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出彩

来源 :凉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n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
  吉木克达出生的地方,彝稱“尔比尔吉”的谚语盛行,谚语中充满古老的智慧,懂得并践行的人总是受益良多。有一句“尔比尔吉”说:雄鹰飞得广,猎获出于众;男儿游历广,见识能超群。吉木克达有见识,又将见识化为行动这就有了15000亩的人工林。已经年届六旬,似乎也到了或多或少、不由自主怀旧的时光,他带着我们,沿着他出资修建的公路,去看他此生最引以为豪的成果,一片林莽。彝谚有云:说给人听,不如做给人看。好像是比着做人,克达爱做事,不太爱说话。我们站在林中的小山丘上四望,森林以涛声为言,似乎在讲述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在这个地方,二三十年前,有国营背景的森工企业要进入采伐,县里的领导当时并不支持,但也反对不了。吉木克达以民间的身份出现,进行了成功的抵制。十三四年前,他开始在这里承包荒山,种植华山松、蜜桃、青花椒,再造绿水青山。游历广阔的吉木克达以超群的智慧超前行动,在自己的人生篇章中,又书写下了精彩的一页。
  出生闭塞之地,没上过几天学,但却在甘洛创下了诸多第一:
  第一个自费学开汽车、第一个捐资办学校、第一个自费修公路、第一个投资建电站、第一个出资植树造林、第一个全省十大杰出青年、第一个全国农民人大代表。
  甘洛县城南边一隅,一棵直径近五十多公分粗的银杏树,参天耸立,秋叶似金,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树下,有一个独门小院,一幢小青瓦屋面砖混结构平房。吉木克达现在就住在这里。
  获知我们要去采访他,穿着擦尔瓦的吉木克达早早地备好了茶水,摆好桌椅等候在家里。他严谨守时,事事尊重别人,处处替别人着想,这是他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
  看到我们走进院子,他快步迎了上来,笑容可掬,热情招呼。
  阳光正好,缤纷绚丽,我们在院子里就坐。他坐在我们的对面,身板挺直,六十多岁的人,看上去象五十出头的人一样健壮。
  空气里充满着浓郁的茶香。大家低头喝茶,抬头看银杏树。这是全县城最大的一棵银杏树,都夸赞他保护得好。
  他讲,二十多年前,有一位成都客商出资八万元想购买这棵树,他婉言拒绝道,你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卖。客商疑惑不解,莫非你要用来修房子?他摇着头说,我要把它留给后代。
  言归正传。我们说,克达,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你是全县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我们想听你说说你的经历,如何?
  好,好,好!他点着头,一连说了三个好,然后眼里闪动着泪花,十分激动地说:“我一个吃洋芋砣砣长大的穷孩子,能够过上今天的好日子,一切都是共产党给我的,我感谢党,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了机遇。”致富不忘感恩,他发自肺腑的诚挚话语,动人心弦。
  一、怀揣五个洋芋出山
  大凉山北部甘洛县的万山丛中,有一个地势偏僻、几乎与世隔绝、名叫鱼尾的深山彝寨。这里四周是嵯峨黛绿的群山,常年云雾缭绕,只有一条崎岖陡峭的羊肠小路与外界联系,一幢幢瓦板房零星分布在小路旁;一条条小溪汇成的吉米河绕过彝寨浪花朵朵向山外流去。
  初秋的一个清晨,东方刚露晨光,在彝寨西边一隅一幢瓦板房里,吉木克达和阿爸、阿妈、两个妹妹己经早早起床了,屋顶升起了袅娜的炊烟。
  一锅洋芋、一盆酸菜汤是全家人的早餐。吃过早饭,阿妈、阿爸、两个妹妹把吉木克达送到彝寨路口,站在通往山外的路边。
  “克达,你一个人出门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阿妈说完,从衣包里拿出五个煮熟的洋芋塞到儿子手里, “带上,饿了吃。”吉木克达接过洋芋揣在衣包里,面热心跳,泪水在眼窝里直打转,他说: “放心吧,阿母,你们回去吧。”说完,转身向前走了。
  吉木克达走到寨子对面的山坡,驻足回望,阿妈、阿爸和两个妹妹还伫立着,第一次出门远行的他禁不住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一边走,一边想,儿时的记忆,犹如身旁奔向山外的吉米河,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慷慨激昂。
