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殿民:仁者爱人,人爱之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g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报道中国奥运首金第一人,與体育新闻工作结缘37年,作为领导和导师,门下桃李芬芳。他参加过9届奥运会,4次参与奥运火炬传递,在中国体育新闻界无出其右者。
  他还是一位传递中国体育好声音的“外交家”,在国际奥委会、国际田联、国际排联等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新闻委员会委员,积极推进中国体育与世界的了解与合作。
  他更是一个真正将助人为乐内化于心的好人,以德才蜚声于世,以忠厚处世为人,以微笑融化隔阂。他是我们身边的雷锋,像煦暖的春风,给人送来温暖、帮助和关怀。
  2016年11月11日,他在韩国平昌出席国际奥委会会议期间猝然离世,从国际友人到同事、下属和知己,人们对他的离去无不表达了无穷的哀思……
  卓越的成就
  1984年7月29日,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射落洛杉矶奥运会首金,10亿人口的东方大国,终于在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上获得了第一枚金牌!
  第一个向世界宣告这一历史性突破的记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高殿民。
  “非常荣幸赶上了好机会。”谈起这段历史,高殿民非常低调和谦逊。他曾说,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到1979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席位,再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全面登上奥林匹克舞台,自己不过是有幸亲眼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和进步。
  “零”是怎样突破的,他以亲身经历撰写的稿件《许海峰实现零的突破》,获得当年全国新闻评选特等奖,后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高殿民说,除了许海峰的奥运首金,那届奥运会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中国人对洛杉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是在洛杉矶,只有刘长春一人参加了田径比赛,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只不过在预赛时即被淘汰。高殿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说中国体育在1932年吃了“大鸭蛋”。然而52年之后,中国重返洛杉矶,第一次全面登上奥林匹克舞台。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为许海峰颁奖时,说:“今天是中国伟大的一天。”
  “可以说1984年奥运会是分水岭,从那以后,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体育水平逐步提升。而作为体育新闻工作者,就像所有中国人梦想的一样,何时能参加奥运会、获得金牌、举办奥运会,我都见证了。”
  不只是见证,还有真正参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高殿民默默无闻地为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作出了贡献。北京申办接待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时,由于其较高的国际声誉、出众的英语水平和对体育报道透彻的了解,高殿民被指定为媒体运行方面的候补陈述人。虽然他最终没有作为陈述人面向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汇报,但在背后依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陈述。在2001年莫斯科申办的冲刺阶段,高殿民又临时担任北京奥申委舆情组的重要一员,默默搜集各国对北京申办的舆情,为北京申办的成功提供了有价值的舆情分析。
  有人说,如果要选一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历史的完整记述者,高殿民怕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在他办公桌的抽屉里,存放着自己参加过的9届奥运会的记者证。这9届奥运会,前8届是参加报道,最后一次在里约热内卢,他是以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的身份观摩指导。他是参加奥运火炬传递次数最多的中国媒体人之一。2016年7月20日,他在巴西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市参加里约奥运会火炬传递,连续第4次成为奥运火炬手。他还是中国唯一一位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也是中国唯一的国际田联、国际排联新闻委员会委员……他的成就有很多,但他自己很少说。
  在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时,高殿民曾说:“奥林匹克火炬代表和平、进步,火炬点燃开启了最盛大的运动会。当你手举火炬,会希望全世界的人们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朝着更好的目标前进。”
  更好的目标和更大的进步,对中国体育意味着什么?
  体育必须进一步走向大众化!报道过如此多届奥运会,高殿民也感受到国人对于奥运会态度的变化。“1988年兵败汉城之后提出奥运争光战略,后来才逐渐意识到需要全民健身,‘两条腿’走路。”只要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调动更多的人投身体育,国际比赛的金牌数量和运动水平自然而然地就会有更扎实的基础。
  “从金牌衡量不出一国真正的体育运动水平。”他的观点鲜明有力,必须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育才能显现出更大的价值。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大众广泛参与体育,将体育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
  30余年,9届奥运会!见证中国体育从射落奥运第一金到跻身世界体育大国第一集团,这段工作经历固然令人津津乐道,但高殿民对中国体育更大的贡献,或许还在于其积淀萌发于深厚经历中的思想火焰。
  中国体育必将走向更宽广和更美好的未来。而高殿民,则是其中一位才能和思想无比卓越的参与者、推动者。有此成就,此生何憾?!
