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回顾课文,整体观照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名叫法布尔的小男孩,你们还记得他吗?(板书:着迷)
二、 品词析句,走近法布尔
1. 走近法布尔,品其“言”,悟其“心”。
(1)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具体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词语或句子。
出示:
A:一天傍晚,暮色笼罩着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
B:“媽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① 法布尔如此高兴,一起来赞赏地读一读——。(生读)
② (映示插图)瞧,这就是法布尔抓到的小宝贝,请大家像法布尔一样高兴地说——。
③ 嗯,听出了高兴,你能再读吗?
④ 谁都想拥有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会唱歌的纺织娘,让我们和法布尔一起分享(读)——
C: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思考:这三天中,法布尔为了找纺织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呢?他又是怎样克服的呢?通过朗读,感受法布尔抓纺织娘的不易和收获的喜悦。
【点评】文章应该一句一句地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每一句话都要给予同样的关注。这一自然段通过法布尔的语言,想象他三天捉纺织娘的经历与情感,同学们一定会身临其境。对于这样的段落,在教学时,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上“文路”——多吟诵、多揣摩、多体会、多积累,反复地潜心会文,让情与智和谐共生。
(2) 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小昆虫,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引读课文第4自然段。关注“省略号”的用法,思考:法布尔还会看到什么?
(3) 过渡:喔,还有很多,法布尔都来不及看了,怎么办?那就装进衣袋,回家慢慢欣赏。
2. 走近法布尔,想其“行”,悟其“形”。
(1) 美丽的圣莱昂给法布尔研究昆虫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接下来,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的句子。(板书:迷恋)
出示:
A:“嗬,真漂亮!”(法布尔语言)
①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甲虫?
② 法布尔的想象力真丰富,怪不得他要说——“嗬,真漂亮!”
B: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包上……装进……欣赏。(法布尔动作)
① 自己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法布尔放小甲虫的情景。
② 你听出了什么?
③ 让我们一起把这精彩的片段回放一遍。
(2) 仿写:法布尔太爱这些昆虫了,在他鼓鼓囊囊的衣袋里还有一些昆虫,你们看它们来了(课件映示昆虫图片:有……有……还有……),这些昆虫把法布尔的衣袋塞得鼓鼓的。课文第5自然段抓住了法布尔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仿照第5自然段,他还会怎样抓其他的小虫子?
【点评】这一环节设计为加深学生对法布尔精神内涵的理解,抓住重点词句的品读,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可爱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扎下根。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映示一些昆虫图片,尽量复原或重建法布尔的境遇,以“借力发力”(迁移)的方式,叠加文本意蕴,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形成有效链接,让他们品读课文第5自然段和文本对话,动笔和插图对话。短短的一段文字,让学生品读、感悟、想象,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
3. 走近法布尔,想其“情”,悟其“魂”。
(1) 哦,时间不早了,法布尔也该回家了,让我们一起与他快乐回家——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2) 可是,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课件画外音),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课件画外音)(内容是课文第7—8自然段中父母亲的语言)。
(3) 此时的法布尔难受极了——齐读课文第9自然段。
思考:① 法布尔是怎样把这些小宝贝放进垃圾堆的,他心里会怎么想?② 这些小宝贝还会不会回来呢?为什么?
(4) 小昆虫、小石子、小宝贝在父母眼里“没用”,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还要恶语相加,可是——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思考: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评】小法布尔是学生的同龄人,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兴趣、爱好,课堂上充分引进学生熟悉的资源(画外音),感兴趣的话题(小宝贝会不会回来),让他们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从中受到法布尔执著精神的熏陶——这是法布尔精神的灵魂。
三、 总结拓展,凸显“衣袋”
1. 法布尔的一生是痴迷昆虫的一生,你认为是什么精神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说一说(课件映示视听材料:“走近昆虫大师——法布尔”,简介他92个春秋迎着偏见、伴着贫穷、甘于寂寞,在昆虫的世界里执著、探究、求真的精神和写成《昆虫记》一书)。
2. 如果现在你是雕塑家,你会怎样设计一座雕塑?
