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2003年,我市遭遇1991年以来最强梅雨和建国以来最大过境洪水袭击,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给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和各行各业带来重大损失。
2003年12月,根据省局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即组织四个洪水调查小组,分赴各县(市、区)及部份乡镇村组和工管部门,根据拟定的水文调查工作提纲,开展了2003年梅雨洪涝灾情调查工作,对收集来的资料,按照省局提供的报表进行整理、汇总和上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洪水基本情况
(一)流域过境洪水
淮河流域今年出现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大洪水,我市作为淮河下游洪水走廊,承受了建国以来最大过境洪水压力。
1、淮河入海水道首次大流量行洪
今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主体工程竣工并举行通水典礼。时过6天,7月4日23时48分国家防总下令启用入海水道泄洪,从100秒立米逐步加大到1870秒立米,至8月6日,历时33天,泄洪总量44亿立方米。
2、总渠腰闸下行洪水位超历史
苏北灌溉总渠7月5日开始行洪,7月10日最大日平均流量730秒立米,7月14日腰闸下出现最高水位6.21米,比历史最高水位5.98米高0.23米,其主要原因为总渠~通榆河立交建成后,设计壅水0.30~0.50米,今年实际壅水0.25米,迫使腰闸下水位超历史。总渠平均行洪流量598秒立米,7月5日至7月30日,泄洪流量12.8亿立米。
3、废黄河受入海水道行洪影响部分地段水位超历史
入海水道行洪后,淮安、盐城渠北地区800多平方公里涝水被迫排入废黄河。再加上废黄河堆坡滩地360平方公里小流域降雨径流,总流量超过400秒立米。由于废黄河长期在高水位下运行,我市多次采取停排部分渠北涝水和分洪100秒立米等紧急措施,但废黄河多处仍出现超历史的高水位。阜宁周门站下7.30米,超历史最高0.20米,响水红旗进水闸上水位6.47米,超历史最高0.12米。废黄河地涵上水位5.61米,虽比历史最高水位(2000年5.90米)低0.29米,但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地涵上的水位则有可能超过6.0米。
(二)区域洪涝
我市属淮河流域下游地区,以总渠为界又分渠南、渠北二块。渠南属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2621.6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81%;渠北属徐淮坡地平原总面积2984.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9%。今年梅雨期(气象部门确定6月21日~7月22日为我市梅雨期)遭受1991年以来最大洪涝,也是建国以来第二大洪涝袭击。
1、雨情
梅雨期全市面平均总雨量608.1毫米,参照《里下河水利规划》演算结果,相当于四十五年一遇。总水平低于1991年,高于1954、1962、1965年,居建国以来第二位,部分县(市、区)最大30日雨量超1991年(见下表)。
盐城市梅雨期雨量情况表
主要站点 6月21日~7月22日 备 注
总雨量(mm) 重现期(年遇)
盐城 551.8 30
建湖 548.3 25
阜宁 635.8 60
东台 512.8 <20
大丰 587.8 35
射阳 640.6 60 射阳气象局提供
滨海 739.7 100
响水 661.7 70
面平均 609.8 45
今年梅雨期的降雨特点有四条:
其一,暴雨场次多,间隔时间短。6月26日至7月17日,21天内,雨量超过50毫米暴雨有12场,其中6月29日至7月4日,连续6天,天天有暴雨;6月29日至7月17日19天中,只有7月7日1天无雨,其余18天天天有雨。
其二,雨量大、覆盖面广。最大15日雨量和最大30日雨量均超过特大洪水年份1954、1962、1965年,仅次于1991年,而其覆盖范围广至全淮河流域。造成洪涝并发的严重局面。