  质朴的忠诚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政治和业务素质高,领导力、执行力、亲和力超强”,这是在担任新华社体育部主任的13年里,人们对高殿民最深刻的印象。
  高殿民是个有远见的人!他于1997年执掌新华社体育部以后,就坚持体育部传统,每年只招收英文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当时体育报道对英文要求还远没有现在这么高,但他认为,体育不分国界,体育报道不分国界,新华社乃至中国体育报道终将会融入国际体育新闻竞争,争夺国际体育新闻话语权必将是新华体育的重要职责。因此,记者必须懂英文,必须能用中英文双语采访和写作。这个传统一直恪守至今,让新华体育受益匪浅,大大拓宽了报道的领域和视野。
  2016年11月18日,高殿民同志告别仪式于北京八宝山举行,与他共事过的人们纷纷用文字寄托对这位被大家称呼为“高Sir”的良师益友的哀思。
  高Sir是个很棒的领导、很棒的导师、很棒的前辈、很棒的朋友。对一般人,别人的评价都会有褒有贬,但很少听到有人说高Sir不好的。同事们记得,在新华社体育部里,永远是他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穿着一件穿了20多年的西装。体育部人不多,50多位成员的工作或家庭中的任何一点豆大的事都逃不出高Sir的“法眼”。他像福尔摩斯一样,能洞察所有人的内心和情绪,及时化解大家心中的任何不快和郁闷。   新华社体育部高级记者杨明在怀念高Sir的文章中說:“高Sir比我年长两岁。1984年,我刚到体育部时,大家都叫他‘小高’。‘小高’是我第一个师傅,从如何撕外电、贴剪报开始教我的。我有时偷懒,新闻稿不裁边就贴上去了。他默默地揭下来,裁好再贴上去。我不屑,第二天照样偷懒,他就再揭下,裁好,贴上去。认真、负责、勤快,把所有小事干好,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初印象。我第一次出差采访、第一次报道亚运会和前两次报道奥运会,都是他带着我。我们两个人搭帮,一起报道射击和田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如何采访和报道,更学到了新华社记者的优秀传统和“拼命三郎”的精神。时光荏苒,小高转眼变成老高,我也变成了老杨……他总是为体育部所有人着想,为大家的职称操心,为大家的出国和分房操心,为体育部的发展操心。1999年,我在华盛顿分社长驻,社里评高级记者。我当时正生病,高主任亲自为我写材料,把16篇社级好稿一一列上。他说他忙了几个晚上。那次,我以全社得票第一获得通过。”
  他是好人,但不是无原则的好人。他对下属和新秀的指导和提携,润物无声。
  高Sir与人的沟通艺术“绝了”。他善于谈心,尤其是一对一,新华社体育部的年轻记者林德韧仍然记得2009年自己参加工作后与高Sir的第一次“会谈”。他说:“记得在这次谈话之后,我已把高Sir当成了亲人,已把体育部当成了家。这种感情,至今未变。”
  年轻人的点滴进步,高Sir都看在眼里;他们的片刻懈怠,高Sir也能及时提醒。林德韧说:“高Sir很宽厚,从来没跟我说过重话,但当工作上出现纰漏的时候,他也老是有办法让我感受到。记得刚开始工作那会儿翻译外电,有几天译得少了,高Sir就专程在自己办公室里打印了一摞,大概有七八篇,然后在下班前拿到楼下,说‘小林啊,你把这几条外电做一下吧’。他很宽容,但该严格的时候很严格。因此,在体育部,虽然成长环境很宽松,但在他的提携和督促之下,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始终不敢松懈。最经典的镜头是,叫我到办公室后,点上一支烟,慢悠悠地说,小林啊,最近稿子写得有点少啊,然后叫我看他的屏幕,把我名字打进待编稿库搜索……高Sir跟我说,到这儿来,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想升官发财,这里不适合;踏踏实实地采访写稿,最终总会有收获。高Sir自己便是这么做的,他一生经典作品无数,却很少提自己的稿件;他人脉广博,却从不为自己谋任何私利;他桃李满天下,但在跟小一辈的相处中,总是他付出得更多……他让我们又敬又服。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高Sir做指导和榜样,心里很踏实。”
  忠厚,是人们怀念高殿民时常用的关键词。忠,表现在对国家、对事业、对集体的忠心耿耿;厚,表现在对同事、对朋友、对他人的厚道正直。正像高殿民一直说的:“单位对他真的很好,他要把他的一生奉献给这份事业,不能对不起老东家。”
  这是一份多么质朴的忠诚!
