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周记点燃学生习作激情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ldf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一直是“语文的半边天”,也是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最根本体现。在小学低中年级,语文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写日记。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课程的增加,老师多数会要求学生写周记。周记,就是记下一周里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写周记,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持久而有效的训练方式。
  周记相比日记,学生积累素材的时间更长,准备、构思习作的时间也更充裕。可是在检查学生周记时,我却发现有的同学能写出内容充实而生动的文章,有的同学却没什么材料好写,记成一部流水账。怎样才能发挥周记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呢?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每日一记”,激活素材
  对小学生来说,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家庭生活充满温情,用周记记载自己的童年,无疑是有意义的事情。可是很多学生用一周的时间搜集素材,到了周末还是找不到可写的材料,找不到可以下锅的“米”。其实,不是没有“米”,“米”就在身边,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没能及时记录下那些有意思的小事儿。回忆整整五六天的事情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还要挑选其中的一件事来,有些学生早已失去了耐心,最后只能“信手拈来”,草草完成。
  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能在平时记下一些只言片语,哪怕是几个关键词,那么在选择材料时就会像查阅图书的目录一样指向明确了。这种留心观察、学会发现的好习惯可以从“每日一记”开始。这个“每日一记”,就是每天用两三句话记下当天最有感触的事情。可喜,可怒,可急,可气,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自己当时的心情或想法。因为字数少,要求低,学生完成这样的“每日一记”轻而易举。周末翻开“每日一记”,当时的场景一下被激活,解决了“米”的来源,从五六件事中选一件完成一篇周记,自然水到渠成了。
  二、作文讲评,取材周记
  周记也是一项作业,对这项作业,老师有多在意,学生就会有多重视。学生的每篇周记我都会仔仔细细地阅读,每次必认真准备周记讲评课。
  习作讲评要想取得实效,必须针对更多的学生。我把每周的习作讲评聚焦在学生的周记上。我会选取学生周记中的精彩片段、语句、题目,甚至精彩的词语,以PPT的形式,一页页地展现,每个出示的内容都会有学生的名字。在引导学生欣赏周记中精彩语段的时候,我会帮助学生归纳出他们写作中无意识地流露出的写作技巧,比如:不同方式的人物对话、人物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内心活动的刻画、环境的描写等等。在欣赏别人的精彩时,学生自觉地比对自己的习作,开始悟得一些写作的“巧” “妙”之处。学生的精彩语段被浓墨重彩地展示,被表扬的学生的自信心也随之被鼓舞起来。每周,我都会和学生一起欣赏周记中的精彩,悟得好的写法,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三、诊断治疗,当堂练笔
  “光说不练假把式”,习作讲评课,不仅要说,更要写。习作讲评课不仅要让学生收获自信,更应该让学生通过讲评悟得习作的方法,练出习作的能力。在习作讲评课上,我还设计了“练兵”的环节。不仅赏析精彩的语段,我还从学生的周记中选出一些“有病”的句段。这些“病例”,都是学生习作中共性的问题,不可能在一次习作讲评课上全部讲完,所以必须有计划、有目标地分散在每次讲评课上。每次的训练点尽量和讲评课的精彩语段的“亮点”相结合。首先,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病”,再学会修改的方法,“对症下药”。
  一次周记,学生大多写到了一次中队会上的有趣的击鼓传花游戏,可是,不少学生将游戏过程写得很平淡,毫无趣味可言。写清楚游戏过程并不困难,难的是把游戏过程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表达得准确而细致,让读者產生真实的画面感。怎么办?于是,我在讲评课的欣赏精彩语段环节,特意选择了学生周记中一些对人物动作、心理、神态刻画较好的片段一起来欣赏,然后出示了一个写得不太好的游戏过程片段。不用我再多说什么,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这个片段的看法,在交流中,学生提出了各种修改的建议。趁热打铁,全班同学当堂完成了这个小片段的练笔。枯燥的游戏过程描写变得生动鲜活,击鼓传花这个游戏中的人物会想、会说、会笑、会急、会羞,游戏的场面用文字再现了。这样的片段训练目的性很明确,所有的学生在这个训练点上都得到了锻炼。
  四、编辑小报,鼓励发表
  写作是内心情感付诸笔端的一种表达方式。事实上,很多学生不能从习作中获得乐趣和认同,更不能产生一种自由言说的自豪感来。如果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发表,那么这种成就感会调动起学生极大的写作热情。所以,我利用办班级习作小报的方式,给了学生一个发表展示的平台。我把每次周记中的优秀习作、精彩语段,用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文字和姓名变成铅字的时候,心中的写作激情被点燃了。我把习作小报发放到其他班级,让学生们知道,他们的周记有着更多的读者。在习作小报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端正了写周记的态度,知道周记就是拿起笔来描绘自己的生活,而且有老师、同学和家长们期待着读到他的习作,了解他在做什么,想什么。一张小小的班级习作小报,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意识。
