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身上的稀世品味

来源 :葡萄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w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千酒樽面前,你所品鉴到的,除了瓶身内的琼瑶玉露之外,那独特瓶身外被赋予的创造力,也常常颠覆人们的认识。
  酿酒业古已有之,古代的酿造者生产了美酒之后,最初往往封存在自家的陶土罐里,当时的葡萄酒都为日常饮用,很少作为商品或礼品流通在市场上,人们便不会破费周章地进行包装。然而古老的酿酒文化发展至今,葡萄酒已经不仅仅只出现在宴饮的场合上,也更多地成为了人们送礼、收藏、投资等目的载体。繁多的葡萄酒包装设计应运而生,便携而时尚的包装令美酒具有了礼品的特质、带着文化韵味的酒标也催生了许多的购买力,而颇具有创意的瓶身造型往往也成为了饮家们收藏美酒的又一个理由。
  诗酒同风
  包装设计对于葡萄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同为质朴的瓶身着上一席霓裳,又如在常规的葡萄酒之外增添丰富的情感共鸣。尽管设计包装都只是外在,但视觉感知上却丰富了其内涵,提升了葡萄酒本身的价值。现代的葡萄酒包装,常常是游走于艺术与实用性之间的,兼具艺术品味与实用体验的完美包装往往收获赞誉无数,甚至超越了美酒本身,成为了人们选择作为礼品的缘由。
  当然,除了实现葡萄酒本身的商品价值之余,完美的包装同样也是保护葡萄酒在运输过程中免受日晒、雨淋、灰尘污染等自然因素的侵袭。传统的简易包装并不能让美酒传递至世界各地,葡萄酒贸易发展的最初阶段,进口葡萄酒大多以橡木桶装的原液,或者裸瓶用木架固定进入市场进行流通,这些包装方式往往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挤压、散失等损失。但葡萄酒如今已然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流通物,人们开始以卡纸纸盒、牛皮纸袋、无纺布手提袋等来包装葡萄酒,使葡萄酒的运输价值明显提升,也方便酒瓶成为人们手中的礼物。
  同样,人们日趋寻找组合包装的意义,譬如中秋时节的月饼与葡萄酒组合包装就深得人心、而另一些将开瓶器、酒刀、封瓶塞与酒组合在一起的礼盒包装也往往成为人们个性化的送礼选购,一些商家也会推出雪茄组合包装,这种包装的意义就在于丰富和强化了葡萄酒礼品的内容。
  盛装出席
  酒袋作为包装的载体,其传达的是一种设计理念:让产品与观者对话。在人们的常态认知中,物是物,景是景,最为平常的酒袋如果能够从视觉、触觉产生交互,这样所蕴含的体验设计,就能将实用、观感和触觉做到完美。
  譬如一款以毛毡质地环保材料所打造的葡萄酒包装设计“NAKA佐佑之间”,出品的是兼具艺术感与实用性的设计包装,富有中国元素的青花瓷图案也是包装令人瞩目之处,仿如葡萄酒着了一身具有民族风情的盛装。NAKA在日语中,寓意“佐佑之间”,佐象征艺术、设计的阳春白雪,佑代表物尽其用的实用精神。这样的包装设计令艺术贴近生活,作为常用的葡萄酒礼盒,在人们的思维中早已有了固有的形态与模式,无非是传统的硬质酒盒或酒袋,但这种软性环保材质,恰好地游走于艺术与实用之间的维度。
  同样在包装上颇费心机的,还有一些国际知名的香槟品牌,除了经典不变的口感之外,品牌每年精心改变的包装设计,往往超越酒的品质本身,而更加受到人们的瞩目。如凯歌香槟,每年都会推出一款具有设计感的礼盒包装,而今年便以“不羁的自由旅行者”作为设计理念,以旅行箱的金属质感为设计基底,设计了一袭创意且谐趣的旅行新装。整个香槟的瓶身外包装,就如同一只金属香槟旅行箱。旅途随享的包装设计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能令热爱生活的旅行者放慢脚步,所到一处都优雅举杯,惬意享受人生。
