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物教学中的术语失当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d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础教育中,教师如何把语言运用得专业而不艰涩,通俗而不流俗,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并实践的课题。在学科术语的使用方面,以下几种失当行为需要格外注意。
   一、术语运用刻板,学生接受困难
   由于担心形象化语言的通俗易懂伤害了专业知识的严密精准,而忽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点,不对语言进行再加工,在知识表述时照搬经典原文,直接引述专业实验,并穿插外语、公式、缩写,等等,脱离了学生的认知需要,使语言充满距离感,导致学生的接受效果很差。教师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知识同化,不断地用习题加以巩固,这样的疲劳战术只会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排斥。
   比如,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完全可以这样描述:取若干只生长状况相似的小狗,随机均等分成四组。第一组小狗在听到铃声后没有分泌唾液,第二组小狗吃到食物分泌唾液。说明食物是小狗分泌唾液的刺激,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小狗分泌唾液的反应。第三组小狗在不断重复铃声和食物的复合刺激后,单独用铃声刺激也分泌唾液。这说明铃声已经成为小狗分泌唾液的刺激因素。
   类似这样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这样描述性的话语浅显地描述了整个过程,但如果配以一定的动画、图片将更为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
   另一种描述:铃声作为刺激无法引起实验小狗的相应反射,而食物刺激可以在不经过后天习得的前提下引起实验动物的相应反应。这说明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射;而铃声是无关刺激,不能引起相关反射。把铃声和食物合成为复合刺激,反复强化刺激实验动物引起反射后,单独的铃声刺激也可以引起实验动物的反射活动,说明铃声引起了相应条件反射,由无关刺激上升为条件刺激。
   同样的知识内容采用第一种方式没有过分强调专业的精密严谨,胜在通俗易懂,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偏好;第二种描述则显得晦涩难懂,虽然顾及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但学生难以接受,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二、术语误用造成学生认知混乱
   学科术语都具有特定含义和指向范围,如果在使用中不注意术语的特定含义而误用,就会造成知识上的模糊甚至错乱。
   比如,在讲授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的时候,如果把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混淆,就会造成知识的混乱。增长率是指间隔一段时间后增长数量和增长前数量的比值,“S”形曲线的增长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数学模型是在第一象限内单调递减的曲线。“J”形曲线增长率恒定不变,数学模型是第一象限内和横轴平行的一条直线。增长速率则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S”在数学模型是曲线切线斜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数学模型在第一象限内呈倒钟形曲线。“J”形曲线的增长速率则不断增大。一字之差就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指标,如果误用就会造成学生的知识系统错乱,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南辕北辙。
   三、术语随意解读造成知识模糊
   术语最大的特征就是专业性和准确性。在解读术语时一定要严谨,不能只为解决一题一事而随意解释,造成学生的知识模糊。
   比如,在解读“种群”这一概念的时候,简单说成“同一地域内所有同种个体的总和”就是不准确的。种群的概念必须建立在同一个基因库的基础上,单纯从地域角度划分明显偏离了真实含义。如在某地有两个不通婚的民族混居,因为基因库彼此独立,从遗传和进化的角度上讲应该分属于两个不同种群。不能简单地因同地而居就认定为是一个种群。教师在讲授生态系统时如果简单地把种群讲解成因地划分的个体集群,那么在学习进化的时候学生就会造成知识混乱,无法准确理解基因库和隔离等知识内容。
   四、口语替代术语造成知识失真
   过度迁就学生的语言习惯,使用过多的口语或者不恰当的比喻等造成趣味性增强而知识性不足,伤害了科学的严谨性。
   比如,在描述生态系统的时候,关于种内斗争、捕食等概念的解读说成“种内斗争就像你们,大学指标就这么多,你去了,他就去不了”“动物们住得很拥挤,邻里关系自然紧张”等。过度拟人化和形象化虽然使语言生动形象,但使知识系统受到了破坏。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会不自觉地带入感情色彩,这对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客观公允的科学精神都是不利的。
   课程的基础性是把知识的核心梗概交代给学生,向他们传递人类的智慧结晶。但简约不能沦为简陋,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严密思维的表述也是需要传达的重要内容。对这些专业性语汇进行随意解读,造成词不达意,就背离了学科教育的初衷。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科建设应该坚持基础性和专业性并重的理念,既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关注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的语言是最主要的教学媒介,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也要通过精彩的语言来传达,教师只有在语言的专业性和通俗性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才能让课堂既不枯燥又不流俗。专业化发展呼唤教师在语言的锤炼方面下功夫,才能把知识表述得既通俗形象又严谨可靠。
  作者简介:徐景霞(1976— )女,吉林磐石人,本科学历,中教一级,从事生物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专业术语的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新疆地产黑加仑和蓝靛果的降脂作用进行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蛋黄乳剂腹腔注射法制备高脂血症家兔,然后耳静脉分别注射黑加仑和蓝靛果提取液,24h后
不起眼的树根竟能化作花虫鸟兽乃至入形,在无声的泥土中演绎大千世界根雕是以树根的自生或畸变形态为模板,通过构思立意、美学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的花虫鸟兽乃至人形的艺
艺术包罗万象,如雕塑、陶瓷、摄影、动画、设计、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品是静止的,但它所带给人的却不是静止的,这样的作品是有张力的。本文从以上几种艺术形式解读艺术品视知
针对部分党政干部及部门负责人财政收入意识不强的实际,石首市市长赵毓清提出要“三除二禁三树”.三除:一是消除设立保税企业的杂念.有的人从国家设立保税区联想到要在本地建立保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一致表明:代森锰锌和异菌脲混用较单一使用对西洋参黑斑病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二者混用后增强了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能,显著提高了田间药效。 Th
10名(男8女2)年龄38.4±18.6岁,体重51.1±4.8kg的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每日早饭前30分钟服用450mg利福平,饭后30分钟服用400mg异菸肼。分别在服药的第1、14、21、28、56
合成抗霉菌药1-[β-(对-硝基苯氧基)-2,4-二氯苯乙基]咪唑时,制备2’,4’-二氯-2-(1-咪唑基)苯乙酮(Ⅲ),用过量咪唑作缩合剂效果较好(过量咪唑可以回收)。α-(2,4-二氯苯基)
本文在pH 7.1,11~25℃,H_3PO_4—K_2HPO_4缓冲体系中,研究Cu—甘氨酸络合物(Cu—Gly)催化抗坏血酸(H_2A)有氧氧化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经过HA~-…(Cu—Gly)…O_2过渡态,具
在手风琴演奏技巧训练中,要求身体各部位放松是早就被手风琴演奏者和音乐理论工作者所认同的。如果为了某种演奏技巧而要求身体的某些部位“收紧”、则似乎还没有被人们所接
目的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候选毒株适应于Vero细胞,并对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方法将汉滩病毒H8207株和汉城病毒Y86013株在Vero细胞上进行连续终末稀释传代,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 研究传代后毒株的繁殖特性、病毒滴度、抗原量及免疫原性.结果经过5次终末稀释传代,两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均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从第六代开始病毒滴度稳定在7.0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