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苗讲科学 育人有策略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max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此,教育好孩子是每一个身为父母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有谁不关注自己的孩子呢?有谁不希望“儿成龙,女成凤”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难怪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是,教育好孩子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来不得半点的怠慢,因为人是天底下最高级的动物,他的成长不仅仅包括物质上的供给,还包括身体的、心灵的、情感的、学业的、工作的等诸多方面的关爱。倘若我们作家长的对孩子某一方面给予的关爱与教育有所缺失,往往会导致前功尽弃,留下终身遗憾。
  是的,有的家长会说,我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孩子,可为什么孩子就是如此的不争气,方方面面表现得落后呢?显而易见,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方法的失误。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孩子,我们不但要有爱心和耐心,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倘若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教师,我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一生与孩子打交道。我热爱这种职业,也有自己的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很多年来,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同其他父母一样,我可谓呕心沥血,日夜关注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虽谈不上功成名就,但至少我心满意足了。因为女儿2007年以全省第26名、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现就职于北京一家著名的大型合资公司,工作和生活非常不错。儿子去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并顺利考取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前景十分可观。
  人生在往前学习的同时还应有些回顾与总结。作为教师,身为家长,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有责任把自己如何培养孩子的方法介绍给已为父母或即为父母的人们,与他们一起分享,因为人类是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共同进步的。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现把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献给读者。虽是毫不保留,很可能有些方法不太成熟,甚至可笑,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万事虽重育德为先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浓厚的爱心。倘若失去了这些,即便你很有才华,你也会被社会抛弃,受众人之痛骂了。因此,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就成为重中之重了。而良好的品德的核心就是要有爱心。有了爱心,我们的世间才会呈现和睦,大地才会充满生机。
  品德教育又是所有教育体系中最为复杂、耗时最长的工程,它不可能像种植庄稼那样短期见效。这就要求我们作家长的除了自身要有耐心外,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气味的人。如果家长本身品行不佳,习惯不好,可想而知,要想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孩子那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俗话说的“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家长在具备高尚的品德、浓厚的爱心的前提下,再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就面临方法的问题了。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大讲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要身先士卒,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打孩子咿呀学语慢慢懂事起,我们就注重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了。孩子因年龄和阅历问题可能不明白什么是爱心,我们首先就简明而又形象地告诉他,所谓爱心就是要想着他人,不要老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为自己着想,然后就是付诸行动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艰难地照料一位双目失明又终年瘫痪在床的女儿。逢年过节,我们就带着孩子上门嘘寒问暖,帮助打扫卫生;一位因车祸锒铛入狱的司机,家里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举步维艰。我们又带上孩子上门送去衣物粮油;一位因大火导致家徒四壁的邻居在那里欲哭无泪,深感无助,我们及时带着孩子给她资助;我的两位学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从读高中到读大学直至读研,每月我们给这两位学生力所能及的援助,同时让孩子们知道此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增多,孩子就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什么是爱心,什么是人性。尤其是当他们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受助人对我们的感激的场景时,他们也逐渐明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含义了。身教重于言教,有付出就有回报。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助人的感召力的影响下,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帮助他人,长大就乐于助人了。这不,女儿读大学时就把自己的奖学金拿出大半资助生活困难的室友;儿子一听说哪家有难,就叫我们立马解囊相助。去年清华大学组织他们研究生到河南考察。考察结束时,儿子把国家给的500元补助全部捐献给一位孤寡老人,自己却身无分文,最后向同学借来回家的路费。即便自己空手而归,他也有幸福感,因为他感觉到自己也能为他人贡献绵薄之力了。
  二、人生在世尊老为大
