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重庆市
  时间:2016年4月19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万众一
  大半年前,重庆新四军研究会就邀请我们去寻访老兵。
  昨天,如愿和王路奇结伴而行,从南京坐动车约十来个小时,傍晚时分抵达重庆北站。快到出口,已见重庆新四军研究会的王正国、侯念平,举着牌子在站口等了,他俩还协调了一辆部队干休所的车,接我们入住宾馆。走进重庆,顿感宾至如归。
  王正国,是重庆研究会的常务副秘书长。由他陪同,今天在重庆寻访的第一位新四军老兵,名叫万众一。老人把我们迎进家门时,客厅里已有几位客人,都是湖北老乡,远道来探望他的。万众一是湖北应城人,应城今为县级市,公元454年开始设县,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彰显了这个小城的战略地位。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之后,距离武汉百余公里的应城同遭劫难。万众一的家境惨淡,母亲生下4个孩子,他在万家排行最小,父亲离世早,他生下来没见过父亲。为了生计,母亲让他去了地主家放牛。日军在应城无恶不作,万众一目睹在眼,痛恨在心,1940年,万众一成为了一名新四军小兵。
  万众一,八十有六的人,精神矍铄,十分健谈,声如洪钟。访谈,是从一张老照片开始的。这是一张黑白的两人全身合影照片,放置在餐厅旁的边柜上。照片上一个高大,一个瘦小,穿着新四军的棉衣、棉裤,腰间束着皮带。王路奇端详后笑言,“个子高的,像是李先念”。万众一跟着笑了起来,“是李先念,旁边的小个子是我,这张照片是1945年在宣化店照的”。宣化店,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个红色地名,属于鄂豫相交的边界镇。宣化店原本为河南省罗山县管辖,1933年湖北礼山建县,宣化店划给了礼山县,新中国成立初期,礼山县改名为大悟县。1946年时,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解放區行政公署移驻宣化店,这一年6月,中原部队在这里揭开了“中原突围”战役序幕,打响了全国解放战争的第一枪。
  老人回忆,他和李先念拍照的时候,抗战已经胜利了。刚到新四军的时候,万众一只有10岁。因年龄小,当勤务小兵。他曾被送到新四军五师办的洪山公学读书。回到五师师部,师长是李先念。有一次,李先念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肩膀问,“叫什么名字”,他立正回答:“我叫小毛”。小毛,是万众一的乳名,按老家风俗习惯,男人结婚之前是没有正儿八经名字的,通常叫乳名。小毛人机灵,李先念喜欢,就半开玩笑说,小毛,改个名吧,我看就叫万众一,万众一心抗日,万众一心打鬼子。于是,在不经意间,一个万家的孩子“小毛”有了响亮名字。这件事过去了70多年,老人仍说,“李先念为我改名,是我一生一世的美好记忆”。
  改了名,万众一同时有了思想飞跃。他开始明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要靠全民族万众一心的团结抗战。皖南事变爆发,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万众一所在的豫鄂挺进纵队,随之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这个师远离军部,独立担负抗战任务。万众一回忆,“抗战的时候,真是万众一心哇,军队离不开老百姓,军民好比一家人”。部队宿营在群众家里,老百姓提供门板、稻草,部队要离开了,把群众家里扫干净,水缸里的水挑满。遇到日军扫荡,部队有时分散隐蔽行动。万众一动情地说,“日军来扫荡,我们是老百姓的儿子,鬼子一走,我就是共产党的小兵。保护我的那一家,有女儿没有儿子,到后来真想让我做他们家的儿子,我回来向部队如实汇报了,领导说,部队流动性大,还是谢辞为好”。万众一说,那个年代,所谓的武装杂牌多,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不失时机,广泛向群众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和新四军的性质,积极协助地方减租减息,有力巩固了鄂豫皖边抗日民主根据地。
  万众一认为,万众一条心,共产党员是中坚力量,是革命的种子。迄今,他仍怀念着一位共产党员——颜斌。颜斌是从红军来到新四军的,他是万众一的入党领路人。抗战胜利那一年的冬季,天气寒冷。新四军五师和八路军南下支队、河南军区部队以及冀鲁豫军区一部分,已组成了中原军区,军区机关就设在宣化店。万众一和颜斌,同在机关电台做报务工作,颜斌参加革命早,资格老,是共产党员,他发现万众一年龄不大,有组织纪律观念,记忆力强,发电报发得好,每次完成任务出色。一次,颜斌找万众一谈心,问他“知道不知道共产党员”,万众一反问颜斌,“参加了新四军不就是党员了吗”?颜斌笑了起来,“新四军是新四军,党员是党员,党员是新四军中的先进分子”。颜斌又说,“共产党员是模范,党员还要做别人的思想工作,团结其他人一起进步”。这一年,颜斌介绍万众一入了党。中原突围,淮海战役,挺军西藏,转战西南,万众一拿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与战友心连心,一起出生入死,战胜了难以计数的艰难困苦……
  一说到万众一心,老人感慨万千。他说,“万众一心,只有人民军队才能做到。因为我们是共产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了同一个目标,相互关心,官兵平等,再大的干部都平易近人,是一个革命的、温暖的大家庭。”万众一在报务队集训时,时为李先念夫人的尚小平是指导员,她像老大姐一样关心他。1946年的春天,董必武代表中共中央来到宣化店慰问中原军民,万众一正在洗衣服,没有肥皂,想不到董必武送给他一块四合一香皂。大部队从甘孜到拉萨,行军三个月,帐篷搭在雪山上,同甘共苦一条心。那个时候,万众一每月可拿到120块大洋,听闻一个战友家庭有困难,他一次给了这位战友800元。
