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在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下具有高度实践性意义,正是由于它的先进理念,才影响了一代中国有志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摆在我党面前的重要议题,本文就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16-01
  中国传统文化来源于历史,影响在当代,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质,是民族智慧结晶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广博的包容属性,它为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平台,让结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先进思想。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促进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从中国近代史一直到当前,马克思主义都在指导着中国走向胜利,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持续发展,我们应该积极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确保我们的党保持先进性、确保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增加。
  一、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基本条件
  1.舶来的思想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意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近代史。自近代史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始终处于列强割据中国势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无数的有志之士寻求解救中国的防范,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到中华民国的成立,各种流派的思想都在试图改变中国的命运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无法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的现状。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虽然是舶来的思想,但具有先进性,具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意义,正是由于它的先进思想,影响了一代中国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2.传统文化必须具有强烈的包容属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强烈的包容属性,正是由于其广泛的包容属性,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期间,没有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反而让一部分侵略者受到中国文化的教育,反思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以至于抗日战争结束后,很多日本军官对中国文化表示由衷的敬佩,他们说“我们可以占领一个国家的领土,却无法征服一个国家的文化”。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包容属性,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互通性
  从西方舶来的马克思主义可以完美的在遥远的东方落地生根,原因就在于它适应中国的“水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互通的概念,可以被中国群众广泛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是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的世界内是人人平等,没有阶级共同发展的,而传统儒家的大同思想同样也涵盖着这样的概念,文化上的相似性,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二者有机的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執政思想,必然会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是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又决定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可以确保核心价值观沿着科学的轨迹稳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考点,也是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它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重民生”、“诚实守信”等有着密切的衔接,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凝聚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一条纽带,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连接起来,让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指导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精神都在其中得到体现和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断实践应用的过程就是双方不断优化融合的过程。
  2.筛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实现二者的深入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历史中国人的精神智慧结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那些先进的文化给同时代的中国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封建思想。如果从封建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个时代形成的封建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维持社会的稳定,确保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纵向的按照时代发展的变化来看,封建思想显然是落后的,在当代我们有必要自觉的摈弃封建思想,去除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深度的融合。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融合符合一系列的基本条件,如“舶来的思想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意义”、“传统文化必须具有强烈的包容属性”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互通性”,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有效的实现二者的融合,如使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二者有机的衔接”、“筛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实现二者的深入融合”等方法。在不断的深入二者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的研究和创新,让它们之间的融合实现更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洋,刘志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个层面的有机融合[J].理论探索,2016,(3):53-56,64.
  [2]吴洋.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与发展[J].人民论坛,2017,(2):116-117.
其他文献
【摘要】双语教育目标系统中,民汉兼通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不仅包括民汉两种语言兼通,还包括民汉两种文化兼通。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也是文化的载体。德国学者亚克布·格林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同时也是该民族的文化史”。可以说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文化表述。人们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从语言背后体会到其独特的文化。本文从双语与双文化的关系、双语教育与双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意
期刊
【摘要】机械类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工业设计类人才未来走向的关键,也是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保证人才量的同时能在工业设计领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人才是我国在该领域教育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研究着眼于一般本科院校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对课程的改革设置、工作室制的建立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讨与试验。研究一直试图将机械类工科思维、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美学进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25-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把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其内涵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即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内部的各种关系;其核心是平衡、规范校内多方权力和秩序,保证大学的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学术治理,从而保证实现大学文化知识传播、人才培养、学术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43-02  在我们的校园,有许多活泼可爱、健康聪明的孩子,但也有个别特殊的孩子,他们存在心理和生理的残疾、思想上的迷茫、学习上的困惑,对这些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需要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就是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它实行就近入学。教材的使用与普通儿童相同,必要时会
期刊
【摘要】武汉大学的国际化办学有基础、有传统、有特色、有亮点,为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时代潮流,武汉大学在放眼世界,学习国际上先进办学理念的同时,更要立足于本土特色,明确定位,通过国际化实现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对外交流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31-01  一、现状分析  武汉大学创办于1893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下移动APP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课堂有了新的舞台,为电子商务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本文在针对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有用、有趣、有效”的三有课堂为目标,利用云班课等新的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有效调动了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电子商务课程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创造了积极的良性的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基于“三有”课堂的电子商务课程改革收
期刊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起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构建优良的双创教育生态,从岗位创业的新视域,提升大学生岗位创业能力。  【关键词】双创教育 教育生态 岗位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41-02  目前,我国在创业理论研究、教育体系建设、政策的制订及实施等方面都有很大不足,故在“双创”热情高涨背景下,我
期刊
【摘要】独立院校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个人活动组织,主要通过非财政性的经费来支持本科院校的创办。本文通过对独立院校教学管理的方式和特点等基本内容的分析,提出当前教学管理创新的机制对策。  【关键词】独立院校 教学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37-02  一、独立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1.独立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
期刊
【摘要】德为才之帅 才为德之资。德育教育应当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加强德育教育,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思想性都较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将能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德育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59-02  德育工作是各级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
期刊
【摘要】如今我国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信息技术手段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也是促进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也引入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从过去一段时间可得看出,高校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使得学校的传统教育、教学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方式、观念的转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在高校信息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