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1992年中国正式实行改革开放并在随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 吸收外商投资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投资, 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在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基础上,进而探究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各因素。最末提出重要的借鉴启示。
[关键词]跨国公司 进入模式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059-01
自80 年代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许多跨国公司对中国进行考察和较小规模试验,将中国选做理想的投资对象,制定长期投资战略并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公司, 以期在中国实现长久发展。 引进外资已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中外资中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据统计资料显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中外合资企业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上升,并取代中外合资企业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首要进入模式。中国市场的政策变动以及整个经济环境和投资结构的变动等因素对进入模式的变化起到了影响。
一、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是指通过直接投资、转让技术等活动,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与当地资本合股拥有企业的国际性公司将其产品、技术、人力、管理经验等资源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方式, 其中的进入模式包括出口、独资和跨国并购三种方式。
出口是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通过出口企业不需要支付新建厂房或并购其他企业的成本, 这种进入模式风险较小。 但应考虑到海关税收的相关问题,这也算是成本之一了。由于选择出口的企业在生产时距离目标市场往往较远,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直接客观反映消费者或是需求者的需求。
独资的方式是指一国投资者,按照东道国法律,经政府批准,在其境内单独投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跨国公司以独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已成主导。
并购公司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此公司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并购使跨国公司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东道国市场。并购会带来的所有权、品牌等问题, 产业组织结构问题也会出现。
二、影响进入方式的因素
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中国市场特有的环境及其变动趋势。具体而言, 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
国市场模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环境因素。中国在20 年来经历了快速且稳定的经济增长, 逐渐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消费者市场, 促使跨国公司争先占领中国市场。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稳定快
速的扩大并蕴含巨大的增长潜力使得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上追求高度控制的独自企业形态。
2. 中外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经济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和交流。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小,投资的风险也就越小,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也就趋近于选择独资方式。这样能有效最小化风险以及最大化经营管理自主权。文化差异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组织设计、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 经验积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经验不断积累,起初跨国公司大多以试探性的心态选择进入中国市场,合资或合作的进入模式投入少、风险也小为大多数跨国公司的选择。随着它们在中国生产经营经验的积累,跨国公司对中国政治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公司对愈来愈开放、制度愈来愈完善的中国市场越发充满信心,逐步由原来的试探转换到对中国进行战略投资,因此在进入模式上越来越倾向于高控制的独资模式。同时,跨国公司加紧并购中国本土企业,以便进一步较快的控制生产或销售,完善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达到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最终获得高投资收益。
4. 政策因素。法律制度政策对进入模式的选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中国在1979 年颁布的《中国合资企业法限定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 因此成立合资企业成为当时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最普遍的方式。在与外国投资者的长期合作过程中, 中国逐渐为外国投资者创立了一个更具吸引力和更稳定的投资环境。在过去的20 多年里, 中国颁布了数十项法律法规鼓励和规范外商在中国的投资, 降低了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股权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也增加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的信心。特别是在2000 年到2001 年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等法律的颁布和实施, 不但规范了外商投资者的行为, 也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选择。
5. 合资模式受到的制约因素。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7% 到70%的合资企业经营绩效不好。合资企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中外合资企业一般为中国和国外两个公司在产权上享有共同权利并进行共同进行管理。但由于合作的两个公司目标不同, 对将来的预期存在差异, 在双方的商业实践经验上也存在差异, 在社会文化传统存在分歧, 容易导致在合资企业内部难以达到协调和统一。跨国公司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 因此专有技术和管理诀窍的保密性对跨国公司来讲是很重要的。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所做的措施还不够完善, 相应政策法规也不够健全,导致国外投资者在合资企业中不愿向中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 最终合资企业的的绩效较低。
三、借鉴启示
通过统计可以得出,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最近几年来增长迅速, 中国已逐渐成为目前世界上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其次,跨国公司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其中中外合资企业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 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截至2003年底,无论是项目数还是实际投资金额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均超过60%,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主流模式。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不断成功和良好势头的保持,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也在趋于成熟。
独资跨国公司的不断增加加剧了我国市场的国际竞争,本土企业势必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跨国公司对于国外独资企业具有很高的控制程度,它们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优势成为我国国内市场的主导企业。我国本土企业必须充分认识这个变化趋势,并采取有利措施,保持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同时,中国企业要更好地吸收跨国公司不管是在管理和技术上的优秀经验,促进本国自身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 霖、Neil Macpherson、郭建辉.关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方式选择及策略分析.福州大学学报.1997,4