  1955年6月,吉木克达出生在鱼尾彝寨,那时,新中国己经成立了,但这里依旧在黑暗中。1956年,凉山民主改革,砸烂了奴隶制枷锁,一步跨千里,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同年12月成立甘洛县,鱼尾彝寨更名鱼尾大队,属吉米区阿嘎公社管辖。鱼尾大队地处高寒山区,荒凉、贫瘠,吉木克达家和全公社的乡亲一样,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依然贫穷。
  家里一贫如洗,木板搭成的屋顶,竹子扎成篱笆遮挡的四壁,床一一篾席铺在地上,三锅庄上一口锅、几个木盔、木盆、木碗,几乎是全部家当。
  当阿妈在四面透风的瓦板房里生下吉木克达时,等待他的是苦涩的生活。5岁遇上“粮食关” ,枯瘦如柴,险些饿死。7岁穿第一条裤子,12岁以前一直打光脚板。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贫穷依旧与他和家人形影不离,他常常看到阿妈站在瓦板房下面,托着腮帮,为一家人的生活发愁。
  何时才能拂去阿妈的愁容,何时才能挺直腰板做人?一年又一年,悠悠岁月,多少雾茫茫的早晨,多少冷寂的黄昏,他像一支失群的“丑小鸭”,孤独地站在山寨路口思考。他痛下决心,拼命也要走出彝寨,走出大山。
  机会终于来了。动工修建石海公社至吉米区公路,吉木克达被阿嘎公社安排到工地修公路。他和叔叔一起从事打铁,维修钢钎、锄头等筑路工具。此时,吉木克达己是一个小伙子了,虎背熊腰,威武高达,浑身散发着山里男子的彪悍。这一年,区上需要自己生产炸药。一直象兄长一样关心他的阿嘎公社武装部长王福全,一看有这样的机会,便向区上推荐。因为制造炸药是危险的工作,吉米区安排炸药制造组人员都回家看看亲人,统一口径,只给家人说是出山到县城参观学习。
  “吉木克达,你真积极。”驻扎在区公所的公路指挥部负责人老张见他额上冒着汗水,大步流星向指挥部走来,上前说道,“虽然你家是最远的,但你是第一个报到的”。老张一句话,把吉木克达从辛酸的回忆中拉回到现实中来。他腼腆地回答: “张叔叔,我生怕迟到了。”   炸药制造组一行10人,吃了中午飯,从区公所出发,向县城进军。当天边最后一缕残阳被晚风拂去,漆黑的夜幕拥抱绵延起伏的群山,他们终于来到波波奎村炸药厂。
  入夜,疲劳奔波一天的工友们都入睡了,房间通铺上鼾声如雷,但吉木克达却兴奋得难以入眠。第一次走出彝寨、走出大山,县城、楼房、汽车、火车,对他来说,新鲜、陌生,无疑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新的生活、新的工作,正在他的人生画卷中翻开新页。他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向师傅学习,拼尽全力把工作干好。
  吉木克达忘记了苦和累,工作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他一字不识,汉话也懂不了几句,但他好学肯钻,仅用一个星期的跟师学习,就可以单独作业造炸药了。每天清晨,工友们还酣睡在甜蜜的梦乡,他己起床把厂部公共地段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8点钟上班,他已提前10分钟进车间做好了上班准备。下班后,工友们围坐桌子,甩扑克、“争上游”。他却一趟又一趟从厂部下边200米远的库房把销铵背运到厂部,每趟背4袋,共320斤。看到他豆大汗珠一颗一颗直往地上滴,炸药组组长阿西说: “克达,你要注意休息,别累起病了。” “阿西叔叔,我从小劳动惯了,耍不来,坐着不动我心里闷得发慌。”他抹一把额上的汗水,憨厚地说。
  尽管吉木克达身强体壮,但是,阿西组长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到了第5个月后的一天上午10时许,被工友们誉为“拼命三郎”的吉木克达突然昏倒在车间里。阿西组长亲自带起工友把他抬到县人民医院。经检查:肺炎。医生说是因长期疲劳,积劳成疾。身体康复痊愈出院后,按照医生的叮嘱,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炸药厂。
  吉木克达勤劳实干,受到了厂部领导、吉米区委、区公所领导的一致好评,他的人生道路也因此像滔滔东去的吉米河水,转了一个弯,又继续朝前流去。
  二、噙着热泪宣誓入党
  1983年春天,比往年来得更早,春节刚过,一夜之间,山青了,水绿了,如雪如烟的花朵装点出锦绣河山。吉木克达怀揣着新的梦想,坐上了从吉米开往甘洛县城的客运班车。
  吉木克达想学开汽车,但当时没有驾校,他又不认识会开车的教练。他便找到在甘洛县监理站工作的熟人维切子想办法。维切子很乐意引荐。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吉木克达随维切子来到县工商巷,在一幢青瓦木椽,砖混结构的平房门面前停住了脚步。
  “咚、咚、咚。”维切子轻轻敲了三下房门,小声询问道,“汪师傅在家吗?”
