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的传承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17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立平先生历经4年多的反复推敲。为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创作了15首经典的音乐作品。这15首音乐作品丝丝入扣地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很多歌曲至今仍被传唱。
  由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黄华丽担任独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刚担任指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和民族合唱团担任演出的“追梦红楼”音乐会。通过完整的演绎这15首经典作品。来传承和保护民族音乐。笔者有幸采访到李刚教授。听他来讲述“追梦红楼”背后的故事。
  史青岳(以下简称“史”):李老师,您好,首先祝贺您,“追梦红楼”音乐会在社会上有这么大的影响。Z013年音乐会的珍藏版CD和DVD还荣获第九届中国金唱片奖,这是“追梦红楼”这个品牌自身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现在对于红楼的追忆非常的高涨,您对于做这样一个大型红楼组曲音乐会的初衷想法是什么?
  李刚(以下简称“李”):《红楼梦》是一本厚重的巨著,而且接地气,老百姓喜欢,我们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对“红楼”的一种情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文学巨著,《红楼梦》是经典中的经典。王立平先生历时4年多谱写成了音乐。这个音乐就相当于给原作插上翅膀。让人除了看书和看电视剧以外,还能从音乐中感受到著作的魅力。他这个音乐的成功。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我们做这件事,其实当时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让大学生通过演绎这个作品。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红楼梦》。黄华丽老师也很感兴趣,我们就一直商量这个事。虽然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家喻户晓。但是我们没有预想这个音乐会到底有多大的效果,就是想把它作为一个普通的演出来做一下。
  史:您是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的?
  李:是在2011年。
  史:音乐会到现在一共演了多少场?
  李:大概将近30场了。去年去的外地,因为学生主要是利用寒暑假演出。去年在南大、南艺、南师大,还有扬州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演出。
  史:您从第一场执棒到现在。您觉得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
  李:最大的变化是团里人的变化。每年都不一样。我们70人的乐团。有各个年级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四年毕业了四届学生,每届都得毕业将近2。人,所以我们每年都必须重新排。有时候觉得这就是“铁打营盘流水的兵”。大学的乐团和合唱团都会面临这种问题。他不可能像专业团体那么稳定,但是也有好处,毕竟我们这么多的学生在接触和演绎这些经典作品。他们的感触也特别深。觉得能够参与《红楼梦》音乐会的演出是件非常荣幸和幸福的事情。
  我们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天津音乐学院,以及外省的一些大学演出,其实每一次对他们心灵都是一种震撼,他们会觉得为什么老百姓那么喜欢自己民族文化的东西?为什么黄华丽老师,包括我们在演奏和合唱时,每次都会那么充满激情的去演绎?经常在演奏、歌唱《葬花吟》的时候,学生都会掉眼泪。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这个作品的那种震撼。文学巨著的那种影响力。这就是经典。我们开始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在北大演完以后,第二天好多学生就去图书馆借书。《红楼梦》那本书一借而空,他们会再去看书。有的去看电视剧光盘,有的专门买CD听那个音乐。学生可能原来也看过《红楼梦》。只是没往心里去。一旦他走进音乐厅,听了这个音乐会以后。他的那种热爱、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红楼梦》的情结就会更加加深。就会刻下一个烙印,他就永远不会忘记。他会哼唱着这个旋律,这个挺可贵的。这会增加大学生和普通观众的民族自豪感,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
  史:确实如此。我在2012年看过一次现场演出。当时开场《序曲》一响起。耳熟能详的旋律既震撼。又特别亲切。这么一个大型的音乐会。在校研究生和大学生组成的乐团是个挑战。但是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这是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是难得的锻炼。您是在这个音乐会策划初期就决定选用大学生乐团吗?
  李:对,其实就是给现在的大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让他们理论实践结合起来,学会如何跟一个作品对接。提高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合作能力,特别是演绎一个作品时,共同把握这种风格的能力。我觉得对学生是特别好的促进。对他们的技术、情感和他们的合作精神都是一种促进。
  史:30场演下来。您觉得在演绎方面有没有什么变化?您有什么体会?
