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博物馆:文化仓廪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we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外景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天下之仓,此为最盛。”明代诗人高宗本在《南仓烟草》诗序中如是吟咏太仓城。诚如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太仓,前横娄江,东搂巨海,水土丰沃,湖荡密布,从地图上一眼望去,细密的河网纹路仿佛是这片土地的年轮。太仓盛产鱼米,物阜民丰,从春秋时就被历朝视为江南粮仓。人们关于太仓历史沉淀的记忆,汇成了如今东亭南和半泾路上谷仓模样的太仓博物馆。如果说谷仓贮存的是富饶土地凝结的粮食,那么有容乃大的太仓博物馆,如同文化仓廪,贮藏的则是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精神。

曾经沧海


  踏入博物馆后,经由玻璃廊桥上所见的万丰古船,最先让人心里感触。自宋以来,民间造船技艺日新月异,到了元代,不仅可以通过榫卯连接龙骨与船肋,还用搭接的方式,形成了层次交叠的鱼鳞式船壳结构,同时水密隔舱工艺进一步完善。正是这种船舱之间利用桐油和麻丝而进行的独立密封技术,才能够成就大明盛世时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而眼前这艘柳叶形木船是宋元时代江浙近海货船,于2014年抢救性考古发掘所获。修复展示的这艘古船长近20米,部件俱全,一展宋元海船风采。
  在这之后,明代郑和出海所用的宝船都汲取了前代制船工艺。郑和与太仓的缘分极深,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七下西洋,皆起锚于太仓刘家港。当时的刘家港是长江口最大的良港,记录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止。在博物馆的一面墙上,展示了郑和船队数十年的行迹,他们远访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非等三十余个国家。从太仓启航的郑和,扬起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和平交流的风帆,不仅缔造了世界航海史的丰碑,更厚植了“一带一路”的历史文化底蕴。望着眼前这艘木船,难以想象它曾经遇到过多少风浪。
  如今的万丰古船安静地停泊在这片没有海的空间里,用斑驳的纹路和已经牢牢固定的风帆,引导人们思考太仓与大海的联系。我们似乎真的可以嗅到海洋的咸腥味,这或许是一种与历史的默契和共鸣。

仓廪丰实


  太仓不仅以水文条件成就了郑和,也用人文精神哺育了郑和船队。在明代以前,太仓就已经氤氲了一种独特的海洋文化特征,具有非常悠久的航海探险传统。在元代以后,有史可查的航海探险家几乎皆出自太仓。他们中有《大元海运记》中记载的“踏开生路”,开辟从长江口东驶黑水洋的殷明略;有置办海船,疏浚娄江连海,与东南亚通商的朱清和张瑄。
  正因为他们的努力,日本、高丽、暹罗(泰国)、安南(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商船直抵太仓,刘家港到張泾关三十里的码头被誉为“六国码头”。在太仓博物馆中,实景再现了六国码头的模样,不仅能够看到“粮艘商舶,高樯大桅,集如林木”的场景,还能看到岸边市集的繁华,让人穿越数百年时间,感受到古时太仓港口的富庶和忙碌。
  这份富庶在郑和出海后变得更为明显。青花缠枝花卉纹葵形盘被誉为太仓博物馆镇馆之宝。这件口径逾37厘米的青花瓷器,内外都装饰了对称的牡丹、莲花和菊花图案,烧制要求更为苛刻,难得一见。而且,这件色泽恬静雅致的青花瓷所用的钴料,也是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苏勃泥青。这种优质的瓷绘原料,与明代官窑的工艺结合,烧制出来的釉色淡雅青翠,因为钴料含铁较高,所以瓷器中还有沁入胎骨的斑驳花纹,这些细节使得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烧制的青花瓷器“开一代未有之奇”。令后人感慨的是,苏勃泥青的进口自郑和船队启程而开始,停航而终结,仿佛与其冥冥中交相辉映。
戏台
门厅
仿造的万丰古船

