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良好班集体 营造优质育人环境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建设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确立共同愿景,要有集体荣誉感;需要严明的纪律,强化纪律观念;必须重视同学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班集体;必须重视家校合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必须与时俱进,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班集体;目标;纪律;人际关系;家校合作;网络作用
  如果有人问我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它能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相互包容,能激励同学们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那么,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呢?在这里结合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以及在学校德育管理中体会到的本校一些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一、“建立一个良好集体,需要确立共同愿景,要有集体荣誉感”
  一个班集体需要一个大家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目标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制定,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1998至1999学年我担任初三(1)班班主任,当时全级共有六个班,两个是重点班,我所任的是其中一个重点班。两个重点班平衡分班,学校的意图就是让两个重点班展开竞争,从而使两个重点班共同进步。为了提升本班的竞争力,我十分重视班集体建设,我觉得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全班同学都管用,所以我就从确定班集体目标开始管理班级。我要求班中每个学生写出一个班级目标,由班干部收集、讨论,预定三个目标让全班学生表决,确定了“力争第一”的目标。有了班级目标之后,我要求全班同学思考“如何实现班级共同目标?”这个问题。并引导他们从思想、纪律、学习、文体、劳动、生活、师生合作、同学合作等方面思考,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要求学生明确实现目标过程中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他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同心同德,为班集体做事不甘人后,在良性竞争中展示自我。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他们确实争得了多个“第一”:全校广播体操比赛获得第一名、各学科进步幅度全级第一、获得“文明先进班流动红旗”次数全校第一、校运会成绩全校第一、中考上重点中学人数全级第一。每个学生都为班集体争取荣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他们也在争“第一”过程中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二、“建立一个良好的集体,需要严明的纪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的保证,班集体就会一盘散沙,混乱不堪,很难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了严明的纪律,才能拥有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严谨的班风,才会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要求全班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由于是学生自己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他们更乐于受班规约束,培养了纪律观念,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从而保证了全班同学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利于同学们的成长。记得2013至2014学年,我负责毕业班的管理,当年全级分了十个平衡班,其中有一位姓周的老师担任九(1)班班任。由于这一届学生在八年级时纪律较差,特别是编到九(1)班的学生中有一半是来自纪律尤其差的八(1)、八(2)班,所以班级管理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班底,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的周老师首先想到了制定班规。她先跟同学们学习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然后让每个同学写出哪些行为会违反这两个规定,再要求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让他们每个人都发言,说出自己应该怎么做。班主任把学生发言进行整理后就形成了九(1)班的班规,在班会上表决通过,张贴在课室里。从此,她班学生在班规的约束下纪律观念增强了,守纪的自觉性增强了,违纪情况大大减少,一跃成为全级十个班中违纪最少的班级。从而保证了九(1)班有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全班同学也在这优质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必须重视同学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班集体
  班级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互包容、团结友爱、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但现实是所接的班经常是新编班,容纳了原来不同班的同学,个别同学之前甚至还打过架或存在各种矛盾,这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相去甚远。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尽快熟悉班情,有的放矢地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前面提到的周老师在这方面也有她的成功之作。记得2013至2014学年她所接班中有两位同学在读八年级时打过架,他们双方都耿耿于怀,搞不好肯定会影响班中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当她发现这种情况后,就第一时间找这两个同学谈心,找出原因,要求他们换位思考,原谅对方,接纳对方,帮他们化解了矛盾,重新建立了同学友谊。同时通过这个事例影响了其他同学,使全班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都注意换位思考、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同学们在这和谐的班集体中培养了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四、必須重视家校合作,争取家长支持
  一个班集体,它的成员除了老师、学生,还应包括家长。家长是延伸意义上的班集体成员,因为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学生要购买练习册、校服、各种学习工具,参加户外活动等,都要经过家长的同意,对学生的个别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生活都需要家长的指导。家长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亦牵挂着孩子所在的班级。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每接一个班,都会在极短时间内与家长取得联系,告诉家长自己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设想,争取家长支持。同时可以从家长角度了解学生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更有意外的收获,就是改变了一些家长教育小孩的态度和方式,使他的小孩更健康成长,而家长则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帮助建设良好班集体,培育优质育人环境。
  五、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QQ、微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班主任应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为此,每接一个班,班主任都应尽快建好班的Q群、微信群(包括学生群和家长群),组成由网络联系起来的团队,这样既方便老师与学生、家长联系,又方便学生之间的联系;既方便了班级工作安排,又使学生、家长提建议的渠道畅通。这有利于良好班集体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现代交往能力,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确立共同愿景,要有集体荣誉感;需要严明的纪律,强化纪律观念;必须重视同学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班集体;必须重视家校合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必须与时俱进,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我期望每位班主任能不断借鉴经验、总结经验,推广经验,为营造更好的育人环境而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为培养更多的国家建设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道德与法治.北师大出版社,2016.7.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历史核心素养强调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而现行的统编教材注重结论和宏观历史、忽略了过程史实与地区差异。乡土史料既体现地区差异,又注重史料理解。在教学中有选择地使用乡土史料,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乡土史料;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学科特征
向学生传授知识,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教师要以启发式、点拨式的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时,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对于大部分的中学生而言,在学习物理上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学习方法问题,这是能力培养的最大障碍。他们一般是上课急于抄笔记,下课急于完成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实践以及调查发现,小学生对英语复习课的兴趣普遍不浓,大部分学生觉得很乏味。这种枯燥乏味的小学英语复习课是怎样造成的呢?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解决呢?  一、复习课气氛沉闷的原因分析  (一)重视不够,教法单一  教师普遍重视新授课教学,对新授课很有热情。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往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授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到了复
本报综合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部署,扎实推进“网络扶智工程”,今年7月至8月,在中國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大力支持下,教育部先后在云南昆明、四川凉山、青海西宁组织了3期面向“三区三州”的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活动。  教育部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
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师的课堂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40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这是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上课时决不
文化的本质是“化人”,而文化的功能是“人化”。大多以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来实现。而教育对象即学生的特殊性、差异性决定了无论“化人”还是“人化”过程的复杂性、差异性。要实现这一目的,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是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化从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切入,笔者认为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点。  一、宏观层面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整合  学生的兴趣,教师之于学生成就感的认可与强化,师生配
【摘要】通过“激发学习动机,引发探究兴趣;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品读名言谚语,提高认知水平。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思想境界。”四方面阐述多种形式教学手段对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关键词】手段;正确;价值观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建议提出: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题记  1997年7月,踏出华南师范大学校门的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汕尾市陆河县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城,红色革命根据地,在此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默默耕耘,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努力点燃山里娃心中的火焰,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之情。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二十一个春秋,我始终
【摘要】语文教育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而小学则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激发阅读兴趣,采取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发展的巨大的可能性,让阅读滋养心灵,丰盈人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力是人类的必备能力之一。语文教育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而小学则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中高年
摘 要:基于思维导图理论,本研究以初一(三个班)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思维导图在三个班的英语写作课中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类书面表达写作。实验持续28个星期,并在实验结束时参加了限时英文作文测试和区期中、期末统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初中英语材料类书面表达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思维导图;书面表达;写作成绩;发散性思维  一、引言  进行英语课程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