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党报版面的亮点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报对读者来说,既是普通的读物,更是一种负有特殊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的媒体。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连接党和人民的桥梁和重要渠道,也就是说,报纸既负载着党的声音,也是反映百姓生活,传达民生、民意的“传话筒”。既然如此,党报比其他性质的报纸媒体更应当抓住读者,影响读者。
  随着平面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现在办报有一种倾向,就是报纸越来越厚,新闻信息总量越来越多,这种倾向从形式上让读者感到信息量的丰富和订阅报纸所带来的实惠。但是,这种倾向并不能说明报纸做到了可读、有用。在当前报纸向厚报时代转变的过程中,尽管信息不断丰富,版面栏目分工日趋明确,但是报纸版面营造出的“泡沫化”现象也值得注意。比如,版面信息量大,但含金量不足;新闻报道选题趋“高”趋“偏”;版式设计只求冲击力;图片报道有形有样而没有有效的信息等等,这样的报纸版面没有报道中心,使读者在阅读中找不到亮点。
  报纸版面的亮点从哪里来?需要报纸有正确的办报思路,需要编辑部有超前严谨的新闻策划和组织报道,需要记者精心采写和编辑的编辑。在这诸多环节中,办报思路至关重要。河南日报近年来一直倡导新闻改革。从3年前一版(要闻版)倡导的“五个一”,即一个好头题,一幅好图片,一篇好评论·,一个好标题,一个好系列,到去年开始在新闻版面中全面推开的“抓两头,堵中间”的新闻理念,即一头抓正确领会上层领导意图和部署的报道,一头抓正确、及时、全面反映民生的报道,堵一般性、工作性、常规性报道。这种报道理念所倡导的结果,就是让有特色的新闻、让真正可读的报道走进读者的视野,让读者接受。
  党报版面培育报道中心,寻找亮点,应当说比都市类报纸难度更大。一是长期的报道模式惯性使然,二是一些上级部门规定性和示范性动作,如会议报道、领导会见报道、成就性报道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可缺少。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使党报在平面媒体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强调特色和个性,用特色来营造版面亮点,更是党报所应该做到的。
  用特色营造党报版面的亮点,并不是要求党报把自己的优势给抛弃。营造亮点,需要党报工作者继续发挥以往新闻报道中的长处和优势,将存在的报道优势扩大化,同时按照市场需求,细分读者市场,让新闻版面形成核心和中心,使报道特色十足,个性张扬。
  那么,什么是我们党报新闻报道中已经存在的优势和长处呢?具体地说,不可否认,人物典型报道和弘扬主旋律是党报的一大特色。过去几十年中,焦裕禄、史来贺、雷锋、孔繁森,这些先进人物走进千万读者的心中,依靠韵媒体就是各级党报。应当看到,过去党报人物典型的塑造多依靠的是单个媒体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先进典型。新时期,人物典型报道仍是党报各个阶段的报道重点和版面亮点。
  除了党报之间互动以外,塑造人物典型,培育新闻报道亮点;还可以运用报纸与读者互动,实现人物典型的不断升华。今年2月,《河南日报(农村版)》在全省媒体中率先报道了商丘打工青年李学生在温州为抢救儿童壮烈牺牲的长篇通讯后,迅速推出“就李学生看河南民工”的谈话栏目,包括许多农民工在内的众多读者参与了这个话题的探讨,互动的直接结果是《河南日报(农村版)》一版在一个时期内天天有亮点和看点,同时使报道得到深化。7月15日,《河南日报》在一版下辟栏推出长篇人物通讯《和你在一起——记“当代孝子”张尚昀》,其后,《河南日报》在一版头题位置推出网评热议,文中报道对象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网民,网民议论的中心人物是河南日报新近推出的人物典型——当代孝子张尚昀。目前,党报先进人物典型的报道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形式多样性取决于当前党报不断走向开放、透明和报道视角的平移,最终形成新闻报道的中心。
  弘扬主旋律,是我们党报新闻报道的主流,这种主流舆论,是社会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民内部的不同群体,由于在职业、阶层、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舆论。这种舆论的不一律,也是必然的、普遍的和经常的。特别是在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就是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许多新观念,如信息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开放观念等带来了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这些自发的多样化的舆论,我们党报应当看到,绝大部分与主流舆论在方向性上是一致的,有利于维护和改善现有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发展。对于这部分舆论,党报不但不应排斥,而且要予以反映、支持和鼓励,这些有关反映、支持和鼓励的报道,就是党报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要体现,而这也恰恰是党报亮点的体现。
  营造党报版面的亮点,还需要党报走向市场,面对读者市场。党报要面对读者市场,让读者接受,群众喜爱,这就需要党报的工作者研究读者,细分读者市场,让独具特色的版面和新闻报道吸引读者的眼球。作为全国首家面对农村发行的党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创办的目的之一就是细分读者市场,提高党报在农村报刊市场的占有率。创刊半年多来,之所以受到各级领导关注,逐步被广大读者尤其是农村读者接受,这与版面亮点不断,与编辑部倡导的用特色和个性打造农村版新闻报道的理念密不可分。
  比如,农村版是党报,言论、新闻评论自然应当是各类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同时,农村版面对的又是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所以,明确的读者群,要求农村版的评论和各类言论应当了解广大群众的动态、思想感情,熟悉群众的生活和问题。知道什么是群众懂的,什么是不懂的;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
  还比如,农村版在报道形式上汲取各家党报之长,同时进行不断突破和创新,用全新、适用的标题、语言、表现形式,打造这份面向农村发行的党报,营造版面亮点。目前,让新闻漫画上新闻版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有的新闻漫画还上了一版头题,这种新闻报道的处理方式,使新闻既直观又有冲击力,有较强的表现力。
其他文献