  中华民族本是一个尊老爱幼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怪象:一些身为儿女的特别不尊敬老人,甚至痛恨自己的父母。这些做儿女的轻则对父母横眉冷对、漠不关心,重则拳脚相加、破口大骂,甚至将老人驱逐出门、不管死活。老人生活没有保障,人生没有尊严。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对自己孝顺,但是像这样对待自己的长辈,孩子耳闻目睹天长日久,他怎么可能对你好得起来呢?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孩子对你孝顺,首先你得对自己的父母孝顺,反之亦然。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尊老爱幼的美德,我们时时处处做好表率,用行动影响和感化孩子。例如,我父亲活着时因年事已高,身体欠佳,经常住院。我妻子毫无怨言地到医院悉心照料老父亲,时常为老人捶腰捶背,弄好可口的饭菜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老父亲病危之时我恰好在上班,不能守候在父亲的身旁。而此时父亲大小便失禁,全身脏兮兮的。尽管如此,我妻子义无反顾地为老父亲擦洗着身体,让老人安详地离去。
  对待我的岳母,我也尽职尽责,注重给孩子树立榜样。由于种种原因,老岳母不能在自家生活,我就主动接她到我家来生活和居住。岳母由于腿部残疾不能走路,我们就买来轮椅推着她外出游玩。近则左隔壁右邻舍,远则首都北京。老人家喜欢打牌,我们就不厌其烦地送她到很远的牌友家去让她娱乐。老人年纪大了,常有耍孩子气的时候,我们就洗耳恭听,从不对她发脾气,好让她有个好心情,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赡养老人本来就是我们的义务,更何况我们也有老的时候。其实,我们对老人所做的一切,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在我们的熏陶下,他们渐渐懂得尊敬长辈、赡养老人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孩子们总是主动让给老人。老人平常身体方面要是有个不适,他们常是担心着急,夜不能寐,因为老人和孙子之间建立了浓浓的亲情。难怪我父亲去世时,两个孩子悲痛欲绝哭得几天茶不思水不想。是啊,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模仿着大人的。你敬老,他敬老;你爱幼,他爱幼。这也是社会的一种因果关系。
  关于孝敬老人,尊敬长辈,我的孩子也同样有许多的感慨。儿子读大一时写过一首现代诗歌《到那时》,表达了他内心的观点与看法,的确情真意切。
  三、勤俭节约主题永恒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本是一种千古高尚的情操和万世流芳的美德。但是,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情操与美德正日益褪色,失去了它应有的光辉。很多家长为了体现自己对孩子的爱,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宁可勒紧裤带甚至砸锅卖铁也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欲望,认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当谈起勤俭节约的话题,他们往往嗤之以鼻,认为这个话题现在太落伍了,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提艰苦朴素真是令人笑掉大牙。
  殊不知,这样的行动不叫关爱,而叫溺爱。的确,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改善,人们再也不会像先前那样过着吃了上餐愁下顿的艰苦生活了。然而,物质生活的改善不应成为孩子过度消费的理由。不讲求艰苦朴素,不践行勤俭节约,这很容易让孩子错误地认为我们的一切来得非常的容易,创造物质财富人们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其实,物质财富的创造果真很容易吗?作为成年人,作为家长,我们对此问题内心有太多的感慨。难怪古人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第二,孩子过度的消费又容易在他们中间造成相互攀比之风。十个指头有长短,家庭之间有贫富。一些富有家庭的孩子每天在那里炫耀自己的吃喝穿戴玩,那么,不富有家庭的孩子内心深处就会产生强烈的嫉妒与羡慕。为了达到不输给富家孩子的目的,这些穷家孩子就编造各种借口向家长索取。在家未能如愿,他们就铤而走险到外面去偷去抢,引发一桩桩不该发生的危害社会的案件。第三,孩子过度消费又易引起环境污染和危害身体健康。作为教师,每天走进教室我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将吃不完的塑料袋,喝不完的易拉罐丢得满地皆是。干净的教室简直成了细菌繁殖的垃圾场。试想,这样的环境谈得上健康吗?再看另一方面。为什么现在胖墩墩的孩子越来越多呢?除了遗传的因素外,其实绝大部分与他们后天无节制的吃喝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体的肥胖对生命产生的危害是尽人皆知的。嗨,花钱买痛苦实在不划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厉行节约,做到少花钱达到瘦身健体的目的呢?
  我和妻子都是出身于贫穷的家庭,打我们孩提时代起,我们就深知财富的不易,因此,更懂得珍惜。从我们的孩子学会吃饭的时候起,每餐每顿我们就规定孩子必须定量吃完,不许浪费。穿戴玩乐我们做父母的始终保持低调,从不奢侈。孩子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能用就行。为了给孩子进行艰苦教育,让他们懂得珍惜,理解财富来之不易,孩子上中学时我们都安排时间让他们到乡下参加锻炼,让他们在劳动中亲身体验生活的不易。
  由于家长率先垂范,加上对孩子进行长期的严格的教育,我们的孩子的确继承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读高中时,学习压力大,又是长身体的时候,理应让孩子多多消费。一日三餐我孩子至少要在学校吃两顿,而他们每月的生活费每人只有一百元。如今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一百元钱能买些什么呢?我们作家长的不是舍不得让他们吃喝,而是他们养成了节约的习惯,认为年青人吃饱就行。有一天上体育课,儿子太累太渴,碰巧在操场上遇见我。他不好意思地对我说:“爸爸,能否给点钱让我买水喝?”看着孩子大汗淋漓,我心头一软,立马掏出10元钱说:“孩子,全拿去买水喝。”放学回家,儿子竟将买水剩下的9元钱全部交到我的手上。我的心头为之一震,十分感动,因为孩子太懂事了,他手上是从来没有零花钱的。女儿读大学甚至还穿着高中时候的衣服。是啊,孩子大了,该打扮了,我们叫她多买些高档点的衣服,可她说:“穿朴素些没关系。一个人是否美,不是看他的外表,而是在乎他的内心,是吗?”一句话说得我们无言以对了。
  四、家教从严方修正果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千世界,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只有这样,人世才会和睦相处,家庭才会幸福兴旺。对孩子的家教必须突出一个“严”字,因为“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
  那么,家教包括哪些方面,又如何实施呢?下面就是我的做法。
  (一)教会礼貌待人
  文明礼貌是人与人沟通相处非常重要的素质和修养。一个文明礼貌极有教养的人很容易立足于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处处受到人们的尊敬。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到某家去做客,而主人家的孩子见到你对你不闻不问,更谈不上为你端茶倒水,你会感觉到心底冰凉,认为这孩子很不懂事。相反,若主人家的孩子“叔叔”前,“阿姨”后的叫个不停,你会感到非常亲切,觉得这孩子太可爱了。这就是礼貌待人的作用。
