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外一篇)

来源 :大地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cui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来临,又到吃酸菜的时候了,如今人拉吃酸菜只有到副食品店或菜市场人的摊点去买,价格适中是那种经过科学高速发酵的产品,方便是方便了,而且酸菜颜色是白白的,看上去清清爽爽,只是觉得味道怎么也赶不上母亲淹渍过的酸菜,未服刑时也曾到菜市场私人摊点买过,质量更是没有保证。
  淹渍酸菜的确是一门学问,每年的冬天大白菜上市后。母亲都要买些白菜储存在家里的阳台上,一般棵大、包心的好莱用报纸包好,再用破棉被盖好,剩下的那些没心或散心帮子又大的次菜用来淹渍酸菜,酸菜的出身比较贫贱。家里淹渍酸菜的缸的历史几乎和我的年龄不相上下,母亲打我记事起就用它来淹渍酸菜,每年母亲淹渍酸菜是把它当成大事来办的,因为那时几乎一冬天全家的酸菜粉丝或酸菜汤都指望它了,母亲先把缸里里外外擦得干干净净,然后烧一锅的开水,把白菜切开四瓣扔进锅里一渍,捞出来等它凉后码放在缸里,一层一层撒上盐,再浇上一圈配制好的花椒水,先后的顺序是不能变的,而且绝对不让人插手帮忙,最后在缸口包上一层纸,不能包塑料制品的什么,因为那样不透气,酸菜的浇淹渍和人一样也得喘匀了气才行,这样淹渍出来的酸菜才好吃。
  那时候,我和妹妹只关心吃,不操心别的,不知道母亲到底淹渍酸菜需要多少时候,便没有把母亲这门学问学到手,只记得淹渍酸菜不到时候母亲是不允许别人动她这个宝贝缸的,当母亲的酸菜淹渍好了,会亲手为大家做一大盆酸菜粉条加肉块或酸菜什锦汤,当然也有酸菜鱼汤,看着钱家人狼吞虎咽吃得香喷喷,满脸是汗时,母亲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对于母亲,淹渍酸菜是把菜帮、叶变废为宝,做成上得了席面的一道好吃的下饭菜,是用有限的钱过无限的日子,并把这些日子尽量过得有滋有味,那时候是母亲开心的节日。
  母亲淹渍的酸菜伴我度过童年时代,青年、甚至是自己成家立业后还在吃母亲淹渍的酸菜,自从有一年母亲生了一场大病后,那时全家吃的酸菜只有到副食品店或菜市场去购买了,母亲淹渍的酸菜的确好吃,不像现在购买的酸菜,不是不酸,就是太酸;不足硬的嚼不动,就是绵得没嚼头。其实酸菜不是什么上等菜,那时母亲淹渍酸菜的技术听母亲说是年轻时在老家闹饥饿荒时学米的,母亲她好多次说那时候淹渍的酸菜是什么呀,净是拾来的菜帮子……哪像现在的孩子不爱听父母讲过去的陈芝芝蔴烂谷子的事,那时我也不爱听。母亲病好以后不再淹渍酸菜,我在家时自己也曾经学着母亲那样淹渍过酸菜,但那味道总不地道。我知道艰苦条件时候学到的学问是刻进骨髓的,平常学的日子只能学到皮毛……
  如今,我没有机会到副食商店或菜市场去购买酸菜了,
  如今,只有母亲淹渍过且伴随大半辈子的那只小缸还在家,
  如今,我……
  
  父亲他不累
  
  离开家乡八年的我十分想念父亲。今年的12月8日是父亲去世五周年的祭日,晚上收工后,躺在床上大脑在回忆我儿时的一段往事……。
  那天,父亲从地里挑回一担自家种的山芋,倒在地上,还要挑起空筐走,我跑过去一屁股坐进一只箩筐里,要父亲他挑我到地里去玩,父亲他捏捏我的脸蛋后从门口搬来两块土坯放进另一只箩筐里挑起来……。
  于是我在颤悠悠的箩筐里和父亲哼唱的小调中格外惬意,我老远就站在箩筐里向母亲炫耀,我想让母亲分享我的快乐。不料母亲看见我后便沉下脸,骂我不懂事,太不像话:“你爸爸他都挑一天了,不累吗?”
