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中缘何出现“信息悖论”现象?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中国国家治理常规机制与运动式治理机制间的矛盾深刻地体现在了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差异之中。当下的治理逻辑必然地要求日常管理采取科层制的非人格化管理模式,对直接上级的负责制形塑了信息沿纵向逐级向上衰减的常规信息传递机制。但在应急管理机制之下,上级应对突发事件的精准决策却有赖于对真实信息的掌握,而常规机制所带来的表象性避责策略则会削弱上级的決策准确性,由此这一张力进一步形塑了中国国家治理在应急管理机制中的“信息悖论”现象。
  〔关键词〕 中国国家治理;信息悖论;科层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20)02-0051-04
  一、 问题的提出:从信息出发
  反思中国国家治理  “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这一论断深刻地指出了信息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国家治理的决策、执行、监督等一系列过程都离不开信息的参与,而国家治理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社会信息,来源于国家对其的搜集、加工、储存[1]以及应用。国家对信息的掌控,有“模糊”和“清晰”两种典型样态,国家治理所掌握的信息并非绝对“模糊”,抑或绝对“清晰”,而是在清晰与模糊之间摆动。国家所代表的公权力孜孜不倦的清晰化趋势与社会事实不可避免的模糊性之间的矛盾,形塑了国家治理中最基本的信息逻辑[2]。
  但这一基本关系应用于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场景之中,仍然存在着有待进一步深化之处。国家治理的信息逻辑绝非“清晰”与“模糊”这一对矛盾可以全面概括,尤其是在中国国家治理的情境下,仍有其它的重要变量值得进一步考察。事实上,中国国家治理所具备的独特的“三元互动结构”[3],为进一步深入解析中国国家治理的信息逻辑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周雪光曾在其研究中指出,作为国家治理组织基础的官僚机制一方面决定了中央和地方关系,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国家和民众关系[4]。可见,“地方”在“中央”和“民众”之间所扮演的桥梁关系,深刻地影响到了国家治理中各主体间的互动。对中国国家治理而言,“国家—民众”的二元分析视角向“中央—地方—民众”三元分析视角的转变,使得信息的清晰与模糊间的匹配关系在现实中更加复杂化。韩志明将央地之间的信息博弈概括为四种模式,即:“中央清晰—地方清晰”的理想类型、“中央模糊—地方清晰”的“地方中心”型、“中央清晰—地方模糊”的“中央驱动”型、以及“中央模糊—地方模糊”的“象征性政策”型[5]。这一类型学的探索为进一步明晰信息在央地间的博弈提供了更加具体的分析框架。但究竟“信息”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是如何博弈的,其内在机制体现为怎样的逻辑?这种信息博弈(或者说互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国家治理?又在何种场域或条件下表现得最为突出?本文旨在对中国国家治理的一些基本逻辑进行梳理和解析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做一初步考察,并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场域下对国家治理中的“信息悖论”现象做深入的探讨,以此进一步提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二、 科层制与中国国家治理的两大特征
  马克斯·韦伯在其经典之作《经济与社会》中将权威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其中法理型权威是指“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力的合法性之上,他们是合法授命进行统治的(合法型的统治)”[6]。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科层制(或者说官僚制)由于其理性、可靠、稳定、精确的特性,使得其在工业化大生产后逐步成为现代国家所普遍采用的管理体制。相比于传统组织主观、随机、善变的特征,科层制的采用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并提升了行政效率。在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制度中,虽然未能建立如现代科层制下的相关体制。但中国古代发达的官吏制度同样形塑了与科层制相似的管理秩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当代中国的科层体制并非完全“向西方学习”的结果,而是同样带有深刻的本国历史文化的烙印。事实上,自古以来中国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就逐步建构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多级分权治理机制,这种长链条、低成本、低注意力分配的机制使得中央有能力进一步扩大其治理规模,从而维系“一统体制”下超大规模国家的有效治理。
  
  这种“长链条、低成本、低注意力分配”的特性决定了其管理是依靠非人格化的规范加以进行的,这也就意味着其政府管理具备可操作性以及可重复性。这种“标准化”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流程,进一步形塑了中国国家治理的两大特征,即“直接上级负责制”与“差序政治责任”。
  对于第一个特征——“直接上级负责制”而言,它意味着在多级分权的体系之下,下级官吏(特别是基层的街头官僚)通过对其直接上级负责,从而间接地实现对中央负责。这一机制的技术有效性前提在于,中央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实现对所有官员任免的有效管理。因此在中央力有不逮之处,必然要依靠中央任命的下级官员来实现对更下级官员的有效管理。相反地,正是由于下级官吏的任免权并非直接决定于中央,对其的选拔、任用、考核工作悉数取决于其直接上级,在这种情况下,下级官僚必然是通过对直接上级负责的方式,间接地实现对中央的忠诚与负责。所以“直接上级负责制”意味着各级官僚在纵向层级上都向其直接上级负责,通过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传导而最终实现对中央的负责。