  李:对《红楼梦》这个作品。其实每演绎一场。都会有一种新的感受。我们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对总谱的研究、对总谱配器的研究。有哪些需要改动。是不是需要更丰富。对旋律和对歌词的研究。其实每次都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比如演绎《葬花吟》。每次的感觉就不一样。它是对林黛玉的遭遇和命运的诠释。天这么大,何处有我葬身的地方,表现的是她对天的质问和呐喊。在演奏时。有时候可能感情更充沛一些。有时候可能演奏的更震撼一些。反正每次都不是很完全一致。当然越演会越对这个故事和作品了解。就会越提升如何准确把握这个作品的风格,特别是中国民族音乐,很多五声音阶的东西,它的很多词、旋律和这个韵味很难把握。一个弯儿到底怎么拐。这个气息长短以及这个韵味怎么处理,你得保证有这个味道。还有歌唱者的声音。作为乐队跟歌唱家的配合,强弱力度速度怎么处理。而且歌唱家在演唱的时候。她有时候会有自己的二度创作,今天是这个速度,明天可能突然变了,突然会情感释放的多一些,不过我们的学生都很专业。都会很快的适应。
  史: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舞台经验。
  李:对,其实对学生来讲。最大的收获就是舞台经验的提升、舞台经验的积累和相互之间的配合。
  史:这15首歌曲是王立平先生专门为电视剧《红楼梦》量身打造的歌曲。您现在重新执棒演绎。有什么创新的想法或者新颖的地方?
  李:新颖的地方是有的,当然是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因为毕竟王老师的原作已经到了一个巅峰。他对人物的刻画。倾注的心血肯定比我们多。但是在演出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比如《晴雯歌》在电视剧里边速度是比较快的,王老师可能觉得晴雯虽然是个悲剧结尾,但是她很聪颖、俏皮。所以希望乐曲稍微快一点。但是我们在处理的时候。还是想符合整体《红楼梦》的格调。就是让它更流畅一些。速度要稍微慢点。我觉得这里边既有对晴雯形象的流动性刻画,也带有最后命运忧伤悲哀的色彩。   史:那在选曲编曲中有哪些特色呢?
  李:这个选曲没有变,配器是广播民族乐团的张列老师多年以前的配器版本,配器版本有些地方我们也做了一些小的改动,不会太多。比如《刘姥姥》。这个曲子在电视剧里比较短,我们在演出的时候就进行了一些反复。然后有一些节奏突慢。或者是加快。做了一些变化。或者觉得有一些地方弦乐的配器稍微薄了一些。就会加一点乐器让乐曲变得更丰富。比如唢呐觉得少了,可能在编制上再多一个,这些都是微小的变化。不会太大。
  史:现在关于《红楼梦》的活动很多。音乐会也特别多,这其实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您是怎么看待红楼热潮?
  李:我觉得红楼热就是应该再热起来,其实87年播电视剧的时候,万人空巷。大家都会吃完饭围坐在电视机旁来看《红楼梦》。那时候电视很小。黑白的。彩色电视都少。中国人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四大名著根深蒂固。可能就像西方对《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会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从1987年开播到现在。音乐广为流传,久演不衰。但是毕竟快30年过去了。有一些人可能对这个作品会慢慢淡忘。特别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可能会知道《红楼梦》,但是不是读过这本书。是不是看过这个影视作品。或者听过某首歌,那就不一定了。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通俗歌曲、流行音乐。每天都在变化。当然时代不一样。但是还是那句话。年轻人一旦听了《红楼梦》。音乐一响起。他就会马上安静下来。《红楼梦》组曲这个音乐会。无论在哪里演出。我所感觉到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最安静的音乐会现场。这可能跟音乐本身有关系。它是个大悲剧。如泣如诉、委婉动听、娓娓道来。每次现场都是鸦雀无声。所以我们每次都会再加演一首王老师的《说聊斋》、《牧羊曲》等作品。就是想让观众时情绪缓和一下,要不然他会很难受。他会完全置身于这个悲剧色彩当中,会落泪、会觉得压抑和愤慨。所以加演一首可以缓解一下。音乐的魅力就在这儿。虽然它是听觉的艺术,但是它对人内心的震撼还是很巨大强烈的。
  我指挥过很多别的作品,国外的国内的,我觉得《红楼梦》的这种现象无论过去多少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这个音乐一响起。都会不一样,都会爆满,会安安静静,都会有共鸣,都会有很多人为之落泪。有的小孩儿坐在那儿托着腮,瞪着大眼睛,他也不见得懂这个故事和情节。但他会特别安静地去欣赏这个音乐。很多国外的人也说好。看完以后发出感慨,让我们很激动。这些都鞭策我们还得继续演。只要观众喜欢,我们就有这种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所以我们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品牌,作为学生艺术实践的品牌,作为一个经典。一直演下去。每次演出都有几千名听众,他们会从中受益。他们会找到《红楼梦》这本书再去读。找到这个音乐再去听。感受《红楼梦》巨著的文学美感。我觉得这就达到目的了。非常有意义。