  我疑惑地看着父亲,父亲向我撇撇嘴、斜斜眼、又摇摇头…哦爸爸他不累吧,我白了母亲一眼的跑向一边捉蚂蚱去了。
  回来的路上,扁担在山芋的重压下发出沉闷的“叽呀、叽呀”声,我挥着山芋藤时而在父亲身后“驾、驾”地大叫着、时而跑到父亲面前做着鬼脸。我想起母亲刚才骂我的话求证似地问:“爸爸,你是不累吧?”父亲看了我一眼,挤出一丝笑意“不累”,我一听一蹦老高,心里在责怿母亲:“爸爸他不累呢”……
  我跑去向放学归来的妹妹炫耀说坐在箩筐里让爸爸挑着那种感觉多么美妙,妹妹终于抵挡不住快乐的诱惑并答应我保证不告诉母亲我在上谍时调皮受到老师批评为条件,让妹妹她也和我坐一回爸爸的箩筐到地里为条件,我便答应妹妹的条件了。
  父亲站在水缸边用大碗“咕噜、咕噌”地喝着凉水,我和妹妹各自坐进空箩筐里,当时妹妹是瑟瑟地不敢坐进筐里,我怂勇妹妹:“不要紧,爸爸他不累……。”父亲走过来,瞪了我们兄妹一眼,我撅起嘴,看着父亲:“你刚才说了你不累的,”父亲摇了摇头,呲了呲嘴:“嗯,不累,”然后爸爸他用毛巾擦擦额头上的汗,挑起箩筐走进夕阳的余辉里。
  到了地里,母亲走过来,给了我和妹妹两个耳括子,骂父亲:“牛啊,累死倒也罢了,”父亲擦着汗看着我和妹妹说:“孩子们乐呢不累”。我在心里狠狠地埋怨母亲多管闲事。
  晚上,蚊子的嘴里像是安插了一把开矿用的钢钻,插进肉里,咬得人一阵痉挛,我蜷缩在父亲怀里,享受着他蒲扇挥舞下的安全与清凉,偶尔,父亲也是偷懒了——蒲扇高高举起到了空中却慢慢地停止了,蚊子就抓住这个机会,偷袭我,迷迷糊糊中的我,就在父亲怀里拳打脚踢起来,嘴里“咕噜、咕噜”地责怪着:“蚊子咬我了”这时父亲就像触电般“哦”一声,蒲扇就跟着使劲地舞动起来,我又模模糊糊地听母亲说:“累了,我来吧”,父亲喃喃地说:“不累”。
  如今,我也成了父亲,当时在家总是有着永远都忙不完的事,整日奔波在外,回到家里常常累得都懒得端碗,但还必须耐心地面对女儿无休止的纠缠,回想起在家的往事,一度时间里女儿喜欢上叫一种“将军骑马”的游戏,就缠着我和她一起玩,多少次我都累得精疲力尽,腰酸、背疼,面对女儿可爱的样子我立刻又不觉得累了,身体趴在地上撅起两手,抬高屁股,女儿骑在我后背上耀武扬威地挥着手,嘴里“驾、驾”地驰向战场一样。
  一天,妻子对女儿说:“宝宝,爸爸累了歇会儿吧……”女儿这才想起什么,斜着头,像将军对良马的爱抚,用小手揪着我的头发和耳朵:“爸爸你累吗?”
  我侧起头,见女儿不悦连声说:“不……不累,”女儿一听,对她母亲鄙夷地看一眼说:“哼,爸爸他不累呢”……
  这时我才明白:“男人做了父亲就不再累了。”
其他文献
明与暗    爬山虎茎上的卷须细密却娇嫩  若干次仰望高度,都蜷卧成一堆颓唐的睡姿  也包括一次次不屈的呻吟    某年某月某日,那家主人搭上楼梯  在墙壁缝里砸下钉子  帮它们爬,帮它们开一些细碎的本色花  这金属的发光体,简直就是爬山虎的北斗七星  叶子长眼睛了,忽闪忽闪地滋润    那天我散步看见这动感的一幕  内心的涟漪荡漾开去,又加速度收回  因为我忽然想起了另外一种钉子:暗插在  防人
期刊
著名画虎艺术家刘化雨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追求“虎我合一”,虎画创作颇丰,尤以巨幅虎头系列作品彰显与众不同的创作能力。自八十年代初,创作虎头肖像上百幅,以大气势、大手笔大制作的绘画天才,将虎的雄强无比的威猛,震憾天地的伟岸,斑斓无比的美丽,无以伦比的强健,刻化的淋漓尽致,成为影响当代艺术中国的古今奇观。  刘先生创作的“虎头”艺术,拓宽了画虎题材,以练达、凝重娴熟的绘画语言,突破历代画虎名家固守的格
期刊
1    那时,我俩在雨中行走,没有伞。  伞早在一次雨中丢失。而今一想,  那伞无限鲜红,如我们的血  和命中注定的诗歌。失去伞,  另一种命运来临。于是我们只能在  夜里的这片坟场重逢。那是  冷艳的眼泪和皎洁的花蕊,映照  落日,更映照两张脸。伞呢?  对望若久,确信瘦骨和胡须都还活着,  于是我们相拥而笑。累极,便  拣一块石头坐下。哪知这么一坐,  便已多年。多年的胡须  覆盖了这片土地
