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不再有真正的权威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岸政经情势转变
  
  民主化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政治模式,主流看法基本认为其符合世界政治进步的方向。过去台湾受到重视是因为西方国家将它作为遏制、牵制中国大陆的一颗重要棋子,但现在它不止是一颗棋子了,除了在战略上的利用价值外,它也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等方面与西方趋同。
  台湾的经济起飞与西方国家有直接关系。经贸上的联系和融合,也使得台湾在政治价值观上不断向西方国家倾斜。台湾民主在形式上照搬了西方的一些模式,但总的来说,它能够比较主动、适时且顺势而为地进行自我调整。这使得社会发展避免了转型时期较大的动荡。
  西方国家对台湾的认同,是支撑台湾这么些年一直走这条路的重要原因。台湾认为,有那么多西方国家走在前面,有它们的经验和经历,这种模式可以确保台湾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换言之,台湾社会发展方向问题,台湾人认为已经解决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台湾在对大陆方面的自我优越感得到了补救。
  过去台湾在人均收入、生活水平方面远高于大陆;随着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台湾的优势越来越小,从领导人、政治领袖到民众,在大陆后来居上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对台湾经济的信心。再加上失业率的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得比较慢,相较大陆的优势就不那么强了。但与此同时,台湾又将政治的优越感作为一个高地。过去台湾人认为如果和大陆统一的话,他们的财富会被分享掉。现在他们用另一种方式,用政治的自我优越感作为两岸政治博弈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这方面大陆实质上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地位,作出的反应缺乏力度。这点将被台湾作为政治上的筹码借口长期存在。
  就台湾的情况而言,经济实力的下降和政治民主化并非完全成反比,不能说政治民主化以后使得经济实力下降。台湾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受国际经济的影响比较大,当大陆逐渐开放,外面的市场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难免与台湾的市场有所竞争,所以台湾原来在出口、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没有了,这与国际经济大背景和全球化有关。同时也不能说政治民主化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它的决策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决策效率比较低。在基础建设、立项等方面都会引起很多争议,甚至会浪费时间。这是事实,但不能说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没有权威的台湾社会
  
  政治民主化对台湾社会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权威的坠落——没有一个全民认可,或者说多数认可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是权威,媒体是权威,个人也是权威。政治领袖现在不能确保其权威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政治势力的分野和对峙也使得权威不再令大家信服。越是政治实力多元化,越是民主化,政治权威的影响力就越小,台湾社会已不可能再出现蒋经国那样的权威。这是好还是坏呢,可以从两方面看——当遇到很大问题,需要作很大的决策、下常人所不能下的决心时,这时是需要权威的力量的,但在平常,可能并不需要。
  对一部分人来说,怀旧的情绪是存在的。回忆当年蒋经国做了几大建设几大工程,他在决策过程中多么强有力……将那个时代与现在碌碌无为或优柔寡断的情况相比较,当然比较喜欢当年那种决策模式。但现在一般年轻人没有经过那个时代,可能就不一定喜欢甚至反感这种模式。
  台湾虽然不再有真正的权威,但一部分人还是会被政治形态所左右。现在台湾社会最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辩论,比较情绪化。这可能是台湾在民主化过程中缺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媒体普遍缺乏理性思考,“立法院”打架、吵架和做秀,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博取关注,等等,都是不理性的表现,也是缺乏真正的民主内涵和风度的一种表现。这与传统的民主国家、民主社会的差距是非常大的。选民方面,一部分人有自觉地用选票影响领导人的意识,但我个人认为还有相当多的人只是用选票来体现自己的喜恶——喜欢某个政党或领袖,就投票给他,不是从政策的角度考虑,不是大脑的反应而更多的是心情的反应。比较理性的演说和政策性的解释并不讨好,反而是诉诸情感、诉诸本土意识的方式容易受到欢迎。这是一种恶性循环,选民有什么样的爱好和喜恶,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领袖投其所好。我觉得台湾台面上的政治领袖,很多都缺乏深度、理性、冷静的思考,为了选举,都在避免说正确却不讨好的话,包括马英九在内。政治人物往往被民意所左右,但客观地说,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民意并不代表整体的、长远的或整个社会的利益。
  