  见到客人,遇见熟人,现在很多孩子不主动向别人问好,甚至别人主动向他打招呼,他也不理不睬,俨然一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样子。而我们有些家长明知孩子在这方面存在欠缺,不对孩子进行教育,相反为他开脱:“我孩子害羞,不爱说话”。这是家长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要知道,孩子见到家长为什么会一口一声地叫“爸爸”、“妈妈”呢?原因很简单,这是家长长期教授的结果。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见到客人,遇上熟人,我们作家长的立马教孩子称呼张三“爷爷”,称呼李四“奶奶”,称呼王五“叔叔”……,天长日久,持之以恒,孩子礼貌待人的习惯不就养成了吗?要知道,世上没有天生的和善,也没有天生的冷漠。关键是家长教了没有,是不是经常性。   是的,我的孩子学业十分优秀。但我认为,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礼貌待人。无论见到谁,他们往往都要主动与别人打招呼,给人一种亲切可爱的感觉。孩子之所能这样,就是因为他们一学会说话,我们就教给他们见面要问候,分手要道别。礼多人不怪,这是人之常情。现在,我的孩子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他们都与周围的人们相处融洽,让人放心。
  (二)教会诚实做人
  为人诚实,人们会对你敞开心扉;做人虚伪,人们会对你痛恨有加。可见诚实与虚伪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我们总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孩子,无论你今后的人生怎样书写,你必须做人诚实,因为诚实是人的立足之本。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我女儿上幼儿园大班,儿子上幼儿园小班放假的一个星期天,天气非常炎热,孩子们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那时开了一个副食店,里面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吃喝的东西。玩着,玩着,女儿突然问发现货架上有满满一盒巧克力。多么诱人啊!女儿非常想吃这可口的东西,但她又不敢随便拿,因为她知道外婆对孩子也是非常严厉的,她不批准的东西谁也拿不去。如何搞到这心仪的美味呢?想着,想着,小家伙计上心头:她自己不拿,叫弟弟偷偷拿了一大把,然后,他们俩将巧克力消灭得所剩无几。吃完后,女儿又担心事情败露,那样是要受皮肉之苦的。这时,她又生一计:她把因天热即将融化的一片巧克力故意将弟弟抹得满嘴都是,自己却将手脸洗得干干净净,好让弟弟作为此事件的牺牲品,自己则平安无事。事情也真巧。当天没过多久,外婆就发现少了许多巧克力,而那天是没有卖出任何巧克力的。于是,外婆就向两孩子问个究竟。这时,女儿先声夺人,指着弟弟的小嘴说:“看,是他吃的”。外婆看到弟弟满嘴的巧克力信以为真,不管三七二十一对他首先一阵痛打。可怜的弟弟就这样为姐姐当了一次挡箭牌。事后,我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对女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她犯错不要紧,关键是要诚实,做事不要栽赃于人。孩子明白了道理,留下了愧疚的泪水。
  而我们有些家长对孩子不诚实的行为漠不关心,觉得孩子在生活中玩些小伎俩是一种聪明,很有心计,甚至主动帮孩子撒谎。不是吗,有些孩子考试抄袭,作家长的明知此事,理应对孩子严加教育,可他偏偏不这样,相反鼓励孩子不抄白不抄。有的孩子一大早不愿上学,只想睡懒觉。于是乎,家长当着孩子的面给老师打电话谎称孩子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试想,家长本身毫无诚信可言,孩子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能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为人诚实可信的人吗?所以说,孩子诚实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做父母的了。
  (三)活用惩戒教育
  古人云:“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就告诉我们,惩戒也是一种教育。古往今来人们之所以运用惩戒教育是因为它有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对犯错的人实施惩戒教育有助于他们长记性,今后不犯或少犯错误。不用惩戒,一个国家何苦拥有法律和监狱呢?
  现在一提到惩戒教育,我们有些家长就谈惩色变,如临大敌,认为惩戒有伤孩子的身体,有损孩子的自尊。事实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对孩子姑息迁就,甚至对孩子犯错持有一种怂恿心态。纵观社会现实,有几个严重犯罪的孩子不是因为家长管教不严、管教不狠造成的呢?
  人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犯了错误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如果我们对犯错误的人过度地包容,那么,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公理与公正可言吗?
  有件事情我儿子至今还刻骨铭心。那是他上小学二年级寒冷的冬天。他以前放学直径回家埋头做作业,十分认真。可是,有一阵子老早放学了,该回家了,就是不见其踪影。到哪里去了呢?在干什么呢?我和妻子暗中观察,探求究竟。终于有一天,我们在游戏厅逮住了他。原来是同学约他打游戏去了,并且到了痴迷的地步。这时对他进行说教有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回到家,我命令他脱光衣服,双膝跪在洗衣板上很久很久。寒冷的冬天受到如此的惩罚是何等的滋味,那是可想而知的。自从受到那次超乎寻常的惩罚之后,孩子彻底明白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能做了。我想,发现孩子不正常的苗头,我们当时如果放任自流,孩子绝对会变本加厉的,后果不堪设想的了。
  再看社会现实。我们有很多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简直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由于这些孩子的家长首先没有刹住苗头,现在家长一个个成了地下特工,成天在孩子屁股后跟踪,整晚个个网吧苦苦寻找。多么可怜!多么伤心!正是因为家长先前不力,所以落得现在苦了家长,害了孩子局面。
  当然,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惩戒切忌滥用,那也要依据事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而确定,并要把握尺度。孩子犯错,我们作家长的第一选择就是要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因为孩子也是人,他们毕竟多多少少懂得一些道理的。我的孩子现在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从小到大,每人我只打过他们两次。倘若无论事情大小,我们一味地进行严厉的惩戒教育,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四)教会自食其力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在一起抱怨:不得了呀,我的孩子什么也不会,上小学还不会穿衣服,上中学还不会系鞋带,甚至上大学回家还要带回一大堆脏衣服作为给父母的“见面礼”,至于烧饭弄炊那就更不提了,简直成了“四腿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
  的确,在现代社会里,出现上述现象的孩子为数不少。究其原因,又与我们作家长的不注重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有关。我们有很多家长实在是太溺爱孩子了。孩子日常的一切事情都由家长包揽到位,不让孩子参加任何劳动,生怕让孩子做一点点事情会伤其身体,劳其筋骨,以为为孩子做的事越多,就表明对孩子爱得越深。这些家长就是不明白一个道理: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总有离开父母的时候。进入社会,孩子连最起码的自我生存能力都不具备,何谈面对处理社会中更为复杂的事务呢?