  再譬如,一到年末就会改变装束的酩悦香槟,今年岁末的外包装则以“缤纷泡泡”为设计风格,栩栩如生的金色气泡的包装礼盒是“缤纷泡泡”最为独特之处,它们互相簇拥着,仿佛即将从瓶身升腾而起,熠熠生辉的光芒也象征着瓶中美酒的勃勃生机与无穷活力。这样的包装设计,在外观上就传递了一种欢庆风尚的喜悦,与愉悦氛围完美融合。
  一款有设计感、质感好的酒瓶会衬托出好酒的品质,尤其是干邑那样的酒品家族,遗世独立的口感和经典瓶身包装的完美结合,才能—直打动菁英人士的心弦。在值得纪念的年份,干邑品牌都会联手设计师去打造具有意义的瓶身,在不打破经典造型的前提之下,通过材质、形状、光线的工艺设计,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瓶身,精心设计的艺术工艺汇集在每个细节之中,也往往令全世界的干邑爱好者趋之若鹜。
  在干邑的设计典范之中,如同马赛克艺术作品的轩尼诗X.O第七代珍藏版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这件作品也是TomDixon这位天才设计师独辟蹊径的完美探索,在经典的轩尼诗原创X.O白玉霓葡萄酒樽之上,紧密镶嵌的铜金色菱形方块覆盖了整个酒樽瓶身。犹如一幅当代马赛克艺术杰作,多重折射的光线于铜金色的几何切面上闪烁流转,彰显出如同切割水晶般的瑰丽光华,让人联想到干邑本身的馥郁丰满。设计师Tom Dixon从法国传统水晶杯中获取灵感,通过菱形方块的紧密镶嵌,赋予酒樽非凡的视觉艺术作为对传统酒樽独一无二而又极具现代感的演绎。
  每一款珍藏版的包装设计都会围绕一个主题,源自该品牌的另一款产品,轩尼诗V.S.O.P第五代珍藏版,请来了英国视觉概念设计大师彼得·萨维尔围绕“基因”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将自然科学与轩尼诗的基因融合成了独一无二的生命真谛,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不懈探索。瓶身上绚烂夺目的彩色条纹代表了60多种生命之水的基因色彩,优雅的渐变古铜金包裹住整个瓶身,耀眼的金色瓶封将馥郁醇香的干邑封存于瓶中。干邑爱好者在开启瓶中的美酒之前,已经被这款酒的瓶身设计所折服。
其他文献
黄建文:  以葡萄酒送礼的热度取决于葡萄酒消费态势  个人简介:广州澳红、广州逸香、深圳逸香创始人,原广州市酒类行业协会副会长。  国内的酒类饮品消费在“三公消费”受限的背景下仍然呈现上升的状态,特别是葡萄酒,大众的追捧热度一直在持续,把葡萄酒作为送礼礼品更成为潮流的象征。大众把葡萄酒当作送礼礼品热度的提高,取决于国内葡萄酒消费的上升态势。据国内数据统计,到2016年,全球葡萄酒消费有望增长9%,
期刊
说起德国,每个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应该都各不相同,而我则对德国葡萄酒情有独钟。今年3月,走访了莱茵黑森(Rheinhessen)和那赫(Nahe),一大一小两个产区,看到了很多历史悠久的酒庄和陡坡上的葡萄园,也喝过了很多“G.G.”。值得分享的,实在太多,但也只是我对德国的初印象。  说起德国,每个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应该都各不相同,文艺青年们应该会想到那些伟大的诗人和音乐家,比如歌德,比
期刊
当我说出“再见《葡萄酒》”这个标题的时候,同事有点惊讶,轻轻摇了摇头。“哦!这可不只是掰掰的意思!”我连忙解释到。“再见,既是告别,也是重逢。这不,恰好与我们本期的情况相吻合。”  看看刊号,第八十期。不知不觉,从诞生的那一天起,《葡萄酒》已经走过80个月。一路走来,我们与同行们一起见证过国内葡萄酒行业的辉煌,也一同经历过市场的低谷;人来人往,我们送别了老朋友,输入了新血液,编辑队伍在不断成长。但
期刊