  “在,请进。”伴着一阵脚步声,汪师傅的一边说,一边开门,把维切子、吉木克达迎进屋里。
  相互寒喧之后,维切子开门见山地说道: “汪师傅,我把徒弟吉木克达给你带来了。”
  吉木克达起身向汪师傅行了一个90度的鞠躬礼。双手抱拳说: “徒弟吉木克达拜见师傅。”
  汪师傅起身,说:“请坐。”
  “汪师傅,我还是那句话老话,我不会轻意带一个人到你家中的,更不可能随便介绍一个人给你当徒弟的。”虽然之前,关于引荐吉木克达给汪师傅当徒弟,维切子也给汪师傅作过沟通,但他还是表明自己的观点,强调说道, “我多方了解、考察过克达,他从小孝顺父母,受苦受穷,人品好,勤劳善良,是棵难得的好苗子。”
  “维兄,你介绍的人我收下了”。汪师傅说道,“吃过苦的孩子有出息。”
  汪师傅名叫汪明成,是甘洛县田坝人,汉族,县粮食局汽车驾驶员。汪师傅自从作了吉木克达的教练后,手把手的教吉木克达学驾驶,因为吉木克达是甘洛县第一个自费学开汽车的农民。
  然而,吉木克达在学习中举步维艰。
  没有地方住。他到处打游击,有时,在朋友家住,有时在旅馆住,尽量选择价格低的旅馆。他说,只要花钱少、能遮风挡雨、放得下身子就行了。
  没有文化。汽车上的每一个零件,每一条线路,操作的每一个要领,涉及到理论知识,交通规则,都要由师傅一句一句地说给他听,然后,逐字逐句背下来,他不知默默地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个通宵。有文化知识的人一遍就能学会了的,他至少要十遍甚至几十遍才能学会。
  但是,最困难的是没有钱。他打拼多年,尽管生活十分节俭,也没有积存多少钱,交了900元钱学费给粮食局,同时到县监理站办理了学习执照相关费用后,囊中羞涩,吃穿用度捉襟见肘。按照常规,师傅的伙食是由徒弟提供,反过来,师傅还供他。出车途中,他跟着汪师傅吃饭,出车回来,汪师傅又请他到家里吃饭。
  那年头,工作人员工资低,加上子女多,汪师傅家经济也不宽裕。他常对吉木克达说:吃好条件有限,管你三顿饭吃饱是可以的。
  一次汪师傅家里打牙祭,杀了一只鸡,一家人加上吉木克达,热热闹闹、七高八矮坐了满满一桌。
  吉木克达和汪师傅的儿子汪敏坐在一根板凳上。
  “来,克达,吃!”汪师傅把鸡腿子上的肉往克达碗里拈。
  “好,好!”克达见汪师傅只给自己拈肉拈菜,心里过意不去,缩手缩脚,显得斯斯文文。
  “你在我家,当着在你自己家里一样,不用客气讲礼。”
  “好,好!”
  “下午继续来我家吃饭。”
  “不用麻烦了,下午我到朋友家吃饭。”
  “好,切记开车的人是不能喝酒的。”
  “好,我记住了。”
  其实,吉木克达并没有朋友请他吃饭。他是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了,就假借到朋友家吃饭予以推辞,抱着肚皮挨饿。
  汪师傅发现了吉木克达的“秘密”后,对他进行了交心谈心,说,“克达,没有强壮的身体,光懂技术有什么用,如同汽车没有车箱底盘,发动机马力再好也是拉不了东西的啊!”
  汪师傅的教诲,使吉木克达不再为“吃饭”不好意思了;汪师傅对他的那份情、那份爱,让他刻骨铭心,让他感动落泪。每当经过一天的劳累,躺在床上的时候,他总要把自己鼓励一番。汽车就是一只猛虎,也要驯服当马骑。   穿过火热的夏天,落英缤纷的金秋接踵而来,这年8月,吉木克达到西昌凉山州监理所通过了严格的考试,拿到了实习执照,又继续学习,不断操练。
  吉木克达拿到正式执照的那天,兴高彩烈跑到汪师傅面前,说,“汪师傅,我想请你吃一顿饭。”
  “不用了,你的心意我领了。你安全开车,有出息,就是对我的最大感谢”。汪师傅婉言拒绝,并对安全做了叮嘱。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的话我永远记在心上。”吉木克达暗下决心: “绝不会让师傅失望。”
  经汪师傅推荐,吉木克达被聘为县粮食局驾驶员。他驾驶解放牌川粮-1号车,对驾驶技术精益求精,安全行车万里行,没有发生过任何交通事故。
  很多年后,吉木克达教汪敏开车。汪敏拿到正式执照的那一天,想请师傅吉木克达吃饭,他婉言拒绝,并用当年汪师傅教育他的话来叮嘱汪敏一番,说道“汉族人有一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记住,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开车,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粮食局开车,虽然是临时工,但工作相对稳定,吉木克达想到了入党。他请粮食局副局长阿牛苏打、鱼尾村党支部书记吉马热格作他的入党介绍人,向县农委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机关单位职工、干部都没有想到入党,而一字不识、农村户口的吉木克达提出来入党,这在当时甘洛县还是一件新鲜事。县委组织部唐部长在百忙之中专程对吉木克达入党的动机进行考察。
  在粮食局办公室,吉木克达坐到唐部长的对面。
  唐部长说道:克达,我代表组织找你谈心谈话,主要是了解一下你入党的一些想法。你随便讲,就像拉家常一样。
  吉木克达点了一下头,说: “好。”接着,敞开心扉坦率讲了很多他的事情。
  吉木克达从光着屁股跟着父母到亲友家去玩、光着脚板打猪草的故事说起,然后是学打铁、筑路、造炸药生病回家。后来,到成昆铁路甘洛护路民兵连护路,因会打铁技术,负责全连锄头、铁锹、镰刀、砍刀等生产工具打造维修。护路民兵连解散后,他又到吉米区营业部当炊事员。这期间,为了挣钱,他起早睡晚,用自家的马车给区营业部各代销点运送百货,空闲时间,给区营业部釀酒。后来又在区公所当电影放映员,到各公社、各生产队给群众放电影。一次,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中年妇女抱着孩子往公社方向赶路,妇女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一脸焦急,他简单询问了两句,得知妇女是邻村的,小孩得了疾病,在发高烧抽搐。他马上接过孩子,说:大姐,我抱着孩子前边往医院跑,你跟着从后边来。孩子因抢救及时,脱离了危险。小孩全家很感激他,他说是自己应该做的事。阿呷公社、吉米区的领导对他印象不错,推荐他参加招工招干考试,因无文化,每次考试都交白卷。土地下户后,他不再放电影,为了早点富起来,便学开汽车。
  吉木克达所讲的话讲得很真切,朴实,让唐部长心里一阵阵酸楚,他没想到,他经历过的苦,比他想象的苦还要苦。同时,他又觉得吉木克达穷则思变,勤劳善良,有眼光,令人钦佩。
  “你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很好。”接着,唐部长问道: “那你为什么要入党呢?”
