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F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四川省楹联学会2008年年会上学会顾问韩邦彦教授(原四川省副省长、政协副主席)即席讲话中举了一个例子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以之说明楹联家一定要注意研究语言文字,掌握字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形式,做到文以载道,而且善于展示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和音乐美。笔者听后有感,寻出实例,略加解说,以求教于诸师友。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据说拿破仑被放逐到地中海的Elba(厄尔巴)岛时写了一个回文句,值得研究。我们可以依字母次序检查,确定ere的r为中心点,其左边字母为123456789,右边字母为987654321(不计大写或小写),确有其妙趣——
  Able包含“能、会、有才能、有本事、有法定资格的”等意思。这个词字母依次颠倒成为elba,为首字母大写就是Elba(厄尔巴)岛名。
  Was是动词be(有、在、是)的过去词,第一及第三人称单数。字母依次颠倒成为saw,是动词see(看、查看、明白、拜见、会见、注意、照顾……)的过去词。
  I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一个大写字母。
  Ere是形容词、连接词,相当于before(以前、在……之前),顺读、倒读,字母次序不变。
  后两个词无所谓字母次序变化;而前两个词,字母次序变动,词义有变化,是关键词。这可就使原创者得以施展才思,展示才华。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它当然可以直译为“在到达厄尔巴岛之前我是无所不能的”。这意思可以理解,但是读者总觉译得乏味,缺少点什么。钱歌川先生的译文是:“我在看到厄尔巴岛之前曾是强有力的”;但他也认为。这样的译法失去了原文的“妙味”。
  由于原文使用特殊修辞手段。翻译的难度因而增大,有时甚至被认为属于不可对等翻译的例子。
  许渊冲先生提供了一种译文:“不见棺材不掉泪”。这是意译而且套用汉语熟语,惜未能再现回文的特征。
  许先生的又一译文是“不到俄岛我不倒”。虽然字序为1234312,不尽与汉语回文句字序相同,但“俄、我”与“到、倒”两组字音近同,而词义有别,也能体现原作逸趣。
  汉语有回文对联一格,其中七言对的一种最简单的句式是1234321,如:
  我爱邻居邻爱我,花飞院落院飞花(1)
  雾锁山头山锁雾,水连天尾天连水(2)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洞中洞隐龙(3)
  第3例被有些评论推为“回文对”,因为词序是1234321。如果仔细审查,其出句的“山鸡斗”与对句的“洞隐龙”虽然都是主谓结构,但“山鸡斗”名词一动词,“洞隐龙”确是主语一谓语一宾语,不合联律规则,不能视为合格正品。
  就上述英语回文句而言,今天搜到网上介绍的另有一种译法可算目前较好的译文:“落败孤岛孤败落”。七个字依1234321次序排列,无论顺读倒读,意思完全相同,是一个地道的回文句;
  “孤”字双关,先作形容词用;后又单用,显示皇帝身份;“落败、败落”表达英雄末路之感。如此遣词造句,精巧构思。令人称快。
其他文献
一、社会现实利于义军    据费密《荒书》记载,1629年,陕北发生旱灾,“贫民揭竿为乱,互相结聚。”为首的“掌盘子”名叫潘十万,人数最多,但没有兵器,“夺粮救困而已”。明朝延安副总兵带兵镇压,杀了潘十万和所属上万人。此举不但没有消除动乱,起义的人反而更多。其中有个“小掌盘子”王加胤,是张献忠所投靠的首领。由于献忠与官兵作战,总是冲锋在前,很快被众人推举为“八大王”,自成一军。  被饥饿逼迫起义的
期刊
辞赋或称作赋。有人将辞、赋加以区别,但在汉代已将辞、赋连称,视为一体。赋的作者或研究者大都以辞赋连称,或以赋统辞,故赋或辞赋,实为同一文体。  五四以来,新文学兴起,辞赋逐渐少有人作。近代文学史家除对汉魏南北朝赋有所肯定外,对后世的辞赋贬多赞少,甚至把辞赋视作文学恐龙,不啻是宣布辞赋的消亡。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文革”前后二三十年间,辞赋在刊物上基本上销声匿迹了。杨朔有《茶花赋》,虽以赋为题,实际上是
期刊
在虎年即将到来之际,蜀中著名画家、素有“情(覃)老虎”之美誉的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覃俊儒先生的虎画佳作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结集出版了。这无不令画界同仁欢欣鼓舞。  虎年画虎,虎年谈虎,这当然是一件愉快的事。长期以来,虎因为极具阳刚之气和具有勇敢与威严的品质,被人们称为山大王,为人们所敬畏。人们除了用语言文字描述虎之外,也用艺术手段来塑造虎。传说中,虎能驱除家庭中的三大灾难:即火灾、失窃与邪恶;所以,过
