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应用体会。方法:对住院期间眼科患者采取整体护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科自2011年对眼科患者住院期间采取整体性舒适护理以来,经药物和手术治疗,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病情改善或眼疾治愈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可提高眼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眼科;住院期间;护理
眼科患者最显著的临床症状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视力障碍,并由此而导致生活自理困难和精神负担。因眼科疾患种类、用药种类及给药途径较多,护理技术复杂,因而眼科护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术中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不断上升,术中护理需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及医院的正当利益,以保证医疗护理秩序的正常进行。
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眼科收治患者9000例,其中男4567例,女4433例,手术5976例,非手术3024例。
2护理
2.1术前心理准备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普及和深化,术中患者的现代护理理念的心理护理也变得相当重要,虽然进入手术室之前已对患者进行了相当的心理护理,但是一旦他们进入手术室这种陌生的环境,患者仍然会感到紧张焦虑。此外,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少,时间有限,因而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患者感受到手术室护士的热情与亲切,从而消除焦虑情绪。患者从来到手术室门口开始,巡回护士就应热情而主动地迎接他们,并与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让他们及时把心中的焦虑和担心告诉我们,并一一听取详细回答解释,从而解除恐惧紧张的心理,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2.2术中配合
2.2.1医生与护士的配合
在常规手术时,巡回护士在病人来到手术室之前一定要备齐各种器材物品并保证完好备用,即使突然发生故障也要有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手术显微镜、手术床、手术凳等调整到恰当高度,使手术者能灵活操作,减少疲劳。手术室器械护士尽量熟悉每位主刀医生的习惯和方式方法,使器械的准备和传递达到稳、准、快,减少无用的操作步骤以缩短手术时间。如遇特殊手术,需要平时不用的器械,术前医生如未及时告之手术室护士,术中也应在手术开始前及时告诉巡回护士准备,尽量不要在手术开始了才发现缺少器械物品而影响手术,使得巡回护士来回跑动耽误时间,也易导致手术室护士疲劳的工作状态而引起手术配合失误。
2.2.2患者的配合
术中患者绝大部分是神志清醒的,同时大多数手术是在显微镜下操作,手术视野较肉眼下相对小得多,因而要求患者术中不能随意移动头部,在保持头部水平位,眼球处于正常的生理位置,术中有何不适只能动口不能动手,也不能随意抬起双手污染手术区域。如遇手术单覆盖口鼻导致不适,要忍耐,只要不影响呼吸就行,这是为了保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不同的手术有不同的配合方法:白内障术中不能随意咳嗽和憋气,特别是晶体取出之后要求患者自然呼吸放松身体,尽量不要说话以保持正常眼压和固定眼球,否则易导致后房眼压增高、虹膜外突、后囊膜鼓起,抽吸晶体皮质时容易损伤后囊膜,给人工晶体的植入带来一些麻烦;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医生要反复查看眼底,患者一定会有不适和眼睛胀痛,冷冻垫压完毕后要检查是否有光感以测定眼压,要求患者配合准确表达;近视眼LASIK术中需要眼球固定注视某一个点,才能保证激光达到相应的手术部位而保证手术效果;翼状胬肉也同样需要患者眼球固定注视某一方位,便于医生操作而不损伤角膜;斜视手术即将完毕要检查是否存在复视以及纠正效果,患者必须准确表达,手术中的这些都需要患者的很好配合,才能使手术效果更加完好,当然也需要医生护士的及时告之并引导他们配合。
2.2.3术后处理
必须擦净病人面部的所有血迹和消毒剂留下的痕迹,敷料包扎整齐干净。眼睛在面部是相当显眼的位置,要注意维持其美观,纱布眼罩要摆正,胶布不能歪贴。病人当时虽然不能看见自己的形象,但他们亲人、朋友、病友能够看见,好的形象能给人以愉快的心情,对病人的术后恢复也是一种心理治疗。
2.3加强基础护理
保证患者“三短、六洁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准备阶段,科室里添置了指甲刀、梳子、剃须刀、束发用的橡胶圈、发夹、洗发水、针线盒等物品专门放在一个生活护理箱里,从患者入院之时起,就对患者的指(趾)甲、口腔、头发、胡须、全身皮肤清洁度等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指(趾)甲长、头发乱、胡须长、皮肤不洁等问题及时给予处置,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的患者,提醒或者督促他们做好个人卫生,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部分不能自理患者,协助或者帮助他们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洗脸、洗脚、修剪指(趾)甲、会阴冲洗、床上搽洗、床上搽浴、梳头等,保持床单位清洁,每周三下午是洗头日,头发脏或者有需要的患者都为其洗头,每日上下午为患者打开水,协助患者热饭等,尽力保证患者舒适,通过我们的护理手段最大限度提高患者身心舒适程度。
2.4深化健康教育