其实办展会是挣不了多少钱的,但是可以把资源吸引过来。我们做酒展本身也是在创造一种文化体验,推广一种生活方式。葡萄酒已经是一种国际语言,葡萄酒是跨界合作的纽带,葡萄酒就是外交官。  每年五月和十一月,整个酒圈都围绕着Interwine科通酒展旋转。全国各地以及几十个国家的展团因为这个酒展汇聚在广州,各国领事馆、商务发展机构、行业协会也选择在同期举办酒类产品推介和行业交流活动。可谓一展倾城。  科通酒
期刊
在大闸蟹膏肥柔美的时节,邂逅托卡依甜酒的美丽,世界知名甜酒庄背后会有着怎样的故事,一个颇有语言天赋的工程师又是如何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托卡依酿酒师。这里作者正用她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娓娓道来。  时光倒流到那一年,我跟随上海的几位朋友前往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到当地蟹农家中做客。彼时,正值公蟹膏肥柔美的时节,我们几个罗列了一众不同类型的葡萄酒来配餐,俨然一副“大开杀戒”的样子。奥地利Gruner Veltl
期刊
以酒为礼是为常态,“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名言用在送礼上也很受用,挑选葡萄酒作为礼物,不一定要选贵的,最重要还是要适合。花点小心思,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酒作为礼品馈赠友人在全世界来说都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在度娘那里问了一下,回答说中国以酒为礼的鼻祖是黄帝。黄帝哥的典故太过久远,缺乏瞬间的即视感,让人无法模仿装酷。近年来葡萄酒的市场蒸蒸日上,使得葡萄酒也成为了酒礼的热门选项。法国男在骨子
期刊
都说葡萄酒是装进瓶子、盛在杯里、回转在口中的诗篇,是神的馈赠。在这陈百祥和太太黄杏秀(秀姑)风雨同路的36年里,葡萄酒是每年从不缺席的礼物,是生活里的小惊喜,是每一年时光的见证。  陈百祥是爱酒之人,特别是葡萄酒。在今年妻子黄杏秀生日宴会上,陈百祥和近百位好友喝掉了上百瓶葡萄酒;而去年8月25日的35周年“珊瑚婚”纪念晚宴上,在友人赠送的“超巨型红酒”(相当24支750ml红酒)见证下,陈百祥搂着
期刊
在法国东南角,与地中海相交的那片蔚蓝海岸线与阿尔卑斯山之间,有一块自西向东绵延近200公里的葡萄产区:普罗旺斯。每当说起这个地方,人们脑中总会浮观出三种颜色:地中海的蓝、薰衣草的紫,以及桃红酒的桃红色。没错,桃红酒和薰衣草一样,是普罗旺斯的瑰宝。普罗旺斯地区是法国桃红葡萄酒市场上毫无争议的翘林,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赫赫有名的。蕾罗旺斯人还建造了一座桃红酒研究和试验中心,给普罗旺斯的葡萄酒酿造者提
期刊
在真正成为新西兰葡萄酒的粉丝之前,奇幻小说《指环王》的电影版让我为这片南半球的大陆着迷,而喝过新西兰的葡萄酒后,又很自然地被那种纯净、清新的特质所吸引。这次我们来谈谈新西兰长相思的“前世今生”,还有不过橡木桶的“小清新”和经过旧桶的“轻熟”风格的对比。  在真正成为新西兰葡萄酒的粉丝之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让我留意到了新西兰这个神奇的国度,那就是托尔金的奇幻小说《指环王》的电影版,整部电影都在新西兰
期刊
如果一个人的力量是蝴蝶效应,那么康帝先生一定是本世纪初最能影响葡萄酒拍卖界的那只蝴蝶。在长达12年的葡萄酒造假过程中,卢迪·科尼雅万欺骗了许多美国最富有的达官显贵,用骗取的数百万美元支撑自己在洛杉矶的奢靡生活。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人。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  这是一场完美的犯罪。在长达12年的葡萄酒造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