在探究财经报道的功能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软文”对于新闻的侵蚀,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传媒经济学”所涉及的部分。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种商业像传媒那样是三方模式(媒体、受众、广告主)的。媒体打包出售受众,就势必会受到广告主(不仅是商业,还有政府)的步步紧逼。这是一个从神权、君权过渡到金权的社会,漠视这个现实而一味鼓吹新闻专业主义,是学术“乌托邦”的体现。  财经报道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同
期刊
于丹在央视读经典、谈《心得》,突然蹿红,并引发国人读经热潮,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于丹读经典,人们读于丹。一些“沙发土豆”、“鱼丸”,将于丹的读解奉为真经。到底是不是真经?十博士和朱维铮先生等人已经有过不同的见解了。而这些正在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中汹涌的意见似乎更“热”了于丹。  争论归争论。不可否认,不管谁读经典,都是阐释。皓首穷经注六经,是一种阐释;阅读或误读六经,是一种阐释;解读“读经典”的现
期刊
党报的理论宣传是党报的主要功能,因此,每个地方的党报都定期开办有理论专版,它既是党报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肩负着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的重任,它是党报的旗帜、脸面和招牌。它刊发的内容代表了一个时期党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政策、方针和政治趋向,直接指导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及党员干部坚定不移跟党迈步奔小康,坚定不移地执政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它办得好坏、质量
期刊
近年来,平民剧异军突起,如电视剧《大哥》、《亲情树》、《空镜子》、《最浪漫的事》等。它们从历史的伤痕中走出来,从浪漫的憧憬中走出来,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没有巨星级的阵容,没有强烈的视听冲击,没有唯美的影像造型,大多立足于一个小家庭的生活变迁与情感纠葛,折射一段平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反映整个社会的时代基调。    注目现实生活    当代人被物质异化与拘禁,对自由竞争的压迫充满了茫然、焦虑、空虚与孤独
期刊
拜读姜戎先生的《狼图腾》,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三十余年的惨淡经营,十几个相连贯的有关狼的精彩故事,把我们带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额仑大草原。苍茫原野蓝天白云下水草丰茂的原始景观;风雪弥漫马嘶狼嚎的搏杀战场;有关狼图腾的古老传说;狼的狡黠与残忍,狼的智慧和勇猛,狼的杰出军事才能和团队精神,狼的坚韧顽强和宁死不屈的意志和尊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确实享受了“狼图腾”的精神盛宴。然而,穿插于一个个神
期刊
新乡人民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栏目自开播以来,为政府搭建执政、理政的平台,营造和谐舆论,成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构筑和谐社会的一个新途径。  该栏目是与新乡文明办、纠风办联合开办的一档新闻性舆论监督互动式直播栏目,栏目坚持以“三贴近”为宗旨,不断创新监督形式、完善播出制度,保证了栏目的听众参与率、一把手参与率、问题解决率稳中有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行风热线》利用广播媒体的独特优势,沟通了政府
期刊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个故事:天国主人要外出,临走前把家产分给三个不同才干的仆人,分别是五千两、两千两和一千两。那个领五千两的人随即去做买卖,又赚了五千两,领两千两的也赚了两千两,唯独那个领一千两的把银子埋到了地下。主人回来,对前两位大加赞赏,用原数奖励他们,却把第三位仆人的一千两银子收回来奖给了第一位。随后告诉他们:凡是有的,让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回来。这就是马太效应。  从马太效应
期刊
背 景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来开设新闻专业的“老牌”院校的新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专业。一批工科性高校也开设了该类专业,如清华大学、华中科大等,据统计,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而目前的专业点在230个以上。有人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万~5万人。中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开办的高校有400所左
期刊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电视剧最具活力,首当其冲地需要进行产业化运作。电视剧产业化运作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在坚持电视剧创作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004年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在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上讲道:2003年全国投入电视剧生产的资金有20个亿,但是,它给全国各级电视台带来的经济效益是200个亿。
期刊
新闻报道作为文字交流的一种形式,其角度的选择至关重要。新闻事实是客观的,然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获得不同的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由社会情况本身的复杂多样性与新闻传播事业自身的倾向性两方面因素决定的。著名的雁荡山灵峰有“移步换景”之说,同一座山峰从不同远近、方向、时间去看,就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社会事实也是如此,一件新闻事实往往包含多方面因素,新闻报道者选择的着眼点不同,就会得到不完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