  现在的孩子学业异常繁重,这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我们一些家长天天接送孩子,餐餐送饭到校,美其名曰是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以减少他们的学习压力。事实上,这对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要知道,学校生活即便纵忙,上下学的时间是有的,吃饭的时间也是有的。如果家长平时督促孩子行动迅速些,孩子上学、回家吃饭完全做得到。这样一来,孩子来回运动一则锻炼了他们的身体,二则为家长腾出了干其他事情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两个孩子高中三年都是在我们学校度过的。按理说,我每天接送他们且为他们送饭那是举手之劳的事情。然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过。道理很简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在劳动中创造价值才有幸福感。读高中的孩子每晚近十点钟放学回家,此时他们大都饿了,很想吃点什么。这时,我们作家长的大都为孩子们准备好了饭菜,觉得这样做理应当然。相反,我们通常情况下是要孩子自己动手,让他们学会一些生活的技能。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作家长的太不近人情,太不爱孩子了!”大家都知道,世上哪有为人父母者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呢?我想,爱是埋藏在心底的东西,应让它含蓄而深重。教给孩子生活的本领那才是给他们最大的爱。我的孩子除了老早学会了处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外(比如洗衣、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还学到了一些厨艺。逢年过节,他们常为客人们展示厨艺,送上可口的饭菜,让人赞口不迭。
  五、挫折教育不可或缺
  人生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它与鲜花掌声同在,它与挫折坎坷同行。人的一生要跨过座座高山,要闯过层层激浪。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明确地告诉孩子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我们应当有面对困境,战胜困苦的心理准备。
  人是一出生就哭着来到世上的。这就注定了人的一生充满着艰辛。但是,如果我们任何一个人面对艰辛做出了自己应当做出的一切,这个人才会笑着离开这个世界,做到死而无憾。这就是我对人生观的理解。
  可悲的是,并非每一个家长都持有这样的人生观。他们总是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扫除人生道路的障碍,铲除人生轨迹的荆棘,试图为孩子创造舒适无忧的生活。良心是用苦的。这样一来,孩子生活在蜜罐里,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可是,生活是无情的,它不会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永久地美好。由于有些孩子平时缺失挫折教育,更没经历挫折的考验,当他们面对生活的不顺时,就没有面对的信念和勇气了。难怪社会上经常出现许多孩子面对挫折悲观失望,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悲剧。鲜花过早地凋谢,作家长的深表同情与惋惜的同时,更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缺失。如果平时我们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慢慢学会提高生活中的抗压能力,孩子的人生不就改写了吗?
  我和妻子总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高山因崎岖而美丽,波涛因汹涌而壮观,人生因曲折而精彩。我们甚至要求孩子把它作为人生的信条。
  不怕孩子经历挫折,相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设置障碍让孩子去面对和克服是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极其有效的方法。
  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中秋节快到了,按照民间习俗,亲戚之就爱你是要相互送礼以表节日的祝福的。恰好那年我们夫妻俩非常忙碌,抽不出时间,女儿有事不在家。我们就叫儿子到他从来没有去过的乡下的一个亲戚家送礼,并且规定他必须在什么时间之前回到家里。我们告诉给孩子亲戚的姓名和所住乡镇的村庄的名字,至于亲戚是什么长相以及村庄的方位,他一概不知。通常情况下,家长是不会让孩子去完成这样的任务的,认为此事对于如此小的孩子难度太大且有相当大的风险性。我们却这样做了。在这种情况下,儿子必须要有克服困难的心态,更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走到车站,他向乘务员询问他所去的乡镇在哪、村庄在哪、该坐哪辆车。到达目的地后,又挨家挨户询问他所要去的亲戚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获得了成功。正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多次抗挫折的锻炼,儿子能做到处事不惊并成功战胜。
  我女儿读书以来成绩一贯优秀,尤其是数学。2006年高考数学考纲明文规定不考向量这一章节。正因如此,老师和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与训练。数学在高考中排在第二科考试,举足轻重。女儿本来对数学充满信心,希望争取得到140分以上。哪知打开数学试卷,她傻眼了。原来试卷中不但有向量知识的考题,而且题目极多,且难度极大。这时,女儿做起题来就慌神了,整个脑袋“嗡嗡”作响,好像要爆炸似的。这种情况下,数学题目竟然没做完,做了的也出现了很多低级错误。那么,其得分就可想而知了。由于抗拒挫折能力不佳,导致后面的学科考试也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的分数出来,居然第一批重点线差4分。女儿终日以泪洗面,足不出户。按她平素的成绩,考取第一批重点大学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怎么办?我就心平气和地给她讲解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道理,人应当直面挫折并鼓起生活的勇气。同时,我给她介绍了像孙殡、张海迪、海伦凯勒、霍金等许多中外著名的残疾人是如何克服生活中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最终获得人生的辉煌的励志故事,让孩子重燃生命之火,鼓足战胜困难的信心。为了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我给她写了一封长信,信末,我鼓励她说:“孩子,要知道,胜利往往属于那些眼含泪水而奔跑的人!”女儿选择复读的当天,我特地为她写了一首诗歌。
  经过痛苦的磨练,女儿变得成熟坚强起来,懂得苦难是一笔财富的道理。2007年,她以全省第26名、全区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
  六、关注学习义不容辞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科学技术的飞跃又来自于文化知识的提高。难怪人们普遍认为“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改变命运”。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够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他的前程该是多么的广阔!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异,做到出类拔萃。这种心情是完全能够理解的。那么,如何让孩子的学习成绩达到预期的目的呢?这里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了。
  (一)注重兴趣培养的关键期
  可以这样说,孩子对周围的任何事物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周围环境的限制和家长的引导的结果。
  自从孩子慢慢懂事起,我常常帮助孩子解答他们不知晓的问题,“炫耀”自己丰富的知识,目的在于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啊,知识这东西原来如此的神奇,有了它,什么都知道了。这无形中就激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向往与渴求。
  我们有些孩子一到上学就哭闹,一做作业就头疼,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这不怪孩子,主要是家长的过错。有些家长终年不读书,长期不看报,即便家里有些书籍那纯属摆设。在孩子面前从来不提一些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东西,更不谈学习的乐趣了。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小学是关水的时期,上初中是蓄精养锐的时候,等到读高中再去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迟。这就大错而特错了。大家都知道,人,好的习惯是难以养成的,但坏的习惯立马就有。再说,小学到初中一共有九年的时间,人生本来就很短暂,有几多个九年呢?生活在这样环境家庭里的孩子对上学读书有兴趣那才是怪哉。   孩子马上要背着书包正式上小学了。我就专门找时间给孩子讲解学校是个什么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学到在家里学不到的很多东西。老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他能教给我们家长不可能教懂的很多东西。有了这样的地方,这样的人,做学生的该是多么的幸福啊!这不又增添了孩子读书学习的兴趣吗?相反,我们有些家长对顽皮的孩子吼叫道:“你等着,老子明天就把你送到学校去关起来。”好像学校就跟地狱一样。听罢此言,孩子对学校,对老师,对学习有兴趣,那又不是怪哉了吗?