  价值观与“国家认同”的混乱
  
  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另一个问题是价值观和“国家认同意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在日常的台湾社会生活中,价值观、是非对错都非常明确。但只要涉及选举,为了赢得选票,为了不同阵营间的斗争,是非的界限就变得非常模糊。
  比如腐败问题,李登辉和陈水扁的腐败就被绿营拿来从政治上加以利用,说成是政治打压等等,把他们塑造成受害者。在传统中国社会,在是非观念很清楚的情况下,人们对腐败分子是保持距离的,但经过政治操弄后,还是有人支持他们,愿意为他们说话,这就是一种价值混乱。当法律上已经判定是非的时候,很多民众还是以自己的情绪和好恶判断是非。再比如两岸关系问题,只要有人主张与大陆进行更多的合作和交流,就被塑造成“卖台”,而且很多选民都相信这种说法。
  “国家认同意识”也是一样。蓝营内心也许认为两岸是一个国家,承认是一个中国,但连最高领导人都不敢说,吞吞吐吐的,怕被扣上帽子。很多人不敢坚持说负责任的话,敢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诸如涉及“九二共识”的解释等方面,都在故意模棱两可,本该坚持的不敢坚持。
  该坚持而没有坚持的还有许多,比如台湾现在经济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有人说台湾现在经济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在发展两岸经济关系上,台湾受制于政治力量的干扰而经常错过机会。这本来是正确的意见,但说这些话的人自己都不够理直气壮,只要有帽子扣过来,他就会赶快说另一种话,比如说“台湾要自保”,“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等。还有在美台军售问题上,本来两岸关系缓和是对台湾最大、最有效、代价最低的安全保障,但马英九就是怕别人指责他不买美国军售、出卖台湾。我认为这不是马英九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执政团队思想的反映,是所谓的“国家安全团队”整体的思考和判断。
  
  台湾社会越来越“内视化”
  
  民主化的进程本来应使一个社会更加国际化,更加开放,不只是经济上开放,在政治上或对其他知识了解方面会主动与世界逐渐靠拢。但台湾却恰恰相反,越来越内视(inward-looking)——始终以台湾为中心,只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视野比较狭窄,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不关心,越来越像井底之蛙。台湾媒体很少真正有深度地讨论国际问题,因为没有市场。在国际视野上过于封闭,这是对台湾未来影响非常大的障碍,它会使台湾的年轻人,还有政治家和企业家损失竞争力。台湾现在很少有人用国际化、全球化,哪怕是区域化的视角看台湾的前途和发展。举个简单例子,中国大陆和东盟开展自由贸易后,台湾一直被抛在外面;中国大陆与日本、韩国谈东北亚自由贸易的时候,台湾也没有进入。台湾成了亚洲的“孤儿”,这并非有人故意排斥它,而是它自己没有在决策过程中把台湾放在亚太地区做一盘棋来考虑。
  虽然台湾口口声声说要扩大国际空间,但那只是对外交往上的考虑,而不是作为整体前途的一部分:太计较一时的得失,认为多建交一个国家,多加入一个国际组织,就是成功了。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台湾自身的定位有问题,另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它和大陆的关系。例如,讲到区域化,台湾就不可避免地要和大陆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但这一步台湾不愿意走、不敢走,或者说用抗拒的心态对待大陆的发展,那就不可能给自己找到一个好的区域的、国际的定位。最大的症结就在这里。
  