娄东赓续


  太仓本身兼具了海洋与大陆文化,随着郑和出海,两者交融更为深刻。这种交融孕育了更多新事物,使得太仓的文化随着经济发展迅速丰富,成为人文荟萃之地。
  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为“明后七子”之首,独主当时文坛数十年之久。吴伟业为“江左三大家”之一,创娄东诗派,举世闻名。因为这些人物,太仓逐渐成为文化中心,吸引了安徽、浙江等地许多文人墨客。安徽歙县人汪关寓居娄东,因为他篆刻艺术技法出众,追随者众多,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娄东印派。明末清初,太仓还出现了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等著名画家,一改往日宫廷画风,重塑了人文山水画,被誉为娄东画派。在太仓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展厅里,依然能够看到这些往昔文坛、画坛巨擘的笔迹,一笔一画,在历史长河中依然保持着浓墨重彩的印记。
  太仓博物馆里还有一处戏台,戏台中播放着昆曲片段。昆曲与太仓也有着不解之缘,江西豫章(今南昌县)人魏良辅客居太仓时,广采博收,创制了流丽悠远的水磨腔,被誉为昆曲鼻祖。短短数百年间,太仓创造了流派纷呈的娄东文化,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脉的赓续、发展。
  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前人的精神印记,它们如娄东水网般密布,持久地渗透人心,让人们总会不自觉地从某个方面寻找到自己与历史的默契。这种默契如昆曲一般高歌低吟,应和着时代的旋律。这座富庶的城市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正在重新塑造新的篇章。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
其他文献
卢烈英  从上海的黄浦江畔到陕西的渭水之滨,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烈英回忆起学校西迁的那段岁月,至今记忆犹新。一滴水的力量  2021年6月21日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推出“精神的力量”系列报道,其中“艰苦奋斗”专题聚焦西迁精神,讲述西迁故事。  西迁已过去60余年,但那时候的点点滴滴依然铭记在卢烈英的心中。他对那些年的生活做了一个简单
期刊
肖向荣(右)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编舞艺术家、著名策展人……从他人的视角来看肖向荣,很难忽略这些闪亮的头衔。但在肖向荣看来,自己就是一名教师,至于其他,只是生命附赠的礼物而已。讲台上生发梦想  肖向荣从十一二岁起开始学习现代舞。练舞的过程中,他不仅关注肢体的表演,还很关注编舞的过程。在他看来,一支舞蹈是否成功、演员的表现能否动人,很
期刊
小罗  “谁还没有点青春,我就不能有点遗失的美好吗?”在《吐槽大会》上,主持人张绍刚说出这个段子时,观众反响非常好。其实,这并非张绍刚现场发挥,而是有人在背后早已策划好。这个人就是小罗,一个站在张绍刚、范志毅等人背后的脱口秀编剧。走进笑果当编剧  小罗是广西桂林人,高考失利后,他去北京找了份送快递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这个职业的自由让他很喜欢。因为送完快递,他可以到德云社听相声,这是他最大的快乐源
期刊
大宝在制作二胡纸上得来终觉浅  95后大宝是辽宁朝阳人。父母想让他从小学一门乐器,便为他选择了二胡。小学开始,大宝的课余时间都是在乐器班度过的,六年级考过了10级。到了初中,父母又送他到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校继续深造。艺校的时光是单纯而快乐的,大宝练琴在琴房,学习文化课还在琴房。正是在艺校的刻苦学习,大宝顺利地考上了梦寐以求的沈阳音乐学院。父母看到录取通知书,高兴地流下眼泪。在这所拥有悠久历史的校园
期刊
李子俊上小学时爱上种花  李子俊1995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小时候,奶奶经常带他到公园玩,他对五颜六色的鲜花和各种各样的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花、扑蝴蝶……沉浸在大自然中。  李子俊4岁的一天,奶奶带他到池塘看花。看到水面上长出娇艳欲滴的花朵和帽子大的绿叶,他感到非常神奇。奶奶告诉他,叶子长出水面的是莲花,贴着水面的是睡莲。他饶有兴致地分辨。  李子俊上学后对植物有了新的认知,小学二年级萌生了
期刊
初夏时分,妻子从朋友处捧回一盆花,花盆是用棕红色的塑料做的,小巧玲珑。我将这盆花放在玻璃碗内,浇了一些水,放到了阳台上。花儿枝叶舒展,紫色的小花星星点点,花瓣有四角一朵的,有五角一朵的,还有六角一朵的,开得蓬蓬勃勃,衬着片片绿叶,煞是好看。  大约半个月后,那盆花显尽了自己的姿色,渐渐地谢了,盛开的花朵低头耷脑,不再精气十足地昂首笑迎太阳。终于有一天,花朵枯萎了,不声不响地掉在花盆里或花盆四周。我
期刊
计耀明计耀明带领小记者到北京采访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在江苏常州溧阳,退休教师计耀明为农村留守儿童建造精神家园,无怨无悔地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引导孩子爱党爱国爱家  “孩子们,这是什么?”“党旗!”“你们知道党旗的由来吗?”计耀明微笑着问。孩子们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为什么党旗是红色,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这面党旗来之不易啊!你们看,左上角金黄色图案是
期刊
何云  茅山脚下,冲锋舟刚停到中河河畔,何云便一步跨下来,和伙伴搭手,把落水的人拖了上来。作为常州市金坛区蓝天救援队的队长,何云已经记不清他和伙伴们救下多少人了,他只知道做好每一次救援,让更多的家庭不会因意外而破碎。何云摘下蓝天救援队的帽子,正准备坐到一旁休息,手机却震动不停。“紧急救援”的信息第一时间映入眼帘,在江苏蓝天救援队的微信群里,出现了河南应急管理厅的救援求助信息。郑州救援  “郑州暴雨
期刊
筷子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餐具,不仅是中国人,整个东亚文化圈大多数地方的人,都将筷子作为主要的进食工具。不过,筷子对中国人来说,既是最熟悉的,却可能也是最陌生的。大多數人并不知道,筷子不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进食工具,甚至我们的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用筷子来吃饭。筷子的上位史,也是中国的烹饪史。中国人最早吃饭不用筷子  筷子的出现要比餐勺晚,筷子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是与餐勺共同使用的一种佐餐
期刊
友人赠了两块手工香皂,一块刻荷莲,一块雕牡丹,皆润如羊脂,玲珑可喜。一时促狭,拍了照片发朋友圈说:“得两块羊脂玉。”微信好友有贺的,有赞的,有羡的,有逗的,还有八卦的。  手头事毕,便回复了朋友们留言,言明真相,以为一笑而已,不料却收到成诚妈的微信:“董老师,真是香皂吗?”我笑说“是”。  她说看到第一眼就怀疑不是玉,但又不敢确定,便把照片发给懂玉的行家看,那人看后说要么就是肥皂,要么就是被骗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