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纯泽:讲述分裂的朝鲜半岛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yu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战争停火后,朝鲜半岛上原本统一的国家被划分成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国家,时至今日已经有60年了。如今,媒体所描绘的韩国形象更接近于现在“韩流”文化中展示的,其核心是奢侈消费、资本主义和文化产业,以及其所倚靠的科技。人们从这一形象中很难体会到这个分裂国家所处的困境,然而,如果更多地从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一探究竟,还是能寻找到很多线索,让人们了解一直被民族分裂所困扰的现实。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打算向读者介绍1971年出生的摄影师卢纯泽(Noh Suntag),来讨论和反思纪实摄影在韩国社会和民族分裂的现实之间可以做些什么。这个韩国摄影师通过自己的照片和话语向外界介绍韩国社会因民族分裂而造成的社会现实,他也是首位获得“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年度杰出艺术家奖”的摄影师。他总在试图探讨朝鲜战争对当今韩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总是站在最激烈的社会辩论和激烈的政治分歧场景之下,用影像表达自己鲜明的政治观点,以吸引公众关注这些无休止的争论,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7年,卢纯泽成为独立在线杂志《我的新闻》(Oh My News)的一名记者,由此正式开始职业生涯。2004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摄影书《分裂气息(1997~2004)》Smells like the divis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1997~2004),这本书囊括了从他第一天做记者到当时所拍摄的所有照片,也式宣告他要作为一名独立摄影师,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的作品反映出分裂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韩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敏锐观察,他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这种分裂的气质,转化为照片,和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艺术加工方式体现在他的所有作品中。
  卢纯泽说:“有些事情,照片可以对其产生影响,而有一些却不能。不过,用照片来改变世界即使是不可能的,至少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
  《怪球》(the strAnge ball)系列(2004~2007)
  卢纯泽的作品《怪球》讲述了一个关于位于京畿道平泽市的巨大怪球,以及大球附近的人们的生活故事。平泽市靠近首尔,那里耸立着一个高达30米的“怪球”,这个怪球其实是一个“雷达天线罩”,一种安装了雷达的圆顶建筑,放置在乌山美军基地。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战争中进行探测和采集信息,由于怪球巨大的体积和白色的外表让它在这一带非常显眼。而这里的人们每天都在怪球旁边耕种土地。
  卢纯泽拍摄于2005年的一张照片为我们展示出这样一副图景:由于一个美军基地要从首尔迁来此处,所以世代在此居住的农民将被赶出家园。这个地区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片痛苦和悲伤的地方,居民们失去了赖以谋生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天线罩不仅是政治和军事设施,它也代表了朝鲜和美国之间的军事关系,同时在那些不知道它真正用途的村民眼中也是此地的地标。
  卢纯泽曾在这里租下一个废弃的工作室以便拍摄当地的情况和当地人的生活,他开始用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记录下了天线罩这一历史见证。他将天线罩的影像,讽刺性地与各种不同场景相关联。比如,他把大白球模拟成森林上空升起的月亮,或是用铲车挖斗去挖起白球。
  在这组作品中,卢纯泽脱离了纪实摄影的人道主义传统,使读者陷入他所构建的语境中。他还鼓励人们通过这种新的纪录形式来独立观察,像游戏似的让观者寻找图片中的大球。而当我们观看他的照片,就会陷入思考:原来现实是如此可笑。
  《红房子》(Red House)系列(2005~2007)
  在卢纯泽的第三次个展《红房子》中更明显地表现出民族主义和战争记忆所造成的各种社会现实。
  《红房子》系列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朝鲜在朝鲜”(North Korea in North Korea),内容为朝鲜自豪的全民艺术体操彩色照片。体操的背景翻板,全是由人手动操作,几万人一齐举出翻板,形成统一的图片和标语,可媲美电子大屏幕。这宏大的集体协作既代表了极权主义,也凸显了坚强的意志。如果不考虑意识形态问题,每个人都会被阿里郎团体体操所创造出来的强烈视觉效果和宏大场面所吸引。然而,在放大的照片里,细节又充分揭示出这一切不过是虚假的“闹剧”。人们通过卢纯泽的照片,看到在有序的背后是那些躲在板后的个人,他们也会低头发呆、慌张无序。
