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校企深度合作,是一条能够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培养优质人才的新路子。本文讲述的就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方向和深度。
关键词: 校企深度合作;优质人才;“产、学、研”一体化
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向企业输送优质的技术人才,而优质人才的培养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企业培养,二是院校培养,三是个人自学成才。而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企业培养”:是一种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缺乏系统、规范的理论学习,理论的不足,制约了人才的进一步发展;“院校培养”:虽然有规范、系统的理论学习,也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训练,可与生产一线的需要和企业特定的工艺及流程相去甚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个人自学成才”:这是条漫长的道路,也不是适合多数人的。而校企深度合作,是一条能够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培养优质人才的新路子,是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根基。
一、目前我国职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办学不是什么新话题了,它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由之路。而目前我国职校的现状是,校企合作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上的合作,更谈不上深度了。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1. 学校方面 从学校方面来说,开展校企合作一是附庸趋势,但更多的是出于解决学校在师资、实习基地、设备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以及疏通学生就业渠道的需要,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
2. 企业方面 从企业方面来说,还没有将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予以重视,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合作的主动性。
因此校企未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往往表现为一种浅层次的、松散型的状态。企业派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讲课,学校老师领队带领学生随便到个企业毫无目的跟班进行一段时间的所谓生产实习。校企合作这种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未能具体体现与发挥,更谈不上深度合作了。
二、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
校企合作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的关系。学校需要充分运用企业在师资、技术、设备设施、产教结合等方面的优势,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技能以及课题攻关有机结合。企业需要对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与在院校的专业进修有机结合,以提升整个企业的技术等级,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定型生产等。
具体合作形式可以是:
1. 学校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做专职或兼职教师,把生产一线的技术、工艺流程和先进的理念带入教学中来,使所教授的学生真正掌握一线所需要的技术和思维方向,把育人标准融入市场需求,教学过程融入生产实践,学院发展融入社会进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量、质并举的培养高技能人才。
2. 规模性培训在职职工、全面提升一线工人技能与理论水平,与在院校的专业进修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整个企业的技术等级,为新产品的研发、定型生产打下基础。直接服务于企业经济发展,使院校发展始终紧贴中国制造业。
3. 根据企业需求校、企双方之间共同商定招生专业,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共同制定课程结构,共同选派师资,共同签定就业协议,定向培养企业需求的优质人才。
4. 利用学校专业性的“大师工作室”,这一新生的技术力量冠名办班,培养优质人才。
5. 校企联合组织科研攻关,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解决生产难题和科研项目问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及企业生产水平,使学校与企业互利共赢,为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创造业大国的转变做出贡献。
6. 学校选拔优秀师生组成专业突击队,解决企业中的急、难生产问题,为企业的生存和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同时为学校的创收做出贡献。
三、严格考核,明确奖惩措施〔制度保障〕
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教育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教学的针对性、课堂的有效性、培养人才的前瞻性都有待于通过校企深度合作逐步实现。因此必须有明确的制度措施给予保障:
1. 校企协商制订合理的校企合作年度目标任务或项目;
2. 校企共同出资设立奖励基金,奖金分别为奖学金或奖教金等;
3. 按年度校企合作的目标任务或项目,表彰奖励在校企合作中有贡献的部门和个人,以及学生或进修工人中的突出者;
4. 对于自制开发产品直接用于教学、生产,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进级或重奖;
5. 惩戒校企深度合作成效不大的部门和个人。可根据当年校企紧密合作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成效不大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适当的惩戒。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校企紧密合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及时借鉴外地有益的经验,和推广校内成功的做法等。院校应给予充分认识,由院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负责人,这样才能确实有效的开展校企作中的各项工作。
总之,校企深度合作中,学校、企业都要本着积极合作的态度,需要正能量,这样才能产生良性互动。同时管理制度要建全,要落实,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保证校企合作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够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的培养优质人才,为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提高职业教学质量若干意见》
[2] 张奕《浅谈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职业教育研究》、2006、第四期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十九冶高级技工学校 617023 )