  温暖的仁者
  “他是一位永远也不愿意麻烦别人,却在帮助别人时永远也不怕麻烦的仁者!”高殿民辞世后,大家在怀念中谈到一个共有的印象,高殿民像是一位厚道、善良、古道心肠的邻家大哥,始终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人们在沉痛的追思中也恍然发觉:“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真正助人为乐的好人!似乎在帮助他人时,他会从内心中感受到一种难以抑止的幸福。这种幸福感,体现在他为别人扶难解困时始终像‘笑弥勒’一样的微笑中。”
  人们忘不了,老高那无论何时总是乐呵呵的笑模样。2012年伦敦奥运会,国内媒体派出大批记者前往采访,但是其他媒体并不是都像新华社一样在伦敦有自己的分社,加上奥运会期间当地住宿费用奇贵,许多体育圈的朋友们听说老高在伦敦分社,都纷纷找他帮忙联系住处,而且住宿最好能便宜一些以减轻经济压力。这类请托,老高接到了许多起,他每次都满口应承,不厌其烦地到处打听、选择合适的住处。在记者们抵达伦敦后,老高但凡有空都要亲自过去看看,笑眯眯地问住得是否舒适方便、饮食上是否适应。
  担任新华社体育部主任13年后,高殿民调任新华社驻伦敦分社社长,时任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副社长兼党支部书记的姜岩,成为高殿民驻分社期间打交道最多的人之一。
  “老高成名很早,‘零’的突破造就了许海峰,也造就了高殿民。他很早就走上领导岗位了,但他的敬业精神像他写‘零’的突破时那样一直没有改变。”姜岩说,记得当时总分社的同志都在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报道而犯难,因为北京奥运会办得无与伦比,报道也是空前成功;而在伦敦我们的报道力量自然无法与北京相比。后来,听说老高要到伦敦分社工作,大家不但放心,而且还有些兴奋。实践证明,高殿民不但为伦敦奥运会报道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伦敦骚乱、爱尔兰公投、各种国际峰会、英国经济及与欧盟关系等一系列重大报道中也指挥有方。
  有人说:世界上的人分四等,一等人有本事无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没脾气,四等人没本事有脾气。当被赞誉为是“有本事无脾气的一等人”时,老高会笑着回应,“别给我戴高帽子”。
  姜岩回忆,老高喜欢喝酒,酒后颇有燕赵之地弹剑而歌之豪气。有的人自诩豪气,那只是在嘴上,并不办实事;而老高则是干得多说得少,用场面上的话说是关心群众疾苦,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仗义。伦敦分社曾有一老一少因驻外政策与国内政策衔接问题职级职称受了影响,为此老高多方奔走,也多次找总分社协调,最终这两个人都有了满意的结果。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驻外会耽误个人问题,出国时二十六七,回国时30来岁,在国外选择余地小;既便原先有对象,这一出国基本上也黄了。老高很体贴他们,调动资源、巧妙设计安排,居然真的解决了某些老大难问题。
  的确,当年老高的同事和下属,对他的温暖感受得更真切。新华社巴黎分社张寒说,高Sir的细致用心、春风化雨,大概是每个人接触他时的第一感受;作为他关怀过的下属,高Sir细心到什么程度,却是回首往事时才看得更清晰。
  张寒回忆:“在我20出头时,他跟我讲的最多的是要自信,年纪小、不被采访对象信任,不用故作老成,踏实工作就会赢得口碑;过了段时间,他开始偶尔敲打我,怎么没有以前认真了,上‘二线班’也不能迟到啊,多工作一个小时就能多看两三篇外电呢,学习到什么时候也不能放松;再过几年,他会时不时提醒我,不要再当自己是小孩子了,跑腿采访、闷头写稿之外要多想想,不管做什么工作,任劳任怨之余也要多总结、提炼、升华,凡事有个大局观。后来我驻外了,刚到巴黎分社的时候他会隔三岔五就打个电话给我,唠唠家长里短,看似不经意,却化解了我初到新环境时的不适;日子久了,他的电话来得不再那么频繁,等他到巴黎开会时,我会埋怨他不惦记老下属了,他笑呵呵地说,看你在新岗位上适应得挺好就放心了,电话打太多怕耽误你工作……其实,他的关怀无处不在。”   “高Sir,又是一个伦敦的深秋,分社前橡树的黄叶又一次随风飘零着。”新华社伦敦分社记者王子江在一篇追忆文章中说:“往年,当叶子逐渐稀疏时,你会指着剩余的几片叶子问,知道为什么别的叶子掉光了,只有那几片还留着?往往不等我们回答,你会解释道,因为那几片叶子靠近路灯,靠着灯的一点热量,残叶会在秋风中做最后的舞蹈。”