增设健康教育班,从患者入院,有入院介绍,发放爱心卡,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健康教育;术前针对手术配合、饮食进行指导;术后针对体位、饮食及药物进行指导;出院患者为患者做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饮食、服药、定期复诊、发放联系卡、交代办理出院手续事宜。采用一对一、图文宣传、口头等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通俗易懂。
3讨论
对眼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应采取整体的、创造性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并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在重视病情的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并且重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感受和评价,客观有效的评价作为护理工作的评价标准,可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在健康宣教的过程中,指导患者重视眼部卫生,避免做引起眼压增高的活动脚。注意眼部保护,避免强光刺激,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要精准,避免对眼部造成损伤。教会患者眼部正确给药的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做好眼保健的宣教,让患者及家属讲解眼科常见疾病知识,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减少紧张焦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综上。加强眼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可提高眼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提I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恂.护理程序入门一现代护理新概念[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
[2]邱寿珠,金玉莲.9所医院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0):67.
[3]刘兴风.如何有效提高眼科护理质量[J].全科护理,2010,07:1833-1834.
[4]姚丽娟.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基层医学论谈,2008,122(2):148.
[5]侯炎红,孙故.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0(11):9.
[6]张佩华,吴淑慧,陈彩芬.眼科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2007(10):56.
[7]薛朝华,罗婧,薛峻岭.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3C):810812.
[8]黄晓燕,周艳红,余惠英,等.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在眼科手术室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21(3):196
关键词:眼科;住院期间;护理
眼科患者最显著的临床症状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视力障碍,并由此而导致生活自理困难和精神负担。因眼科疾患种类、用药种类及给药途径较多,护理技术复杂,因而眼科护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术中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不断上升,术中护理需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及医院的正当利益,以保证医疗护理秩序的正常进行。
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眼科收治患者9000例,其中男4567例,女4433例,手术5976例,非手术3024例。
2护理
2.1术前心理准备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普及和深化,术中患者的现代护理理念的心理护理也变得相当重要,虽然进入手术室之前已对患者进行了相当的心理护理,但是一旦他们进入手术室这种陌生的环境,患者仍然会感到紧张焦虑。此外,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少,时间有限,因而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患者感受到手术室护士的热情与亲切,从而消除焦虑情绪。患者从来到手术室门口开始,巡回护士就应热情而主动地迎接他们,并与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让他们及时把心中的焦虑和担心告诉我们,并一一听取详细回答解释,从而解除恐惧紧张的心理,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2.2术中配合
2.2.1医生与护士的配合
在常规手术时,巡回护士在病人来到手术室之前一定要备齐各种器材物品并保证完好备用,即使突然发生故障也要有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手术显微镜、手术床、手术凳等调整到恰当高度,使手术者能灵活操作,减少疲劳。手术室器械护士尽量熟悉每位主刀医生的习惯和方式方法,使器械的准备和传递达到稳、准、快,减少无用的操作步骤以缩短手术时间。如遇特殊手术,需要平时不用的器械,术前医生如未及时告之手术室护士,术中也应在手术开始前及时告诉巡回护士准备,尽量不要在手术开始了才发现缺少器械物品而影响手术,使得巡回护士来回跑动耽误时间,也易导致手术室护士疲劳的工作状态而引起手术配合失误。
2.2.2患者的配合