其三,中北部雨量超过91年,尤其射阳河和黄沙港流域上、下游,雨量普遍超过91年第二阶段梅雨。射阳河上游淮安雨量703毫米,中游阜宁635.8毫米,下游射阳640.6毫米,黄沙港上游宝应雨量达773毫米,中游建湖也达548.3毫米,平均达659毫米,相当于70年一遇;滨海739.7毫米,达百年一遇,响水661.7毫米,亦达70年一遇。
梅雨期各县(市)暴雨中心分别在:东台市时堰(自设雨量站);大丰市刘庄(自设雨量站);射阳县射阳河闸;盐都县大冈(自设雨量站);建湖县沿河(自设雨量站);滨海县八巨(自设雨量站);阜宁县阜宁站;响水县南河(自设雨量站);城区盐城站。
其四,与强梅雨相伴而生的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高湿、低
温、寡照。整个梅雨期,平均日照时数不足2个小时,其中有18天日照时数为0;日平均气温不足24℃,比常年同期低3℃。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
2、水情
全市普遍出现高水位,九个县(市、区)中,东台、大丰、滨海、响水四县(市)水位接近历史最高;盐都、城区平历史最高,局部超历史最高;建湖、阜宁、射阳全境超历史最高。(见下表)
河道
名稱 代 表
站 点 本次最高水位(米) 发 生
时 间 历史最高水位(米) 发 生
时 间 超历史最高(米) 警 戒
水 位(米) 超警戒水位(米)
斗龙港水系 兴化 3.24 7.12 3.35 1991 -0.11 2.00 1.24
串场河 东台 3.06 7.11 3.43 1991 -0.37 1.80 1.36
二卯酉河 大丰 2.76 7.10 3.15 1965 -0.39 1.60 1.16
新洋港 盐城 2.66 7.11 2.66 1991 ±0.0 1.70 0.96
黄沙港 建湖 2.87 7.11 2.78 1991 +0.09 1.60 1.27
射阳河 阜宁 2.46 7.13 2.22 1991 +0.24 1.30 1.16
射阳河 射阳 2.11 7.14 1.80 1983 +0.31 1.10 1.01
张家河 滨海 2.72 7.22 3.25 1983 -0.53 1.60 1.12
3、圩区淹涝水量和排涝水量调查
根据各县(市)乡(镇)提供的圩区资料,借用我市降雨径流分析成果,按里下河腹部区、里下河沿海垦区(斗南、斗北)、渠北和沂南四块。分别计算产水量及圩区涝水量,并结合排涝模数或排涝动力推算各区的排涝流量。
4、破圩(或沉圩)情况调查
盐城市在这次梅雨期洪涝灾害中,共有36个圩区破圩(或沉圩),其中滨海县34个圩区、东台市2个圩区。
滨海县34个圩区破圩漫溢,主要集中在渠南四个乡镇,究其原因,由于射阳河上游客水过境,造成射阳河水位居高不下,导致渠南排涝河道沿线圩区破堤或被漫溢。具体情况为:五汛镇民便河两岸有11个圩区破圩,蔡桥镇王圩河两岸有5个圩区破圩,正红镇篆河两岸有10个圩区破圩,通榆镇有3个圩区漫溢,天场乡有5个圩区漫溢。破圩圩区的总落水面积122.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968平方公里。
东台市倒闸破圩情况:2003年7月6日18时25分,溱东镇苏罗圩超纲闸因侧向渗透穿孔,导致倒塌,经奋力抢险,7月7日16时30分坝合拢,时里下河水位2.87米,圩内外水位差0.60米,圩内7000亩农田受淹,经紧急调运抢排机泵排涝,7月8日,农田基本出水。7月11日16时30分,安丰镇丰西圩官坝头闸也因同样原因倒塌,经全力抢险至7月12日零时30分,决口被堵,未造成大的灾情。
(三)灾情
大流量洪水过境和强降雨所造成的内涝给我市带来严重损失。据核灾统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54.59亿元。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损失最大,达40.64亿元,占总经济损失的74.4%。全市受淹面积596.65千公顷(895万亩),农作物受灾面积537.54千公顷(806.31万亩),成灾面积325.44千公顷(488.16万亩),绝收面积66.5千公顷(99.75万亩),损失水产品13.71万吨;全市受灾人口453.3万人,紧急转移人口6.91万人,市区及7个县城进积水,受淹住户14.82万户,损倒房屋7.72万间,受伤12人,其中重伤10人。全市短时间破圩36个,面积3.18万亩,由于及时抢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水利工程损失严重,损坏堤防9249处,总长453.23千米;损坏护岸724处,总长109.8千米;损坏水闸2409座,损坏桥涵11171座,损坏机电泵站703座,24194千瓦,损坏管理设施73处,水利直接经济损失4.08亿元;工业、交通、电力、通讯等也遭受较大损失。受淹企业1043个,停产和半停产企业626个,受淹仓库453座;公路中断160条次,损坏公路桥涵203座,毀坏路基329千米;损坏高压线杆90杆,低压线杆469杆,通讯线杆8145杆;沉船28条,工交总损失2.32亿元。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损失。
