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体验法在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untryg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班主任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或是调皮好动,或是老实呆板。我感觉到班主任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用自己的血汗精心浇灌每一颗幼苗,用爱心和耐心无声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一、联系生活实际,陶冶道德情感,展现品德“真实”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觉社会,用他们的方式方法研究社会。”的确,生活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基本源泉。在实施新课程中,品德课要增强实效,其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根据不同学生的反映即场发挥和陶冶道德情感。
  如我教学《和春风在一起》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春天的特征,利用大自然的动态资源,凭借新教材所呈现的一个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精心构筑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走进实际生活,带领学生们亲身体验生活。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事物转化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感受春风。通过细心观察,通过游戏体验,很快,学生们便从一些树枝摇头、花儿点头等现象说明风的存在。再通过现场演示纸片被风吹起的实况更让学生真切地看到了风的存在。继而进一步让学生使用工具制作简单的游戏玩具“风车”“飞机”。学生们通过自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收获。这一活动,不只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极大的乐趣,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一些最其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现了有效教学。这种教育不是说教式,而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的。
  二、有效开展活动,敏锐反馈,实现品德“扎实”的课堂
  关注品德课堂的有效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捕捉学生的信息,并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实现“扎实”的课堂,从而使教学过程实现有效性。
  如我在教学《风儿吹呀吹》时,当讲到风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时,风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和愉悦时,大部分学生答到:电风扇的风给我们带来了凉爽,风使风车转起来为我们带来了快乐等等。有一个学生答:“我要让风送水给灾难里很渴的人。”我面对这个学生的回答,鼓掌和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并称赞:“你不但是一个爱动脑筋、敢于探索的好孩子,而且也是一个非常懂事的、有爱心的孩子。”该学生露出喜悦的笑容。这样的赞赏和评价就能激发和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品德课堂活动中有一很重要的目标是行为与习惯的养成。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活动体验的氛围,提示教育主题,让学生在玩一玩、做一做、演一演等的过程中,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已有体验与感受及时进行梳理和引导,并从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次发言,一种表情等细节中发现教育契机,从而引导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三、创建精彩生成,形成品德“灵气”的课堂
  “课堂生成”是新课程理念的精髓,而“课堂生成”又是建立在充分准备的预设基础之上的。教师在预设过程中,从“以教定学”转到“以学定教”这一理念,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还要备课堂有关的一切客观因素,机智地调控课堂,敏锐地捕捉学生心灵火花,细致地点化即时生成的鲜活话题,为课堂注入意想不到的“灵气”,为学生打造一种不经意但感受深刻而精彩的课堂。
  如我在执教《思想家孔子》这一课时,我用视频引题,激情导入,引发思考,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孔子的感受,引导学生走进孔子,领悟教育思想。此活动主题比较抽象,我就针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设计了“孔子格言知识抢答比赛”“制作精美的名言卡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在“学孔子,学做人”环节中,引导学生主体自觉,自我反思,建构思想,结合《因材施教》的事例进行换位体验。体验游戏一:回顾汶川地震中感人画面,学生运用学到的孔子“仁者爱人”名言来说感受。体验游戏二:奥运知识回顾,教育生活中做到“礼之用,和为贵”。体验游戏三:学生表演过独木桥,引导学生用孔子“智”的名言来汇报成功的体验。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在体验游戏中大胆参与活动,把自己感受说出来,使学生在一系列有趣活动中明白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一、班级口号功能浅析在校学生不易接受到外界事物,不易更新自身的内在精神世界,容易对固定不变的校园生活模式产生倦怠。这样状态的学生极其需要一种外界的有意刺激去逼迫每个
小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预备时期,打基础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如何才能抓好小学的德育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严爱结合,松紧有度  “严生威,爱生信。”教师或父母的威信应是建立在严和爱的基础上的。严明尚礼的言行、纪律要求能约束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纪律的保障,学生的学习、交流、生活往来才会有序进行,紊而不乱。然而,单一的严要求未免会使我们的教
第一部《中国唯物论史》出版《中国唯物论史》一书,已于1994年5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73万余字,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国唯物论史的巨著。该书由蜚声海内外的老一辈知名哲学家、
期刊
“三自教育”传承了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敬业爱生的奉献精神,学习互助的合作精神,钻研拼搏的进取精神,探究创新的开拓精神,自求发展的自主精神”这一办学核心理念,出发点是促进师生的发展,其核心价值就是强调以人为本, 让每一个16中人主动和谐地发展。  认同有认识同化的意思,是对某一现象承认认可并且自愿地按其规范行事。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认同感是一种情感和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认同感,也称为认
<正> 误正第五十一回一、别字、脱字、补“□”[夹]好点。[眉]曰平白地一字。[眉]既有说者,只有信者。[眉]他人俱问,只金莲一猜便着,妙。[眉]玳安毕竟有“□”景,有主意。[眉
期刊
所谓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其核心是政治观、价值观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内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思想教育的加强,大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了较明显的进步。然而,由于受资产阶
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一般说来,生物学习成绩好,就容易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 对生物一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有些学生对生物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对生物学科产生厌烦情绪,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生物成绩差。这时候教师
本文试图用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从四个方面论述主体和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一、人的哲学--主体哲学,“人始终是主体”
孟玉楼是《金瓶梅》中着墨不多,但却写的很成功的艺术典型。她也是《金瓶梅》里“没有一个好人”的诸多妇女形象中不太令人厌恶甚至令人赞佩的一个。由于她是“金”、“瓶”、
“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它应该具备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基本要素。  第一要素: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课堂教学应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那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首先在备课时就要吃透课标和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的知识脉络,重难点内容有哪些,本节内容课标有什么要求等等,教师在备课时要清清楚楚;其次还要备学生:学生的认知程度达到什么水平,学生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