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旭东的碗团经

来源 :创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乡的特色,或许对于你来说司空见惯,但对他人而言,这,就是商机!
  
  从借父母1万元钱开始创业,到现在拥有百万元资产,仅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依靠家乡柳林特色小吃——碗团,贾旭东实现了自己“小吃做成大文章”的目标。
  
  信手拈来的商机
  
  贾旭东是吕梁市柳林县田家沟村人。2003年4月,正值壮年的贾旭东做装潢材料生意赔了本,郁闷中从家乡柳林远赴天津,投奔在天津塘洁打工的弟弟。
  在天津呆了几天,贾旭东突然犯了吃碗团的瘾。
  对于山西人来说,碗团其实并不是一种陌生的食品。碗团口感柔韧、筋道、香辣、爽口,是山西以及西北黄土高原最常见的、别具特色的一种农家风味小吃。碗团的原材料是普通的荞麦面粉,制作工序却比较复杂。首先要把养面和成团,再慢慢兑水,边兑边搅拌,直至面团变成面糊;然后分盛在单独的小碗里,上笼屉用旺火蒸,蒸熟后还要拧绞(拧得时间越长,碗团才越有筋骨);最后出锅,浇一层辣椒油、芝麻等混合而成的调料,吃者用一种形似小刀的竹片或铁片把面团划开,蘸着调料食用即可。
  在贾旭东的家乡,荞麦的历史就是碗团的历史,这种太原人叫灌肠、到了北京就成了扒糕的风味小吃可谓人见人爱。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也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每天总要吃上几个,否则就浑身不舒坦,干什么都不得劲。吃的人多,做的人自然也就多,世代相传,不断刨新,碗团的口感和味道更加精益求精,因此,柳林的碗团名扬全省乃至全国。
  40岁的贾旭东,平素就讲究个吃,从小就对家乡的碗团情有独钟,长大后更是百吃不厌,真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地步。每次出远门。他总是临上车之前吃上两个碗团,回来后,一下车再先就近在街上吃两个碗团,然后才回家。此际他远离家乡,忽然馋瘾发作,可谓远水难解近渴。于是,他和弟弟商量,要在这个远离家乡好几百里的地方做一回家乡的碗团。
  没想到,碗团一出锅,就被闻讯蜂拥而至的柳林籍老乡一抢而空,贾旭东和弟弟这两个忙乎了半天的主人,连半个碗团也没吃着。哭笑不得之余,贾旭东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有这么多身在异地的柳林人爱吃碗团,那我要是能把家乡的碗团带到全国各地,这不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吗?
  
  决心大于困难
  
  想法是有了,但要把这个想法变为事实,那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碗团好吃,但却有一个缺陷。就是保质期很短,只有一天,只能现做现吃,隔夜就变质。所以,柳林碗团尽管名扬全省乃至全国,却始终只是在柳林乃至吕梁盛行,出了吕梁境内,要想吃一个正宗的柳林碗团,那是痴心妄想。也有从柳林往外地带碗团的人,他们的办法就是做好后乘专车或专机快马加鞭带上走,争取当天到达目的地,当天吃了这些碗团。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当天吃完,那辛辛苦苦带去的碗团就只有扔的份了。
  柳林街头卖碗团的人很多,都是当天做好当天卖。贾旭东用父亲教的方法做的碗团和街上的一样,隔夜就坏,不用说去北京、天津,恐怕出不了柳林就要变质。
  轻易不言败的贾旭东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他向父母借了1万元钱,买回了真空包装机和灭菌锅。但是,碗团蒸熟以后,在什么时候、什么温度下包装和灭菌,成了困扰他的一大难题。最初包装出来的碗团,用贾旭东的话说就是,“看上去和高梁面饼子一样,吃起来和玉米面窝头一样。”这样的东西就不是碗团了,怎么办?只能倒掉。一次一次地试验,一筐一筐地往外倒。邻居们对贾旭东的母亲说:“你家儿子神经有毛病了吧?”
  工夫不负有心人,7个月之后,贾旭东终于找到了包装灭菌时温度和时间的最佳结合点,做出了既能保持农家风味又能存放3个月不坏的碗团。2003年11月。吕梁山上寒冷异常,贾旭东却满腔热情,他开足马力做了1万多个碗团,还迎合城里人的习惯,配上一次性小碗和刀具,一心想着进超市赚大钱。
  