今年的灾害特点有六条:
1、受灾面大。处处有灾,行行有灾。强降雨、高水位、低温、高湿、寡照无人无处不受其害。
2、中部灾害重,南北两头较轻。建湖、阜宁、射阳全面超91年最高水位,盐都、城区及市区平91年最高水位(局部超91年水位),灾情相对严重。而南部的东台、大丰和北部的滨海、响水最高水位均低于91年(或历史最高水位),灾情较91年(或最高水位年份)稍轻,但受灾的绝对值仍然很大。如大丰一市死亡牲畜(马、牛、驴、猪、羊等)即达73万头,农林牧渔直接损失达10.41亿元,超过所有县、市。
3、低洼圩区损失小,次高地损失大。今年488万亩成灾面积和99.75万亩绝收面积中,80%属于无设防能力的次高地。次高地成为每次大洪大涝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4、低洼圩区险情多、破圩少。今年低洼圩区圩口闸老化失修现象比91年严重,但圩堤标准高于91年。今年水闸出险2409座,但短时间破圩只有36个,面积3.18万亩。而91年破圩129个,面积达48.92万亩。
5、里下河湖荡滞涝损失严重。我市一、二、三批滞涝总面积183.3平方公里,相继滞涝。搬迁人口21300人,受淹房屋21428间,损失水产品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3.9亿元。
6、入海水道行洪引发次生灾害。入海水道行洪不仅直接毁坏了入海水道内我市已经种上庄稼和树木的耕地22000余亩及其附属水利设施(总损失2463万元),同时还切断了渠北地区1710km2的涝水出路,大部分涝水被迫排向废黄河,使废黄河沿线多处出现超历史最高水位,并出现险情,阜宁的童营洞和响水的红旗进水闸都差点崩闸,废黄河今年的防洪压力特别大。
2003年,我市遭遇1991年以来最强梅雨和建国以来最大过境洪水袭击,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给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和各行各业带来重大损失。
2003年12月,根据省局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即组织四个洪水调查小组,分赴各县(市、区)及部份乡镇村组和工管部门,根据拟定的水文调查工作提纲,开展了2003年梅雨洪涝灾情调查工作,对收集来的资料,按照省局提供的报表进行整理、汇总和上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洪水基本情况
(一)流域过境洪水
淮河流域今年出现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大洪水,我市作为淮河下游洪水走廊,承受了建国以来最大过境洪水压力。
1、淮河入海水道首次大流量行洪
今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主体工程竣工并举行通水典礼。时过6天,7月4日23时48分国家防总下令启用入海水道泄洪,从100秒立米逐步加大到1870秒立米,至8月6日,历时33天,泄洪总量44亿立方米。
2、总渠腰闸下行洪水位超历史
苏北灌溉总渠7月5日开始行洪,7月10日最大日平均流量730秒立米,7月14日腰闸下出现最高水位6.21米,比历史最高水位5.98米高0.23米,其主要原因为总渠~通榆河立交建成后,设计壅水0.30~0.50米,今年实际壅水0.25米,迫使腰闸下水位超历史。总渠平均行洪流量598秒立米,7月5日至7月30日,泄洪流量12.8亿立米。
3、废黄河受入海水道行洪影响部分地段水位超历史
入海水道行洪后,淮安、盐城渠北地区800多平方公里涝水被迫排入废黄河。再加上废黄河堆坡滩地360平方公里小流域降雨径流,总流量超过400秒立米。由于废黄河长期在高水位下运行,我市多次采取停排部分渠北涝水和分洪100秒立米等紧急措施,但废黄河多处仍出现超历史的高水位。阜宁周门站下7.30米,超历史最高0.20米,响水红旗进水闸上水位6.47米,超历史最高0.12米。废黄河地涵上水位5.61米,虽比历史最高水位(2000年5.90米)低0.29米,但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地涵上的水位则有可能超过6.0米。