  史:对。它是中国人血液里的东西。和其他的不一样。那您觉得我们这个音乐会比较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李:一方面还是从作品出发。因为这个作品是一个完整的《红楼梦》作品。整场音乐会15首曲目是一脉相承的。它是一个故事,是《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的故事贯穿下来。它比较独立。比较完整的讲了一个大篇幅的故事,是一部作品的完整呈现。另一方面。这个音乐会我觉得就是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现在的年轻人,亲自去学习、演绎、传承作品,我觉得意义更大。
  史:那么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保护您有什么建议和想法?
  李: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有很多的作曲家,很多的团体,都不遗余力地传承保护我们的民族音乐。现在的时代跟以前不一样了,它是丰富多彩的,各种艺术形式都非常多。在传统音乐、民族音乐这块。很多人会提到乐器需要改革。或者说我们的作曲家应该创作出更多新的作品等等,但我觉得先不要说太多,先去做。其实就像《红楼梦》一样。只要我们把它排练出来。只要去演了。就会有那么多的观众喜欢。这就说明经典的作品可以感动观众。这些作品能够长久不衰的演下去。所以一定要先去做,专业团体、艺术院校都有责任去传承。
  史:那您接下来还要带团去哪里演出?
  李:后半年应该是北京市教委的民族音乐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我们可能会去北京的综合性大学、远郊区县等地方。我相信会有全新的感受和热爱。我跟王立平老师也探讨过。只要有条件、有时间。会把它作为一个保留的品牌。一直演下去。起码让更多的观众来欣赏。喜欢《红楼梦》、喜欢传统文化、喜欢民族音乐。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红楼、了解传统文化的经典。
  史:这种经典和我们现在这种“快餐文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李:对,快餐跟经典不一样,有时候我也在想,比如我们的快餐文化里边有一些音乐,或者其他文艺形式,可能流行一两年就算很长了,但是这些经典的东西,毕竟是经典,它可以永远流传下去。
  史:对,电视剧《红楼梦》这个音乐已经快流传30年了。
  李:现在这个电视剧已经播过1000多次,肯定还会再播,因为他们当时的原创班底,包括作曲家确实倾注了非常大的心血。音乐作品写了4年多,歌唱家演绎这十几首歌曲也练了4年多,现在我们缺乏经典的作品,可能也跟这个时代有关系。现在就是快,比如某个作品三天必须完成,或者三个月必须完成,你也不能说人家写的不好。但是作品有时候就是靠时间的打磨,是深入进去的一种思考。每个音符都会去精雕细刻的研究。所以时间不够、投入不够、用心不够就不会出精品。就不会出这种能够禁得住推敲的作品。
  史:《红楼梦》这部巨著属于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红楼梦》的音乐也属于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经典,希望我们有更多的专业团体和音乐院校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推广、普及我国民族音乐。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民族音乐。很期待看到您接下来的演出。谢谢您接受这次专访!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俄油画高级研修班的特聘专家,维大利教授从俄罗斯来到北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历程。教学内容涉及肖像写生、风景写生等。一个月的教学时间转瞬即逝,正如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在维大利结课时的风景教学讲座上的发言中所谈到的那样:维大利教授平易近人、真诚朴实,对于学生的画面讲解细致,并且注重强调规律性的知识,这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另外,作为一位年近古稀的
期刊
有意思的是,作为书画鉴定家的启功先生至今没有出版过一本关于书画鉴定的专著,这与其他几个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的书画鉴定家如张珩、徐邦达、谢稚柳、刘九庵、傅熹年、史树青(1922-2007)、杨仁恺、苏庚春(1924-2001)等是不同的。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从启功先生的零篇断缣中深味其书画鉴定之精髓。  启功先生的书画鉴定理论,不以专著见长,而以零散的文章或书画题跋著称。这些书画鉴定理论,大多集