  其实,我们每个人将像那些叶子一样,终究会有凋零的一天。只是,同事、朋友们心中的“殿民大哥”“老高”“高Sir”,为何没有长在靠近灯光的一侧?人们叹息,这样一位温暖的仁者如何会猝然离世,走得这样早!
  是否,你就是那灯光,点亮了自己,温暖了他人?!
  无尽的哀思
  天妒英才!
  为中国体育新闻事业、为帮助和关爱他人辛劳了一辈子,这一次本是他卸任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的纪念日,但就当他卸掉所有工作的负担,憧憬退休后的新生活的时候,生命就这样匆匆地画上了句号!
  痛惜、悲伤、难舍……国内外同僚、朋友们的心情是一致的。11月12日,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在平昌为一天前猝然离世的、担任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20年的高殿民举行了追思仪式,追忆他对奥林匹克运动新闻事业和国际体育报道的贡献,并缅怀他和各位委员之间的长期友谊。
  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前主席凯文·高斯帕说:“高殿民先生非常专业,是一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为人宽厚,总是愿意为朋友倾其所能。他是一个虔诚的奥林匹克人,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奥林匹克媒体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部总监安东尼说:“他非常重要,是中国体育报道的先锋,是沟通中国与国际体育界的先驱。20多年来,他是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之间的主要纽带。他一直是中国与国际体育界之间的桥梁。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国际体育媒体界来说,他的角色和作用都举足轻重。”
  国际体育记协主席梅罗说:“对于世界很多体育媒体来说,高殿民就是中国体育媒体的代名词。他们在中国采访有困难的时候,热情相助的都是高殿民。”
  国际奥委会奥运信息服务部总监露琪亚难忍泪水,讲述了从都灵冬奥会一直到现在,作为资深委员高殿民给她的无私帮助。讲到11日早餐时“高殿民还谈笑风生地说,这么多年我有点儿累了,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全体会议”时,很多委员都流下了泪水……
  大家缅怀发言后,安东尼为高殿民颁发了金质奥运五环纪念雕塑。基座上写着:“高殿民,为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出色服务20年”。
  年逾70的国际奥委会媒体专家理查德之前为高殿民写好了4页纸的颁奖词,风趣生动。他说:“我将一字不改地宣读此文,就像风趣的高(殿民)还坐在我的对面。”颁奖辞全面回顾了高殿民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的工作,生动风趣的文字此刻却使他几度哽咽。他说,高殿民为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工作20年,是工作资历最长的委员之一;他很敬业,无论是在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还是新华社伦敦分社社长任上,他都认真履职,帮助世界媒体了解中国,帮助中国媒体了解世界;他是中西方体育媒体交流和理解的一座桥梁……理查德以一句中文“我们想你”,作为了结束语。
  是的,我们想你!
