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就急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急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不及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诊患者施以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诊患者;效果
在医院内部中急诊科室至关重要,也是对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主阵地,相教于其他科室,其有着非常高的治疗风险与复杂、繁琐的管理任务[1]。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救治时,不仅要求医生的专业应急能力较强外,且针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也不可忽视。近年来,临床针对急诊患者多采用人性化护理,以让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使之积极参与到治疗中。我院对2017年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急诊患者,共6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数均为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5.1±1.2)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36.2±1.5)岁。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较为相似,不会影响研究结果统计的准确性。
1.2方法
以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包括对患者病情状况与身体各项指标做严格监测,发生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包括: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第一时间将病房打扫干净,保持房内空气流通、空气充足,同时将病房内的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病房中所有物品的摆设合理,第一时间清理通道内的相关障碍物,让患者通行更加方便[2]。②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均存在不良情绪,即焦虑、抑郁等,所以护理人员应经常同患者交流,对其情绪变化予以充分掌握。护理人员可把过去治疗成功的病例介绍给患者,使之对治愈疾病充满信心,进而积极配合治疗。若患者病情较重,护理人员可结合起兴趣爱好同其交流,适当的将其注意力转移,以使之疼痛程度减轻。在同患者交流时,护理人员的语气、态度一定要多加注意,尽可能在交流中得到患者的信任,以将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起来,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又或是行动不便,护理人员需帮助其将日常琐事完成。真多发烧患者,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家属或者患者亲自将被子盖好,避免患者受凉。针对输液患者,护理人员需提醒患者严禁私拔输液管,防止手臂受伤。④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应不断总结经验,事先制定好相关方案以应对存在护理风险的环节,在具体实施时需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防止护理风险发生,将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充分体现出来。
1.3观察指标
若患者护理后病情有明显好转,未再出现之前的症状则视为非常满意;若患者护理后病情有一定改善,症状逐渐消失则视为满意;不满意则是患者护理后病情仍未好转,症状仍未好转,甚至越来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调查数据值,以()、%表示临床观察指标,检验采用t、X2,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其中对照组非常满意11例、满意11例、不满意8例;观察组中非常满意17例、满意12例、不满意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便是急诊科室,其收治的均为病情较重、发病较急患者,具有任务量重,风险高的特点,对其抢救治疗必须要及时。临床研究
证实,针对急诊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使患者保持放松的同时,感到十分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病情。
人性化护理模式属于较为新颖的一种,以人性化为核心内涵,通过医护人员专业的护理,可使患者全身心得到放松,不良情绪得到缓解[3]。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各项情况(年龄、病情、阅历等)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对其实施个性化护理,并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等护理,使患者身心得到满足,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人性化护理的准则为“迅速、提前、预警”,有助于抢救时间得到最大节约,让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的方式对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针对急诊患者施以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敏,高晓霞,汤晓燕.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6(125):176+179.
[2]王辉,聂世俊,孙洪娜.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分诊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7,04(326):439-441.
[3]闵鹏, 凌国琴, 姚小英.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3, 32(34):163-164.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诊患者;效果
在医院内部中急诊科室至关重要,也是对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主阵地,相教于其他科室,其有着非常高的治疗风险与复杂、繁琐的管理任务[1]。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救治时,不仅要求医生的专业应急能力较强外,且针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也不可忽视。近年来,临床针对急诊患者多采用人性化护理,以让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使之积极参与到治疗中。我院对2017年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急诊患者,共6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数均为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5.1±1.2)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36.2±1.5)岁。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较为相似,不会影响研究结果统计的准确性。
1.2方法
以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包括对患者病情状况与身体各项指标做严格监测,发生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包括: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第一时间将病房打扫干净,保持房内空气流通、空气充足,同时将病房内的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病房中所有物品的摆设合理,第一时间清理通道内的相关障碍物,让患者通行更加方便[2]。②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均存在不良情绪,即焦虑、抑郁等,所以护理人员应经常同患者交流,对其情绪变化予以充分掌握。护理人员可把过去治疗成功的病例介绍给患者,使之对治愈疾病充满信心,进而积极配合治疗。若患者病情较重,护理人员可结合起兴趣爱好同其交流,适当的将其注意力转移,以使之疼痛程度减轻。在同患者交流时,护理人员的语气、态度一定要多加注意,尽可能在交流中得到患者的信任,以将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起来,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又或是行动不便,护理人员需帮助其将日常琐事完成。真多发烧患者,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家属或者患者亲自将被子盖好,避免患者受凉。针对输液患者,护理人员需提醒患者严禁私拔输液管,防止手臂受伤。④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应不断总结经验,事先制定好相关方案以应对存在护理风险的环节,在具体实施时需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防止护理风险发生,将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充分体现出来。
1.3观察指标
若患者护理后病情有明显好转,未再出现之前的症状则视为非常满意;若患者护理后病情有一定改善,症状逐渐消失则视为满意;不满意则是患者护理后病情仍未好转,症状仍未好转,甚至越来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调查数据值,以()、%表示临床观察指标,检验采用t、X2,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其中对照组非常满意11例、满意11例、不满意8例;观察组中非常满意17例、满意12例、不满意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便是急诊科室,其收治的均为病情较重、发病较急患者,具有任务量重,风险高的特点,对其抢救治疗必须要及时。临床研究
证实,针对急诊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使患者保持放松的同时,感到十分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病情。
人性化护理模式属于较为新颖的一种,以人性化为核心内涵,通过医护人员专业的护理,可使患者全身心得到放松,不良情绪得到缓解[3]。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各项情况(年龄、病情、阅历等)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对其实施个性化护理,并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等护理,使患者身心得到满足,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人性化护理的准则为“迅速、提前、预警”,有助于抢救时间得到最大节约,让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的方式对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针对急诊患者施以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敏,高晓霞,汤晓燕.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6(125):176+179.
[2]王辉,聂世俊,孙洪娜.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分诊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7,04(326):439-441.
[3]闵鹏, 凌国琴, 姚小英.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3, 32(34):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