期刊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有不少由宗教祭祀仪式发展而成的面具戏,如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一带的赛戏,流行于山西上党地区的队戏,流行于山西运城地区和陕西关中地区的锣鼓杂戏(跳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傩戏(傩堂戏、端公戏),流行于江苏海州的童子戏,流传于海南的人偶戏,流传于藏族地区的白面具戏、蓝面具戏等。本文中我们以赛戏、队戏、傩戏为例,介绍我国的祭祀仪式剧。  一
期刊
作为一个文物修复工作者,因为工作性质,会经常接触到很多破损的文物。把它们复原、保留文物本身的信息并完整的流传下去,是我的工作使命也是职业信仰。在常年的修复工作当中,接触到的残缺、破损的文物不少,收获不少。故事也很多,但在这里我要讲述的是其中最为有趣的一个故事。  当时我们收到一件报修文物。拿到的是一堆零散的残件,形态各异,面对几百个碎片如何复原?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此次送修的是一件“硬木亭
期刊
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以“other future”为主题展现在了世界面前。我有机会参观了本届双年展,并且对这一令世界瞩目的展览有着特殊的感受。  已经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展示当代艺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展览让我们深思当代艺术应有的特点及其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艺术与社会有怎样的关联性乃至艺术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等诸多问题。  不同于宗教画和祭祀画,当代艺术没有
期刊
2015年4月9日。“花见——何多苓师生暨特邀艺术家林茂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开幕式在东京都千代田区3331 Art Chiyoda举行,展览展出了中国著名油画家何多苓先生与他的五位得意门生石连业、石高青、朱可染、吴江涛、曾朴。以及特邀著名川籍油画家林茂先生的代表性作品共计44幅。艺术无国界。艺术家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与日本民众以及绘画爱好者进行最亲近、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开幕式由NPO法人国际文化
期刊
黄胄是20世纪驰誉画坛的著名中国画家,他的艺术对中国人物画创作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85新潮”以后,黄胄绘画范式对于今日画坛的影响,似乎已大不如当年,这其中的变化值得画界学人深思。  当代画坛对黄胄艺术风格的忽视并非个例。今日的画界,黄胄和他所代表的那个注重生活、注重真功夫,并且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艺术流派,已日益不为画人(尤其是年轻学子)所重,而日渐式微。这种现象的出现固
期刊
“以图证史”作为一种在西方学界方兴未艾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图像史学。英国历史学家彼得·柏克(Peter Burke)曾在2001年出版了一部专著《图像证史》(Eyewitnessing:The Uses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特别阐述了图像史学之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中译本于200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不过在中国史学界,人们对
期刊
一、年历中的行色匆匆  2014年是个普通年头,对于一般人来讲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而就是这个普通年头,如果把一位艺术家的行踪汇总起来,就足以见证她的忙碌程度。也足以见证她所从事的民乐事业的繁荣程度。  远至美国、韩国。内至台湾、香港,近及家门口北京。行程排得满满当当。除了课堂。走出校门。艺术家面临的就是下一个国家。下一个城市。下一个剧场。于是。搬起来不怎么容易的二十一弦筝。就从一个舞台搬到另
期刊
在古老的“势”(神)与“古法”(法)幻灭之后。中国的书法美学现代性似乎无法撼动“超稳定系统”,局部的变化和整体的稳定是系统在应对刺激之下作出的微弱蠕动。  对书法“超稳定系统”的存在与运行机制的揭示并非是为了证明当代书法(甚至是晋以后至今的书法)已然失去了其探索的意义和价值。恰恰相反。对其形成及变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答当代书法美学困境的深层肇因,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基础上。且唯有在这种深入探究传统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