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德性成长给力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h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服务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明确学科教学的目标定位,促进学生主体德性的自主建构;遵循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探寻科学的教学路径;明确课程价值,激活主体向上、向善、向美的冲动,使学生在今后能够自主面对道德困惑。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1-0052-03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浪潮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呈现出了许多新气象。然而,每每在观摩课现场,或步入课堂,作为一名教研员,笔者仍不免触景生“思”: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到底该如何定位?思想品德课究竟应该如何上?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价值在哪里?以下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定位
  这本来是一个不需过多思考的问题,然而,在教研中,笔者却发现,往往有教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甚至谬之甚远。这必然导致教学事倍功半。其实,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以及它在学校德育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使命,决定了实施这门课程就是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简言之,就是要引导学生“做人”。可见,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或者说,是主体德性自主建构的过程。当然,“做人”是具有层次和境界的。
  首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即“成人”。要养成作为一名公民、一个社会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普遍性的道德素养。例如,文明、礼貌、自立、公平、正义、诚信、责任、尊重等等。
  其次,要引导学生做一个优秀的自我,即“成己”。思想品德课应该成就学生个性化的人格,这是“做人”更高的一种境界。在未来生活中,学生如果能自觉地将基本的公民道德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就会形成鲜活的个性化的人格。如雷锋、香港的“阿福”、许振超、郭明义……优秀自我的最高境界,就是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所谈到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也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常见部分教师将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与落实上,同时,教学中完成任务式地“走过场”现象也并不少见。他们没有在教学后多作一些反思:难道我们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考试吗?教学就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吗?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做人”这一目标不是空洞的,而是一个有血肉、有骨骼、有灵魂的实实在在的统一体。这个“灵魂”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血肉”就是能力素养,“骨骼”即知识储备。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正在于这三者的有机统一。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路径探寻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多以灌输、说教为主,现在,一些教师又把它上成了活动课,放任自流。思想品德课到底应该怎样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寻的。其实,施教的关键是要尊重和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遵循品德教育的基本原理。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路径应该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联系的展示和呈现。
  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反思——内化——践行。
  首先,反思(反省)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三步”:
  第一步,再现生活,即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回忆和再现自己经历过的有关生活内容和生活场景。
  第二步,自我反省,即反省自己过去的行为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从而获得初步的道德认知。
  第三步,同伴对话,即在反省的基础上与学习同伴进行交流。这既是一种生活的展示,又是一种经验的分享,还是一种心灵的抚慰,更是一种智慧的碰撞。
  这一环节的基础是“体验”,核心是“反思”。学生的品德认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道德发展寓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学生的品德养成唯有扎根于他们的实际生活才能实现。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当从生活中来。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应该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这种生活不是一般的社会生活,也不是成年人的生活,而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在本环节的活动中,由于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学生一般会愿意说,而且有话可说。同时,教师也可以平等地参与说自己的经历与生活,与学生互动。这种活动是触及学生内心深处或者灵魂的活动,我们一定要坚持。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总是从社会精英、英雄人物、道德楷模,或者是反面典型等角度导入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他人道德生活“仰慕者”“旁观者”和“评判者”的角色位置,而不是把学生作为自己道德生活的主体,引领其有序、逐步地完成个体道德的自主建构。理解、感悟,乃至内化是依赖于个人经验的,因此,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才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的起点。
  其次,内化是教学的第二个环节。这一环节也包括“三步”:
  第一步,明确,即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将上一环节通过反思获得的初步的道德认知进一步明晰化。学生由此知道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及今后应该如何生活。
  第二步,探讨,即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难题或者困境开展合作探究,从而加深认知,促进内化,形成能力。
  第三步,强化,即创设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典型的(如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进行一次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对已知进行一次强化。这是一种正强化,有时我们也可以采取负强化。显然,这里的生活情境,转化为了一种教育情境。
  这一环节的基础是“感悟”,核心是“内化”。没有有效的内化,学生就不可能真正获得应有的道德认知,学生的德性建构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准则和支撑。而这种“内化”的过程,也就是一次教师、教材、学生三个精神世界同化、同构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教学不是建立在学生对生活感悟的基础上,并对道德困惑进行深入的探究,以及对已有道德认知进行强化(这种强化显然是一种“有血有肉”、触及学生灵魂深处的撞击),而是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划记号,然后背条框的层面,那么,学生课后的生活肯定一如从前,而不会有提升和发展,甚至还会不如从前。
  最后,践行是教学的第三个环节。这一环节也包括“三步”:
  第一步,走向未来。即由教师创设一个学生未来生活的具体情境,或者由学生设想一个自己未来生活的具体情境。
  第二步,模拟实践。即让学生面对(身临)上述情境,写出自己的行动方案或具体做法。如“为了(面对)……我将这样做……”
  第三步,交流展示。即同学们将自己写的“方案”“做法”“计划”“措施”等说出来,口头展示,相互交流,彼此分享。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给予引领和强化,又有利于学生学会应对今后各种不确定的生活情境。
  这一环节的基础是“尝试”,核心是“行为”“做”。学生的课堂生活不能仅停留在过去,还应当面向未来。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们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未来生活情境中尝试道德行为,或者是面对未来生活,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做。在某种意义上,道德践行需要更多的“示范”来引导。因此,把“践行”紧接在典型案例的强化之后是十分合理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从生活中来,最后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引领学生将已经获得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落实和融入自身的行为,即生活实践之中。只有通过践行,外在的道德规范最终才有可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信仰。