  孩子做作业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他们经常会求助于家长。有些家长就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给孩子,万事大吉。殊不知,这可错失了学习兴趣培养的良机。在这种情况下,我是这样做的。不会拼写的字叫孩子查字典,不会算的数教孩子查九九乘法表,“白天为什么天空有太阳,晚上为什么天空有星星”这类问题,就叫孩子打开《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读物。孩子按照家长的指点打开书籍果然能找到正确的答案,非常高兴,觉得小小的书籍如此的奇妙,它能装下偌大的世界。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慢慢爱上书籍,认为它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我想,我这样做,一来无形中帮助孩子提高了动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爱读书的兴趣,真可谓“一箭双雕”。打学习兴趣培养好之后,孩子就非常爱读书了。这不,穿衣吃饭,上床睡觉,甚至厕所方便,孩子都要看书,好像身边没有书就像丢掉了宝贝似的。
  (二)注重兴趣培养的广泛性
  我们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只上学读书就行,其它有兴趣的东西不能涉足。要知道,我们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元素组成的,现代的社会强调复合型的人才。只要条件允许,把握得当,我们不应该扼杀孩子学习方面广泛的兴趣。兴趣广泛,知识丰厚,孩子往往谈吐儒雅,处世灵活,何乐而不为呢?
  有这样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有个小男孩学习成绩非常好,品行也不错。有一天,他发现妈妈的刺绣非常好看,觉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慢慢地,自己也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用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钱买来了刺绣材料,利用学习之余在自己的房间里学着刺绣。哪知道有天晚上,此事被妈妈发现了。妈妈恼羞成怒,觉得一个男孩子学什么刺绣呀,又影响学习精力。但小男孩觉得自己把学刺绣当作一种兴趣无伤大雅,又不影响学习。母子俩你不屈,我不让,相持不下。过了几天,小男孩居然服毒自杀了!遗书中,他自始至终埋怨母亲不该扼杀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相反,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总是鼓励孩子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做到兴趣广泛,以丰富自己的人生。女儿是学文科的,但她医学的,生物的,音乐的,心理咨询的,平面设计的都喜欢。儿子是学工科的,但文学的,历史的,天文的,地理的,宗教的,艺术的一样的爱好。
  (三)注重兴趣培养的灵活性
  我们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活动时特别讲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学生听课会感到枯燥,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同样的道理,家长对孩子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如果因循守旧,不注意更新,孩子也会感到乏味。久而久之,孩子会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的。可见,注重兴趣培养的灵活性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关于兴趣培养的灵活性,我是这样操作的。
  “甜蜜”的“甜”字,本应是先写舌头的“舌”字,再写甘苦的“甘”字。刚学写字时,我儿子总是把“甜”字写成了“甘舌”,完全弄反了。这时,我就巧妙地编了一首顺口溜“要知甘蔗甜不甜,先用舌头舔一舔”让他背诵记忆。这样一来,既帮助孩子纠正了错字,又将辅导寓教于乐,达到了趣味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我想,我们作家长的如果不开动脑筋,只是一味的对孩子说:“甜字先写舌,再写甘”,效果会大相径庭的。
  数学里面有关分数的概念,我们成年人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小学二年级刚刚学习分数的孩子来说,要想理解分数的实质,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都知道,所谓分数,就是“把一个整体‘1’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教给孩子理解分数,我首先给他讲解分数的意义,然后进行现场演示。比方说二分之一。我先把一条线段画在纸上,然后把此线段平均分成二等分,再用彩色粉笔标出其中的一份。那么,标出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的意思。那么,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五分之三又是什么意思呢?按照上述方法就可以同理可推了。
  很多孩子学习汉语能够认识很多字,但不能组成很多词。所以他们所写的文章不能达到妙笔生辉的地步。闲暇之时,我就引导我的两个孩子进行成语接龙,看谁接的最多最好。表现好的,不但进行口头表扬,而且进行物质的奖励。他们相互竞争,生怕输给了对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口头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我们有些孩子,你叫他写,还行。你叫他说,那就太糟糕了。原因是这些孩子缺乏口头表达的逻辑性与胆量。鉴于此,我经常引导我的孩子讲故事,看谁绘声绘色,抑扬顿挫,故事生动。在我的调教下,孩子们为了讲好一个故事,有时通宵达旦地进行准备。这既培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语言的表达能力。确实值得借鉴。我孩子现在之所以能大胆地在大庭广众中表现自己,我想,与他们小时候我注意这方面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前天我把孩子带到公园里去玩了,昨天把孩子带到商场里去逛了,今天把孩子带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了”。所到之处,家长就是没有让孩子带着任务去。这样一来,不能说达到了干一件事情的真正目的。而我就不这样了。带孩子到任何一个地方,我要求孩子注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回到家,要把自己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感想写出来。这样做,无形地引导孩子提高了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所以说,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只要我们作家长的善于开动脑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自己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受益匪浅。