  吉木克达停顿片刻,说:“唐部长,我虽然没有读过书,但通过放电影,看电视,看到了很多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群众翻身作主人,光荣牺牲了。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拿我本人来讲,现在能给粮食局开汽车,凭良心说,这是托共产党的福,汽车是共产党办的工厂造出来的,没有共产党,我就没有车子开。听老一辈讲,共产党来这里之前,这里彝汉打冤家,一些汉族人歧视彝族人,骂我们‘蛮子’,甚至更难听的话;一些彝族人心里对汉族隔阂,说什么‘汉族不能当朋友、石头不能当枕头’,现在彝族、汉族各民族团结相处,汪师傅是汉族,对我很好,他是共产党培养教育出来的,我开车当学徒时是靠汪师傅手把手教出来的。所以,我常常晚上一个人摸着心口,问自己?怎样才能感谢党,时间一长,心中萌生了入党的念头,想成为一名党员,发挥党员的作用。”
  吉木克达发自内心的话语,情真意切,让唐部长眼睛湿润。他说道, “希望你不断进步,早日加入党组织。”
  为了实现心中理想,他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听党课,工作更加积极努力。在县农委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吉木克达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的那一天,他面对鲜艳的党旗心里无比激动,举起右拳,噙着热泪,庄严宣誓。
  从此,吉木克达作为一滴新鲜的血液融入了党组织,他知道,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更艰巨的任务在前方等着他,他决心履行自己的誓言,去探索、去实践,让梦想变成现实。
  三、危难之处显担当
  金秋时节,甘洛县又迎来九九艳阳天。
  “叮当、叮当……”
  清晨,阵阵秋风掠过巍峨雄伟的赤普矿山,传来清脆悦耳的马帮铃声。举目望去,瓦蓝瓦蓝的天空下,从县城至赤普矿山的盘山公路在山坳里变成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向山顶延伸。一队队驮运矿石、蔬菜、生产工具的马帮沐浴着金灿灿的朝阳,在路上穿梭来往,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头戴安全帽的吉木克达带着民工走进赤普矿山南端的建行铅锌矿1号井硐,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工作要做,但是,安全第一。家里的父母亲人、老婆娃儿还等着你们安全把钱拿回去。”他不开大会,不讲大道理,但抓紧上工前的几分钟,对民工组长和民工们叮嘱一番,说上几句管用、实用、掏心窝子的话。
  甘洛素有“西部铅都”之称,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甘洛矿业开采、洗选、冶炼迅猛发展,一度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全国有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外来人员在甘洛务工、经商、办厂、开矿。
  1989年9月,吉木克达辞掉了临时工作,承包了建行铅锌矿1号井硐。
  铅锌矿开采有风险,可以使人发家致富,也可以使人倾家荡产。吉木克达不怕担风险,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他自任老板,组建了生死与共的领导班子。他爱护和关心民工,经常亲自深入井硐第一线抓安全生产,解决民工开矿中遇到的困难,按时按劳付给民工工资,在管理好自己井硐的同时,他还积极协助公安、矿管等部门,维护矿山秩序和安全生产。   1990年3月14日凌晨4时许,位于建行1号井左边的民政1号井3号工棚因民工用蜡烛照明引发火灾。3号工棚左边20米处是他们的炸药库,贮存有炸药6吨,在炸药库与3号工棚之间,有一个4号井工棚,相互由一条小路连通,中间有易燃易爆物质,时值西北风正猛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向炸药库方向蔓延,由于管理漏洞,个别民工夹带一些炸药雷管,万一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住在附近的吉木克达和民工共40余人闻讯后,投入了紧张的灭火战斗。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个别民工混放在一起的炸药雷管被火烧爆了,他被爆炸声冲出三米多远,倒在地上,血流满面昏了过去,当他片刻之后苏醒来,大火比以前小多了,身旁几个受伤的民工,一边呼喊“老板快逃命”,一边向外奔跑。4号工棚的民工也慌慌张张抢搬物资。火场中只剩下他一人。他不顾伤痛,义无反顾向余火扑去。为防死灰复燃,又一直坚守到天亮。当天早晨,民工在清理现场时,在从炸药库通过的小路上拣到一盒雷管(100枚),估计是民工匆忙之中丢失的。距炸药库区的墙基仅40厘米。如果火未扑灭,就会影起雷管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为此,矿管会主任许从龙,对他给予表扬。副主任陈光富在矿山广播上连续3天表扬了吉木克达冒险灭火,保护矿山的英雄事迹。
  创业是艰难的,而收获是令人欣慰的。从1989年至1991年4月,吉木克达所经营的井硐没有出过一次事故,为国家上缴税收300多万元;他还清了按合同规定的井硐投资款和承包费用,贷款本息共计160余万元,除去民工工资、水费、电费等一切成本500余万元,自己收入50余万元。
  吉木克达致富了。作为先富起来的彝族农民企业家,他没有忘记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了他机遇;作为共产党员,他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神圣使命,他想到了父老乡亲和家乡那片依旧贫瘠的土地,他时时都想着做一点有意义的事隋。
  四、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
  初夏的一个夜晚,一轮圆月高挂天空,飞彩凝辉,新城甘洛渐渐沉入甜蜜的梦乡。
  “阿衣,我想在阿呷乡鱼尾村修一所小学校。”
  在县城一隅一幢小青瓦屋面砖混结构平房中温暖的被窝里,吉木克达对妻子阿衣说。
