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有意义的形象和有形象的意义的统一,意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意念,象是具体可知的物象。意象不一定是能说得一清二楚的思想感情和完全可辨的形象,意象不是意与象的简单结合,而是两者经过作者的精神加工之后的产物。
藝术作品中的意象不等同于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它是后者的具体体现。艺术家对生活本身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有意地不断观察、体验和感受的。在艺术家的视野里,事物总带有某种程度的艺术感情色彩,因此,被艺术家注意到的物象就带有了艺术家的感情色彩,这种象就成了有意之象。另一方面,艺术家在实践中产生的思想感情总需要通过某种途径传达出来,他的思想感情常常是难以言传的,但并不是抽象的东西,总要依附于一定的物象,因为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并不像哲学家那样富有逻辑性、说理性,而更多是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还必须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带有某种物象成分,也就是具有形象性特点的。这种意便是有象之意。有意之象与有象之意只是意象形成的前提,还有待于艺术家的精神加工才能成为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艺术家头脑中的意是有象的意,艺术家眼中的象是有意的象。这有象之意与有意之象在他的头脑中经过一番用心良苦的化合而形成了最理想的意象组合。
艺术作品中的意象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传达出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取决于艺术家对自己头脑中的意象的把握程度以及他传达这种意象的实际能力。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是丰富的,有时是模糊的,他要在艺术作品中传达出这种意象首先要努力把握它。但并不是每个艺术家都能把握头脑中的意象的,不管他的艺术修养有多高,心理素质有多强,艺术家所把握住并准备表达出来的意象不可能是原来程度上的意象,或者说,原来的意象至此已有所损失,只是在不同艺术家那里损失的程度不同。当他把握住头脑中的意象之后,就要用具体的手段把它表达出来,这时就遇到了表达能力问题。由于任何一个艺术家在表达能力上都有局限,因而原来的意象经过艺术家的表达后又损失了原有的某层内涵。另外,艺术语言媒介本身在传达意象时也存在某些局限性,这也使原来的意象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
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最终要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否则,它的存在就失去了任何的意义,所以,意象的物态化过程就是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经过艺术家的精神化合之后运用具体的艺术手段表达出来的物质形态的过程。意象的物态化过程中,意与象是不对等的,不同的艺术作品中意与象的成分会有所偏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对象。
意和象,是造型艺术赖以存在的根本。西方绘画中有写实和抽象两大类画风,象和意就是其根本。抽象主义绘画,也是由最基本的点、线、面、色彩等形式元素构成。同样是一种空间的、视觉的造型艺术,写实与抽象造型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真实形象作为模仿对象,以真为美,越接近客体的真实越好,作品的形象与现实形象距离太近,甚至完全失去距离,因而缺乏意趣;后者以非现实的自我意识或潜意识作为艺术表现的客体,在纯抽象的形式元素中去追求远离现实的感觉,它的造型观是以距离客体物象越远越好,和现实生活距离太远,甚至完全脱离现实生活,使艺术成为哑谜,与观赏者隔绝,很难为观赏者所理解和领悟。
在西方美学中有一种称做“心理距离”的理论,提出艺术家要能把客观物象摆在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这种理论认为“距离”是种心理状态,在两种情况下美感就会消失:一种是距离太近,一种是距离太远。距离太近,主体和客体过分贴近,引不起审美经验;距离太远,主体与客体完全脱离了关系,也引不起审美体验。最佳距离就是那种最近距离而又没有丧失距离的那种状态。
此观点与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比较接近,中国艺术哲学认为宇宙是无极无象的,人们无法用感观去把握它。人存在于宇宙之中,宇宙亦存在于人的主体之中,宇宙的运动是与人的生命运动节律合拍的,人只有通过心灵的静观才可领悟宇宙的本源。人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意识以及依靠内心的感悟来把握世界的思维方法,使中国艺术思维趋向于人的内心世界。自然对艺术家的存在不是作为“对象”来认识的,而是艺术家心灵意念的显示和扩展。显然,艺术家主体与自然客体的联系,主要已不反映为感观的认识,而是表现为全身心的观照。因此,中国绘画表现的并不是人的视觉对外部世界感知观察后描绘出来的物体表象,而是人与自然相融合,完成人格修养的结果。视觉观察到的象不能直接进入艺术表现的层面,只有被意念筛选和同化了的视觉形象才能在艺术中存在。这种心灵的力量,使“世界"根据自己的意念重新构建。中国的艺术家不会把自然作为一个与自己分裂的客体来描摹,而是在自我与自然的契合点找到艺术表现的天地。
西方的艺术哲学则是以人与自然的分离为前提,宇宙是作为人的认识对象而存在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决定人了的思维方式。基于这种思维,在“后印象派"之前的西方传统绘画,竭力强调满足视觉感知的真实美。整个艺术的发展均限于使艺术摹仿的对象和模仿的方法发生新的变化,艺术家的主体只在于对客体的认识观察上显示其价值。艺术家要想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如情感、理想、观念等,也不得不严格地按照视觉规范所能感知的客观世界的原生规律去显示,艺术思维必须符合自然的逻辑。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分离,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完全依赖。