  第二部分“给予与索取”(Give&Take)展示了那些来朝鲜的游客们的状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受到关注,当地还会有人监视哪些人在拍照;此外,这一部分还包括一些“希望被记住”的朝鲜人民形象。第三部分是“朝鲜在韩国”(North Korea in South Korea),卢纯泽搜索和记录了在韩国出现的朝鲜符号,包括令人厌恶和充满暴力的象征性事件。
  虽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拍摄地点不同(一个在朝鲜一个在韩国),很多照片却出奇的相似。因此,卢纯泽认为,北方和南方是彼此的镜像,始终禁锢在“你是我的镜子,我也不否认我和你一样”的关系中,他说:“我们在既盲又聋地面对某些方面的现实,这都源于快速变化着南北关系。”他向我们展现了“曾经强大的意识形态和历史记忆是现实产生的根源。”
  《国家急救》(State of Emergency)系列
  (1997~2008)
  “权力和对权力的恐惧”这一主题曾以隐喻性的方式在《奇怪的球》中表现过,又以纪实的形式通过《国家急救》系列再次表现出来。该系列作品首次亮相于他在德国斯图加特的一次个展中,随后又在西班牙、汉堡和以色列等地画廊和博物馆巡展过。其内容是“国家机器”如何在乌山美军地基镇压反对人群,和当地人发生肢体冲突的过程。一方面,当这些照片在新闻媒体上刊发时,因其所展示的不平等而极具社会批判性;另一方面,又因为它所展示的近乎不真实的图景和独特的卢纯泽风格,而具有惊人的艺术效果。
  《遗忘机器》(Forgetting Machines)系列   (2006~2012)
  在《遗忘机器》系列中,“国家权力”的主题继续以“政治记忆”的方式进行探讨。在这组作品中,卢纯泽用后期处理的方式再次创作了1980年发生的“光州民主化运动”所留下的老照片。那些老照片记录了为民主而不幸丧生街头的人们。
  “光州事件”是韩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编者注:1979年10月,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遇害身亡,老百姓盼望着由民选总统实现民主政治,但12月12日,全斗焕发动了“肃军政变”,继续实行独裁统治。不久,民主人士要求全斗焕下台,1980年4月中旬,韩国多地爆发了工人及学生示威抗议活动,5月16日光州市也有3万名学生与市民开始游行示威,全斗焕政府下令戒严,戒严军队包围光州,与学生发生冲突,随后冲突愈演愈烈,光州市民和军队形成武装对峙,最终示威遭到镇压,154人死亡,70余人下落不明,4000多人受伤和遭到逮捕。)
  经过六年的努力,卢纯泽尝试还原“光州事件”当时的场景,追寻这场事件所残留的记忆,包括媒体所描述的光州事件、政客们口中的光州事件,以及其后果和影响。然而,创造记忆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拨开重重迷雾,去伪存真的过程。历史中的胜利者会改写历史,从而形成一个正式的书面记忆,而失败者支离破碎的回忆只属于他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照片扮演了双重角色,既可以让人们记住,也会让人们忘记这段历史。通过照片我们获得的是一个经过编辑的新记忆,经过筛选的过去依照某种标准被重建和重述了。
  为了说明这一点,卢纯泽将光州事件牺牲者的头像放在墓碑上,然后记录肖像在日晒雨淋下逐渐衰落和崩解的过程。虽然那些光州事件死难者已被政府正式承认为“国家民主化运动的贡献者”,但随着他们被历史所遗忘,也就再一次失去了生命,就像其肖像的解体一样。卢纯泽呼吁社会铭记他们,让他们的“社会生命”延续下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凝视着这些支离破碎的肖像,正视那些逐渐淡忘的记忆。
  《寻找丢失的热水瓶》(In search of lost therm-
  os bottles)系列(2010~2012)
  2012年,卢纯泽《寻找丢失的热水瓶》系列作品以朝鲜延坪岛炮击事件为蓝本,通过照片和由日记组成的书籍展示了岛上生活由于此次炮击事件而造成的变化。(编者注:延坪岛位于南北朝鲜的海洋分界点上,2010年11月23日,韩国在年度例行军事演习中发射数十枚炮弹后,朝鲜随即炮击韩国的延坪岛炮兵阵地,韩国亦还击了80多炮,双方开始进行互射。朝鲜发射的炮弹共计170余枚,其中60枚命中延坪岛。)
  然而,他并没有简单地记录整个事件的实际情况,而是从一个政客在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接受采访入手。这个政客对一个燃烧的热水瓶大惊小怪,并坚信这是一枚朝鲜发射的导弹。卢纯泽追踪政客的进一步行动,同时继续追踪燃烧的热水瓶的踪迹。对于韩国人而言,这本书非常独特,它既有严肃的思考,也让人发笑。这是一种新形喜剧,会让你哭,继而笑,然后又会痛苦,最后获得超脱。卢纯泽所制作的这出喜剧,描画那些企图利用分裂事实为自己造势但最终失败的人,最终一览无余的展示了韩国当下的社会现实。
  《寻找丢失的热水瓶》系列被出版成书的同时,也被作为一个装置艺术进行展示。
  《日历中的分裂》(Bundan-inCale-
  ndar)系列(2010, 2013)
  这一次,卢纯泽把自己日记变成日历。在日历上,他用红笔写下所有的“历史上的今天”发生过的有关半岛分裂的事件。红色的字体象征重要性,既有警告意味,也隐喻分裂。在日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因为间谍活动或违反“反共产主义”的法律被逮捕,还有一些事情,如社会改革、神秘死亡,镇压和暴力事件等也被记录下来。 这个日历在提醒韩国人,“我们的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国家分裂状态的影响,处处有危险,天天有混乱。”它也是一个纪念牌,提醒人们这些事件不应该轻易地被遗忘。