  “为什么呢,你把你的想法說来我听听”。阿衣是甘洛县人民检察院干警,有知识文化、懂法律政策,两人1985年结成终身伴侣,转眼5年过去了,几年来相处十分甜蜜。吉木克达凡是重要的事情,都要与阿衣商量。阿衣也扮演“贤内助” 的角色,支持丈夫。办学校是一件大事,不是儿戏,不能凭一时心血来潮,她想听听丈夫的想法。
  “我一生最痛心的是没有文化,没有文化把我害惨了,象个睁眼瞎,几次招工招干都交白卷,毁了我的前程;我学开汽车也非常艰难;现在搞企业,没文化始终是最大的拦路虎,我希望村里的孩子们都有书读,他们有了文化,改变贫穷的命运就容易得多,他们会用所学的文化改变家乡落后面貌。”
  “克达,你的想法很好,办学校,是一件好事,我支持你。”
  吉木克达捐资办学,这是甘洛建县以来的第一个,他的壮举,在甘洛成了爆炸性新闻,广大干部群众无不翘起大拇指:吉木克达“瓦几瓦”。
  可是,也有少数群众不理解,由于当地地理环境差,生产力低、经济落后,还有“读书无用论”、 “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的思想。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读书去了,没有人放牛、放羊。有人甚至把吉木克达、还有当时靠挖矿、靠搞建筑致富了的加达某某、阿木某某作为例子进行反驳,说什么“这些人,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照样当老板,照样发大财。”吉木克达不管别人怎么说,更不把别人恶毒讥讽放在心上,他认准的事情,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干到底。
  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0年,吉木克达先后捐资7.5万元建起了鱼尾村历史上第一所小学校及配套设备水管、广播、篮球场、乒乓球台。1993年4月初,阿嘎乡鱼尾小学校有学生85人,3个老师3个年级,鱼尾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96,
  这个小学解决了本村和邻村两个组儿童就近入学的问题。1993年春季,眼看己经开学一个星期了,可是,鱼尾村的吉杰还没上学。吉木克达急了,他沿着崎岖陡峭的羊肠小路去吉杰家中了解情况。
  低矮的瓦板房下,火塘边,吉杰和他的阿爸、阿妈、妹妹席地而坐。吉木克达也坐在火塘边。他对吉杰的父亲说: “我今天来你们家,主要是希望你们把吉杰送到学校读书。”
  “家里困难读不起书啊”。 吉杰的父亲无可奈何地说道。
  原来,吉杰家本来就很贫困,不料,阿妈又得了胆结石,看病吃药都得花钱,日子在贫困的深渊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吉木克达环顾四周,屋里一贫如洗。一听说上学读书,依偎在阿妈身旁的吉杰闪亮的大眼睛里透着对文化知识的渴求。触景生情,他突然想起自己光着脚板徘徊在荒野里放牛的童年,鼻子一酸,眼窝发热,心头一阵难过,深有感触地对吉杰的父母说:“我一生最痛心的是没有文化,象个睁眼瞎,我们这代人误了,不能误下一辈,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吉杰的读书费用,由我来承担,你们不用发愁了。”
  吉杰的父亲、母亲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吉杰也笑了。
  吉杰入学了,后来参加了工作。如今25年过去了,吉杰成家立业,过上了好日子。他说: “没有恩人吉木克达的资助,我就没有今天。”
  有吉杰这样感受的人,还有很多。吉木克达资助全乡8名残疾儿童小学期间的入学费用,由他资助的两名贫困学生考上了中专。在他的家族中,有21人在他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参加了工作,正在投身家乡的经济建设,为脱贫攻坚,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努力。
  在吉木克达的人生旅途上,还有震惊全县的举动……
  五、公路在脚下延伸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简单道理,但是,在甘洛县历史上,吉木克达却是捐资修公路的第一人。
  靠勤劳先富起来的吉木克达,盼望家乡的父老乡亲和自己一样快陕富裕起来。   1991年4月吉木克达回鱼尾村探望父母,见乡亲们徘徊在温饱线过着紧巴巴的日子,村民背鸡蛋到吉米区上去卖,买盐等生活必须品,往返需要一天,他心中一阵酸楚。
  家乡的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铁、铜、铅、煤等资源,蜿蜓东去的吉米河又给家乡以水利灌溉之便,家乡如同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青春少女,一旦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就会光彩照人。乡亲们之所以受穷,家乡之所以落后,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山门紧锁,没有公路。
  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仰望着家乡那绵延起伏的群峰和峰顶那轮明月,他一遍又一遍思索,分析家乡的现状,憧憬着家乡美好辉煌的未来。
  他心里盘算着,最紧要的是打通苟曲到阿嘎乡的公路,使之与乡、区县的公路相连,阿嘎乡和鱼尾村等6个村就可以靠采矿、发展家庭养殖业脱贫致富了。他为此自信、兴奋、激动,热泪夺眶而下,终于作出了当时震惊全县的举动,捐资46万元,修建苟曲至阿嘎乡的13公里公路。
  1991年,县人民政府批准了他的筑路报告,公路正式破土动工了,他把矿山井硐交给侄儿全权代管,自己全身心投入公路建设,阿嘎乡党委政府组织民工开赴工地。
  动工初期,部分村民对他的举动不理解,飞短流长。
  难听的话传到他阿妈耳朵里。克达是她的独儿子,她心里难过了,步履蹒跚地从家里赶到工地,哭着对儿子说,“克达,路不修了,花这么多钱,还遭咒骂,何苦呢?”“阿妈,我是党员,怎么能眼睁睁的看到乡亲们守着金窝窝里受穷呢,只有把公路修通了,大家才能过上好日子”。他安慰道:“阿妈,不要相信迷信,我捐钱办学校时,也有不少人咒我死,现在我照样活着,群众的误解我可以理解,少数人攻击我,不要怕,因为有党和政府给我撑腰壮胆,有大多数群众支持我。万一我在修路中,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后悔。”阿妈止住了泪水,抚摸着克达的手说: “总算阿妈没白养你,修路要多加小心。”
