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5日,一场以《我们时代的文学冷漠症》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新星出版社举办。活动举办的起因,是北京评论家李静的新书《必须冒犯观众》的出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剧作家过士行、小说家宁肯和文史学者庄秋水等均应邀出席。
这次座谈,起因虽是李静《必须冒犯观众》的出版,但其围绕的主题却都是有关文学的大命题。包括文学的现实意义、文化生态的破坏与建设,以及文学的灵魂问题,是每一个时代的作家都难以规避的,尤其是在文学冷漠的当下中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认为,文学不是无意义的活动,文学应该唤醒人们的意识。这恰是大多数中国作家所缺失的。
文学现实:谁还读文学,谁还看文学?
李静(文艺批评家):要说起写作历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对我来说,第一次让我感到被唤醒的,不是文学作品,而是尼采的一本书,楚图南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另外还有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是我最初的契合天性的阅读——总觉得后背上嵌着一只苹果的大甲虫格里高利就是我自己。还有一本书,就是梅勒什可夫斯基的《诸神复活》。最初给我一个发动机式力量的,就是这部书。它是达·芬奇的传记,他的那句“知与爱永成正比,知得越多,爱得越多”,在很多年里给我勇气。这些都是发生在大学二年级的事情。
我觉得自己心理感受力发达,但对客观细节的观察力非常差,就像一个过于内向的人,一直沉浸于内省,不敢也不知如何观察外界似的。因此一直觉得自己的写作目标和自己拥有的能力,并不匹配。现在知道我的人认为我是做批评的,但其实我从小就想写小说。就像乔治·斯坦纳说的:“如果能当作家,谁会做批评家?如果能焊接一寸《卡拉玛佐夫兄弟》,谁会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复敲打最敏锐的洞见?”批评家过的是一种建立在阅读之上的“二手生活”,而每个立志写作的人,都是奔着“一手生活”去的。
当我开始写作时,发现自己除了对人物的心理和精神世界有兴趣,对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兴趣也没有叙述能力,慢慢才知道,自己写作的最大动力只是自我认知和摆脱自我否定心结的动力,有点像寻找心理医生的那种驱动力。《必须冒犯观众》里有一段写阅读贡布罗维奇的感受:他有一个剧本《伊沃娜,柏甘达的公主》,我看了之后,觉得好像写了我自己最初的心理形象,那是一幅丑陋的、沉默的、不知所措的画像。我的写作推动力就是为了摆脱这一最初的咒语,最初的心理画像。写作就像一条救命索,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自我探求和自我拯救的过程。合乎逻辑地,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我看到了王小波的文字,结识了他这个人,他对我的启示是:把我从虚无和自我否定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入到一个关心他人的世界。对此我永远感激。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常搞诗歌朗诵会,请国内外的一些诗人互动。我发现喜欢诗的同学特别多,而且不都是文学院的,很多来自别的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新闻学院……后来我就发现喜欢文学的人在校园里是非常多的。
根据人民大学图书馆统计的阅读量,文学类阅读量第一的是余华的《活着》,然后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和《沉默的大多数》,接下来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所以我觉得,青年人喜欢文学的还是特别特别多,特别是在网络上。我不太上网,但是很多人告诉我,网络上的写手特别多。每年出这么多书,爱好文学的人肯定特别多。李静刚才讲,通过阅读和写作,可以救自己,自我治疗。我自己也是这样,我为什么喜欢文学?因为我小学三年级就不能上学了,我妈妈在中学教书,所以我看过一些书,再大一点的时候,父母都被抓起来了,没有人能救自己,只有文学能救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生活,而文学一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方式。所以我相信文学,中国的文学还在艰难中前进。
过士行(剧作家):到现在,要是没有文学,我的晚年就不知道该怎么过了。幸亏有文学,让我觉得活着特别有意思。前两天我看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还有《一句顶一万句》,他这个作品,我拿来一看,怎么写得这么好,太有意思了。我就觉得中国的文学,还是有那么几位作家是很棒的,很值得我们关注,这些人没有愧对生活,他们反馈给时代的东西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我觉得文学是个好东西,但是文学跟人是有缘的,有的人一生跟文学也结不了缘。
有时候我们想,这个社会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不可思议的事,缺乏人性的事,这里面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但是还有一个,是人性的东西。文学是研究人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是远离人的文学。实质上,很多人已经远离“人”了,对“人”不再关注。
文化生态:建设还是破坏?