  碗团又来了
  
  然而,贾旭东没想到的是,顾客可以随意进出的超市,对他这个供货商来说却还有一道高高的门槛——超市的负责人听说贾旭东是来推销碗团的,马上就把脸变了,说地摊上的东西也要进超市,哪能卖得了?就这样,贾旭东千辛万苦做出来的真空包装碗团被对方毫不客气地扔了出来,他让对方先试着免费销售,人家都没答应。
  进不了超市,这个碗团卖给谁呢?
  爱动脑爱思考的贾旭东想到,如今的人去外地走亲访友时,都愿意带点土特产作礼物,自己的碗团既大大延长了保质期,又是地地道道的地方风味,那就具备了这种功能,关键的问题是别人不知道它。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呢?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贾旭东决定送货上门,免费让人品尝。
  那么,怎么往外送,送给谁呢?曾在县百货公司、县宣传部等部门工作过的贾旭东认为,机关单位的人在外地的关系比较多,外地的亲朋好友比较多,出差的机会也多一些,极有可能用得着这个东西。于是,2003年的最后一个月,贾旭东一口气跑遍了县政府的60多个单位,让人免费品尝了6000多个碗团。到后来,县里的熟人给贾旭东起了个“碗团”的绰号,一见他就说“碗团又来了”。这也好,市场算是打开了,全柳林的人几乎都知道了:有个叫贾旭东的人搞出了碗团真空包装,他做的碗团可以放三个月都坏不了,可以当作礼品送给外地的亲戚朋友了。
  2004年春节前后,贾旭东在本县共销售了6万多个碗团。街头的碗团一个5角钱,贾旭东的碗团因有真空包装能较长时间存放。一个卖到了1.5元。
  
