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组织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0月,在第七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期间,台湾新北市顶埔小学陈佳钏老师执教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3课)。陈老师的教学,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其中最为突出的关注点是,语文课堂如何有效组织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一、组织学习活动,关注学习主体,更有效培养群体的学习力
  陈老师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按照准备活动、发展活动、综合活动的板块实施教学。以学习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是课堂学习方式的新突破,可以有效地关注学习群体,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准备活动
  在准备活动板块,陈老师用时不多,组织看图片猜故事,引领学生依据图片特征(有线索)猜测故事。该学习活动兼备激趣、导课、揭示学习目标等效果,也初步传递“有根据地猜测,找线索预测”等基本方法,联系学生的阅读架设引桥,降低学习预测的难度。
  (二)发展活动
  1. 预测标题,猜想情节。
  读课题、找关键词、看插图等都是预测的基本方法。本环节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对预测的方法又增加了新的了解。
  2. 预测内容,续编故事。
  (1)关注细节、观察插图,边预测边修正。课文是例子,通过课文的学习,积累语言,学习理解,实践语言文字运用,这些都是学习课文的根本。本环节中,陈老师组织学生一边读文一边有根据地(包括联系日常生活)进行猜想,既积累语言也学习预测,紧扣学习目标。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预测与文中的描写进行比照,与文中(作家)的说法接近时继续维持,否则做些修正。此举兼有突出典范、激发兴趣、体会成功、不断完善等效能。在这个环节,陈老师还引领学生认识感受、学习运用省略号。这对于常常忽略标点符号学习运用的课堂,无疑也是一个闪光点。
  (2)发现反复的情节,运用故事梯续编故事。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有表达方式特点的内容进行积累、感悟、实践运用,较好地实践了“例子观”的教学思想。陈老师引领学生“发现反复的情节,运用故事梯续编故事”,是在突出引导学生积累课文典范的表达案例(“反复”),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可能受时间和完成教学任务等因素的制约,实际教学时显得匆匆而过,学生失去加深认识、有效建构“反复”表达方式的机会,这也是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普遍的伤痛。因此,建议进一步用好课文,组织以下三个层级的学习活动。
  其一,积累(基础)层级。感受积累“男孩利用胡子做风筝线”的语段。如“在很远的街口……飞过屋顶。”“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用来放风筝。”两个语段,可以先组织不同方式的朗读以达积累,再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其表达结构:①胡萝卜先生行走的路上,(有个男孩)在生活(或游戏)时遇到了困难(风筝线太短);②(男孩)看到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③(男孩)边说边拉扯胡子,检验胡子是否牢固,确定牢固就剪了一段胡子用来解决困难(风筝线太短)。
  其二,实践(巩固)层级。可以通过引导对课文内省略号的了解感受,组织学生模仿“男孩利用胡子做风筝线”的语段,写出省略号可以呈现的内容。再组织与“男孩”相关的语段进行对比,修改习作,以实践对课文典范语段的积累运用。
  其三,创意(发展)层级。可以组织学生离开课文所设定的人(物),有创意又有一定依据(联系)地进行合理想象,(模仿)续编故事。这也自然地过渡到以下的教学。
  (3)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故事,交流反馈。本环节,陈老师组织了小组学习,学生以小作家身份,围绕“胡萝卜先生遇到谁?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展开想象。组织学生在4人小组内交流4分钟,再给约6分钟让学生在学习单上进行写话练习(学习单是模仿课文片段,回答上述3个问题的填空练习),接着组织2分钟的班级汇报,又给1分钟同桌之间交流。共提供了13分钟的自主学习时间,较好地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等教学理念,课堂实际效果也很好。
  三年级上学期的习作,主要是片段练习。值得一提的是,课文导读提出“尝试续编故事”的要求,这可以理解为续编课文省略号的内容,以及顺着课文的思路写出创意想象的内容。前者属于积累课文案例的续编,后者则可视为学生有创意的实践典范案例的语言文字运用。更有意义的还是实践“反复”的表达方式,对今后的习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前一个教学环节中,如果加强了对典范案例(男孩利用胡子语段)的学习、感受、实践运用,那么在组织该环节学习时,学生就可以水到渠成,“学习单”的出示也就显得不太必要。
  3. 预测结局,对照感悟。
  在这个环节,陈老师主导预测故事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通过回顾课文感受“胡子还是很有用处的”;二是通过出示作家写的结局,引导学生感受自己预测与作家写的结局的异同,拓展预测的思路、激起阅读全文(或整本书)的兴趣。
  在这里,我想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话题谈一些想法。在查阅有关《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教学案例时,发现很多案例突出引导学生感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思想。读课文要导出这样的思想,实在牵强附会。文中的胡萝卜先生既没有考慮要帮助别人,也不知道能帮助别人,还不知道在帮助别人;课文中传递的是路上的人(物),在利用胡子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这些信息,实在难以解读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思想。如此没有联系文本的贴标签式的说教,让学生在提升价值观时没有了凭借,导致学生说大话、谎话,反而背离了“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陈老师在这方面的引导虽然简单质朴,但确是读课文可以得出的,如“胡子还是很有用处的”“胡子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以语言文字为依据,提炼课文的人文主题。这样的学习理解是有依托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学生感受有法可依,方有举一反三之效。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人文主题,可以归纳为: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价值(有用处),我们要学习利用身边的事物,用来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三)综合活动
  陈老师引导学生梳理预測的基本方法,关注单元导读,提醒学生在课外读物中运用预测阅读、续写故事。回顾学习是为了加深、巩固认识。回看单元导读要求,则是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活动有趣、达成单元要求、有成就感。教师顺势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也运用学到的基本方法进行预测阅读、续写故事,能让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二、转变学习方式与教学实录形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实验版到2011年版,坚持倡导教师转变角色,转变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福建教育学院鲍道宏教授结合自己对基础教育的考察和研究指出:“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最便捷有效的教学是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陈佳钏老师按照准备活动、发展活动、综合活动的板块实施教学,是在实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等理念。