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等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奋斗
  
  作者简介:
  罗永浩人称老罗,1972年生,吉林人。2001年至2006年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教由于教学风格幽默诙谐,并且具有高度理想主义气质的感染力,所以极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盗录其讲课内容在大学的校内网站上传播分享,一时间,“老罗语录”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其中“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已经成为一代年轻人的座右铭。
  2006年8月罗永浩创立风格独特的博客网站“牛博网”,2008年,罗永浩和他的教师朋友们共同创办了所英语培训机构(www.laoluo.org),老罗也从一名教师转型为一位校长。
  内容简介:
  这是老罗写的一本极具语言才华的自传,也是他给彪悍的人生一个解释。他是一个走路都往下掉个性的胖子。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被老师描述成一个“思想特别复杂的孩子”;他在学校里跟愚蠢的制度对抗了9年,成为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小混混然后,一直混到“中国第二著名的英语教师”,百度年度风云人物牛博网创办人,“老罗培训”学校的校长。读“老罗式”的幽默,可以感知他的诚恳和热情,读老罗的传奇经历,可以领悟如何用彪悍的内心创造传奇。
  评论:
  1996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有三个人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最广泛的影响,--他们是韩乔生,万峰和罗永浩。
  ——王小峰
  很多人喜爱老罗是觉得他彪悍,叛逆,幽默,独立,诡异…但他对这个世界有我所知的罕见的善意和温柔。
  ——柴静
  老罗是一个天真的人。他的成功让人羡慕,许多人可能觉得他运气好,却不知道正是他不世故,所以没有被世故毒害,当他猜想某物滋味不错时,他有勇气去尝一尝,而不是尊重他人的饮食习惯。在个呆若木鸡的社会里,人人都在猛做心算,看看利润有多少,只能把机会让给了坦诚的人。他还天真地相信好的东西就该大声赞美哪怕大家都以为那是一串会给自己带来厄运的魔咒,他一说,却变成了语录,听众开心地笑了。我们其实都在等这样一个天真的人,来呼应自己内心残存的天真。
  ——连岳
  
  领导的方与圆
  
  “管理”一共两个字,一个是“管”,一个是“理”。“管事理人”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根本。曾仕强教授在书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世人阐述了管理者“外圆内方”的领导艺术,令你在读后充分领悟领导者从成功到卓越的真谛。
  
  我和父亲季羡林
  
  在儿子的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作者颠覆了“大师”的完美形象,还原了一幕诗意后面的血泪希望读者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季承,为我们树立了写回忆录的标杆。
  
  2009:中国应对金融危机
  
  在樊纲的指导下,中国智库论坛先后邀请樊纲马蔚华曹远征、王春新,杨锐,王子先等经济学家、银行家政府主管官员,政策研究资深专家,从各自不同角度分析中国所处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效果,以及今后的经济走势等。
  
