他那种主人喜欢什么就给什么的“厨子”理论却是拍马者的典型心态。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御史中丞张利贞视察河北,第一站是平卢,时任平卢兵马使的安
期刊
太太要出差半个多月,这也意味着,女儿要跟着我过半个多月有爹没妈的日子。也许是思夫心切,更一定是出于对女儿的爱,出差期间太太特意中途回家探了一趟亲。  回家放下行李,她便杀奔超市,买了小龙虾、牛肉、鸡、鱼及若干种类时令蔬菜,此外还预定了一块价格不菲的蛋糕,外加N多小零食……大包小包的食材独自拎上楼不说,她还大秀厨艺,做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我和闺女自然是甩开腮帮子,吃得满嘴流油,幸福感爆棚。  看到这里
期刊
《杂文月刊》除了說真话、有良知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辩证思维。如2019年5月原创版有多篇杂文,揭示了一个共同的哲学命题一“物极必反”。  阿福老师的《从丰盛大餐到脊柱侧弯》就是用很接地气的生活小事,揭示人生哲理:太太出差因思夫念女中途回家,做了一桌丰盛大餐。本想表达对丈夫、女儿深深的爱意,却害得父女俩连吃了三天剩饭,被爱女抱怨不迭。由此引申,学校为提高教学成绩,拼命给学生增加学业负担,导致
期刊
我在一所高中学校听课,意外地发现这个班的教室里、教室后面以及某些同学的课桌下面,摆放着很多收纳箱。这些收纳箱大的有50厘米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小的体量也有前者的三分之二。这些收纳箱是干什么的?我仔细一看明白了:里面装的全是书本。原来,因为课本、辅导资料、作业本等太多,课桌抽屉与桌面已经容纳不下,所以,同学们想到了这个主意。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收纳箱进教室。收纳箱进教室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美国音乐剧《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中有首老歌《日出日落》,至今保留在我的吉他弹唱手抄本里:“难道她就是从前的娃娃,他就是贪玩的小淘气?……啥时候她长成妙龄女郎,啥时候他长成这么高?我就记得他们昨天还很小!日出,日落,时光如流水!你看那幼苗长得多快,一夜间开出向阳花;你看那四季变得多快,给人们带来欢和泪……”  己亥仲春,云南镇雄警方发文悬赏通缉百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其中有个吉某生于2002
期刊
《水浒》中的史进自幼从师学棒,自视甚高,主动要与来到庄上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比试,可交手没两下,便被王进打翻在地。王教头对史进的父亲说:“令郎学的都是花棒,只好看,上阵无用,小人从新点拨他。”自此,史进便拜王教头为师,摒弃花棒,潜心练得真武艺。  史进丢掉“花棒”,距今已数百年了,不知为何,还有人拾起来,耍弄得花样翻新:有的制定规划,思路要“高、大、新、全”,口号像“格句警言”,念起来慷慨激昂,听
期刊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韩国等地也有每年过端午的传统习俗。前些年,中国政府将其确定为法定假日,那一天全民放假。那天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时序虽已进入仲夏,但大多数地区天气仍然处在宜人时节,南方很多地区都要组织赛龙舟,千家万户走亲访友,还有很多人驾车外出旅游。特别是进入“微信时代”之后,大家还会借助现代通讯手段互致问候。  多好的时日,多好的假期,曾经给无数人带来愉悦。以前我收到的问候,都是“端
期刊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坠毁,机上157名乘客全部遇难,其中包括8名中国公民。一名将于今年毕业的某学院新闻专业大四女生,她此行的目的是去埃塞俄比亚看长颈鹿。对于她的遇难,不少网友表示哀悼,但也不乏对她的人身攻击。  女孩受到攻击的主要原因,是她家庭条件相对优裕。去非洲看长颈鹿,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及她的微博上展示的相对富足悠闲的学生生活——爱美、买了新口红、梳了新发型,外
期刊
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中国文人,又把“琴棋书画诗酒茶”看作高尚的精神追求。作为一个中国人,又忝在文人之列,对茶的一往情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不过,对舶来的饮品咖啡,我也不会拒绝。家里的咖啡豆、咖啡粉、美式滴漏咖啡机、日本产手冲咖啡壶等一应俱全,尽管相比于茶,我对咖啡的鉴赏水平要低很多,但起码,区别拿铁、摩卡、卡布奇诺的能力,还是有一点儿的。可能正是由于自己对咖啡认知的浅薄,
期刊
近日,两位学者的言论,颇值得玩味与深思。  一个是教授张鸣在其公众号中撰文说,他最悲哀的事儿,莫过于眼看着自己的学生把青春和才华都耗在完全没用的事情上。这里所谓没用的事,一是学生进入机关写材料,他们不仅写得多,而且写过后大多不记得,没有什么意义。二是学生进入高校和研究机构拼命发论文。“在大学里,要想生存,活得好一点,唯一的出路,是赶着时髦,拼命堆文章,无论多么无聊,只要发在C刊上,有课题,所谓的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