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根据提出问题的程序性知识框架,阐释了从创设发现型问题情境出发,实现从自然观察、分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并总结了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的基本过程、方法步骤以及提出问题技能训练的要点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渗透 提出问题 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102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技能,对整个探究活动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提出问题是具有创新能力的表现,是衡量一个人创造能力的重要指标。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不仅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体现,更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问题与提出问题
  “问题”是一种不想的状态,它是目标状态与现有状态之间的差异。所有的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1)给定,即问题的起始状态,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2)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这是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3)障碍,即问题的起始状态转入问题目标状态的阻碍,这些障碍通常以子问题的形式存在,要求问题解决者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来解决。
  提出问题一般包括构建问题、表述问题和确定问题三个阶段。(1)构建问题,即深入理解问题情境,明确给定,找出给定与问题目标之间的障碍;(2)表述问题,即结合已有知识与情境事实,分析揭示障碍的本质与内涵。(3)确定问题,即通过对问题目标进行分类、归纳、评价,以确定问题目标状态的具体内容。这三个阶段依次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包括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过程。
  二、提出问题技能训练要点
  在进行“提出问题”的技能训练过程中,可以图1所示的“提出问题”的程序性知识框架为内在教学线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构建问题
  要构建问题,需创设发现型问题情境,通过创设发现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情境,明确问题情境的实质内涵——给定,通过比较给定状态与问题目标状态,发现障碍,即发现问题。
  例如,教师用图片展示向着窗外生长的植株,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下发现型问题:(1)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2)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问题情境,以发现型问题为“助产士”,归纳概括出情境给定——问题的起始状态,并与所要探究的问题目标状态做比较,从而明确给定与目标中的障碍。
  例如,深入理解情境,找到情境给定——单侧光使植物幼嫩部分芽发生不均匀生长。而问题目标是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比较,发现障碍现象——单侧光是如何导致植物幼嫩部分芽不均匀生长的?
  2.表述问题
  表述问题是以问题情境的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实验探究障碍现象,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抽象,从而概括出其本质内涵,并以口头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呈现障碍本质内涵,进而突破障碍。将问题表述得全面完整、清晰,对探究领域加以界定,以便使探究掌握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这是探究实验开始的标志。
  例如,展示达尔文实验的结果:1.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的部位;2.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是弯曲生长的部位,进而推论出:单侧光的作用位点和效应位点不同,单侧光是植物向光生长的间接诱因,因此可推测植物向光生长可能是因为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直接因素,下传至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使其发生向光弯曲生长。
  3.确定问题
  确定问题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归纳、评价,最终确定并提出一个与生物学相关的、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学示例如下:
  三、提出问题技能训练的策略
  1.创设发现型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技能训练的前提
  问题情境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呈现型问题情境、发现型问题情境和创造型问题情境。其中,“发现型问题情境”即问题是自己发现的,而不是由他人提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和创设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发现型(探究型)问题情境”,通过各种手段在教学中设置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有关现象、事例、实验或其他学习材料的感知,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理解问题情境,发现问题障碍——“提出问题”技能训练的关键
  教师在进行提出问题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应注意有目的地呈现适当的发现型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发现型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导致问题情境的根本原因——给定,进而在比较给定与目标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障碍,为进一步提出可值得研究的问题奠定基础。
  3.运用实验和概念分析,结合非逻辑思维,发现问题本质内涵,突破障碍——“提出问题”技能训练的核心
  给定与目标问题之间的距离——障碍,需要通过非逻辑思维、结合实验或概念分析方法实现思维的飞跃,进而突破障碍。例如,达尔文通过实验,结合想象,解释了单侧光使芽发生不均匀生长的原因——单侧光使芽的顶端产生了某种“影响”,不均匀下传至芽的伸长区,导致芽不均匀生长,进而突破了“单侧光是怎么导致植物的芽发生不均匀生长”这个障碍。可见,随着障碍的突破,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就逐渐成形了。所以,发现问题障碍是提出问题的核心。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林定夷.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3]陈丽君.问题发现思维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要]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问才能提高效率?值得教师共同探讨.[关键词]提问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25随着我国高效课堂的实行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着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影响着课堂是否高效.设置一些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
[摘要]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教学方法不到位,导致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不足.通过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找到了更适合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 教学策略 课堂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30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它的学习难度相对
[摘要]探讨几种常见的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圆锥曲线离心率解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41  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重要性质,也是圆锥曲线的重要几何特征,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它的解法灵活多变,下面例析几种常见的解法.  一、直接求出a,c  已知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直接
[摘要]以项目为引领的学习是一种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项目,让学生经历项目引入、设计、实施、展示、评价和拓展等环节,实现知识的主动构建,形成技能,积累经验。[关键词]项目学习教学实施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49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这节内容主要包括两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对苏科版物理新教材的几点认识,期望有助于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了解该教材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有利于教师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苏科版栏目特色探究活动学科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59  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就物理学科而言,新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
[摘要]丰富多元的网络教学资源促使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对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同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注重“零起点教学”和基于“项目”的物理教学,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在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关键词]整合优化项目多维实效[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62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新的教学手
[摘要]单导体棒在双轨上滑动(问题)涉及电磁感应、欧姆定律、运动学及动力学等知识,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时常感到难以下手。由于这类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多,分析难度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常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本文对单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关键词]有源回路无源回路力和运动功能视角[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
[摘要]论证在科学教育中具有构建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促进科学本质观理解以及提高决策水平等功能。借由论证式教学经历,学生可以体会到科学家构建理论知识类似的过程,即通过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获得知识或理论。以原子理论为例,借由链式问答展开原子理论及其模型构建以呈现课堂论证过程。[关键词]论证式教学 化学教学 原子理论[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
[摘 要]通过创设一个能够贯穿整节课的情境,采用问题串的教学模式,在解决问题的复习学习过程中将知识点环环相扣地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词]复习 有效性 创设情境 问题串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085  一、对化学中考复习课的思考  若把平时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复习就好似育好一片林。但是纵观九年级的化学复习课
[摘 要]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建立基于学生个性分析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建立学习合作小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得到良好发展。基于此,以高中生物选修III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为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