【点评】教师根据文本,先后多次出现“衣袋”,不露痕迹地点题,所以“衣袋”雕像设计是情理之中的,必须浓墨重彩,凸显“衣袋”,把衣袋提升为法布尔精神(执著、探究、求真)的象征。一段看似简洁的文字和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因为阅读就是一个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课堂上,对课文的理解也不能局限于本课的雕像,而是要引领学生走出文本,鼓励有创意的设计,这就丰富了“法布尔精神”这一内涵,丰富了文本,超越了文本。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名叫法布尔的小男孩,你们还记得他吗?(板书:着迷)
二、 品词析句,走近法布尔
1. 走近法布尔,品其“言”,悟其“心”。
(1)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具体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词语或句子。
出示:
A:一天傍晚,暮色笼罩着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
B:“媽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① 法布尔如此高兴,一起来赞赏地读一读——。(生读)
② (映示插图)瞧,这就是法布尔抓到的小宝贝,请大家像法布尔一样高兴地说——。
③ 嗯,听出了高兴,你能再读吗?
④ 谁都想拥有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会唱歌的纺织娘,让我们和法布尔一起分享(读)——
C: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思考:这三天中,法布尔为了找纺织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呢?他又是怎样克服的呢?通过朗读,感受法布尔抓纺织娘的不易和收获的喜悦。
【点评】文章应该一句一句地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每一句话都要给予同样的关注。这一自然段通过法布尔的语言,想象他三天捉纺织娘的经历与情感,同学们一定会身临其境。对于这样的段落,在教学时,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上“文路”——多吟诵、多揣摩、多体会、多积累,反复地潜心会文,让情与智和谐共生。
(2) 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小昆虫,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引读课文第4自然段。关注“省略号”的用法,思考:法布尔还会看到什么?
(3) 过渡:喔,还有很多,法布尔都来不及看了,怎么办?那就装进衣袋,回家慢慢欣赏。
2. 走近法布尔,想其“行”,悟其“形”。
(1) 美丽的圣莱昂给法布尔研究昆虫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接下来,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的句子。(板书:迷恋)
出示:
A:“嗬,真漂亮!”(法布尔语言)
①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甲虫?
② 法布尔的想象力真丰富,怪不得他要说——“嗬,真漂亮!”
B: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包上……装进……欣赏。(法布尔动作)
① 自己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法布尔放小甲虫的情景。
② 你听出了什么?
③ 让我们一起把这精彩的片段回放一遍。
(2) 仿写:法布尔太爱这些昆虫了,在他鼓鼓囊囊的衣袋里还有一些昆虫,你们看它们来了(课件映示昆虫图片:有……有……还有……),这些昆虫把法布尔的衣袋塞得鼓鼓的。课文第5自然段抓住了法布尔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仿照第5自然段,他还会怎样抓其他的小虫子?
【点评】这一环节设计为加深学生对法布尔精神内涵的理解,抓住重点词句的品读,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可爱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扎下根。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映示一些昆虫图片,尽量复原或重建法布尔的境遇,以“借力发力”(迁移)的方式,叠加文本意蕴,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形成有效链接,让他们品读课文第5自然段和文本对话,动笔和插图对话。短短的一段文字,让学生品读、感悟、想象,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
3. 走近法布尔,想其“情”,悟其“魂”。
(1) 哦,时间不早了,法布尔也该回家了,让我们一起与他快乐回家——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2) 可是,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课件画外音),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课件画外音)(内容是课文第7—8自然段中父母亲的语言)。
(3) 此时的法布尔难受极了——齐读课文第9自然段。
思考:① 法布尔是怎样把这些小宝贝放进垃圾堆的,他心里会怎么想?② 这些小宝贝还会不会回来呢?为什么?
(4) 小昆虫、小石子、小宝贝在父母眼里“没用”,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还要恶语相加,可是——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思考: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评】小法布尔是学生的同龄人,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兴趣、爱好,课堂上充分引进学生熟悉的资源(画外音),感兴趣的话题(小宝贝会不会回来),让他们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从中受到法布尔执著精神的熏陶——这是法布尔精神的灵魂。
三、 总结拓展,凸显“衣袋”
1. 法布尔的一生是痴迷昆虫的一生,你认为是什么精神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说一说(课件映示视听材料:“走近昆虫大师——法布尔”,简介他92个春秋迎着偏见、伴着贫穷、甘于寂寞,在昆虫的世界里执著、探究、求真的精神和写成《昆虫记》一书)。
2. 如果现在你是雕塑家,你会怎样设计一座雕塑?
【点评】教师根据文本,先后多次出现“衣袋”,不露痕迹地点题,所以“衣袋”雕像设计是情理之中的,必须浓墨重彩,凸显“衣袋”,把衣袋提升为法布尔精神(执著、探究、求真)的象征。一段看似简洁的文字和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因为阅读就是一个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课堂上,对课文的理解也不能局限于本课的雕像,而是要引领学生走出文本,鼓励有创意的设计,这就丰富了“法布尔精神”这一内涵,丰富了文本,超越了文本。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