(二)区域洪涝
我市属淮河流域下游地区,以总渠为界又分渠南、渠北二块。渠南属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2621.6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81%;渠北属徐淮坡地平原总面积2984.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9%。今年梅雨期(气象部门确定6月21日~7月22日为我市梅雨期)遭受1991年以来最大洪涝,也是建国以来第二大洪涝袭击。
1、雨情
梅雨期全市面平均总雨量608.1毫米,参照《里下河水利规划》演算结果,相当于四十五年一遇。总水平低于1991年,高于1954、1962、1965年,居建国以来第二位,部分县(市、区)最大30日雨量超1991年(见下表)。
盐城市梅雨期雨量情况表
主要站点 6月21日~7月22日 备 注
总雨量(mm) 重现期(年遇)
盐城 551.8 30
建湖 548.3 25
阜宁 635.8 60
东台 512.8 <20
大丰 587.8 35
射阳 640.6 60 射阳气象局提供
滨海 739.7 100
响水 661.7 70
面平均 609.8 45
今年梅雨期的降雨特点有四条:
其一,暴雨场次多,间隔时间短。6月26日至7月17日,21天内,雨量超过50毫米暴雨有12场,其中6月29日至7月4日,连续6天,天天有暴雨;6月29日至7月17日19天中,只有7月7日1天无雨,其余18天天天有雨。
其二,雨量大、覆盖面广。最大15日雨量和最大30日雨量均超过特大洪水年份1954、1962、1965年,仅次于1991年,而其覆盖范围广至全淮河流域。造成洪涝并发的严重局面。
其三,中北部雨量超过91年,尤其射阳河和黄沙港流域上、下游,雨量普遍超过91年第二阶段梅雨。射阳河上游淮安雨量703毫米,中游阜宁635.8毫米,下游射阳640.6毫米,黄沙港上游宝应雨量达773毫米,中游建湖也达548.3毫米,平均达659毫米,相当于70年一遇;滨海739.7毫米,达百年一遇,响水661.7毫米,亦达70年一遇。
梅雨期各县(市)暴雨中心分别在:东台市时堰(自设雨量站);大丰市刘庄(自设雨量站);射阳县射阳河闸;盐都县大冈(自设雨量站);建湖县沿河(自设雨量站);滨海县八巨(自设雨量站);阜宁县阜宁站;响水县南河(自设雨量站);城区盐城站。
其四,与强梅雨相伴而生的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高湿、低
温、寡照。整个梅雨期,平均日照时数不足2个小时,其中有18天日照时数为0;日平均气温不足24℃,比常年同期低3℃。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
2、水情
全市普遍出现高水位,九个县(市、区)中,东台、大丰、滨海、响水四县(市)水位接近历史最高;盐都、城区平历史最高,局部超历史最高;建湖、阜宁、射阳全境超历史最高。(见下表)
河道
名稱 代 表
站 点 本次最高水位(米) 发 生
时 间 历史最高水位(米) 发 生
时 间 超历史最高(米) 警 戒
水 位(米) 超警戒水位(米)
斗龙港水系 兴化 3.24 7.12 3.35 1991 -0.11 2.00 1.24
串场河 东台 3.06 7.11 3.43 1991 -0.37 1.80 1.36
二卯酉河 大丰 2.76 7.10 3.15 1965 -0.39 1.60 1.16
新洋港 盐城 2.66 7.11 2.66 1991 ±0.0 1.70 0.96
黄沙港 建湖 2.87 7.11 2.78 1991 +0.09 1.60 1.27
射阳河 阜宁 2.46 7.13 2.22 1991 +0.24 1.30 1.16
射阳河 射阳 2.11 7.14 1.80 1983 +0.31 1.10 1.01
张家河 滨海 2.72 7.22 3.25 1983 -0.53 1.60 1.12
3、圩区淹涝水量和排涝水量调查
根据各县(市)乡(镇)提供的圩区资料,借用我市降雨径流分析成果,按里下河腹部区、里下河沿海垦区(斗南、斗北)、渠北和沂南四块。分别计算产水量及圩区涝水量,并结合排涝模数或排涝动力推算各区的排涝流量。
4、破圩(或沉圩)情况调查
