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亏缺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A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氮素亏缺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和拔节期氮素亏缺不仅可以明显减小根长、根条数和根体积,而且可以减少根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百分比、根比表面及根系活力,以越冬期更为显著。在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较为重要的苗期、越冬期和拔节期,前一生育期氮素亏缺,后一牛育期常量或加倍供氮对根系可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
其他文献
采用程氏指数法研究的结果表明:95个籼粳杂交育成水稻品种均划入粳型或偏粳型;6项亚种特征性状中穗壳色、酚反应、稃毛、叶毛及籽粒长宽比全部或大多表现典型粳型特性,少量为中
选用籽粒色泽不同遗传标记材料,将白粒玉米(作母本)花粉与紫粒玉米(作父本)花粉以及黄粒高油玉米(作父本)花粉大致以1:1:1混合的授粉方式,研究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结果表明,普
AFLP分子标记技术将对玟品种指纹文库的构建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对玉米AFLP指纹图谱的引物选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发现:①用Mse I和EcoR I酶切后,酶切位点后第一碱基T占的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水稻主栽品种为样本,分析了东北全区域活动积温与水稻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垩白率是影响这一地区稻米垩白品质的主要因素。稻米垩白率
在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分别进行自然干旱与人工气候干旱处理,比较研究了4个水稻高产品种(组合)V989、汕优198、培两优特青及两优681与巴西陆稻IAPAR-9的耐旱性。结果:(1)当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3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水培幼苗根系对硫素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大田试验调查了参试基因型在不同硫肥处理后的籽粒产量表现,测定了植株硫素吸收总量。结果发
用类平均数值分类法,将八十Dang遗址古稻分为七类十一群,各类间的性状平均值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表明古栽培稻具有类型的多样性,是一种非野非籼非粳的原始栽培稻复合体(Complex)。
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50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划分,通过密度调控,对不同穗型玉米品种粒、叶内源生理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试验结果如下:各穗型玉米品种同一生
通过氯化铈(CeCl3)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法,对比观察了抗寒冬小麦幼苗和冷敏感春小麦幼苗质膜Ca^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20℃下生长的冬小麦幼苗,Ca^2+-ATPase活性主要定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