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在对患者执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保证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方法 :认真仔细分析患者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要采取的一系列 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密切的护理配合,使手术能顺利安全完成,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通过预知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安全 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和护理的重点科室,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和手术量逐年增加,安全隐患也随工作量加大而增加,为了保证患者手术安全,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和实践,对患者在手术室期间易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1.1 防止环境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手术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定期做好各项生物监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术中严格控制人员出入手术间次数及参观人数,40㎡手术间参观人数不宜超过6人,25㎡手术间参观人数不宜超过4人[1],预防医院内感染。
  1.2 防止接错患者和手术部位错误 接患者时,根据手术通知单、病历与病区护士共同核对患者信息,如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及所带物品(病历、x片)等。严格手术部位标识管理流程:凡是双侧肢体、双器官、多重结构部位的手术,术前必须由手术医生做好手术部位标识,护士进行核对确认后,患者才能进入手术室[2]。制订手术部位三方核对制度,即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巡回护士三方共同遵照《手术安全核查表》分别在患者实施麻醉前、切开皮肤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依次核对患者各项信息。
  1.3 防止患者所带物品交接不清或丢失 患者常规带入手术室的物品有病历、术前术中用药、影像资料等。手术室人员繁杂,患者物品易造成放错。巡回护士应根据手术交接核查表上内容逐一核对,核对无误后,将患者带入物品放置于固定位置,翻看病历、影像资料或书写记录后及时归位。
  1.4 防止肢体受压和伸展过度 手术中患者由于麻醉处于被动体位,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体位是否合理放置处于功能状态、受压及伸展过度,上肢外展角度不宜超过90°,避免臂丛神经的损伤。手术时间大于2小时者,每隔0.5~1小时将患者肢体抬高或给予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1.5 防止患者动静脉管路脱落、液体外渗 根据手术要求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深静脉和动脉穿刺,术中应保证动静脉管路通畅,各接头连接紧密,加强固定,移动患者时,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防止管路脱落、反折,保证液体输注,防止麻醉药物、液体外渗。
  1.6 防止用错药物、输错血 术中在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药物空安瓿,以备术后查对有无执行错误。输血时,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再次核对患者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有效期、血液质量等,准确无误后,两人双签名,方可输注,并做好输血登记的记录。
  1.7防止患者坠床、电刀及纤维导光束烫伤 患者置于手术床和手术推床上时,要将刹车踩下。对意识模糊及躁动的患者,给予恰当的约束进行固定。行椎管内麻醉时,协助麻醉医生摆好麻醉体位,护士站于患者对侧扶稳患者,防止患者发生坠床。正确使用电刀电极片,术前仔细检查电凝电切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调节好使用功率。纤维导光束末端在开机状态下局部温度很高,在未接镜头时接触患者皮肤易造成烫伤,因此应在接上镜头后才开机及关机后再取下镜头,防止皮肤被烫伤。
  1.8 防止异物遗留体腔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手术用物清点制度,台上器械护士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关注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对台上器械的数量、种类及敷料的使用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用物遗留在患者体腔内。
  1.9 防止患者管道滑脱、反折、意外拔管 患者进入手术室或离开手术室返回病区转运途中,护送人员应严密监控,观察患者病情、输液及引流管是否通畅等情况,注意保暖。护送至床位后,在搬运患者时,应注意各留置管道的位置,连接麻醉机,正确连接固定各路管道,防止管道发生滑脱、反折等。带气管导管患者,拔管时机尙未成熟时,要严密监护防止患者因烦躁或感觉不适而发生意外拔管[3]。
  2 加强护士安全教育培训
  定期组织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对在工作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确认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排除手术患者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流程,正确引导护理人员积极地上报护理不良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3 改善护理工作环境
  手术室工作环境与性质较为特殊,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复杂性、连续性等特点。由于工作压力大、负荷重,使手术室工作呈现高风险状态,从而存在极大的护理安全隐患。管理者在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应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掌握每个护理人员的心理动态。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专科培训,应重视护士的权利,从调整人员配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改善工作模式、配备充足物资等方面着手,最大程度地改善工作环境[4].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善极大程度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加对患者的关注度,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 琤.手术室管理制度[J].手术室护理技术手册,2001,9(2):15.
  [2] 林清然,陈传菊,罗洪,吴小珊.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5):421-423.
  [3] 方力争,周畔,方强,等.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的护理因素和预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04-406.
  [4] 周兰英,冯丽芬,乔治.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48-5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高危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6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以年龄、性别、居住地区等相匹配的门诊健康儿童260例作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和做体格检查,追溯哮喘病史,寻找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单因素共有9项,分别是家族哮喘史、饲养宠物、母乳喂养、呼吸道感染、使用地毯、居住环境差、被动吸烟、母孕期妊高症及过敏史。对单因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置管灌洗引流技术(LPL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SAP)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LPLD手术进行治疗,行胃结肠韧带切开术,并将坏死组织及胰周的渗液吸干净,同时置多管进行腹腔灌洗、引流,对比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LDPPCs)的制备及其应用安全性。方法:采用白膜法将浓缩血小板(PCs)制备出来后,将上清液转移至专用的血小板保存袋。接着采用血小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进行直接过滤。应用血小板的分布宽度(P-LCR)、平均体积(MPV)、白细胞与红细胞的残余量、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对过滤前后血小板的质量变化进行评价。并比较LDPPCs与细胞分离机分离出来的单采血小板之间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有效手术办法。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由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对照组1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高达61.1%,远远高于对照组的23.5%;且实验组术后出现明显后
期刊
摘 要: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摄取高能量、高脂类食物不断增多,患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为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及高血脂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控制高血脂的患病率,减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及发放宣传单、利用宣传栏张贴高血脂防治知识等活动,提高居民对高血脂
期刊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病程长、疗效差,且易对西药有依赖性较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近年来,穴位注射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 一般资料  根据治疗前后顺序,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1例,其中男21例,女3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半月,最长11年。同时又收集对照组43例作为临床对照。其中男20例,女23例;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原发输尿管肿瘤采用输尿管镜检查诊断,7例均明确诊断,1例未获成功,出现输尿管穿孔。结果:病检报告有5例为移行细胞癌,1例为鳞癌,1例为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结论:输尿管镜检査是输尿管肿瘤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可准确判断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对肿瘤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输尿管镜 输尿管肿瘤 早期诊断  Abstract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索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模式及其对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了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本社区193例慢性病患者居民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 健康管理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戒烟限酒、运动锻炼、合理膳食以及遵医行为、用药行为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7.0 mmol/L 和餐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抗菌药物在妇科疾病中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围手术期妇科疾病患者22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菌药物使用的品种、频度和方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100例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7.9±1.2)天,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青霉素类、硝咪唑类。使用药物合理的占85.12%,不合理占14.88%,结论:在治疗妇科疾病中运用妇科抗菌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临床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实施治疗的100例胆囊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