术中患者绝大部分是神志清醒的,同时大多数手术是在显微镜下操作,手术视野较肉眼下相对小得多,因而要求患者术中不能随意移动头部,在保持头部水平位,眼球处于正常的生理位置,术中有何不适只能动口不能动手,也不能随意抬起双手污染手术区域。如遇手术单覆盖口鼻导致不适,要忍耐,只要不影响呼吸就行,这是为了保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不同的手术有不同的配合方法:白内障术中不能随意咳嗽和憋气,特别是晶体取出之后要求患者自然呼吸放松身体,尽量不要说话以保持正常眼压和固定眼球,否则易导致后房眼压增高、虹膜外突、后囊膜鼓起,抽吸晶体皮质时容易损伤后囊膜,给人工晶体的植入带来一些麻烦;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医生要反复查看眼底,患者一定会有不适和眼睛胀痛,冷冻垫压完毕后要检查是否有光感以测定眼压,要求患者配合准确表达;近视眼LASIK术中需要眼球固定注视某一个点,才能保证激光达到相应的手术部位而保证手术效果;翼状胬肉也同样需要患者眼球固定注视某一方位,便于医生操作而不损伤角膜;斜视手术即将完毕要检查是否存在复视以及纠正效果,患者必须准确表达,手术中的这些都需要患者的很好配合,才能使手术效果更加完好,当然也需要医生护士的及时告之并引导他们配合。
2.2.3术后处理
必须擦净病人面部的所有血迹和消毒剂留下的痕迹,敷料包扎整齐干净。眼睛在面部是相当显眼的位置,要注意维持其美观,纱布眼罩要摆正,胶布不能歪贴。病人当时虽然不能看见自己的形象,但他们亲人、朋友、病友能够看见,好的形象能给人以愉快的心情,对病人的术后恢复也是一种心理治疗。
2.3加强基础护理
保证患者“三短、六洁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准备阶段,科室里添置了指甲刀、梳子、剃须刀、束发用的橡胶圈、发夹、洗发水、针线盒等物品专门放在一个生活护理箱里,从患者入院之时起,就对患者的指(趾)甲、口腔、头发、胡须、全身皮肤清洁度等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指(趾)甲长、头发乱、胡须长、皮肤不洁等问题及时给予处置,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的患者,提醒或者督促他们做好个人卫生,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部分不能自理患者,协助或者帮助他们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洗脸、洗脚、修剪指(趾)甲、会阴冲洗、床上搽洗、床上搽浴、梳头等,保持床单位清洁,每周三下午是洗头日,头发脏或者有需要的患者都为其洗头,每日上下午为患者打开水,协助患者热饭等,尽力保证患者舒适,通过我们的护理手段最大限度提高患者身心舒适程度。
2.4深化健康教育
增设健康教育班,从患者入院,有入院介绍,发放爱心卡,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健康教育;术前针对手术配合、饮食进行指导;术后针对体位、饮食及药物进行指导;出院患者为患者做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饮食、服药、定期复诊、发放联系卡、交代办理出院手续事宜。采用一对一、图文宣传、口头等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通俗易懂。
3讨论
对眼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应采取整体的、创造性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并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在重视病情的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并且重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感受和评价,客观有效的评价作为护理工作的评价标准,可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在健康宣教的过程中,指导患者重视眼部卫生,避免做引起眼压增高的活动脚。注意眼部保护,避免强光刺激,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要精准,避免对眼部造成损伤。教会患者眼部正确给药的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做好眼保健的宣教,让患者及家属讲解眼科常见疾病知识,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减少紧张焦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综上。加强眼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可提高眼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提I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恂.护理程序入门一现代护理新概念[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
[2]邱寿珠,金玉莲.9所医院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0):67.
[3]刘兴风.如何有效提高眼科护理质量[J].全科护理,2010,07:1833-1834.
[4]姚丽娟.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基层医学论谈,2008,122(2):148.
[5]侯炎红,孙故.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0(11):9.
[6]张佩华,吴淑慧,陈彩芬.眼科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2007(10):56.
[7]薛朝华,罗婧,薛峻岭.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3C):810812.
[8]黄晓燕,周艳红,余惠英,等.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在眼科手术室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21(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