  吉木克达目送着母亲离开工地,直到母亲的背影消失在路的那头。
  吉木克达和民工一道挖土,打炮眼,抬石头,他还抽出时间到处督促检查安全施工和进度,有时饭都顾不上吃,白天劳累了一整天,晚上,他和其他负责技术的同志一道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到深夜。
  倾注心血,洒下汗水,吉木克达巴心巴肝为公路奔忙。烈日下,暴雨中,时时有他的身影;峭壁上,荒野里,处处有他的脚印。挥汗如雨告别了炎夏,浑身泥浆送走秋雨,吉木克达和工友们又迎来了漫天飞雪的严冬。就在他卷着裤子,甩开膀子,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电话。12月29日,传来了妻子病重的消息。
  他深爱着妻子,妻子也一直全力支持他的事业,当他倾其所有捐资办学筑路时,家里的吃穿用度都再普通不过,但她毫无怨言;当他一心扑在修路工地,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全部家务,照常上班,终于积劳成疾。他爱他的妻子,但是,脚下的公路正修到紧要处。他把心一横,几乎是从牙缝里迸出来的“我离不开工地啊!”说完又投入了施工。
  爆竹声声辞1日岁,梅花朵朵迎新春。1992年1月20日,苟曲至阿嘎13公里公路胜利竣工了,公路像彩带蜿蜒在群山中,承载着家乡父老的梦想。甘洛县政府在阿嘎乡政府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州县领导及州县36个单位代表和公路沿线村寨群众3000余人相聚在一起。“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广播歌声中,一位老人无比激动地拉着吉木克达的手说:“克达,你是我们的大恩人啊!”掌声中,吉木克达上台讲了话,他说: “没有县区乡党委政府的关怀,没有父老乡亲的支持,我再出钱也办不成事,谢谢了。”旋即,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公路通车后,这里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从山外运水泥、化肥进山的汽车,从山里运矿石、农副产品出山的汽车穿梭来往,络绎来绝,公路沿线的矿硐、企业等工程破土上马,他主办的阿嗄综合开发公司生意红火,摩托车、拖拉机、家用汽车等车辆也紧跟着“飞入寻常百姓家。”
  吉木克达成了闻名全国的新闻人物。《人民日报》、 《民族》《四川党的建设》等国内10多家报刊相继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党和人民给吉木克达以崇高的荣誉。1991年至1997年,他被评为县“优秀党员”,1992年,他被评为“四川省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3月,当选为全国第八届人大代表。凉山州第七届人大代表,甘洛县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务委员,还担任了县水电局副局长等职务。
  最让他终身难以忘怀的是1993年3月15至31日,全国人大第八届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他出席会议期间,受到了江泽民主席的接见,同李鹏总理单独合影,与乔石委员长热情握手,中央电视台还转播了他投票选举国家主席的特写镜头。
  这些年来,他投资228万元,兴建公路22公里,为开发家乡的资源和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交通运输便利。他还修建了通往林区的公路……
  六、在领导岗位上
  根据省上人事厅有关文件规定,凡办乡镇企业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可以转干,也可以农转非。1993年11月,己是城镇户口的吉木克达转干在阿呷乡政府工作,1994年任阿呷乡党委副书记(不占职数、不领工资)。
  1998年10月,吉木克达调到甘洛县水电局担任副局长(不占职数、不领工资),分管农电和安全。2001年,他任副局长主持全局工作。
  一天下午,吉木克达正上班,一个身披察尔瓦、肩上斜挂着一个布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说道:“克达局长,我又来找你了。”
  “老张,你坐嘛。”吉木克达抬头一看,是来过办公室几次的老张,他便热情打招呼。
  因为是熟人,双方没有多少客套话。相互寒喧后,老张直奔主题,说道:“克达局长,我知道你很忙,我就直说了,我的电站己快完工了,可取水许可证至今还没办下来,麻烦你帮忙办给我一下。”
  吉木克达说道: “非常抱歉,之前你也来过几次,我俩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不是不帮你,而是帮不上。这个事我不能帮你办,办取水许可证国家有规定,一是不能影响群众饮水工程。二是不能影响农业生产灌溉,在这两样保障的前提下,才能把剩余的水拿去發电。斯觉大堰规划了,己形成了灌溉规模,县委、县政府规划的第二条马达大堰,从阿尔至普昌、岩润,己经有文字依据、资料、规划方案、图纸,而你的取水正好在马达大堰工程项目区域。我们是熟人、朋友关系,但违反原则的事情我不能做。”   克达的话有理有节,他心里无可辩驳,但又要办成事,只好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便起身在办公室门口左右看了一下,迅速从包里拿出一万元人民币放在办公桌上,小声说道: “一点心意,请收下,拜托了!,”说完转身就要走。
  “要不得,把钱拿走,我不是那种人。”吉木克达不等老张把话说完,站起来当场拒绝,大声说道。
  “事成之后再重谢。”老张生怕别人听见,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压低声说着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转身走出办公室,一溜烟就跑了。
  吉木克达跟着追出去,那个人像一阵风,不见了。
  这一万元钱怎么处理?吉木克达心里想,如果直接交给县纪委,大家是熟人、朋友关系,伤面子,不利于和谐。如果他直接退给本人,对方肯定不会收。
  吉木克达第一时间向县委分管领导作了汇报,按照领导的指示,他把钱交给老张在县委上班的一个朋友,转退给了本人。