期刊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宋代极负盛名的诗人、文学家,既高寿(85岁)又高产的作家,今存诗歌九千多首;又有《放翁逸稿》二卷、续添一卷、《南唐书》十八卷、《老学庵笔记》十卷等多种。  陆氏历代业农,高祖陆轸始入仕为宦,父陆佃宦至尚书左丞(宰相次官)。然则陆游生逢乱世,孩提时代即卷入兵荒马乱的逃难队伍之中。他在晚年居家山阴时所作的《三山杜门作歌》里回忆道
期刊
1964年3月5日下午,成都市盐道街学校例行的政治学习时间,教师们早已坐满了大教室,静候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刘孟伉(1894~1969)馆长前来讲解毛泽东诗词。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上次政治学习时间,各组都学习过毛主席诗词,记得诗词文字;再听老师的点评就能迅速落在实处,也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学习开始前,大家很自然地要议论,猜测从未谋面的刘老是个怎样的人。  1963年教育厅决定把成都市盐道街中学与成都师范学
期刊
油画家刘亚明最新巨幅力作《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布面油画)于2009年7月28日到8月28日参加“叙事中国”2009年第四届成都双年展,获得一致好评。  刘亚明于1962年6月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从小就爱画画,1988年成为职业画家,专攻肖像画。1991年后,其作品在北京、土耳其、印度、美国、埃及、阿尔及利亚、孟加拉、法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等地参展。他未曾读过美术学院,没有高学历;但他热爱绘画,
期刊
《诗经·小雅·北山》二章云:  溥(同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  我从事独贤(劳苦)。    其四、五、六章又云:  或燕燕居息;  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  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  或惨惨劬劳。  或栖迟偃仰;  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  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  或靡(无)事不为。  该诗的主题很明确,是一位小官吏埋怨朝廷不
期刊
“千山万水自有色,四季风物任剪裁。泼墨如诗方为画,大道无形堪巨白。”这是我对蜀中著名书画家、诗人罗巨白先生其人其艺的个人肤浅感悟。  巨白老祖籍四川遂宁,在成都生活长大,本名罗培根,半个世纪前拜在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门下学习中国画,蒙赐“巨白”艺名;复经子庄先生举荐,又跟随刘静生、谢慕沙两位老师学习作诗词、做文章。巨白老现为四川中国画院画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诗词学会
期刊
唐代诗人辈出,诗作浩瀚,作者遍及三教九流。诗僧贯休,以出家人的特定身份,跻身诗坛,创作了一千多首视角独到,感悟敏锐,内涵丰厚,艺术造诣颇高的诗歌,成为唐代诗僧中佼佼者。其有《禅月集》存留。据《全唐诗》所辑贯休诗计十二卷,凡诗728首,旬十。这当然不是贯休诗歌的全部,但仅此已见贯休诗歌的丰富了。  关于贯休的生平,他的弟子昙域在《禅月集序》中有脐提及。贯休乃浙江兰溪县登高里人,俗名姜德隐,少小出家,
期刊
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萧萐父教授于2008年9月17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4岁。《长江日报》社评称“萧萐父先生是一个特殊的哲学史家……是在人类进步和社会革新的尺度上发现中国思想史失踪的部分……他以坚定的启蒙立场,探寻中国现代的内在思想根芽,开掘一个古老文明拥抱世界价值的源头活水。武汉为先生所居之地,先生之贡献亦是武汉为思想界之贡献,武汉应为拥有这样的思想家而自豪。”《楚天都市报》认为“萧萐父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