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癌10例临床分析

来源 :肿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胃镜、X线表现及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复习近年来经手术和病理确主仍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 2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8例均手术病理证实,随访病例2例于手术后一年死亡。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必须探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结合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CHOP方案)为主,清除HP是治疗的关键,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其他文献
按Gunderson分期,直肠癌术后病理证实肿瘤穿透肠壁,侵袭周围组织,并伴有淋巴结转移,属C3期,其复发率为100%,两年复发率80%,五年生存率近于零。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采用术后放、化疗结合,与单纯术后放疗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创建于1884年。1992年被国家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批命名为“爱婴医院”,同年市红十字会命名为上海市红十字医院:
目的检测VEGF、sVCAM和bFGF在不同人群特别是肝癌患者血浆中的浓度,并研究上述因子在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96例肝癌患者,以及健康人、慢性肝病患者
nm┐23H1蛋白在人胃癌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王宏强1吴肇汉2施达仁3靳大勇2吴国豪2关键词胃肿瘤基因产物,nm┐23HI肿瘤转移作者单位:1.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40)2.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
目的 建立RT-PCR检测胃周淋巴结胃癌转移细胞的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MUC1 cDNA的引物建立了RT-PCR扩增体系及PAGE-银染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方法,并作了优化;在对扩增体系的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作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3例吻合口癌患者作再手术治疗,其中结肠食管颈部吻合6例、食管胃颈部吻合3例.结肠食管胸顶吻合2例,食管胃胸顶吻
目的 研究大肠癌转移与p53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异合成引物对p53基因的有关外显子CPR扩增,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15例大肠癌手术标本P53基因的突变;使用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术后心律失常,探讨其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994年2月 ̄2000年2月老年肺癌手术329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94例,选择术前相关因素为术前心电图、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术中为年龄
目的比较喉癌三种不同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者的生存率以及它们在诸多影响喉癌预后的因素中的地位,提高对喉癌迟发性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喉癌的临床资料,分三
目的通过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基因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是否突变的分析,进一步探讨RI与肿瘤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