  (四)注重学习辅导的持续性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话告诉我们,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倘若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往往会一事无成。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家长常容易犯“一曝十寒”的毛病。当他们觉得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非常重要时,尽心帮助,可做到废寝忘餐。一旦热情消失,往往十天半月也不见其踪影。这样的家长明显是缺乏恒心的了。
  我有一个邻居,他的孩子智商很高,就是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不良习惯。家长对这些问题也了如指掌。家长着急时,想方设法给孩子讲解刻苦用功的道理,指出不良习惯的危害,介绍正确的学习方法,俨然是极为负责的家长。可是,大部分的时间里,家长经不住外面的许多诱惑,在外面玩得天昏地暗,哪管孩子的什么学习和生活。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又匆匆离去。孩子本来就有许多毛病,加之家长对孩子的帮助又长期不坚持,这个孩子最终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上幼儿园起,我就立下誓言,今后无论多忙,我都要按时准点回家辅导孩子,做到尽职尽责。我也的确这样做到了。我想,这样做有如下好处:一是让孩子有家的感觉,让他从中感受到温暖;二是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形象;三是可以及时地帮助孩子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做事一要认真,二要持久,这给我孩子的人生带来莫大的好处。我的两个孩子一直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即便如此,我还是时常督促他们人活到老,学到老,切不可满足。
  七、犯错不怕错则改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人,他都有犯错的时候,尤其是小孩,因为孩子年龄小,社会阅历浅,难以分辨是非,明白事理。
  按常理,孩子犯错,我们作家长的理应及时地批评指正孩子的错误,讲明错误的危害,让他从中吸取教训,日后不犯或少犯错误。然而,有些家长就忽略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孩子犯错再正常不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错误熟视无睹,百般袒护,这就更严重了。殊不知,小错变大,后患无穷。
  有的孩子习惯不好,乱丢乱扔;有的孩子出言不逊,破口大骂;有的孩子纪律松弛,做事拖拉;有的孩子品行不端,偷盗成瘾……,俗话说,有因必有果。这都是为人父母者平时没有对孩子严加管教的结果。
  当然,孩子犯错,我们绝大部分家长还是及时地给予孩子帮助教育的。但批评教育孩子也有其中的艺术。
  第一,注意夫妻角色的分配。孩子犯错,我们作家长的非常气愤,这很正常。有的夫
  妻往往双双上阵,劈头盖脑地将孩子骂个不停,或是给孩子一阵痛打,让孩子吃饱“红烧肉”。要知道,孩子是有逆反心理的。如果家长骂得过多,打得过狠,他往往表现得很倔强,死不改悔。孩子犯错,我和我妻子是这样分工的。要么我唱黑脸,要么她唱红脸。唱黑脸,就是对孩子的错误严厉批评,毫不客气;唱红脸,就是事后对孩子进行深刻的教育,耐心而体贴。严厉与关爱并存,效果当然就理想了。
  第二,注意把握语言的分寸。我们有些家长批评孩子时口出粗言,不讲分寸,满口都是“你怎么犯如此低下的错误呢?简直猪狗不如!”、“你快去死吧,别在老子面前丢人现眼”。同样要知道,孩子也是有人格和自尊心的。过激的言语一旦刺痛他的内心深处,他会觉得父母对他彻底地失望了,于是就破罐子破摔,变本加厉。一样地,孩子犯错,我很揪心。多数情况下,我依旧忍着愤怒和颜悦色地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在亲情和关爱的双重作用下,是石头也会被捂热的。
  第三,注意批评的时效性。我们总是强调当天的事情当天做,批评教育孩子也应这样。我们有些家长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没做到及时的批评,总是事后记起再说,这很容易让孩子造成一种错觉:我的错误绝对不严重。长期以往,孩子捕捉到了家长的脾气,他的胆量不越来越大才怪呢!有时我们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他很可能有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作家长的还要继续找时间与孩子交流,切忌不讲效果,一次了事。
  八、灵活沟通增进情感
  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有很多方法,它包括语言的、文字的、肢体的、实物的等等。不同的沟通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效果。比如,语言交流,它直接,涵盖面广;文字交流,它深重,情真意切;肢体交流,它速效,富于联想;实物交流,它具体,简明扼要。
  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有些家长方法单一,只用语言交际,不注重其它方法的运用,这使得孩子感到很枯燥。难怪有些家长刚一开口,孩子就抢先道:“别说别说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的耳朵简直听出茧了。”家长满腔的热血,最终无功而返。