  打开大市场
  
  县里的市场是打开了,但又一个问题摆在了贾旭东面前,那就是,机关上的人要碗团时多时少,没个准头,他无法预测一个月甚至一周内到底能销出多少,既怕不够卖又怕卖不了,没有固定客户,生意做得心里没底。
  2004年9月,吕梁市举办红枣博览会,贾旭东觉得这是个寻找客户的好机会,立即向柳林县的相关负责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开始领导并不答应:“你是碗团,红枣节你去干啥?”贾旭东说:“红枣是咱的特产,碗团同样也是咱的特产。我自费去,不给县里增加任何麻烦,不添任何负担。”一次两次三次,找了五六次,最后领导终于松了口,说你可以去,但声势可不要太大了。于是,贾旭东在红枣博览会会场的边上摆了一个小摊,把一条“免费品尝、免费赠送”的横幅高高挂起。就是在这次博览会上,贾旭东拿到了他的第一张碗团订单——位来自西安的客户和他签订了50万元的供货合同。
  这之后,贾旭东扩大了厂子,新上了一套半机械化的生产设备,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但是,由于订单太少,他一直不能满负荷生产,贾旭东又开始打起了让真空包装碗团进超市的主意。
  这次贾旭东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先让消费者免费品尝,通过宣传攻势让超市知道有碗团的市场需求。贾旭东先去吕梁市和太原市的大学校园里免费发放碗团。他拉上一车碗团,打个条幅,就写一句“柳林碗团来了”,不仅让人们免费品尝,而且让人们带回去吃。同时,他又在超市附近比较热闹的街上拉开架势,一周搞一次免费赠送活动。免费品尝、免费赠送中,贾旭东只对人们强调一点:这个东西超市里面有卖的,你们以后想要的话就去超市里买。实际上,那时超市里还根本没有碗团呢,但声势就这样先造出去了。
  贾旭东用一斤荞面做18个碗团,一斤荞面2元钱,加上一次性小碗、刀具和两小袋辣椒油,一个碗团的成本将近8毛钱。这样一车一车地让人白吃,贾旭东的母亲和媳妇满肚子的不满。对于家人的心情。贾旭东非常理解,他也在暗自着急。2005年5月,就在他的活动进行了一个半月的时候,转机终于出现了——这一天,吕梁市某超市的负责人主动给他来了电话,说他要是愿意和超市合作的话,他们开绿灯不收费。原来,在这之前有不少人去这家超市询问有关碗团的事情,消费者的关注终于引起了商家的注意。
  这家超市在山西省的32个连锁店也全部接纳了贾旭东。现在,山西各地的大部分超市里都有贾旭东的碗团,街头5角钱一个的东西在这里可以卖到3元钱。近4年来,贾旭东让人免费吃了10万元的碗团,而赚回来的早就超过了100万元。
  后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是否关注过自己家乡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饮食、特产、工艺……当你想创业时,当你找不到项目时,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巨大的财富金矿就在你的身边。把一个地区独特的产品卖到其他的空白地区,这就是差异化经营,找到这种差异化。你就拥有了开启财富的金钥匙!
其他文献
近几年,创意在国内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产业,像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更是在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个创意盛行的时代,谁更有创意,谁就更有创富机会。  在北京,有一家名为“熊猫慢递”的创意小店,店里的特色业务是可以在这里给未来的某个人写封信,然后指定信件发出的时间,可以是几个月后,也可以是几年后,甚至可以是几十年后由“熊猫慢递”帮你递出去。这一新颖的创意受到很多人喜欢,多的时候,店里每天能收到1
期刊
一个灵感造就一个新的财富商机    2002年6月的一天,陈伟坐在广州登峰街路边的一个擦鞋摊擦鞋,突然城管来了,擦鞋的人拿着东西就跑了,一只鞋子也被带跑了,这样尴尬的事情让陈伟一个大胆的想法跳了出来:擦鞋本来是要面子的事,结果却让人丢面子,为什么不能让人舒服体面地享受擦鞋呢?随后陈伟进行了深入的行业思考和分析:为什么人们要擦鞋?街边的擦鞋档屡屡遭到城管的查处,但是为何越赶擦鞋仔反而越来越多呢?就是
期刊
茶是中国的国饮,人们日常生活中就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近年来,有关茶的健康效用被广泛宣传,喝茶、品茶又在现代大都市中兴起。在这一市场背景下,茶的商机被进一步放大。而红茶作为一种原先被轻视的品种,效应更为明显。    纷繁复杂的生活被高度概括成七件事情,这里面就有茶。  近年来,有关茶的健康效用被广泛宣传,喝茶、品茶又在现代都市中兴起。成为时下流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消费的新潮流。
期刊
孩子的钱最好赚。看到这句话,估计不少商家都会会心一笑。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出4+1,甚至是6+1的模式,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6个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无可争议地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资源不断向孩子倾斜。    正是因为孩子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多的商家把眼光瞄准孩子,从早期的儿童服装、儿童游乐场、儿童益智玩具到这几年比较新颖的儿童游泳等等,针对儿童这个领域的市场正在不断被细分,
期刊
如今创业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许多人在创业初期往往求“资”若渴,为了筹集创业启动资金,根本不考虑筹资成本和自己实际的资金需求情况。走人了这一误区的创业者不在少数,他们千方百计一心融资,对金融机构的利率上浮、收取咨询费等额外条件有求必应,有的甚至不惜替金融机构承担不良资产债务。  但是,如今市场竞争使经营利润率越来越低,除了非法经营以外很难取得超常利润。因此,广大创业者在融资时一定要考虑成本,掌握创业融
期刊
在决定了自主创业也选好了项目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选址的问题了。选址对于办公司开店铺到底有多重要?专家的看法是:不论创立任何企业,地点的选择都是决定成败的一大要素,尤其是以门市为主的零售、餐饮等服务业,店面的选择,更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店铺未开张,就先决定了成功与否的命运。可以说,好的选址等于成功了一半。  自己开店、开公司做老板的人都会碰到一个选址的问题。据广州再就业培训学校介绍:创业培训班
期刊
据有关统计,在装修过程中,以番禺目前的情况为例,每个家庭的灯饰平均消费大约在1500元左右,超过3000元的也不少。中低档灯饰的市场最大,也最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这类灯饰的消费量较大。记者也了解到,即使碰上销售淡季,巨大的灯饰市场还是会为灯饰店提供可观的纯利润空间。但是,这要灯饰品店拥有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因为这是一个模式为王的时代,谁的营销模式领先一步,谁将领跑一路!    做好投资前期准备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编辑/林荷珍 陈源远  □实习记者/张坤 周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中国人勤俭持家的生活习惯开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生活日用品开始求新求异,以更快地速度追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而在另一方面,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士也在改变着观念,接受了“二手房”、“二手车”、“二手家电”以及“二手书”等诸多二手商品,尤其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年轻群体,这些产品早已充斥到他们生活的方
期刊
御酒堂的传说    相传清朝康熙10年(公元1671年),康熙的一位公主得了怪病,连着发烧15天,只能喝水,无法进食,半个月下来,人憔悴不堪,宫内御医绝招使尽,病情不得好转,弄得康熙上朝都没好脾气,众大臣推荐了不少地方名医,但也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公主的病一日甚于一日,头发一缕一缕地掉,牙齿也开始松动。  一日,君臣议完朝事,提到公主的病,又都一筹莫展,这时当朝太子太保大学上魏裔介(河北邢台人)向
期刊
汉正街资料: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汉正街坐落在白云黄鹤的故乡、长江和汉水交汇处,是镶嵌在华中腹地上的一颗璀璨的市场明珠。汉正街市场东起三民路、民族路,西到石齐口路,南临汉口沿河大道,北至中山大道,由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宝庆街、三曙街、永宁巷、万安巷等78条街巷组成,占地2 56平方公里,含有6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市场内已建成服装、皮具箱包、家用电器、鞋类、陶瓷、布匹、小百货、塑料、工艺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