  吃请问题也是遇到的麻烦事。刘老板请吃,喊了三次,没有去。喊第四次,吉木克达去了,带起几位副职和管工程的技术员。刘某和管理人员也到了场。
  吉木克达说道: “这顿饭,你喊了好几次,不来呢,情面上说不过去。既然来了,我也说几句。必须按时完成工程,必须按质量完成工程;如果你能保证做到上述两点,空闲时间,我请你喝酒,你用不着请我喝酒,我来请你,我不会喝酒,我请班子成员陪你喝酒。”
  刘某说: “好。按时按质量完工没问题,但局长请我们喝酒就免了。”
  “好,我们双方都不要请了”。吉木克达没让对方出一分钱。
  这以后,刘某就不敢请了,工程按期完工。
  2005年,吉木克达50岁。时任县委分管领导来给他做工作,希望他到自来水公司主持工作。前后做了两次工作,他去了,任水电局副局长兼任自来水公司董事長。
  他走进自来水公司,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公司账上无钱,而且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三年未交,欠县电力公司电费20多万元,靠向信用联社贷款40万元发工资。吉木克达从自家公司拿出三万元钱作启动资金,以解燃眉之急。
  他召开会议,统一公司干部、职工思想,他深入调查研究,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辞退了临时工;日常维修,都由公司职工自己干,节省公司开支。公司发生了显著变化,职工福利得到了解决。到2008年,全公司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部交清,公司贷款、所欠县电力公司电费全部还清。全公司每个职工不论职务大小、工龄长短,每月增加了工资,公司库存有现金80多万元,新添置设备价值20多万元。
  也就在2008年,吉木克达因年龄关系,退居二线,不再担任副局长,他主动辞去了自来水公司董事长职务。
  七、吸纳人才建电站
  “你有胆识、有远见,你没有进过学校读书,你的知识从哪里来?”
  吉木克达成了远近闻名的彝族农民企业家,引来很多媒体记者采访。曾经有一位记者这样问过吉木克达。
  吉木克达很低调,很坦然地回答: “我是向电视、向社会上有知识的人学的。”
  吉木克达把社会、把他人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在广阔天地的“课堂”里,但他惜时如金、如饥似渴学习:在青春涌动的年龄,通过听收音机、放电影、看电视学习,了解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关心天下大事;与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相处,与生活阅历丰富的老同志摆龙门阵,他注意倾听;在艰苦创业中,他向成功人士学习,从失败的人员身上找教训,正如斯迈尔斯说,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点点滴滴积累着知识。
  香港回归后的第七天,即1997年7月7日下午6时30分许,一列由成都开往昆明的旅客列车,喘着粗气停靠在甘洛火车站。在下车的人流中,一位青年男子,提着行李出了车站。
  “刘老师,你辛苦了。”吉木克达迎了上去。接着,亲自开车把刘老师接到甘洛县城一家宾馆。
  刘老师名叫刘鹰,是乐山人,此前在大渡河铁厂工作,是电工方面的青年技术员,看到甘洛阿呷电站招聘电工,他决定到甘洛阿呷电站工作,在通过一系列的考察后,他成为阿呷电站负责电工方面的技术员。
  看到甘洛阿呷电站的负责人吉木克达亲自来火车站接自己,刘鹰心里十分高兴。
  吸纳人才办电站,刘鹰只是吉木克达招的人才之一。1995年办电站初期,他来到甘洛县水电专家、县水电局退休局长陈益家里,恳请陈益在技术方面支持。陈益问道:“为啥子要修电站呢?”他说:“从全县来看,甘洛县只有杨柳湾电站和特克电站,缺电对甘洛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利,有时突然停电,冶炼厂、水泥厂损失很大;从我的家乡阿呷乡来讲,在人民公社时期修建的小水电站己经停止营运。因不通电,村民靠点松香、煤油灯照明。所以,我经过初步考察,想在家乡阿呷乡建一座电站。”
  吉木克达私人办电站,这在甘洛又是笫一个。农民出资办电站不容易,陈益听了吉木克达的想法,很受感动,愿意支持。
  一天傍晚,吉木克达和陈益在电站附近散步,陈益讲道:早在西周时期,太师姜尚就提出了“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的思想。简单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公司或一个电站,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都要注重人才,有了人才优势,才有科技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人才从哪里来,一方面靠自身培养,另一方面从外部吸取合适的人才。有了人才后,合理使用,给他们营造出干事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和空间,真正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价值。
  吉木克达耳洗耳恭听.并活学活用。为了电站的可持续发展,他招贤纳士,刘鹰就是这样来到甘洛的。
  1997年7月1日,装机容量2千千瓦的阿呷电站竣工投产,发电后,同县里并网,很快产生经济效益。
  电站建成后,村民不仅有了照明,还购买了打草料机、磨面机,新建了小型饲料、粮食综合加工厂,解决了阿呷乡及周边村组农户手工推磨、冬季饲养牲畜缺饲料的难题。
其他文献
[摘要]粮食是维持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每年新收获的粮食数量庞大,需要对收获的粮食进行储藏,而在储藏过程中会面临粮食品质下降的问题,因此如何延缓粮食品质下降成为仓储工作者重要的研究内容。温度是影响储粮品质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温度越高,粮食陈化速度越快。随着我国储粮技术的发展,控温技术在储粮保质减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温度控制在低温或准低温范围内,储粮品质下降缓慢,
期刊