  以上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路径,清晰、流畅、厚实。它既符合学生成长的逻辑,更符合品德课教学的逻辑,体现了学生优良德性自主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教师的因势利导与学生的自主涵养有机统一的过程。其中,教师的因势利导即“引导”,包括影响和约束。“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师本人示范以及生活中的榜样示范来施加正面影响;“约束”主要是通过法律、纪律、道德来进行规范。而学生的涵养则是一个以个体生活为基础,不断反省、体验和感悟的动态过程。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正是以上二者(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自主涵养)互动、相长的过程。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价值追问
  一直以来,在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中,我们总会听到有老师发自内心地追问: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到底是什么?的确,长期以来,许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价值,或茫然不知,只能懵懂施教;或错误认识,造成课堂低效。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现象应该有所改观和得以纠正,或者说在认识上予以澄清。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激活主体内在的(潜在的)情感,激发主体向上、向善、向美的冲动。
  思想品德课教学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为途径,因此,它必然会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激活其内在的情感,并激发其积极向上、向善、向美,从而构建和塑造自己独立的人格。
  第二,对主体的道德行为不断给予矫正和强化,助其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学会生活,善于生活。
  人生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生活。所以,思想品德课就应该担负起这一使命,引领学生过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然而,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心理尚不成熟、不稳定,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扰,所以,我们就应通过教学,对其不良的行为倾向进行矫正,对其良好的行为倾向给予强化。
  第三,提供一种道德智慧,使学生在今后面对道德困惑时能够自主抉择并付诸行动。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教育重在道德智慧。因此,实际上,道德智慧成为了道德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引领学生将从过去的生活中通过体验和感悟而获得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升华为真正的道德智慧,并将其内化。这样,学生在未来生活中面对道德困惑时,就能自主地判断和抉择,并付诸行动。也唯有如此,学生未来的人生也才有可能进入到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
  
  (作者单位: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南常德 4150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幸福地度过一生,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广州市水荫路小学确立了“上善若水,泽木成荫”办学理念,大力推行如水教育。“如水教育”包含着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具有水之品性的期许:力图让每一个人都具有向善的道德品质,向上的精神追求,丰实的智慧生活,都拥有经营幸福人生的能力。它从“向善”和“向上”两个维度确立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向善,让人拥有如水的善念、如水的德行、如水
每个生命都是一口井,在没有打开井盖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它究竟是浑浊还是清澈。雷夫说: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  班里有个叫恩浩的男孩,数学、科学每次考试都不会低于90分,但由于语文和英语成绩很差,影响了他的整体成绩。更令人无奈的是,无论老师如何努力,他都无动于衷。  首先说英语,英语老师让他到讲台上练口语,拿铁棍都撬不开他的口;
【设计思路】  初中生身处“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的幼稚与成熟并存的时期,面临生理、情感、社会等多方面的现实问题,承受着剧烈的心理冲突,但由于解决问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不强,常常因此感到困惑、紧张。本课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体验压力,了解承受适度压力的好处。  2. 分享放松方法,缓解自身压力。  3. 学习
“江滨实小获评全国首届119消防先进集体奖啦!”消息传来,1600余名师生群情激动,为生命教育再绽奇葩而欣喜;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来电祝贺,称赞学校特色彰显、美名远播;市消防支队领导亲自到校,共商同筑生命教育防火墙之大计……  “119消防奖”是2012年经中央批准,公安部同意设立的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主要表彰在灭火应急救援,消防志愿服务,以及消防宣传培训和消防科研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在此
主持人  刘惊铎  (国家开放大学理论与政策研究室教授,国家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李坤崇  (南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领导与评鉴研究所教授)  2013年6月,大陆国家开放大学刘惊铎教授应邀赴台湾,与南台科技大学李坤崇教授在两岸四地通识教育论坛上举行了以“大陆—台湾两种体验模式理论架构与实践效能之比较”为主题的学术对话。对话引起了与会代
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学习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但是,目前学生承受着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个人认同度低等各种心理压力与困扰。以小团体的形式开展辅导,是提升小学生学业情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一、学业情绪辅导小团体的建立  小团体辅导是在小团体的情境中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成员一般6—15人。在小团体辅导的准备中,建立辅导小团体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
2013年3月11日早上,山东省诸城市文化路小学的校园里,国旗下讲话正在进行,一位中年女教师手托一个小盒,目光扫过2300多名师生,温柔却坚定地说:“这是一只美丽的盒子,里面放着三块美丽的糖纸——上周在咱们美丽的校园捡到的糖纸,美丽的糖纸曾经包着甜甜的糖块,糖块进入某人的嘴中,糖纸完成了使命,却被某人的手随意扔在地上,成了弄脏地面的垃圾。每一块垃圾都是一个坏习惯,现在垃圾和坏习惯都已经被装进这只盒
综观2013年常德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所彰显的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测试,更是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引领和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怀。  一、试题所呈现的主要特点  2013年常德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在材料背景、问题设计等方面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因此,命题已经实现了从过去的“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和“教育价值立意”的重大转变。仔细审
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烧毁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刚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这座庄园的保罗经受不住打击,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熬出了血丝。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一直以为这是一个跟我毫不相干的故事,直至后来的一次比赛。  那一天,镇趣味数学比赛的成绩终于揭晓了。比赛的七人中有六人获奖,唯一没
片断一:一位老师在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时,让学生开展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生活的种种不便。学生自由组合成“盲人、哑巴、上肢残疾人、下肢残疾人”等四个小组,同时进行模拟体验活动。模拟活动很快就变成了“比赛活动”,比赛谁用一只手穿衣最快,比赛谁蒙上眼睛走路最先到达……班级里群情激昂,充满了“加油”声,不时还传来哄堂大笑……不到十分钟,老师宣布体验活动结束,让学生交流汇报活动之后的感受或体会,经过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