  1957年,万众一成了家。妻子富美如,是解放军三医大的医务工作者,老家在河北的宛平,就是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地方。两个人从抗战年代一同走过,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两人相互支持,比翼齐飞,相濡以沫60年。访谈时,万众一朝富美如笑笑,“现在我为她打工。”富美如身体没有他好,他每晚给她端洗脚水。用完餐,抢着把碗洗了。万众一认为,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的家,小家和谐了,国家就安稳了。
  万众一脸上,岁月留下的痕迹很多,可他目光深泓,胸怀依旧。邓小平南巡时,万众一恰巧在深圳,他聆听过小平同志的讲话。200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万众一以新四军五师老战士的个人名义,给时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写信,倡议市里在组织纪念抗战60周年大型活动时,邀请100名企业家登上舞台,和市领导们、重庆人民合唱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黄镇东收到万众一来信,专门委派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万众一联系,商定这项活动。之后,贺国强、汪洋、黄奇帆、孙政才等领导先后来到重庆任职,万众一想重庆之大局,同样向他们举荐人才,真诚提出推进重庆改革发展的建议。   万众一,曾在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深造,毕业后在邮电、电信等领域工作过。1991年离休,时任重庆市针织公司总经理。这一年6月,他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了重庆市非国有企业发展促进会,壮心不老,不忘初心。一个老兵,感动一座山城。
  这一生,万众一对李先念情有独钟。2011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万众一诗文集》,收录他52首诗歌。其中一首《怀念李先念》:“高擎红旗凌云天,唤起群雄挽狂澜。勇赴长征经磨砺,亲率雄狮战凶顽。出生入死风云动,顶天立地节义全。喜逢祖国六十岁,恭贺师长百周年。”20世纪80年代,万众一曾拜访过老师长,时任国家领导人的李先念问万众一有没有来北京工作的想法,万众一笑了,“我在重庆有家了”。李先念逝世后,万众一去北京特地探望了林佳媚,还合了影。
  记者感言 来到新四军队伍的人,出于各种缘故考慮,不少人把名字改了,这是抗战年代留下的历史印记。万众一,他是由一个新四军的师长为其改名、还改得挺有新意,况且这位师长后来成了共和国的主席,这样,他名字就自然增加了几分传奇色彩。姓名,是人们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既镌刻了家族血统的烙印,又往往辐射出一个时代的信息,无论给孩子起名的元素是什么,多多少少隐寓着五彩缤纷的人生抱负和目标追求。李先念让新四军小战士小毛改名为万众一,寓意独具匠心,就是万众一心,坚决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他饱蘸深情,慈父一般,勉励万众一把个人“一滴水”汇入全民抗战的滚滚洪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勇往直前。《后汉书·朱隽传》里这样说:“万人一心,犹不可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万众一心是民族之魂。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啦啦队的主题曲就叫《万众一心》。我们还记忆犹新,1998年8月16日那场抗洪救灾义演《我们万众一心》,“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听见卢沟桥上的枪声黄河的怒吼,一个古老民族,迎着战火硝烟昂起头。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看见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城楼,多少峥嵘岁月,我们万众一心写春秋。那是悲壮的音符化作不屈的节奏,那是民族的呐喊激荡山川河流,那是铿锵旋律流淌五千年深厚,那是进军号角响彻华夏神州。”一场义演,场内场外募集捐款、捐物超过了6亿元。万众一,意为万众之一,无数个“一”加起来就是“众”,树多成林,人多心齐力量就大。李先念同志是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第五师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一个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中原抗日根据地,一支拥有5万余人正规部队、30余万民兵的中原抗日武装,当年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各个地区的抗日战场。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出动员令:“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人会老去,人名不老,名字里的故事源远流长。2016年岁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3.8亿。中国梦,人民的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定梦想成真。万众一心,无论过去和现在,总带给人们激励、温暖和向上的力量。万众一心,一个昭示国家未来、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精神坐标。
  (责任编辑 束华静)
其他文献
2016年12月26日,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合肥召开《云岭》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领导、特邀嘉宾、作者、《云岭》杂志编辑部及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云岭》杂志编辑部主编田式祖作了《〈云岭〉》的历史回顾》,副主编刘以顺作了《〈云岭〉对毛泽东新闻报刊思想的坚持和运用》,副会长聂皖辉作了《拥抱〈云岭〉》的发言。之后,《铁军》杂志社总编辑李赞