也许受到讲授型、问答型教学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常常在某位学生发言之后立马评价,或给出新问题后就匆匆而过,无形间教学又回到“师问生答”的套路。原本可以体现教师比较轻松淡定地组织学生学习的课堂,也变得过于急促、不够扎实。教师对每个板块学习的问题,如若能静下心听听更多学生的发言,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读自悟、读读写写、小组交流;如若将问题设置得再少一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场景再明朗一些,则学习效果将是另一番景象。此外,作为自读课文的教学,利用精读课文教学形成的学习方法、技能显得不够。但瑕不掩瑜,该案例教学目标设定明确适恰,教学内容选取精当,以板块学习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比较娴熟地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留给学生学习实践的时间也相对较多等,给我们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效组织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符合课标的思想,遵循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必须。当下,我们读到的教学实录,几乎都是师问生答、一问一答的形成,大部分学生成为旁听生,很大程度上影响群体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将来,我们整理的教学实录,教师的提问应该仅是板块学习式的问题;回答问题的不是几个学生,更不是一问一答,要有众多学生交流发言,呈现多元的感悟、辩论场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写字、习作等活动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教师的引导、评价要精练而导向正确;教师组织教学轻松自如,学生学习实践富有成效。这样的实录,方显教师在有效组织学习活动,有效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作用。
其他文献
学生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没有兴趣写作文;语文教师怕上作文课,常为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而犯愁。这些都是事实。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在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之前,自然怕写作文。那么,如何破解写作教学这一难点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同时要加强语文课堂的随文训练,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提升他们写作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把心中所想的、口中要说的用文字写下来。笔者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就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的界定确定了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正如人说话一样,胸中有所感受,不吐不快。但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让作者有倾吐心声的快感,让读者与作者有情感相通的妙趣,却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正如歌德所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  语文教师都深谙以
期刊
在保证教学有序有效的进展中,如何促进教材内容与学生能力素养的有效融合,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钻研。数学的思考不能仅仅只是浅表的辨析,教师要挖掘教材知识点背后的数学思想,从而改进教学方式,这样教学才能更有广度、更有价值。  一、对比研读,洞察教材的深度  1. 教师思考需全面。教师课前阅读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笔者认为思维点碰撞的头脑风暴可以更好地培养数学素养。导课环节是采用日
期刊
活泼可爱,好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如何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学习,是每一个低段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十几年的低段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课堂口令兴趣浓厚,能够在与教师的口令互动中集中注意力。  课堂口令来源于军事口令,句式短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在内容形式上和儿歌很相似,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要在言语实践的活动中形成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呢?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一、联结经验,解码文本特点  所谓“联结经验”,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阅读文本这个原点,挖掘文本中的语文要素,让师生
期刊
对那些被有的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或犯了错误的学生,绝对不能由此认为其品质恶劣,相反,应该依然相信他们有着纯真与美好的品性;有时同学之间产生某些矛盾,也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是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实验学校王怀玉老师管理班级的重要理念。  班主任要事无巨细,凡事都问都管,还要发挥班干部、学生家长的主观能动性,相信班干部、家长能够协助自己做好部分工作。王老师不但相信并放手让班干部和家委会参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笔者的家乡闽西是革命老区,学校周边乡镇有很多革命历史遗迹、革命纪念场所,可以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重温红色记忆,树立理想信念,使学生的思想受到触动,心灵得到洗礼。那么,在这片红土地上如何发扬革命传统?道德与法治课程又能如何提高红色教育的有效性?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结合  结合
期刊
【教学内容】  整本书阅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课型: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分享课。《鲁滨逊漂流记》是统编教材六年级推荐学习阅读的名著,本课采取的是阅读指导课课型。  【学习目标】  1. 尝试借助目录,快速从整体上把握整本书的大意和脉络,习得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习书中写法写出自己的“幸”与“不幸”,辩证地看问题,尝试用此法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期刊
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探究,经历探究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罗鸣亮执教的“你知道吗?”一课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教学片段1】设得准:让探究问题有高度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2、5、3的倍数特征后由罗鸣亮老师设计的一节拓展课,探究“判断2、5的倍数为什么看个位,3的倍数特征为什么要看各位上的数”。  师:5的倍
期刊
有人曾经评论说,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在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郝京华教授是“最接地气”的人之一。  是的,郝京华教授有许多显赫的头衔: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主编等等。但是,我最看重也最骄傲的是,她是我们新科学教育研究所的所长。  认识郝京华教授应该是三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