孙郁:我觉得中国现在的文化生态有问题,文化生态被破坏了。你看一些特别不得志的文人写的文章,每个时代的问题都特别多。但是今天的问题尤其多,这就是由于文化生态被破坏,好多问题都出来了。
文学是一个高峰,包括从事美术和音乐的人,伟大的作家能够诞生一个伟大的精神高地。我们中国的博物馆历史才不到110年,我们今天博物馆的建设,有一些外形很漂亮,可是里面的陈列缺乏美感,设计得特别粗陋。很多杂志也是,好的文章很少,你每天在做主编,可找到一部很好的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非常不容易。这个就是李静在《必须冒犯观众》里面呼吁的智性,也是王小波和木心所推崇的智性。文化生态要健全,其实是这个民族、这个时代需要有一个较高层面的智性,然后和受众有互动。
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搞文化建设,其实那个不是建设文化,是毁文化。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不愿意读书,是因为给他们看的好书太少了,很多生产出来的精神食粮都是垃圾,看书还不如玩游戏呢。文化生态的恢复,需要整个社会来努力,从事文学艺术的人本身也要少制造垃圾,应该营造一个超功利的场地,从教育机构、文化机构,从各个方面做起。其实读者是需要这种好的精神食粮的,但是我们能遇到的好东西还是太少。
文学冷漠:文学的灵魂去哪了?
宁肯(小说家):我觉得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正常人,你感受到了什么,就应该做出你的反应,这是正常的。如果没有反应,完全回到自己的象牙塔,这是不正常的。同时是否要过度反应,是否要进行专业的反应?
过士行老师刚才说,不是我们远离了现实,不是我们对现实冷漠,是我们对人冷漠。可以说,除了对文学的冷漠,我们对所有的东西都开始冷漠了。我们不过是通过谈论对文学的冷漠,而谈论对一切的冷漠。
李静:我想起歌德写过一句话,大意是当这个世界天翻地覆时,我恰恰要远离事件现场,去写面对我内心的东西。我觉得刚才三位老师其实都勾勒了这个时代的轮廓,每个人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么一个地震废墟式的世界里面,你作为个体活在这个世界上,且要好好地活下去。那么,你要怎样来安身立命?也许每个人都有他的职业,他的生活,但是,在精神上,他要有自己的出路。我觉得,那就需要有一个自己的价值根基。无论你是做文学的,做艺术的,还是做IT的,开公司的,都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让自己的内心找到一个立足点。我感到之所以特别需要强调文学,是因为它给每一个个体找到了自我丰富和自我成长的源泉,这是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文化生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个人是世界主义者,我觉得我是极其反对本土文化本位的。我们必须去掉任何油脂涂层,和自我、和社会、和宇宙对话,认知我们最真实的状况是什么,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我们对未来的意愿是什么,这是在文学写作的时候思考的一个起点。
庄秋水(文史学者):有一个研究故事原形的美国人坎贝尔,他有一本书叫做《千面英雄》,他认为对于故事的需求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个需求。所以在西方国家,故事体现在各行各业,哪怕你写一个文案,给领导写一个汇报,都是在讲故事。而我们今天中国的文学匮乏,就是所有的人都不会讲故事,哪怕写一个自我推荐,写一个简历,我们都是在平面地展示自己,都不会讲故事。我个人其实对文学特别有信心,当然有信心的角度不一样。我们今天肯定需要一个故事的复苏。
处在新媒体时代和旧媒体时代的交替之下,文学是讲逻辑的,有几千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渐进的过程,但是现在是碎片化时代,所有的东西都是同时展示的,我们的文学不会讲故事也跟这个有关系。
本文系对谈实录,因篇幅所限,有删编。
这次座谈,起因虽是李静《必须冒犯观众》的出版,但其围绕的主题却都是有关文学的大命题。包括文学的现实意义、文化生态的破坏与建设,以及文学的灵魂问题,是每一个时代的作家都难以规避的,尤其是在文学冷漠的当下中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认为,文学不是无意义的活动,文学应该唤醒人们的意识。这恰是大多数中国作家所缺失的。
文学现实:谁还读文学,谁还看文学?