期刊
订阅《铁军》杂志已经两年有余了。最早接触这本杂志,是在江苏海安参观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时,一位当地的老同志推荐给我的。虽然忘记了那位老同志的名字,但他当时向我推荐这本杂志时的一句话我还记得,“这是一本宣传中国军队,尤其是新四军的权威杂志,不仅传播着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更是一本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备的杂志。”  2016年4月的《鐵军》里面有两篇文章让我感触颇深。一篇是章熙建的《枫林的
期刊
在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2016年12月12日,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會向南京大屠杀期间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南京民众、记录日军暴行的国际友人,颁发“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表达江苏人民对他们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的崇高敬意。  原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原南京基督教青年会工作人员、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奇之子罗伯特·费奇,原金
期刊
1935年10月,张学良出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习惯称副司令)兼代总司令(总司令为蒋介石)。杨虎城时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军事上归张节制。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第一个高潮是临潼捉蒋,第二个高潮是张学良放蒋,第三个高潮则是惨痛的“二二事件”。“捉蒋”“放蒋”广为人知,而“二二事件”却鲜为人知。  适逢“二二事件”80周年之际,
期刊
青松肃穆,一副副挽联随风轻扬。随着哀乐响起,人们默哀肃立。浙江安贤园里在松柏映衬下“气壮山河”的墓碑,分外洁净、庄严,2月25日,抗战英灵许慎的安葬仪式就在此举行。  许慎,原名钱光仁,浙江诸暨人,出生于1922年9月。时代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1938年,许慎原是浙江诸暨一个年仅16岁的私塾少年,在华夏大地燃起熊熊抗日烽火时,他弃笔从戎离开故乡热土,奔赴千里之外的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培训,并且于
期刊
春风拂面,细雨绵绵,杨柳依依。我伫立在大胡庄82烈士纪念塔前,默默地重温76年前的那场战斗,默默地哀悼牺牲的烈士!我没有亲历那场战斗,也没有对那场战斗做深刻的调查和研究,然而,我从党史资料和许多网文中读懂了大胡庄战斗,被烈士们在战斗中表现出的铮铮铁骨和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所震撼,所激励!  不久前,我得知在淮安区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的精心努力下,大胡庄82烈士的遗骨与遗物,被放入棺木,迁入大胡庄82烈
期刊
春雨菲菲,芳草萋萋。烟雨江南,金灿灿的油菜花开满山岗。一时间,仿佛徽州人开掘了一座座露天金矿。走进矿山,踏青的人们无不春情荡漾……  3月19日上午9时,徽州区“红色岩寺·星火小练”情景体验式红色之旅启动仪式,在巍峨的文峰塔下、当年新四军点将台前隆重举行。来自市内外的300余名拓展运动员、红色旅游爱好者,穿着红军衣、挎着红军包、扛着刻有“镰刀与锤子”结合的红军旗,在嘹亮的歌声中,意气风发地踏上“红
期刊
苏中里下河水乡的革命老区南莫镇地处“苏中之中”的通、盐、泰三市交界处,是海安县的西大门,也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为了积极策应家乡“引凤还巢”新战略,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贡献老促会份额,南莫镇老促会几经调研,精心谋划,力推实施帮扶青年农民脱困兴业致富的“帮青工程”。  精准定位。2016年初,南莫镇老促会在协助农业普查中发现一个现象:一些家有年迈老人、年幼孩子的青年农民,一头牵挂老人、孩子与种田,一
期刊
说起丝绸之路,不仅陆上有,海上也有。海上丝绸之路甚至比陆上的历史更为悠久。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由于在汉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宋元开始,我国的商船将瓷器、茶叶和铜铁器等通过这条海上通道送往国外,带回一些香料、花草及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等,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等称谓。  中
期刊
炮火。硝烟。被炸成废墟的城市。  泥泞的道路上,逃难的难民流。  字幕:1938年1月,首都南京已于年前沦陷,日军正沿长江向中国腹地进犯。难民们也沿着长江逃往内地。  逃难的路上。  盛子钰和刘文举相携而行。刘背着行李,盛提着一只小提琴盒子。  盛子钰喘息着坐在路边:“大学兄,我又累又饿,实在是走不动了!”  刘文举体贴地:“子钰,那就休息一下,我去给你弄点吃的。”  盛子钰:“这兵荒马乱的路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