期刊
春情    枝头站立的春天  了无声息  却在短暂中  绿遍了整个枝头  整棵大树  同时也撩动了人的春心  情字没有根  怎么越扎越深  一个简单的名字  竟蓊郁成了一片憧憬    清梦    风带着半轮山月  曳过竹林的清幽  盈满整个园子  月光如水窗前那条条  经不起挑逗的窗帘  早舞成了欲飞的姿态    一只山雀  飞在夜色的边缘  无意中偷窥了  窗子里泻出来的清梦  茶叶    一生
期刊
雷雨前    我八岁那年,听奶奶讲故事——  这天太阳还没落山,却被幔遮得严严实实,天气闷热,飞虫扑鼻蒙脸,蚊虫早早出来叮人……村中打麦场上一个三十来岁丰姿绰约的少妇,仔细看了看天忙招呼正在忙打麦的妇女:“今晚有暴雨,咱们收场,晚上停止开夜工。”  那时还没广播,也没天气预报,那少妇不但有种田经验还特别识天,平常的判断总令人信服,她虽然不是干部,可一向干在别人前头,哪儿困难哪儿上,因此很有威信,平
期刊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故事。诗人万代彬心中的故事除了让他的灵魂饱受折磨之外,那就是人性的升华,生命的凸显……  万代彬要出版新书《爱在花开花落时》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这个消息,立刻就心动了,便自告奋勇地要为他写上几行文字。不是我故意要在别人的收获季节显摆自己,而是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他的一种精神令我感动。  双眸中透出的真情  还深深地埋在心底  那最真最真的  却没有人把她带去……  ——《心中的故事
期刊
登瞿塘峡烽火台    一  瞿塘关上烽火台,巴楚当年战火哀。  游人到此无限思,烽烟息后歌舞来。    二  烽火台接高阳来,楚埙巴歌不胜哀。  千里峡江青猿啼,牵夫号子动山岩。    三  哥采药来妹放羊,隔期相会烽台旁。  哥卖药材盖新舍,妹换羊皮置嫁妆。    四  烽火台边小山坡,蛮女爱唱竹枝歌。  头插野花过山道,一声清脆甩过河。    重游瞿塘有感    当年出峡猿啸哀,萧萧秋风动地来
期刊
1    山城、渝州、新重庆,华夏有名;  元首之邦,帅星之乡,称冠神州。  这里有闻名全国的古战场,  这里是巴渝文化的发源地,  悠久的文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11世纪,  这里拉开了巴人征战建国的历史帷幕,  一部巴人战争史由此写出。  这里是巴蔓子刎首留城之地,  书写了刎颈高风邈河山的壮举;  这里是“上帝之鞭”折逝地,  由此绵延了国祚扭转了战局;  这里是明玉珍激战的古战场,  由此建立
期刊
1    “楼上202房,两百元标准”一声清亮的吆喝,让请客的我感到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虽然关着门,但声音还是很清晰的传到了每个人的耳膜。单位最近经费紧张,但来了客人还是要招待的,上来的时候还特意把服务员叫到一边低声说的两百元标准餐,因为这里的菜做的实惠,外面的人吃过后肯定不会想到只两百元标准,这下可好,大家都知道了。“服务员,倒茶!”司机小任愠怒的叫道,立刻从门外进来了一个女孩,高高的个儿,玲珑的
期刊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  忽然发现生活  尽然是杯茶  苦尽甘来  生活尽然  是这么回事  有欢乐  也有圆缺  谁去论那些闲碎言语  管他指谁在说谁    多年以后  随处是生活  随地是人生  随处是恩怨    有一个说大话的人    有一个说大话的人什么话  不论大话说的好吓人  只听雷声响  没有雨点下  想想倒也是社会文明  不是讲你拳头硬我拳头狠  和说的大话吓人    讲文明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