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世界知识》写专栏的些许感悟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56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民旺

  2015年年底的一天,接到在《世界知识》杂志上开设专栏的邀请,没有细想便答应下来,一写就是四年。这是我开过的数个专栏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也是我写作活动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经常有刚进入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同行对我说,这个专栏为他们“码出长篇大论”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还有一次,某国驻华大使告诉我,每次都会将我的小文用Google翻译器翻成英文来阅读。这些反馈为我增添了研究和写作的动力,也让我感受到《世界知识》的独特影响力。
  短小精悍的时政评论写作,给了我学术研究之外的另一番天地。我的理解是,评论写作不是很需要细致的数据,也不需要繁冗的历史叙述。它更重视的似乎是对国际地区形势的敏感性、前瞻性和洞见性。同样,它的文字讲究可读性,“说人话”,尽量不要使用晦涩的学术语言。在这里,尽管不要求学术用词的“专业性”和“深刻性”,但却要求对大势的“深刻”洞见。一篇好的评论文章,对作者研究功力的要求丝毫不亚于写长篇大论。
  我喜欢将自己观察思考的星点火花形成文字发表在《世界知识》的专栏中。有时,学术文章的“边角料”就足以形成一篇评论。这种写作的最大好处是,为学术论文的生產提供了先行思考,也有助于作者理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路径。不过,长期写评论带来的问题是知识和思考的积累容易“碎片化”,也就需要通过坚持系统化的专业写作来进行矫正,而后者才是我的主业。
  每月一次向《世界知识》提供专栏文章给了我追踪国际地区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变化的动力。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写专栏的压力,我不大可能坚持自己在中国驻印度使馆工作时养成的习惯,每天都花时间关注和思考国际形势的动态发展。由于《世界知识》在国际问题研究界的影响力,我对自己写下的每篇专栏文章无论在文字、架构还是观点、思路上都不敢懈怠,基本是每写完一篇就开始琢磨下一篇了。要感谢安刚的专业修改和细心编辑。没有他的认真,我可能保证不了每篇评论的专业水准,尽管有时我也会抱怨他把我文字中的“锋芒”给抹掉了。
  在专栏写作过程中,我形成了不少分析的经验和感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国际地区形势的分析要注意把握时间节点,比如重大事件的发生和大国的国内选举。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存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很多重要的时点正是这些规律发挥作用的节点。以近年中印关系的发展为例,2017年的“洞朗对峙”无疑是重要的时间节点。抓住时间节点来观察国际形势,能更容易地把握住形势变化的规律性和曲折性。
  另一个感悟是,在关注“势”的同时,也要关注“事”。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者大概是最喜欢分析“势”的,比如对未来中印关系可能“变好”或“变坏”的判断。对“势”的判断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把握住了“势”,才能更好地判断和解释很多“事”的发生。中印关系曲曲折折时好时坏,但还是存在基本规律: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当然,对“势”的判断要求研究者、观察家能超越双边层面的因素,把视野放到全球和地区的层面上看问题。
  “事”是“势”的具体表现,所以也要对“事”的具体细节有所把握,“魔鬼往往隐藏在细节中”。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外交议程都是公开的,加上媒体的开放度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很多外交事件的细节都可以从公开渠道获得。尽可能地了解外交事件的互动细节,是培养对国际地区形势变化敏感性和“政策感”的基本要求。
  再者,国际地区形势分析的理论水平很重要。很多研究者认为晦涩的理论在具体国别和区域研究中无足轻重,甚至排斥相关学习。在我看来,理论提供了组织复杂经验现实的工具。现实如此复杂多样,如果没有理论的简化,我们如何能够从一团乱麻中抽取最重要的线索?国际关系理论学习为我理解南亚地区形势提供了最朴素的直觉。比如,与印巴边境形势常起激烈摩擦形成对照,中印边境地区总体上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尽管有时也会发生对峙,战略稳定理论提供的攻守平衡因素为解释这一现象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同样,权力转移理论和结构现实主义也能为解释中印两个崛起大国的外交战略提供路径。
其他文献
曾经失落的机会  东北亚是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状况最复杂的地带之一,深受二战、冷战遗害至今。尽管有“亚洲龙虎”经济腾飞的带动,东北亚的国别繁荣指数早已领先于世界,但区域经济合作条件在此始终不能真正扬帆启航,构成一个令人深感无奈的“黑洞”。当然,换个角度看,东北亚也可以说是全球区域次区域合作有待耕耘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从吉林省珲春市防川风景区拍摄的横跨图们江的朝俄铁路大桥,江左岸为俄罗斯,右为朝鲜,远
今年1月初,台湾最高学府台湾大学通过校长遴选委员会,投票选出该校财务金融系讲座教授管中闵担任新校长。由于民进党当局无法容忍管中闵这位具有“深蓝”背景的知名政治人物掌管臺湾龙头高校,先后动员行政、监察、司法等多部门力量强行“拔管”,并在4月27日明确驳回管中闵的当选台大校长资格,要求台大重新遴选。2015年2月3日,台湾即将卸任的“国发会主委”管中闵面对媒体,笑称自己也将成档案的一部分。  民进党当