  总的来看,在还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台湾循着目前的道路向前走,不倒退,从整体上看并没有错。首先,信息的自由流通,不同观点自由的碰撞,再加上对个人的自由和言论没有太多约束和压抑,使得人民的个性展示出来了,有利于民智开化。其次,每个人都有权利说话——虽然往往会被某些政客误导——但毕竟也是参与政治进程。负面的影响在于,政客迎合民意会加剧民粹化。特别是在本土政治势力操作和误导下,台湾的民主显得比较畸形,这是台湾的特殊性所在。此外,涉及“国家认同”和对大陆的态度问题,也是影响其民主进程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文由杜平口述,本刊记者简洁整理)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9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1928年4月,他与朱德一起率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余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所剩不多的老战友。“文革”期间,陈毅遭到½¬青、康生、陈伯达之流的诬蔑和攻击。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临时决定参加陈毅追悼会,并向陈毅夫人张茜说:“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  那么,“文革”中陈毅被诬蔑为“反毛主席”又是怎么回
期刊
通常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转型陷阱,知识界对此已没有什么争议了。之所以称作转型陷阱,当然因为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积累的社会财富没有用于推动社会进步,即没有用于推动转型,反而给社会进步和转型造成巨大困扰。  中国社会财富的总量并不少。以中国这样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所积累的社会财富总量无疑更为可观。如此巨大的物质力量,按照世界通例,至少可在以下三个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 
期刊
一  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衣食住行等属于物质层面,它的“繁荣”或曰“昌盛”,有赖于人类物质创造能力;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属于精神层面,它的“繁荣”或曰“昌盛”,有赖于人类精神创造能力。物质创造力与精神创造力交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演进。    二  物质创造力与精神创造力并不同步。社会物质生活的繁荣,并不必定带来精神生活的繁荣。以为只要有钱,就可以堆出一个繁荣的文化,至少是对
期刊
波兰的“新仇”与“旧恨”    从香港飞到波兰,就好像迅速换了一个季节。这次来东欧探访,适逢初雪提前来到,抵达华沙当天,天灰茫茫一片,人们一身厚衣,是久违了的冰冷。回想差不多20年前第一次到波兰,我曾碰上一位记者,他英语说得不错,在他的协助下就这样展开采访——不知此次能否与他重逢,畅谈20年来的变化。   站在今日的华沙街头,竟有点不知所措,一派大城市的气势,到处车水马龙,不知该往哪里去。我努力在
期刊
20世纪,人类进行了两项前所未有的社会实验,一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肇始的社会主义实验,二是80年代末东欧政局剧变后开始的转型实验。其中,第二种实验至今方兴未艾,并被纳入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如今,中东欧转型已逾20载,如何评估这一宏大的社会变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一些重大问题的争论依然不绝于耳。显然,中东欧国家政局剧变和转型已越出了学术畛域,深入分析这一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不仅有助于拓
期刊
中国改革已进行了30多年,如果把中国与苏俄改革作比较,就会注意到,苏联改革是由戈尔巴乔夫这样的少壮派改革领袖推进的,中国则是由“文革”后复出的邓小平这样一批革命时代的元老派主导并推进的。这两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改革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各自的领导人对改革的不同路径选择所决定的。    元老派与少壮派政治精英的比较    一般而言,传统官僚体制内有两种精英,少壮派精力充沛,思维敏锐,眼界开阔
期刊
自2011年春季以来,一直有舆论大声疾呼,要求用放松货币政策的办法“挽救”危难中的中小民企。这些人也许的确出于挽救民营企业的好心,但他们的药方实在太天真了!那么,正确的药方在哪里呢?      2010年末北京因交通严重拥堵而酝酿治堵方案,进而闹得举国舆论沸沸扬扬之时,一天我在上海遇到了一位很有见识的出租汽车司机。他认为,同为超级大城市,上海的交通状况之所以明显好于北京,与上海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
期刊
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 研究会会长,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高级经济师)    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矛盾更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不成熟、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所致,而非所谓市场机制“缺陷”。明确行政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是深化改革问题的关键。      胡锦涛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们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
期刊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此为《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作者廖信忠从一个台湾平民视角的发问。  今天,信息交流的渠道非常发达,两岸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台湾政坛时事的实时更新,可以找到详尽的台湾美景美食攻略,甚至到台湾的土地上走走看看也并非难事。但若真要回答上面这个问题,恐怕结论还是:关注的很多,了解的尚少。片段式的记忆,不是真正的台湾;政治新闻的拼凑,不
期刊
1989~1991年,担心改革会走向资本主义的思潮抬头,党的基本路线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受到相当程度的干扰和动摇,党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深化改革,迫切需要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以进一步明确90年代的发展战略。在这个大背景下,邓小平高瞻远瞩,于1992年初春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南方谈话”,并得到了陈云的支持。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中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毛泽东提倡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