  与孩子进行情感的沟通,我比较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2006年,女儿高考失利后,她很长一段时间未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表现得很郁闷。除了跟她促膝谈心外,我还于深夜给她写了一封长信放在她的床头。第二天女儿醒来,读罢为父给她饱含深情的来信,她百感交集,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生缺乏战胜失败的勇气。同时,透过字里行间,女儿深切地感受到家人对她的不抛不弃和浓浓的亲情。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孩子在某个方面取得了成绩,我当然是很高心的。这时,我常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以表心中的喜悦,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要对孩子进行励志教育、挫折教育或人生理想教育,我会不失时机地找来一些文章或图片让孩子阅读观看,从中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作家长的用意。
  去年儿子考取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全家人异常高兴。那么,如何表达这一心情呢?鉴于儿子平时也喜好动笔作文,我写了一首题为“父母的心声”的诗歌通过邮箱发给了他。细读诗歌,儿子从中感受到了父母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是如何呕心沥血,献出所有的爱的,同时又感受到家长给予他的厚望与期盼。
  跟孩子进行沟通,也有一个经常性的问题。社会上却有这样的现实,有些孩子性格孤僻,不爱交际。且不说跟别人多说话,一年到头跟自己的父母也难得说上几句。这些孩子进入社会与人相处往往受到别人的冷落。孩子难道天生就是如此的吗?不。这是外部环境造成的结果。有的家长根本不与孩子沟通,要么沟通甚少,他们认为,大人与小孩之间没有什么好谈的。天长日久,孩子当然就变得孤言寡语,不善言辞了。
  我们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气氛融洽。每天大人与孩子之间总有探讨不完的话题,令周围的人们羡慕不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咿呀学语起,我们总是鼓励他多开口说话,即便说错也不要紧,事后注意纠正即可。孩子放学回家,家长要求他们反馈一天的学校生活,或者向他们告知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互通有无。有时,为了探讨一个问题,家长与孩子各持己见,引经据典,好像进行辩论大赛一样难分胜负。在这种环境里,家长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动态,把握他们的脉搏,同时又锻炼的孩子交流沟通的胆量和能力,达到家长与孩子双方共赢的地步。   总之,与孩子进行沟通,我们切忌方法单一。唯有灵活多变,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荒芜的田地能长出丰硕的果实,那是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九、关系平等尊重人格
  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睦的家庭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是,有些家长就不这样看待。他们认为,在家庭事务中,家长永远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唯我独尊,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不值得借鉴和考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孩子毫无人权可言。要知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作为家长,如果善于倾听孩子的建议,一来可以修正自己某些计划中的不足,二来可以调动孩子畅所欲言的积极性,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参政议政打下牢固的基础。
  我们家的一切事情都是透明公开的。家里想做什么,除了家长有所考虑之外,同时让孩子发表建议,参与论证。比如,家里要装修房屋。房屋要设计成什么样的风格,材料怎样购买,怎样施工才算厉行节约等等的问题,全家人在一起谋划讨论,决不搞“一言堂”。这样一来,既尊重孩子的发言权利,同时,即便房屋装修不尽人意也不会落得孩子的抱怨。
  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还包括家长要学会向孩子道歉认错。“人无完人”的道理是尽人皆知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一旦委屈冤枉了孩子,就应放下架子向孩子道歉,尊重他的人格。关于这一点,有些家长又有不同的观念。他们认为,世上哪有长辈向晚辈认错的道理?这岂不是乱了规矩吗?要知道,一个善于向孩子道歉的家长更受孩子的敬重。向孩子认错,不但不会降低家长的地位,相反更会树立家长高大的形象。
  儿子上小学时,有一次家里用于做生意的钱不翼而飞了,我妻子翻箱倒柜怎么也找不到。回想几天来所经历的事情,她断定是儿子偷去了。于是,妻子就把儿子找到跟前首先是一阵逼问,然后就是一阵暴打,要他交出“赃物”。儿子哭呀,喊呀,没有承认偷了家里的一分钱,因为他问心无愧。一时间,全家人就在猜疑中度过。可是,没过几天,一位亲戚上门来了。原来是亲戚一时手头拮据向我妻子借走了那笔钱,现在如期归还了。事情的前后弄清楚了,妻子恍然大悟,觉得对孩子心存愧疚,主动向孩子赔礼道歉。孩子原谅了妈妈,觉得妈妈是个有错就改的人,没有以家长自居。全家人眉开眼笑,又回到了往日欢声笑语、和和睦睦的家庭氛围中。
  事实证明,尊重人格,学会道歉,是家长为人处世必备的素养之一。知道了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作家长的为何不身先士卒,树立表率呢?
  十、理想教育人生极致
  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里所说的精神实质上指的是理想。理想是人生赖以生存的动力。有了它,人生才有奋斗的方向,人生才显得辉煌。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卓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名垂千古,就是因为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有着崇高的理想,并不遗余力为之奋斗。
  有的家长,一生只求过得去,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要孩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足矣。这就导致孩子安于现状,毫无鸿鹄之志可言。试想,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哪个方面会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进入社会后在工作岗位上会出类拔萃吗?