2.邱立成. 外国跨国公司的进入与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南开经济研究. 1998,
3.王洁. 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外开放和贸易,2010,9
[关键词]跨国公司 进入模式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059-01
自80 年代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许多跨国公司对中国进行考察和较小规模试验,将中国选做理想的投资对象,制定长期投资战略并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公司, 以期在中国实现长久发展。 引进外资已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中外资中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据统计资料显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中外合资企业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上升,并取代中外合资企业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首要进入模式。中国市场的政策变动以及整个经济环境和投资结构的变动等因素对进入模式的变化起到了影响。
一、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是指通过直接投资、转让技术等活动,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与当地资本合股拥有企业的国际性公司将其产品、技术、人力、管理经验等资源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方式, 其中的进入模式包括出口、独资和跨国并购三种方式。
出口是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通过出口企业不需要支付新建厂房或并购其他企业的成本, 这种进入模式风险较小。 但应考虑到海关税收的相关问题,这也算是成本之一了。由于选择出口的企业在生产时距离目标市场往往较远,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直接客观反映消费者或是需求者的需求。
独资的方式是指一国投资者,按照东道国法律,经政府批准,在其境内单独投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跨国公司以独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已成主导。
并购公司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此公司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并购使跨国公司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东道国市场。并购会带来的所有权、品牌等问题, 产业组织结构问题也会出现。
二、影响进入方式的因素
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中国市场特有的环境及其变动趋势。具体而言, 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
国市场模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环境因素。中国在20 年来经历了快速且稳定的经济增长, 逐渐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消费者市场, 促使跨国公司争先占领中国市场。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稳定快
速的扩大并蕴含巨大的增长潜力使得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上追求高度控制的独自企业形态。
2. 中外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经济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和交流。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小,投资的风险也就越小,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也就趋近于选择独资方式。这样能有效最小化风险以及最大化经营管理自主权。文化差异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组织设计、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 经验积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经验不断积累,起初跨国公司大多以试探性的心态选择进入中国市场,合资或合作的进入模式投入少、风险也小为大多数跨国公司的选择。随着它们在中国生产经营经验的积累,跨国公司对中国政治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公司对愈来愈开放、制度愈来愈完善的中国市场越发充满信心,逐步由原来的试探转换到对中国进行战略投资,因此在进入模式上越来越倾向于高控制的独资模式。同时,跨国公司加紧并购中国本土企业,以便进一步较快的控制生产或销售,完善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达到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最终获得高投资收益。
4. 政策因素。法律制度政策对进入模式的选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中国在1979 年颁布的《中国合资企业法限定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 因此成立合资企业成为当时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最普遍的方式。在与外国投资者的长期合作过程中, 中国逐渐为外国投资者创立了一个更具吸引力和更稳定的投资环境。在过去的20 多年里, 中国颁布了数十项法律法规鼓励和规范外商在中国的投资, 降低了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股权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也增加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的信心。特别是在2000 年到2001 年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等法律的颁布和实施, 不但规范了外商投资者的行为, 也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选择。
5. 合资模式受到的制约因素。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7% 到70%的合资企业经营绩效不好。合资企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中外合资企业一般为中国和国外两个公司在产权上享有共同权利并进行共同进行管理。但由于合作的两个公司目标不同, 对将来的预期存在差异, 在双方的商业实践经验上也存在差异, 在社会文化传统存在分歧, 容易导致在合资企业内部难以达到协调和统一。跨国公司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 因此专有技术和管理诀窍的保密性对跨国公司来讲是很重要的。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所做的措施还不够完善, 相应政策法规也不够健全,导致国外投资者在合资企业中不愿向中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 最终合资企业的的绩效较低。
三、借鉴启示
通过统计可以得出,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最近几年来增长迅速, 中国已逐渐成为目前世界上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其次,跨国公司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其中中外合资企业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 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截至2003年底,无论是项目数还是实际投资金额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均超过60%,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主流模式。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不断成功和良好势头的保持,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也在趋于成熟。
独资跨国公司的不断增加加剧了我国市场的国际竞争,本土企业势必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跨国公司对于国外独资企业具有很高的控制程度,它们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优势成为我国国内市场的主导企业。我国本土企业必须充分认识这个变化趋势,并采取有利措施,保持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同时,中国企业要更好地吸收跨国公司不管是在管理和技术上的优秀经验,促进本国自身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 霖、Neil Macpherson、郭建辉.关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方式选择及策略分析.福州大学学报.1997,4
2.邱立成. 外国跨国公司的进入与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南开经济研究. 1998,
3.王洁. 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外开放和贸易,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