[摘要]粮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因素。本文以商丘市粮食企业为例,从经营特征、财务报表特征以及管理特征三个方面论述粮食企业的特点,并从企业自身、政策调控、考核机制、风险控制和银监对商业银行的政策调控五个层次剖析粮食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发现企业自身经营规模较小、可信度较低以及外部环境不健全的问题制约着粮食企业的发展,而转变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打破贸易壁垒和技术垄断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技术也随之发展,出现了许多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新方式。在甘薯种植方面,研究出了垄栽高产栽培技术,其针对甘薯种植特性而设立,在选种、保温、起垄、早插、防虫、收获等多个方面都能够体现,旨在提高甘薯产量和质量,提升种植效益,促进垄栽高产栽培技术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甘薯种植;垄栽;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秋收的田野遍地金黄,一垛垛青稞散落其间。在拉萨市林周县松盘乡,群山环绕的1.05万亩田地上,西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号角吹响。  2019年,西藏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达到58万亩,超过过去3年任务的总和,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一江三河”流域为中心,在7个地市53个县区铺开;投资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3.83亿元。  提高地力多打粮  “土地措施和水利措施一完善,亩产增加二三十斤问
期刊
(上接《凉山文学》2018年第4期)  十九 再叫儿乳名  中午,华子军在日昭乡机关食堂刚吃过午饭,他的手机响起来,一看是凌勇强的号码。心想,凌县长这么急着想知道村民大会进展情况唼?他摁下电话,问凌勇强有什么事情?  凌勇强急促地说:“子军,你现在能不能回指挥部?有件急事请你帮忙。”  “凌县长,没有问题,我马上叫阿依送我回来!”华子军满口答应,匆匆来到孜莫阿依办公室,向她说明情况,恳请送自己一趟
期刊
一、好端端的学校怎么说撤就撤了  散会头一件事,祁才明就赶紧给老家回电话。  电话是祁四老爹打过来的。开始两次,杨才明没接。很快,第三次又打过来了。手机处于静音状态,不断闪烁着,显得不依不饶。杨才明只好接了,压低嗓门:“在开会!”接着,就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这么些年来,祁才明和老家的亲人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没啥特别重要的事,一般不给他打电话。亲人们常说,老家祖坟上好不容易冒了股青烟,出了这么
期刊
[摘要]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河南工业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引,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力量,精准帮扶贫困学生,助力精准扶贫,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9年暑期,微光扶贫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对濮阳市侯寨村扶贫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村的扶贫现状是脱贫需求较强,存在一定的脱贫基础和脱贫典型范例。存在的问题是,政策资金使
期刊
[摘要]辽宁中部稻区主要包括沈阳市、辽阳市等地,属于北方一季粳稻区,气候适宜,温光条件好,土地平坦,稻田土层深厚,有机质、氮、磷、钾等较为丰富,非常适合水稻生产。但是,由于耕作水平不高、灌溉技术水平较低,且长期单一地使用化肥进行掠夺式生产,导致地力下降、土壤结构不良、耕性变差、耕层变浅、养分失衡、保水保肥和抗旱减灾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开展了针对性的
期刊
[摘要]根据喀斯特地区耕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以贵州省兴义市为研究对象,在保证采样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基础上,采集混合样和土壤剖面样品(0~100cm),并对样品中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不同耕地类型的耕作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具有明显差异,其中灌溉水田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耕地类型,有机碳含量为23.08g/kg,菜地的有机碳含量最低,仅为15.36g/kg。不同质地类别的耕作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排序为
期刊
[摘要]本文以锦州医科大学食品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学生的人生规划为依据,对专业主干课程评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食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策略,为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食品专业;课程体系;人生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1  1 问题来源  随着食品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