  当然,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也要面对现实,切忌异想天开。有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个幼童,你不可能要求他立马成为思想家,一个双腿残疾的孩子,你不可能要求他成为短跑冠军。很多家长的确为孩子制定了人生目标,但太不现实了。虽然孩子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屡战屡败,毫无收获。在这种残酷的现实下,孩子往往会悲观丧气,缺乏再战的勇气了。因此,给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步步为营。
  跟天下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我也为孩子制定了人生目标,且坚持不懈地对他们进行人生理想教育。但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上小学时候,孩子是天真而又单纯的。有的家长就不切实际地帮孩子树立远大目标:长大后一定要当科学家或发明家。针对孩子年幼的特点,此阶段,我只要求孩子行为规范、学习认真、体格健壮、心智健全。这就是我对他们的要求,也就是孩子要实现的第一理想。到了初中,随着阅历的增多,知识的丰富,我就要求孩子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展示自己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独特的才能。这就是完成目标,实现理想的第二步。读高中,马上进入成年了,面临着高考和今后人生的巨大压力。鉴于孩子品学兼优,我对孩子的目标的确定就有了质的飞跃。考个第一批重点院校算什么,一定要考个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高等院校。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给孩子的目标一旦提高,家长也要为其实现目标付诸许多的努力。比如,在高中阶段,为了帮孩子实现更高的目标,我时常给他们讲解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人物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而不辞辛苦,甚至赴汤蹈火的动人事例,同时给他们进行警醒教育,教育他们要脚踏实地,切不可浮躁于事。当他们为着实现理想遇到障碍心灰意冷时,我就给他们讲解人生不可能平坦无阻,相反更多的是荆棘与波涛的道理。通过长期的人生理想教育,两个孩子都实现了人生既定的目标。
  两个孩子现在长大成人了,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这时,我就教育他们,青春是人生最美丽的年华,切不可虚度。应当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贡献自己应有的才华。为此,我又特地为两个孩子写了一首诗歌——《青春之歌》,以激励他们。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的孩子们正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父母无微不至的帮助一步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奋斗努力。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一定会在今后人生的旅途上到达最光辉的境地!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一中邾城校区外语组)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劳动力市场逐渐完善,人力资本在个人获得经济收入、满足社会生活需要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在教育产业、教育市场理论的影响下为越来越多的个人所认识。随着个人教育投资意识增强,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家庭教育投资比重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支出的过快增长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教育支出已
期刊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正值幼升小,小升初,许多家长都在为给孩子找个好学校忙碌。中国之声近日接到一些家长反映,国家明令禁止的重点班、实验班在许多学校依然存在。  2006年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各地也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到现在,实际的执行情况却参差不齐。  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询问了多所中学,其中
期刊
由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人民网韩国公司和韩国《朝鲜日报》共同举办的中韩青年国际交流项目“中韩未来之路一青年夏令营”8月26日在首尔圆满结束。  此次夏令营的主题是“从孔子到韩流”,来自韩国峨山书院的20位毕业生和来自中国高校的20位大学生探访了孔府、孔庙、孔林等中国儒家文化圣地和陶山书院、宗庙、成均馆等韩国儒家文化圣地。  此次夏令营活动通过带领中韩两国大学生探讨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希望重新发掘中韩
期刊
意外伤害,已成武汉7岁以下儿童的第一大死因,其中六成以上意外发生在家里。5月21日,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发布研究成果时表示,大多数所谓“意外”都可避免。在家具四角绑上“防撞角”、窗户安装防护栏,总花费不过500元,但大多数家长却没有做到。  儿童跌落伤居意外伤害之首  近日,由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发布一项研究成果——武汉市0-7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干预对策研究,列出了儿童受伤原因的前五名。居于
期刊
一年一度毕业季脚步临近,家有学子的家长们可得留个心,别因找升学捷径上当受骗。记者昨日从蜀山区检察院获悉,该院提起公诉的一起诈骗案已审理,犯罪嫌疑人李某和张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骗取了大量财物。  2004年,23岁的张某从合肥某高校毕业。2009年9月,张某从朋友李某那听说有个搞钱事。李某告诉他,认识个刚毕业的本科生,想读张某母校的研究生,家人愿意出大价钱。张某自知没此能耐,但听说对方开出28
期刊
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高考(微博)临近,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侄女的反应倒很平静:“上四年大学,一年得花两万多,到头来工作还是不好找,不如现在出去打工。”侄女说,在她就读的乡镇高中,升学率低,上好大学难,弃考的同学屡见不鲜,“除非你考上一线名校,否则念书的路也不平坦。”  读书改变命运,这
期刊
青岛市12个区、市近日发布了幼儿园招生方案,其中,3个区、市划定了36所“就近入园”试点幼儿园,部分农村区、市主城区也向社会公布了“就近入园”幼儿园的名单。此次试点工作主要将户籍作为划定区域招生,实施“就近入园”的标准。  根据招生方案,试点幼儿园将从5月24日开始向社会发布招生简章,并统一规定报名时间,各幼儿园不得提前报名。参与“就近入园”的试点园将参考小学往年就近入学的形式,结合幼儿园周边居民
期刊
内容提要:三主体教育作为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和家长主体互相联动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弥补教师主体、学生主体联动机制的不足,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三主体教育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基本内容为学生身体发展的质量、学生理性发展的质量、学生非理性发展的质量。三主体教育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基本途径为对话、合作。三主体教育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基本方式为尊重和理解。  关键词:三主体教育:学校:教学
期刊
1950年10月,几个迫于生计的石匠、木匠、泥水匠,在蓬溪县城自发组合,扯起蓬溪县建筑工会(蓬溪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前身)这面旗帜的时候,他们绝对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赖以养家糊口的这面旗帜,在饱经五十七年风雨之后,不仅没有丝毫褪色,甚至还变得如此光彩夺目,成为四川省集体建筑企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1992年,排名49位)、建设技术创新先进单位(2001年)、建筑先进企业(2005、2006年)和重合同
期刊
摘要:在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消费品行业,实施差异化战略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企业制定差异化战略要结合企业内外部条件、量体裁衣,并且应当是动态的,要适时修改。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战略要注意回避差异化陷阱。  关键词:差异化;竞争优势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首先必须在自己的竞争战略指导下,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企业制胜有三大基本战略(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1、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