李静(文艺批评家):要说起写作历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对我来说,第一次让我感到被唤醒的,不是文学作品,而是尼采的一本书,楚图南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另外还有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是我最初的契合天性的阅读——总觉得后背上嵌着一只苹果的大甲虫格里高利就是我自己。还有一本书,就是梅勒什可夫斯基的《诸神复活》。最初给我一个发动机式力量的,就是这部书。它是达·芬奇的传记,他的那句“知与爱永成正比,知得越多,爱得越多”,在很多年里给我勇气。这些都是发生在大学二年级的事情。
我觉得自己心理感受力发达,但对客观细节的观察力非常差,就像一个过于内向的人,一直沉浸于内省,不敢也不知如何观察外界似的。因此一直觉得自己的写作目标和自己拥有的能力,并不匹配。现在知道我的人认为我是做批评的,但其实我从小就想写小说。就像乔治·斯坦纳说的:“如果能当作家,谁会做批评家?如果能焊接一寸《卡拉玛佐夫兄弟》,谁会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复敲打最敏锐的洞见?”批评家过的是一种建立在阅读之上的“二手生活”,而每个立志写作的人,都是奔着“一手生活”去的。
当我开始写作时,发现自己除了对人物的心理和精神世界有兴趣,对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兴趣也没有叙述能力,慢慢才知道,自己写作的最大动力只是自我认知和摆脱自我否定心结的动力,有点像寻找心理医生的那种驱动力。《必须冒犯观众》里有一段写阅读贡布罗维奇的感受:他有一个剧本《伊沃娜,柏甘达的公主》,我看了之后,觉得好像写了我自己最初的心理形象,那是一幅丑陋的、沉默的、不知所措的画像。我的写作推动力就是为了摆脱这一最初的咒语,最初的心理画像。写作就像一条救命索,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自我探求和自我拯救的过程。合乎逻辑地,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我看到了王小波的文字,结识了他这个人,他对我的启示是:把我从虚无和自我否定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入到一个关心他人的世界。对此我永远感激。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常搞诗歌朗诵会,请国内外的一些诗人互动。我发现喜欢诗的同学特别多,而且不都是文学院的,很多来自别的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新闻学院……后来我就发现喜欢文学的人在校园里是非常多的。
根据人民大学图书馆统计的阅读量,文学类阅读量第一的是余华的《活着》,然后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和《沉默的大多数》,接下来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所以我觉得,青年人喜欢文学的还是特别特别多,特别是在网络上。我不太上网,但是很多人告诉我,网络上的写手特别多。每年出这么多书,爱好文学的人肯定特别多。李静刚才讲,通过阅读和写作,可以救自己,自我治疗。我自己也是这样,我为什么喜欢文学?因为我小学三年级就不能上学了,我妈妈在中学教书,所以我看过一些书,再大一点的时候,父母都被抓起来了,没有人能救自己,只有文学能救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生活,而文学一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方式。所以我相信文学,中国的文学还在艰难中前进。
过士行(剧作家):到现在,要是没有文学,我的晚年就不知道该怎么过了。幸亏有文学,让我觉得活着特别有意思。前两天我看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还有《一句顶一万句》,他这个作品,我拿来一看,怎么写得这么好,太有意思了。我就觉得中国的文学,还是有那么几位作家是很棒的,很值得我们关注,这些人没有愧对生活,他们反馈给时代的东西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我觉得文学是个好东西,但是文学跟人是有缘的,有的人一生跟文学也结不了缘。
有时候我们想,这个社会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不可思议的事,缺乏人性的事,这里面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但是还有一个,是人性的东西。文学是研究人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是远离人的文学。实质上,很多人已经远离“人”了,对“人”不再关注。
文化生态:建设还是破坏?
