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互联网+”,让阅读走向“悦”读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互联网+”时代课外阅读变革的趋势
  1. “互联网+”资源。教师若借助“互联网+”通信平台,个性化解读、资源共享、线上互动等各项需求均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种阅读平台相应诞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让他们在静悄悄地自主选择、主动阅读、独立思考中,将阅读变成和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学生主体、能力宗旨、创新取向等以生为本的价值观也得以充分凸显。
  2. “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的巧妙运用,有利于立体化、多功能的虚拟交流空间的建立,在这个空间内,学生可以资料搜索、知识补充、辨别与处理信息,自由、及时、便携地将自己的观点与感受呈现出来,通过对数字化信息的共享和分享,变输入为输出。此外,教师在成为阅读过程参与者的同时,也能为学生们的阅读之旅助航。这种多元角色的思维碰撞,不仅能深化同学们的感悟与体验,更能引起他们的广泛参与和共鸣。
  3. “互联网+”评价。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本质是提升效率。借助各种新型移动互联网软件,评价主体同时又成为评价的对象。那该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体系呢?大数据的整理与采集就为我们提供了可能:知识的更新为评价提供了新内容,各种平台软件的开发则给予了我们新的评价媒介……如在“悦读家园网”这一平台上,同学们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呈现,教师或者同学可以对其所发表的内容点赞或者留言;网站还可以对同学们的阅读量进行积分统计,累积到一定积分的同学便可以兑换到相应的奖品。同样,班级的月度、年度阅读量,会以折线统计图或条状统计图的方式一目了然地罗列……这些大数据的呈现一方面省去了统计的麻烦,另一方面也利于教师及时、综合、有效地了解班级同学的阅读情况,从而进行宏观调整。
  二、“互联网+”时代课外阅读的实践探索
  1. 微课读书圈:见“微”知“著”。“近年来,微课以‘微’凸显了教学优势,具有互动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参与性强的特点。”它将阅读以“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用立体化的多感官阅读为学生们搭建了“声图并茂、视听兼顾”的阅读平台。前一段时间,笔者参与了南京市百本好书微课导读视频的制作,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下发布的、关于推荐百本优秀课外阅读书目的微课读书圈,通过将一个故事中所需要的各种影音以及文字说明进行动态整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故事梗概,激发读书热情,培养他们持续阅读的习惯。笔者制作的是推薦作家杨红樱写的《寻找快活林》一书,该微课在6分钟的时间内,围绕故事主人公狐狸先生一家展开,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问题,呈现3D的动画形象,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此基础上,还对杨红樱的系列作品进行了介绍与推荐,并编制了配套的趣味阅读检测题。随后,利用阅读走班的机会,笔者在年级里的各个班级轮流播放了该微课,同学们很有兴趣,反响热烈,追着问后面的故事究竟怎样。借此机会,笔者向他们推荐了百本好书微课圈,告诉他们那里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好故事等着他们去阅读。一段时间后,笔者在年级里进行了追踪调查,近71.3%的同学登录了该微课平台,其中有49.8%的同学在阅读了相关微课视频后,找来了推荐作品自己阅读。借助光与影的刺激,学生更喜欢阅读,见“微”知“著”,进而引发出他们深度阅读的愿望,帮助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
  2. 听书直播平台:用“听”唤“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随着一些免费听书网的盛行,“有声听书”成了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对于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同学来说,“听”故事更能使他们安静下来,快速进入阅读世界。作为教师,前期要帮助学生挑选内容向上、语音准确的听书节目供他们听。通过长期地听,他们能从感性上、整体上去体验,去主动地消化与吸收,从听逐渐产生读的渴望。对于少数不太爱阅读的学生来说,听同样给他们带来了新的阅读世界,让他们能够将碎片化的时间凝结成阅读的板块。其实,有声读物正是一种很好的朗读范本,无论是标准的语音、停顿的处理、情感的表达都值得学生去模仿,他们在语言材料中慢慢地学会感知人物个性、体味故事情节,唤醒阅读的意识,激发阅读的兴趣。
  3. 语音朗读:以“读”促“阅”。在甜美的童声中,学生们实现了听、阅、读三者的有效互动,弥补了以往课外阅读只“阅”不“读”的不足。假期中,我在班里组织了一次以语音诵读为主题的线上活动,借助班级网站的朗读圈,以一个月为限,全班线上语音诵读投票选出最喜欢的一本书,同学们可以在上传的音频下点赞支持,最终的冠、亚、季军的评选综合点击率民主产生。作为奖励,冠军可以在朗读圈开设专门版面,给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朗读经验,并奖励他组织下一次的诵读比赛。从操作效果来看,同学们的诵读热情空前高涨,有的觉得只有语音的诵读有些单调,便主动找来音乐伴奏,在多次诵读后上传自己最满意的版本。一个学生在诵读《爸爸和他的小飞龙》一书时,更是一人分饰几个角色,模仿各种卡通角色的声音,将不同角色的对话趣味性地呈现,读出了情感与起伏,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线上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更是创意频出:亲子共读、动画片配音导入、现场互动接龙读……当学生们听到自己和小伙伴们的声音从这个无线平台里传送出来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欣喜与激动,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