其他文献
近日看到一本2011年出版的书,名为《100个改变摄影的伟大观念》,作者是来自美国的玛丽·华纳·玛瑞恩。书中记载了从19世纪早期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到现如今数字摄影的革命和超越,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大致排列了100个观念,涉及观点、创新、社会文化事件、技术和运动等,每个观念都聚焦于摄影某个单一的方面,从暗箱到旅游摄影,再到现代数码摄影甚至手机摄影。受到此书的启发,我开始思考关于“摄影的N种玩法”这个
期刊
“混”在西班牙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每天迷失于紧凑的小城,累瘫在起伏的小路和阶梯上,又在艺术冲击与美食诱惑中满血复活。入乡随俗,渴了就来一杯Sangria(源于西班牙的混合型微酒精桑格利亚汽酒)。也许,生活本该这么“混”着。  无论美食、景观、文化还是艺术,西班牙的风格从来都不单一,历史鲜活的印记在这里堆叠糅合。这片土地曾先后被古罗马人和哥特人(公元200年~714年,欧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占领,而后
期刊
拿到福布赖特·汉弗莱奖学金,前往美国马里兰学习之前,韩萌在北京的《新京报》做过十多年的摄影记者。四川汶川大地震、日本海啸地震、山东新汶矿难、湖南株洲枪杀法官案等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都有她的身影。  作为报道摄影师,地理上的位移并没有中断韩萌的创作。  2014年,韩萌在美国西北部华人稀少的地区生活了4个月。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对女性来说格外强烈,“我很容易和别人交朋友,有各种肤色的来自世界各
期刊
有研究认为,宇宙大爆炸九十亿年后,地球形成;之后又过了十几亿年,地球上才第一次出现生命的痕迹。  当时的生物,我们现在很可能根本辨别不出来,但是如今地球上的生物,与数十亿年前的生物祖先,却有着相似的基因。  这几年,美国摄影师蕾切尔·苏斯曼(Rachel Sussman)一直在世界各地寻找2000岁以上的生物,以完成摄影作品《最长久的生命》(The Oldest Living Things in
期刊
今年8月,第31届奥运会将在巴西举办,作为体育摄影器材的领头品牌之一,尼康自然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同时推出的两台旗舰级数码单反相机D5和D500表明了这个品牌在奥运摄影之战中的必胜决心。  1月19日,尼康中国在北京举办了媒体恳谈会,就最新发布的两款旗舰级单反相机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无论是从参数还是定位看,D5和D500都是不折不扣的“战斗机”,记者们的问题也主要围绕相机的新配置展开。  首
期刊
在何经泰的自我定义里,为了工作而按下的快门,都不在他的作品范畴内。  何经泰一直供职于媒体,从财经杂志《天下》,到新闻杂志《时报周刊》;从《花花公子》(Playboy)中文版的摄影指导,到《明报周刊》的副总编辑,经历非常丰富。  自1982年从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以来,何经泰一直通过按下手中的快门,来触摸时代的脉搏。透过相机的取景框,他看到这三十多年来,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动荡,也看到台湾生活方
期刊
经常有人说自然摄影难度略高:小动物太难接近;花草不好找;水滴速度太快;火苗又太难控制……能不能讲讲如何拍静物啊?当然没问题啦,我们就干脆来摆拍玩具吧!不过,咱可不教如何在室内摆拍,造景布光什么的太麻烦了!咱就挑几个最喜欢的动物模型去野外摆拍,自然光加上真实的自然环境,让动物模型完美融入自然,以假乱真才是最高境界。  今天我选了3种动物:大蟾蜍、螃蟹和乌龟,它们都喜欢生活在水边或潮湿的地方。为啥要选
期刊
每当我看见那些泛旧的早期国产照相机,陈年往事竟又活灵活现地在心头展现开来,浸透着一种久违了的感觉,让我感到了那些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我们这代人是用这些相机满足了当时的生活情趣,走上了摄影发烧之路。因此,对它们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一位老摄影家向我讲述了他的第一台相机的故事:  1960年是我国的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很多人吃饭都有困难,谁也不会想到我的第一台照相机却是在这个时候买的,那
期刊
上期我们推荐了富士X-T10无反相机,提到它像素只有1600万的弱点,今天,我们推荐的是APS-C画幅中像素最高的袖珍无反相机——三星NX500。  提到三星,大家首先可能会想到手机,其次是平板电脑、内存卡、电视等,很少有人了解三星相机。其实,三星早在14年前的2002年就开始生产数码相机了,2006~2008年还同日本宾得、德国施耐德合作推出过采用宾得卡口、施耐德镜头的GX系列普及型数码单反相机
期刊
作为一名星野摄影爱好者,我拿到适马20mm F1.4 DG HSM Art 015镜头时很兴奋。这只“全球首款F1.4光圈的20mm定焦镜头”为全黑配色、金属材质镜筒、透明的对焦距离显示窗、ART系列镜头标识,看起来专业感十足;而82mm的滤镜口径,霸气的遮光罩,以及950克自重,对男士来说也不算太轻。  我不是镜头专家,所以将镜头的主要参数和MTF曲线奉上,大家可一窥究竟。  众所周知,相较于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