  成绩是总结出来的
  
  完成任务必须具备四个要素:目标、行动,坚持和修正,而这四要素无不贯穿着“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的精髓。同时,任何组织或者组织成员的成长成功无不是在修正以往失误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而修正的前提是总结成功与失误的经验与教训。
其他文献
如果你是站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去看夜幕下的万家灯火,你首先想到的一定会是繁华;如果你是站在世界屋脊上去瞭望那稀疏散落的零星孤灯,蹦出你脑际的也许就是诗意。在都市的七彩霓灯中,我们往往会忘记黑夜的存在。然而,如果我们的目光透过那璀璨的灯火,去寻找那灯火的源头,就会看到一支与雪山草原为伴、与河谷为友的橄榄绿——林芝边防支队金东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他们用强健的体魄,还有那不惜以血肉和生命铸和谐的精神和信念
期刊
风城,俗称魔鬼城。风城油田西南距克拉玛依市区约130公里,既有稀油资源,也有稠油和超稠油资源,油藏基本布局是“深稀浅稠”。  正是这个风城油田,开了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稠油资源规模开采的先河。    发现风城油田的“英雄钻井队”    1981年12月19日,风城油田风3井完井。  1982年,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敬来到克拉玛依指导工作,专门考察了风3井,慰问了打出风3井的32878钻井队的全
期刊
《创业摇篮》  王湘云,李平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4月出版  定价:40.00元  作者简介:  王湘云,博彦科技集团副总裁,金融电信事业部总经理,紫光博彦公司总经理,先后担任清华紫光企划部紫光咨询,博彦科技集团等著名IT公司,咨询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著有《卓越执行》。  李平,资深财经记者,有10余年从事财经写作,出版的经历。曾任《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资深编辑现为《清华管理评论》
期刊
从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再到机关工作,一路走来,我所接受的教育始终告诉我,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成就一番事业。来美国之前,我在中国工作了整整10年。这10年间,我全心全意投入在工作上,开发出了中国的第一个反偷渡管理软件,多次在全国性的新闻发布会上做报告,担任过年轻的缉私艇指挥官,率队在海上航行,撰写了多篇论文并汇编成册,获三等功两次、嘉奖一次。  来美国留学后,我看到了更为广阔和复杂的世界舞台,这使我从
期刊
似乎一夜之间,娱乐时代说到就到,躲都躲不过。我闭上左眼,右眼看见“艳照门”;我闭上右眼,左眼看见“潜规则”;闭上双眼,脑海里又想起“天上人间”。  不管如何抵触,你都得承认:这是一个大众对娱乐兴趣盎然的年代。无论电视还是网络抑或其它媒介,总是能够利用性感形象、政治花边和奇闻怪谈的“叠加效应”,精准无比地挑动大众的娱乐神经,使人们对此类感官刺激趋之若鹜、乐此不疲。最终,你可能不知道希拉里和英国外交大
期刊
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思绪万千。她目睹了电大草创期的艰难,见证了电大的快速崛起,亲历亲为,曾在这熔炉燃烧过自己的激情与梦想,也曾失望过、彷徨过,终因拼搏、不离不弃而成就自己的知识报国梦。忆及自己走过的岁月,她笑言尚堪回首,“经历过的,就是一辈子的财富”。  2010年6月的一个上午,本刊记者一边品尝着浓浓的咖啡,一边听著名远程教育家、开放教育研究专家孙绿怡静静地讲述电大人的心路历程。其实,人生就似一杯
期刊
中国从古至今,怪事都不少,古代穷人家的男孩子去做太监,运气好的,会巴结主子的,说不定还会攀上荣华富贵;女孩子则不论穷富,都要从小裹上脚,如果能裹出个三寸金莲,家人倍感荣耀不说,说不定还能结上一门好亲事。男子受阉,女子裹脚,封建时代的上千年中并没有几人站出来说这些有什么不妥。  如今虽已是民主法治社会,但几千年封建余孽总难一下子消除,比如人还是在无形中分了三六九等,城里人有养老有医保有低保,农村人却
期刊
她是一名教授,28年来,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讲台。  他是一名运动员,20年来,他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自由奔放。  他是一名歌手,18年来,他一直在用生命歌唱。  教授、运动员、歌手,多么令人羡慕的职业!可是他们为了梦想的实现、为了人生的精彩,付出了常人难以了解的艰辛和汗水。  因为他们看不见,看不见这个世界色彩斑斓,看不见这个世界的纷繁多姿……  教授杨佳、运动员李端、歌手杨光,一样的知名度,一
期刊
5月,受到2010年国家最高表彰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汇聚在一起。在他们当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身处不同领域,都是各自领域当中的佼佼者,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电大学生。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优秀品德,更能领略到他们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最终成为先进生产力推动者的无限风采。电大与祖国改革发展相脉动,与基层求学者需求相适应,遍布全国的教学网络将优质高等教育送向基层
期刊
前天晚上,我在华中师大的酒店里准备睡觉,忽然收到甘世佳从上海发来的信息。于是,打电话过去聊天,才知道他也是刚忙完。电话里听他讲,此兄已经荣升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总撰稿与《致世博》的词作者。我当时以为,此时正处于风头浪尖的他,手机铃声自当起伏不断,宛如情人节期间的12580,没想到,甘世佳竟然说,现在是他最不忙的时候。  电话讲了一个小时,打到手机发热,终于挂断。每次与他讲电话,从来都是匆匆,这次他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