  对于第二个特征——“差序政治责任”而言,它建立在“直接上级负责制”的基础之上。“直接上级负责制”隐含着两个同时存在的责任,一个是各级官员对直接上级的责任,而另一个则是各级官员对中央的责任。如果将这两种责任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受制于“下管一级”的人事任免权,各级官员对直接上级的责任往往相对较强,而对中央的责任则呈现出彼此明显不同的差异。如同费孝通先生描述乡土中国的人际关系一样,各级官员对中央的责任也呈现出了“差序格局”——愈靠近“委托—代理”链条末端的官员对中央的责任愈弱,而离中央愈近的官员对中央的责任愈强。因此,这种“差序政治责任”所带来的结果便是信息不对称与责任不对称的叠加效应,从而使地方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天然地存在着“隐瞒信息”“选择性上报”与“信息造假”的冲动,而官僚集团内部,特别是基层官僚的“上下合谋”在逻辑上也成为了可能。   不难看出,“直接上级负责制”与“差序政治责任”都反映出了中国国家治理巨大规模之下,中央受制于信息获取的困难性以及注意力不足,从而被迫采取的多级“委托—代理”机制下产生的副效应。这两种副效应在“信息”这一中介的参与下,进一步形塑了中国国家治理央地二者之间的互动逻辑。
  三、 国家治理常规机制的信息逻辑
  从生理学而言,人类在处理信息的机制当中,首先需要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其次才是对信息的进一步處理。而人类对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在技术上首先需要引发人类对信息的“注意”(attention),因此“注意”是信息处理的前提。而人不同于机器甚至计算机的是,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对于管理者而言,需要在其有限的注意力之下处理其面临的复杂行政事务。这一逻辑前提同样适用于作为“国家机器”的中央政府,任何个人或组织都逃离不开有限注意力的客观约束。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于管理者而言,随着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凡事必亲力亲为在现实当中的可能性就愈来愈低,直到管理规模扩大到一定的边界(有限注意力处理事务的极限)时,“委托—代理”机制便自然产生了。管理学大师泰勒所推崇的“例外原则”——将管理常规性事务的权力分解给职能部门,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决策重要问题以及处理特殊的例外事项——正是科学管理原理对“有限注意力”约束条件的解决方案。
  因此,对于中央而言,将有限的精力用于对“大政方针”以及国家重要事务的处理,而将一般程序性事务或地方性事务分解给“条块”系统去落实,便成为了国家治理在现实中的必然选择。但“委托—代理”机制所内生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使得中央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官僚集团代理人加以约束,其中常见的约束机制如行政监察,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国家治理机制。监察机制的作用在于通过让彼此不同的官僚集团之间加以制衡,从而削弱地方不忠诚于中央的道德风险。除此之外,监察机制的另一个作用在于,从道德风险的产生机制出发,通过监察官定时或不定时地向中央汇报地方官员的动态,可以使中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在技术上降低道德风险的产生概率。唐代的告密制度、明朝的东厂锦衣卫制度、康熙皇帝的“风闻言事”制度、雍正皇帝的“密折”制度等,都是中央为进一步掌握地方代理人的动向而出台的信息收集机制。
  但与此同时,任何信息的获取都是有成本的,上述制度在运行过程中都不例外,诬告陷害下的冤假错案、查无实据的举报信息,特别是海量的信息涌入,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着国家治理的资源。而这些爆炸性的海量信息对中央而言往往是不堪重负,即使勤政如雍正皇帝,在位13年批阅30万件奏本,并留下1000万字以上的批注,却仍然无法清晰地掌握天下所有的官员究竟是“朝乾夕惕”还是“夕惕朝乾”。因此,中央在实践中必然面临着两难的困境,在形式上就体现为“集权—分权”悖论,而这在实质上则源于中央有限注意力下的矛盾。如果向下分权,中央对地方官僚的情况一无所知,“一统体制”就面临着失控的风险(如唐朝的“安史之乱”);如果向上集权,中央则不得不掌握更多的信息加以决策,更增加了实际治理的难度。与此同时,地方官僚由于激励机制不足,导致其“举凡大事必先请示定夺而后施行”,进一步加重了中央的治理困难,使得中央在事实上无力应对爆炸性的海量信息,从而使国家治理在实质上流于形式,政策的执行则成为空话。
  因此,在这样的紧张关系下,中央与地方代理人之间便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默契,即中央负责处理大政方针等宏观性事务的决策,而地方则负责对中央决策以及常规机制的执行。在常规机制的治理逻辑下,中央可以凭借对常规性事务的低注意力分配换来对国家治理重大问题的有效决策,从而在事实上实现了央地间对事权的分工。这种分工使得国家治理实现了有限注意力以及有限治理成本基础上的绩效最大化。但与此同时,这种治理机制却仍然暗藏着新的风险。
  四、 “信息悖论”:应急管理与
  日常管理的深刻矛盾  对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而言,日常的国家治理逻辑一般是依靠中央对整个国家的科层体制乃至对民众的动员加以完成。但受制于中央集中领导的地方官员往往缺乏“担当作为”的积极性,而是倾向于采取信息“过滤”、“噪音”干扰、制造舆论、转移矛盾等表象性避责策略[7]方式加以应对。由此,中央对相关社会信息的收集常常处于被动、失真的状态。但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央地之间形同“猫捉老鼠”式的信息博弈,本质上是一种中央与地方间由多重均衡博弈而形成的一种“公共知识”(common knowledge)。因此,以“直接上级负责制”与“差序政治责任”所形塑的日常管理的官僚机制,决定了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过程中,日常管理所决定的信息逻辑无法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地方官员在常规科层制管理的惯性下,加之缺乏对下级应急管理的相应授权,从而使其具有逐级向上请示,并将应急管理的决策权“甩锅”给更高层乃至中央领导的冲动。