  高殿民的去世在国内体育界尤其是体育媒体圈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太突然”“难以置信”“殿民兄一路走好”……在高殿民追悼会上,许许多多的人们自发赶来,为他送最后一程;在微信群里、朋友圈里都是对这位体育新闻界前辈的缅怀和悼念;回忆其他为人的善良正直、对大家的帮助,很多同仁不禁泪流满面——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冯建中说:“高殿民同志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和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用手中的笔撰写了很多堪称经典的体育报道,每一篇都饱含着他对体育工作的感情,也汇聚着他对体育事业的深入思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我国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涂晓东说:“高殿民同志近20年来先后担任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常委、副主席,为协会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积极促进协会与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协会的友好交流。作为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努力为国内媒体争取采访报道奥运会、冬奥会等国际赛事的机会和资源。国际体育记协主席梅罗对他做出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中國体育媒体的代名词’。”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说:“对于失去这样一位非常专业的敬业的,而且非常高尚又很亲切的同事与朋友,我们感到很痛心。他的执着、敬业、奉献精神体现在将近40年新闻生涯特别是体育报道生涯中,不仅体现在国际体育报道上,更体现在中国奥林匹克与世界奥林匹克的沟通上,他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在国际上介绍中国、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润物细无声,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体现了家国情怀。”
  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说:“在近40年的新闻生涯中,高殿民同志是中国体育新闻界的楷模,为新华社乃至中国体育新闻事业辛勤耕耘,功绩显著,并搭建起中西方体育媒体交流和理解的桥梁,在中外体育媒体界和国际奥委会享有上佳的口碑和很高的声望,在中国体育媒体人中无出其右。”
  北京冬奥组委媒体和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徐济成说:“作为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高殿民从北京奥运会到申办冬奥会,一直在默默为组委会提供各种帮助,为奥林匹克新闻传播和媒体运行在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2016年11月22日,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京举行学习高殿民同志座谈会,倡议全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向高殿民同志学习。
  在座谈中,大家越发感受到,“永远也不愿意麻烦别人,却在帮助别人时永远也不怕麻烦”的高殿民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是“中国体育界的雷锋”,他忠于家国和人民,在做事为人处世中时刻体现着雷锋精神的内涵,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没有人是完美的,但在认识高殿民的人们心目中,他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人。
  他离开了,却树立起一座人生的丰碑!
  链接
  2016年11月22日,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京举行“学习高殿民同志”座谈会,倡议全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向高殿民同志学习。
  学习他信念坚定,爱党爱国,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学习他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具有高度的业务水平和领导能力;学习他宽厚豁达,淡泊名利,热心助人,专心做事;学习他呕心沥血,甘于奉献,致力于提高我国体育新闻水平,扩大我国体育新闻国际影响力;学习他境界高尚,身体力行,宣传中国体育正能量,传播中国体育好声音。协会号召广大体育新闻工作者以自己辛勤和努力的工作,学习高殿民同志,告慰高殿民同志,为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从1963年“雷锋班”给长沙盲哑学校的学生写第一封信起,雷锋生前所在团的“雷锋传人”坚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残疾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助残故事,一幕幕震撼心灵的温暖瞬间,一颗颗八方汇聚的大爱仁心,凝聚成了爱的海洋。在第54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笔者前往这个部队,探寻一代代“雷锋传人”帮残助残的感人事迹。  一次放飞梦想的旅行  2016年10月31日清晨,天安门广场。  25名特殊观众