  4. 通讯交流软体:“答”中引“读”。通讯交流软体的产生,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打破了被动学习和时空限制,使得师生之间形成互动、包容、共享的伙伴式关系。双方在交流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互动中共生共长,这种平台的交流链接了线上与线下,打破了课外阅读的界限,不仅让学生“做”得舒服,有时他们独特新奇的观点还能触发教师感知体悟的新视角。在这样“微交流” “微表演”中,同学们学会了主动总结与思考,教师则可以快捷方便地及时关注、动态跟踪地互动参与,让同学们在群体问答竞争中对课外阅读兴趣更浓。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其他文献
该文简明介绍了在工厂应用正交试验法和优选法探索降低氧化锌伐片保护比的过程,说明科学的试验方法可以取得多、快、好、省的效果,对生产厂家有一定参考价值。(本刊录)
中华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儿童从小热爱中华诗歌,让儿童通过学习中华诗歌认同中华文化,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那么,怎样才能让儿童从小爱上中华诗歌,怎样才能让儿童从小认同中华文化呢?这是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份必答的问卷。  我觉得,要完成这份答卷,我们需要追求诗歌教学的“四有”境界:  一是口中有“声音”。自古以来诗歌都是有声的艺术。从古至今,诗歌与音乐总是不离不弃、结伴同行
期刊
为探索三熟水田大麦夺高产的新途径,我们从1989年秋播起,连续两年承担了省农牧厅下达的“百亩水田大麦连片创高产丰收计划”项目,选用西引2号大麦品种,采取稻板免耕播种综合
思维力的提升理当是教育的职责担当。只是思维力的“生长地”常常被人们误会,很多人认为理科教学才是思维力培养的专属“道场”,文科教学对思维力的培养似乎爱莫能助。由此,生长思维力自然成了语文教学未曾开化的“盐碱地”。  语文教学中忽略思维力培养的现状是随处可感的。我们总是习惯于字词语义品读的“器”,忽略字词运用的“道”;总是习惯于关注语感体验,忽略言语思维的培养;总是习惯于表达技巧的敲击,忽略表达内容的
期刊
党启元接任同盟创意新掌门与郁海敏一起开创上海同盟广告的创意人杨舸,于6月辞去执行创意总监一职,前往澳大利亚成为自由导演,但保留同盟董事职位,兼任副总经理,但不再具体管
本文介绍了正交试验法在制面生产最佳工艺.试验面质改良剂和调味料配方上的应用.
如今,主体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走近了学生,这将对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主体性课堂不应该只是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交还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体验,通过体验来自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丰富自主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自主学习语文的情感和经验。那该如何做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不失时机,给学生自主体验的机会  第一,要留给学生体验的“平台”。诸如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期刊
汉字中80%以上都是形声字,由此可见,形声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地位之重要。作为知识、文化传播者的语文教师,对形声字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形声字的概念  形声字,一部分表示意义范畴,称为义符或者形旁;一部分表示声音类别,称为声符或者声旁。简言之,形声字一般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构成,形旁多表义,声旁多表音。低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够深刻理解其中的奥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
期刊
课程改革反对传统的满堂灌式的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提出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课堂提问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最主要途径。当前一些语文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不到位,个别老师甚至将预先讲授的知识由陈述句变为疑问句,使“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语文课堂提问要基于所教文本的特征进行设计,真正能达到建构语文教学内容、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  一、在文本留白处提问,建构教学框架  所谓建构教學的框架,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