新西兰政府近日公布“道路零死亡”方案,力争未来十年内将新西兰的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减少40%,并最终追求零死亡的愿景。  根据方案,新西兰计划在未来三年斥资14亿新西兰元用于提升3300公里事故多发道路的安全性,主要措施包括:给道路增設隔离栏以减少正面相撞事故、增设侧屏障以减少侧面相撞事故、增设震动带以起到减速提醒作用等。方案公布后有四周的公开咨询时间,政府将根据收集的意见进行修改。  由于道路狭窄崎
莫迪缘何能连任  2019年5月,印度人民党(BJP)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总理莫迪实现连任,印度进入“莫迪2.0”时代。莫迪连选连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尽管印度经济增速放缓,但莫迪任上推出的社会民生项目让普通民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二是莫迪在安全和反恐等问题上立场强硬,特别是对巴基斯坦坚持孤立打压,甚至采取越界军事打击等手段,受到国内强硬派支持。另外,莫迪个人清廉、有决断的形象也是BJP胜
上海犹太人的三个社区  犹太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关系早在20世纪中期中以两个现代国家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数百年了。进入近代以来,在上海出现了塞法迪-巴格达犹太难民社区、俄国难民社区和欧洲难民社区这三个犹太人社区。  第一批抵达上海的犹太人是英帝国统治区域的犹太人,他们最初来自巴格达,鸦片战争后追随着包括鸦片商人在内的英国商人的脚步来到上海,主要目的是经商,其中包括著名的沙逊家族、嘉道理家族、哈同家族和以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劳工组织1月19日发布全球就业趋势报告称,尽管美国和部分欧盟国家的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全球范围内失业人数在未来两年将进一步增加,2017年将超过2亿。    报告称,2015年全球失业人数为1.971亿,比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增加了2700万。其中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从2014年的7.1%下降到6.7%,但这一下降并不足以抵消全球经济低迷所带来的影响。  报告还称,新兴经济体经
5月26日至6月2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应邀访问巴基斯坦、荷兰、德国。  在巴基斯坦,王岐山分别会见阿尔维总统和伊姆兰·汗总理。王岐山表示,中巴是“铁杆”朋友。建交68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国始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结下了最真诚的友谊。近年来,中巴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中方愿同巴方加强各领域、各层次、全方位合作,让中巴友好更好地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打造新时代更紧密的中巴命
冯玉军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成功地运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改善了不利的国际环境,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的经典范例。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运筹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过程中开启的。为了抗衡苏联的安全威胁并获得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与市场,改善中美关系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条件。但这决不意味着,运筹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就是简单的“联美抗苏”。毛泽东和邓小平运筹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是因势而动、因时而变的,其精髓在于
随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合作日益引起这一地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切。作为先来者,德国、俄罗斯、美国和法国已在中东欧立足,且有各自的利益所在。了解这些国家与中东欧利益关系的结构和深度,对中国与中东欧地区国家进行多领域合作,以及正在展开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德国:试图对中东欧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全覆盖2017年7月6日,三海国家首腦峰会在华沙举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俄】《星火》2018年1月22日  上周,俄羅斯联邦审计院开展了“预算支出效率——国家治理的镜子”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俄罗斯政府下属的53个联邦权力执行机构,其中包括16个部委、19个局、18个署,共涉及37.36万人。上述部门和人员管理着超过9万亿卢布(约占全部预算支出的70%)。  现任总理梅德韦杰夫在2011年担任总统时曾呼吁到2013年减少20%的政府工作人员。但根据此次审计员调查报告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