盐城市在这次梅雨期洪涝灾害中,共有36个圩区破圩(或沉圩),其中滨海县34个圩区、东台市2个圩区。
滨海县34个圩区破圩漫溢,主要集中在渠南四个乡镇,究其原因,由于射阳河上游客水过境,造成射阳河水位居高不下,导致渠南排涝河道沿线圩区破堤或被漫溢。具体情况为:五汛镇民便河两岸有11个圩区破圩,蔡桥镇王圩河两岸有5个圩区破圩,正红镇篆河两岸有10个圩区破圩,通榆镇有3个圩区漫溢,天场乡有5个圩区漫溢。破圩圩区的总落水面积122.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968平方公里。
东台市倒闸破圩情况:2003年7月6日18时25分,溱东镇苏罗圩超纲闸因侧向渗透穿孔,导致倒塌,经奋力抢险,7月7日16时30分坝合拢,时里下河水位2.87米,圩内外水位差0.60米,圩内7000亩农田受淹,经紧急调运抢排机泵排涝,7月8日,农田基本出水。7月11日16时30分,安丰镇丰西圩官坝头闸也因同样原因倒塌,经全力抢险至7月12日零时30分,决口被堵,未造成大的灾情。
(三)灾情
大流量洪水过境和强降雨所造成的内涝给我市带来严重损失。据核灾统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54.59亿元。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损失最大,达40.64亿元,占总经济损失的74.4%。全市受淹面积596.65千公顷(895万亩),农作物受灾面积537.54千公顷(806.31万亩),成灾面积325.44千公顷(488.16万亩),绝收面积66.5千公顷(99.75万亩),损失水产品13.71万吨;全市受灾人口453.3万人,紧急转移人口6.91万人,市区及7个县城进积水,受淹住户14.82万户,损倒房屋7.72万间,受伤12人,其中重伤10人。全市短时间破圩36个,面积3.18万亩,由于及时抢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水利工程损失严重,损坏堤防9249处,总长453.23千米;损坏护岸724处,总长109.8千米;损坏水闸2409座,损坏桥涵11171座,损坏机电泵站703座,24194千瓦,损坏管理设施73处,水利直接经济损失4.08亿元;工业、交通、电力、通讯等也遭受较大损失。受淹企业1043个,停产和半停产企业626个,受淹仓库453座;公路中断160条次,损坏公路桥涵203座,毀坏路基329千米;损坏高压线杆90杆,低压线杆469杆,通讯线杆8145杆;沉船28条,工交总损失2.32亿元。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损失。
今年的灾害特点有六条:
1、受灾面大。处处有灾,行行有灾。强降雨、高水位、低温、高湿、寡照无人无处不受其害。
2、中部灾害重,南北两头较轻。建湖、阜宁、射阳全面超91年最高水位,盐都、城区及市区平91年最高水位(局部超91年水位),灾情相对严重。而南部的东台、大丰和北部的滨海、响水最高水位均低于91年(或历史最高水位),灾情较91年(或最高水位年份)稍轻,但受灾的绝对值仍然很大。如大丰一市死亡牲畜(马、牛、驴、猪、羊等)即达73万头,农林牧渔直接损失达10.41亿元,超过所有县、市。
3、低洼圩区损失小,次高地损失大。今年488万亩成灾面积和99.75万亩绝收面积中,80%属于无设防能力的次高地。次高地成为每次大洪大涝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4、低洼圩区险情多、破圩少。今年低洼圩区圩口闸老化失修现象比91年严重,但圩堤标准高于91年。今年水闸出险2409座,但短时间破圩只有36个,面积3.18万亩。而91年破圩129个,面积达48.92万亩。
5、里下河湖荡滞涝损失严重。我市一、二、三批滞涝总面积183.3平方公里,相继滞涝。搬迁人口21300人,受淹房屋21428间,损失水产品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3.9亿元。
6、入海水道行洪引发次生灾害。入海水道行洪不仅直接毁坏了入海水道内我市已经种上庄稼和树木的耕地22000余亩及其附属水利设施(总损失2463万元),同时还切断了渠北地区1710km2的涝水出路,大部分涝水被迫排向废黄河,使废黄河沿线多处出现超历史最高水位,并出现险情,阜宁的童营洞和响水的红旗进水闸都差点崩闸,废黄河今年的防洪压力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