  教是为了不教。训练学生写作的目的,最终是要让学生能够拿起笔来陈述自己的故事,倾诉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
  现在,班上的学生已经养成了“每日一记”的好习惯,认真地写好周记,期盼着每周的周记讲评课,期待着在习作小报上一展风采。他们乐于用周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提高了习作的能力。只要教师善于做个有心人,训练得法,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会像“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愿周记伴随学生的幸福童年。
  (作者单位: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反对传统的满堂灌式的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提出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课堂提问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最主要途径。当前一些语文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不到位,个别老师甚至将预先讲授的知识由陈述句变为疑问句,使“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语文课堂提问要基于所教文本的特征进行设计,真正能达到建构语文教学内容、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  一、在文本留白处提问,建构教学框架  所谓建构教學的框架,就
期刊
一、“互联网+”时代课外阅读变革的趋势  1. “互联网+”资源。教师若借助“互联网+”通信平台,个性化解读、资源共享、线上互动等各项需求均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种阅读平台相应诞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让他们在静悄悄地自主选择、主动阅读、独立思考中,将阅读变成和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学生主体、能力宗旨、创新取向等以生为本的价值观也得以充分凸显
期刊
该文对免清洗助焊剂的特点、检测、认证、选择及使用控制进行了论述,并用正交试验法对波峰焊参数的选择进行论证。
一、概述为了加快“孕镶金刚石钻头与岩石适应性”的研究工作,实钻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又称正交设计法)。它是利用一种排列整齐的标准化了的“正交表”来安排和分析多因素试验的
体验式学习要求学习者发挥主动精神,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认为没有这种参与,就不能产生任何体验,更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我认为,要想让语文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就要让学生充分地、主动地去体验。  一、从《天鹅的故事》同课异构课谈体验  【案例一描述】  1. 学生交流对第5、6自然段内容的理解。  2. 重点理解关键词语:“像石头似的”“腾空而起” “撞击” “颤动”……  
期刊
一、诵读:有的方诵,方得始终  古诗词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极具节奏美和韵律美。诵读,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美、应和美,也是中国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策略。每一次诵读,都应有其目的,做到“有的方诵”。  1. 基于释义明理的需要。在教学《江南》一诗时,有老师这样操作:(展示图片,指名读)  师:评一评。谁来读得开心点?应该把开心的心情放在哪个字上?(生:可。)可以,正好的意思。(展示荷叶图,指名读)  师:荷花
期刊
一、一维空间——鸟瞰:整体把握  上好课的第一步是整体把握文本。教师首先要树立整体意识,并且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因为一篇文章的构造是前后贯连着的。我曾经听过薛法根老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该课教学目标就以复述故事为经,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纬,凸显了小说的文体特色和表达特色,而教学内容只选取两个点:了解小说的特點,发现小说的叙事密码。  薛老师设计了三个练习:第一步将单篇故事“拆分”为三个小故事。薛老师
期刊
一、体裁入手,梳理阅读范围  从体裁入手,有助于让学生通过分化、类化的训练获得读懂这一类体裁的基本视角、路径与方法,并使学生在迁移训练中借助所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决问题,将操作行为逐步转化为思想方法,直到内化为一种思考习惯,形成阅读这一类体裁的阅读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第一学段的阅读体裁分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等文学作品,第二、三学段的阅读体裁则有叙事性作品、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