意象造型是表现理解了的形象,所以必然会舍弃许多表面的非本质的、次要的形象因素。为使画面形象能够容纳主观的寓意与抒情,也要求对客观形象经过一番概括,提炼、取舍、夸张的加工,因而意象造型具有提炼、概括、夸张的品格。这样,意象的物态化才能被人们所感知并引起艺术欣赏活动。
藝术作品中的意象不等同于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它是后者的具体体现。艺术家对生活本身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有意地不断观察、体验和感受的。在艺术家的视野里,事物总带有某种程度的艺术感情色彩,因此,被艺术家注意到的物象就带有了艺术家的感情色彩,这种象就成了有意之象。另一方面,艺术家在实践中产生的思想感情总需要通过某种途径传达出来,他的思想感情常常是难以言传的,但并不是抽象的东西,总要依附于一定的物象,因为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并不像哲学家那样富有逻辑性、说理性,而更多是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还必须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带有某种物象成分,也就是具有形象性特点的。这种意便是有象之意。有意之象与有象之意只是意象形成的前提,还有待于艺术家的精神加工才能成为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艺术家头脑中的意是有象的意,艺术家眼中的象是有意的象。这有象之意与有意之象在他的头脑中经过一番用心良苦的化合而形成了最理想的意象组合。
艺术作品中的意象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传达出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取决于艺术家对自己头脑中的意象的把握程度以及他传达这种意象的实际能力。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是丰富的,有时是模糊的,他要在艺术作品中传达出这种意象首先要努力把握它。但并不是每个艺术家都能把握头脑中的意象的,不管他的艺术修养有多高,心理素质有多强,艺术家所把握住并准备表达出来的意象不可能是原来程度上的意象,或者说,原来的意象至此已有所损失,只是在不同艺术家那里损失的程度不同。当他把握住头脑中的意象之后,就要用具体的手段把它表达出来,这时就遇到了表达能力问题。由于任何一个艺术家在表达能力上都有局限,因而原来的意象经过艺术家的表达后又损失了原有的某层内涵。另外,艺术语言媒介本身在传达意象时也存在某些局限性,这也使原来的意象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
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最终要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否则,它的存在就失去了任何的意义,所以,意象的物态化过程就是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经过艺术家的精神化合之后运用具体的艺术手段表达出来的物质形态的过程。意象的物态化过程中,意与象是不对等的,不同的艺术作品中意与象的成分会有所偏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对象。
意和象,是造型艺术赖以存在的根本。西方绘画中有写实和抽象两大类画风,象和意就是其根本。抽象主义绘画,也是由最基本的点、线、面、色彩等形式元素构成。同样是一种空间的、视觉的造型艺术,写实与抽象造型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真实形象作为模仿对象,以真为美,越接近客体的真实越好,作品的形象与现实形象距离太近,甚至完全失去距离,因而缺乏意趣;后者以非现实的自我意识或潜意识作为艺术表现的客体,在纯抽象的形式元素中去追求远离现实的感觉,它的造型观是以距离客体物象越远越好,和现实生活距离太远,甚至完全脱离现实生活,使艺术成为哑谜,与观赏者隔绝,很难为观赏者所理解和领悟。
在西方美学中有一种称做“心理距离”的理论,提出艺术家要能把客观物象摆在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这种理论认为“距离”是种心理状态,在两种情况下美感就会消失:一种是距离太近,一种是距离太远。距离太近,主体和客体过分贴近,引不起审美经验;距离太远,主体与客体完全脱离了关系,也引不起审美体验。最佳距离就是那种最近距离而又没有丧失距离的那种状态。
此观点与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比较接近,中国艺术哲学认为宇宙是无极无象的,人们无法用感观去把握它。人存在于宇宙之中,宇宙亦存在于人的主体之中,宇宙的运动是与人的生命运动节律合拍的,人只有通过心灵的静观才可领悟宇宙的本源。人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意识以及依靠内心的感悟来把握世界的思维方法,使中国艺术思维趋向于人的内心世界。自然对艺术家的存在不是作为“对象”来认识的,而是艺术家心灵意念的显示和扩展。显然,艺术家主体与自然客体的联系,主要已不反映为感观的认识,而是表现为全身心的观照。因此,中国绘画表现的并不是人的视觉对外部世界感知观察后描绘出来的物体表象,而是人与自然相融合,完成人格修养的结果。视觉观察到的象不能直接进入艺术表现的层面,只有被意念筛选和同化了的视觉形象才能在艺术中存在。这种心灵的力量,使“世界"根据自己的意念重新构建。中国的艺术家不会把自然作为一个与自己分裂的客体来描摹,而是在自我与自然的契合点找到艺术表现的天地。
西方的艺术哲学则是以人与自然的分离为前提,宇宙是作为人的认识对象而存在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决定人了的思维方式。基于这种思维,在“后印象派"之前的西方传统绘画,竭力强调满足视觉感知的真实美。整个艺术的发展均限于使艺术摹仿的对象和模仿的方法发生新的变化,艺术家的主体只在于对客体的认识观察上显示其价值。艺术家要想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如情感、理想、观念等,也不得不严格地按照视觉规范所能感知的客观世界的原生规律去显示,艺术思维必须符合自然的逻辑。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分离,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完全依赖。
意象造型是表现理解了的形象,所以必然会舍弃许多表面的非本质的、次要的形象因素。为使画面形象能够容纳主观的寓意与抒情,也要求对客观形象经过一番概括,提炼、取舍、夸张的加工,因而意象造型具有提炼、概括、夸张的品格。这样,意象的物态化才能被人们所感知并引起艺术欣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