关键词: 校企深度合作;优质人才;“产、学、研”一体化
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向企业输送优质的技术人才,而优质人才的培养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企业培养,二是院校培养,三是个人自学成才。而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企业培养”:是一种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缺乏系统、规范的理论学习,理论的不足,制约了人才的进一步发展;“院校培养”:虽然有规范、系统的理论学习,也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训练,可与生产一线的需要和企业特定的工艺及流程相去甚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个人自学成才”:这是条漫长的道路,也不是适合多数人的。而校企深度合作,是一条能够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培养优质人才的新路子,是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根基。
一、目前我国职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办学不是什么新话题了,它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由之路。而目前我国职校的现状是,校企合作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上的合作,更谈不上深度了。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1. 学校方面 从学校方面来说,开展校企合作一是附庸趋势,但更多的是出于解决学校在师资、实习基地、设备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以及疏通学生就业渠道的需要,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
2. 企业方面 从企业方面来说,还没有将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予以重视,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合作的主动性。
因此校企未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往往表现为一种浅层次的、松散型的状态。企业派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讲课,学校老师领队带领学生随便到个企业毫无目的跟班进行一段时间的所谓生产实习。校企合作这种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未能具体体现与发挥,更谈不上深度合作了。
二、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
校企合作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的关系。学校需要充分运用企业在师资、技术、设备设施、产教结合等方面的优势,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技能以及课题攻关有机结合。企业需要对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与在院校的专业进修有机结合,以提升整个企业的技术等级,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定型生产等。
具体合作形式可以是:
1. 学校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做专职或兼职教师,把生产一线的技术、工艺流程和先进的理念带入教学中来,使所教授的学生真正掌握一线所需要的技术和思维方向,把育人标准融入市场需求,教学过程融入生产实践,学院发展融入社会进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量、质并举的培养高技能人才。
2. 规模性培训在职职工、全面提升一线工人技能与理论水平,与在院校的专业进修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整个企业的技术等级,为新产品的研发、定型生产打下基础。直接服务于企业经济发展,使院校发展始终紧贴中国制造业。
3. 根据企业需求校、企双方之间共同商定招生专业,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共同制定课程结构,共同选派师资,共同签定就业协议,定向培养企业需求的优质人才。
4. 利用学校专业性的“大师工作室”,这一新生的技术力量冠名办班,培养优质人才。
5. 校企联合组织科研攻关,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解决生产难题和科研项目问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及企业生产水平,使学校与企业互利共赢,为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创造业大国的转变做出贡献。
6. 学校选拔优秀师生组成专业突击队,解决企业中的急、难生产问题,为企业的生存和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同时为学校的创收做出贡献。
三、严格考核,明确奖惩措施〔制度保障〕
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教育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教学的针对性、课堂的有效性、培养人才的前瞻性都有待于通过校企深度合作逐步实现。因此必须有明确的制度措施给予保障:
1. 校企协商制订合理的校企合作年度目标任务或项目;
2. 校企共同出资设立奖励基金,奖金分别为奖学金或奖教金等;
3. 按年度校企合作的目标任务或项目,表彰奖励在校企合作中有贡献的部门和个人,以及学生或进修工人中的突出者;
4. 对于自制开发产品直接用于教学、生产,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进级或重奖;
5. 惩戒校企深度合作成效不大的部门和个人。可根据当年校企紧密合作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成效不大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适当的惩戒。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校企紧密合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及时借鉴外地有益的经验,和推广校内成功的做法等。院校应给予充分认识,由院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负责人,这样才能确实有效的开展校企作中的各项工作。
总之,校企深度合作中,学校、企业都要本着积极合作的态度,需要正能量,这样才能产生良性互动。同时管理制度要建全,要落实,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保证校企合作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够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的培养优质人才,为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提高职业教学质量若干意见》
[2] 张奕《浅谈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职业教育研究》、2006、第四期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十九冶高级技工学校 617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