孙郁:我觉得中国现在的文化生态有问题,文化生态被破坏了。你看一些特别不得志的文人写的文章,每个时代的问题都特别多。但是今天的问题尤其多,这就是由于文化生态被破坏,好多问题都出来了。
文学是一个高峰,包括从事美术和音乐的人,伟大的作家能够诞生一个伟大的精神高地。我们中国的博物馆历史才不到110年,我们今天博物馆的建设,有一些外形很漂亮,可是里面的陈列缺乏美感,设计得特别粗陋。很多杂志也是,好的文章很少,你每天在做主编,可找到一部很好的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非常不容易。这个就是李静在《必须冒犯观众》里面呼吁的智性,也是王小波和木心所推崇的智性。文化生态要健全,其实是这个民族、这个时代需要有一个较高层面的智性,然后和受众有互动。
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搞文化建设,其实那个不是建设文化,是毁文化。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不愿意读书,是因为给他们看的好书太少了,很多生产出来的精神食粮都是垃圾,看书还不如玩游戏呢。文化生态的恢复,需要整个社会来努力,从事文学艺术的人本身也要少制造垃圾,应该营造一个超功利的场地,从教育机构、文化机构,从各个方面做起。其实读者是需要这种好的精神食粮的,但是我们能遇到的好东西还是太少。
文学冷漠:文学的灵魂去哪了?
宁肯(小说家):我觉得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正常人,你感受到了什么,就应该做出你的反应,这是正常的。如果没有反应,完全回到自己的象牙塔,这是不正常的。同时是否要过度反应,是否要进行专业的反应?
过士行老师刚才说,不是我们远离了现实,不是我们对现实冷漠,是我们对人冷漠。可以说,除了对文学的冷漠,我们对所有的东西都开始冷漠了。我们不过是通过谈论对文学的冷漠,而谈论对一切的冷漠。
李静:我想起歌德写过一句话,大意是当这个世界天翻地覆时,我恰恰要远离事件现场,去写面对我内心的东西。我觉得刚才三位老师其实都勾勒了这个时代的轮廓,每个人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么一个地震废墟式的世界里面,你作为个体活在这个世界上,且要好好地活下去。那么,你要怎样来安身立命?也许每个人都有他的职业,他的生活,但是,在精神上,他要有自己的出路。我觉得,那就需要有一个自己的价值根基。无论你是做文学的,做艺术的,还是做IT的,开公司的,都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让自己的内心找到一个立足点。我感到之所以特别需要强调文学,是因为它给每一个个体找到了自我丰富和自我成长的源泉,这是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文化生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个人是世界主义者,我觉得我是极其反对本土文化本位的。我们必须去掉任何油脂涂层,和自我、和社会、和宇宙对话,认知我们最真实的状况是什么,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我们对未来的意愿是什么,这是在文学写作的时候思考的一个起点。
庄秋水(文史学者):有一个研究故事原形的美国人坎贝尔,他有一本书叫做《千面英雄》,他认为对于故事的需求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个需求。所以在西方国家,故事体现在各行各业,哪怕你写一个文案,给领导写一个汇报,都是在讲故事。而我们今天中国的文学匮乏,就是所有的人都不会讲故事,哪怕写一个自我推荐,写一个简历,我们都是在平面地展示自己,都不会讲故事。我个人其实对文学特别有信心,当然有信心的角度不一样。我们今天肯定需要一个故事的复苏。
处在新媒体时代和旧媒体时代的交替之下,文学是讲逻辑的,有几千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渐进的过程,但是现在是碎片化时代,所有的东西都是同时展示的,我们的文学不会讲故事也跟这个有关系。
本文系对谈实录,因篇幅所限,有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