期刊
林森是宁德银监分局党总支纪检委员、统计信息科副科长,全国十大金融青年岗位标兵,银监会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福建银监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信息报送先进个人,宁德市金融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1年来,他的身份在变,家庭在变,岗位在变,但事业心却始终如一。  克服困难,做生活的有心人  林森的办公桌旁总是放着一个蓝色袋子,里面装着饭盒。由于爱人一直在异地工作,照顾两个年幼孩子的重担便落到了林森和母
期刊
马来西亚翻船事故,20多个中国人在只有5个救生圈的情况下,在海上漂流了30多个小时。生死的考验不再只是一瞬,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险的中国游客将救生圈让给老弱者,面对紧缺的食物和淡水大家也是互相礼让,有序分配,他们所表现出的尊老爱幼、济弱扶危和危难关头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令我们感到尊敬与骄傲。  所有人紧挨着,把水留给孩子  1月30日,《新闻联播》播出了对幸存者杨曜如的采访,她回忆了
期刊
献给“五四”运动九十八周年  一  我相信大地有眼,眼中有风  心跳撞击着沉沉黑夜的彷徨  灵魂随风奔腾,飞翔  我相信空中有风,风中有眼  目光即使死亡  眸中依然迥然一幕撼天的绝唱  长夜中,见忧伤的泪光  溅湿了赤子的胸膛  母亲遍体鳞伤,泪水满眶  山河破碎,遍地列强  黑暗中孱弱斯文的身影  噴薄出火一样的衷肠  迸发出强烈地呐喊:  “这是我们挚爱的娘  不是岸边砌生的肉,不是任人宰割
期刊
陈恩富今年87岁,已是满头白发,走路颤颤巍巍。20岁当兵,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胸前的这些军功章,仿佛在向我们证明,它们的主人曾多么骁勇善战。  陈恩富当年是抗美援朝第二野战军的一名步兵,被派到上甘岭参加战斗。当时,陈恩富与战友一共60人,与一波波敌军在上甘岭持续战斗了40天。连长万福来在战斗中受伤了,需要送到后方治疗。走前,对陈恩富下了命令:“一定要把阵地守下来!”陈恩富回答:“连长你放心,我只要人
期刊
他是一个特别的人,20多年来,一心从事公益事业,将国家发的36万伤残军人抚恤金全部用于帮助困难群体;他又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因为做好事,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前途,还差点搭上性命,更要面对妻子的离世。然而,这一系列变故,并没有放慢他做好事的脚步。他说:“我是一个死过一回的人,对生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感悟。我追求生命的意义,想在自己下一次闭眼的時候,能无悔于这一生。”他就是优秀伤残退伍军人、山东省沂南县烟
期刊
深圳是一座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城市,自2011年成功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极富雷锋精神的爱心市民和青年志愿者。借此契机,2012年10月29日,深圳地铁在深圳市民政局、国资委及义工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深圳市地铁义工联合会(以下简称地铁义工联),开创了全国地铁义工服务的先河。  目前深圳地铁共8条线路,全长共计285公里,日均客流量400万人次。地铁已成为深圳人首选的绿色出行方
期刊
天津市河东区富民路118号,71岁的老人藏鹏飞一个人住在这里。  阳光下,这位传奇老人健步走来,微笑着向我们招手。那个冰冷的黑夜,似乎已经从她的记忆中逃到九霄云外。  实际上,2012年11月16日的那一幕,清晰地印记在老人的脑海中,从未消逝。那个黑夜,在离家一公里的地方,没有人注意到,一辆抛锚的大卡车毫无征兆地停在路上。没有亮应急灯,车后也没有设任何障碍。路上车辆已经很少,做工程项目的儿子王宇东
期刊
人物小传:  郭志鸿,现任中国书法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先后在国内外数十次书法大赛中获奖。其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入选教育部编写的《小学生书法丛书》等书籍,被中南海、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等收藏展示。主持编辑国家项目《中国书法艺术典藏——简牍艺术》大型系列丛书,在图版设计、图文合一、装帧设计、译文考释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书之孝——云居寺办展替父完成心愿  2016年12月31日
期刊
电视剧播放总会结束,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  文章合为时而著。这部“正剧”之所红得发紫,除了一流的演员阵容,著名导演周梅森的鬼斧神工外,最重要的在于这部“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剖析反腐之烈度、深度开创了新境界,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生动实践,回应了反腐败的民心所愿。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部剧的创作播出,正值“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之际。政治上清源固本、思想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