与此同时,更高层的领导受制于信息不对称,其决策依据往往来源于下级的请示,特别是下级官员提供的“缓和性信息”乃至“假信息”,从而使得应急管理的决策就陷入到了常规信息传递机制与应急管理对信息要求之间的巨大张力之中。这一张力即表现为“信息悖论”,即应急管理所要求的更加集中的决策权以及清晰全面的信息与日常管理机制中的责任上移以及信息失真之间的矛盾,这进一步加剧了应急管理中所面临的困难。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强化,中央与地方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的能力也都在不断的提升。因此相比于古代,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央地信息博弈在方式上显得更加隐蔽,中央所面临的信息爆炸式过载也进一步降低了中央的注意力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中的“信息悖论”现象具有更加深刻的内在矛盾,也进一步地压缩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可为空间。这也为进一步为深刻反思并修正“分散烧锅炉”假说[8]提供了可能。
  黄仁宇曾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出了“数目字管理”的概念,其核心思想在于对社会事务的精确化统计或精细化治理。这一思想也影响到了当代的诸多学者,因此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数目字管理”式行政技术的推陈出新,似乎“技术”已经成为了解决现实治理问题的必然出路。但“信息悖论”现象则表明,公权力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并不意味着公权力对信息的有效处理。回到“中央—地方—民众”的三元互动结构当中,作为与“民众”相对的“国家”,其内部纵向府际间的异质性决定了中央与地方在信息收集、获取与加工方面的不对称性。因此,技术的进步与在行政中的应用,虽然能够使相对于民众观点“国家”对社会事务更加清晰,但这种“清晰”显然是不对称的。而且地方官员对地方性事务的逐步清晰,可能也会成为地方官员进一步对上隐瞒、过滤、制造噪音的强大动力。因此,“信息悖论”这一分析概念的意义便在于,它指出了信息等治理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困境”,抑或是“限度”。对于“信息悖论”所导致的技术治理困境之解决,通过在应急管理过程中重构新的权力格局,特别是信息收集与传递的机制并科学进行应急决策,是未来应急管理工作可供进一步完善之处。   
  〔參考文献〕
  [1] 韩志明. 模糊的社会——国家治理的信息基础[J]. 学海, 2016,(4): 21-27.
  [2] 韩志明. 在模糊与清晰之间——国家治理的信息逻辑[J]. 中国行政管理, 2017,(3): 25-30.
  [3] 陈科霖. 论中国国家治理的三元互动结构[J]. 人文杂志, 2017,(7): 112-118.
  [4] 周雪光. 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 一个整体性视角[J]. 学术月刊, 2014,46(10): 5-11,32.
  [5] 韩志明. 政策过程的模糊性及其策略模式——理解国家治理的复杂性[J]. 学海, 2017,(6): 109-115.
  [6] [德] 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97.
  [7] 谷志军, 陈科霖. 责任政治中的问责与避责互动逻辑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9,(6): 82-86.
  [8] 曹正汉. “分散烧锅炉”——中国官民分治政治体制的稳定机制探索[J]. 领导科学, 2010,(24): 4-6.
  (责任编辑:夏 雪)
  Abstract: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tate governan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nventio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mechanism is deeply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aily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hina. Centralized bureaucratical governance logic inevitably requires the daily management to adopt a nonpersonalized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bureaucrac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irect superior shapes the conventional 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 in which information gradually decay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However, under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accurate decisionmaking by superiors in responding to emergencies depends on the grasp of real information, while the representational blame avoidance caused by conventional mechanisms will weaken the accuracy of decisionmaking by superiors. Thus, it has shaped the “Information Paradox” phenomenon of Chinese state governance in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 words: Chinese state governance; information paradox; bureaucracy; emergency management
其他文献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在城乡、区域之间“推拉力量”的作用下,东部沿海地区开始涌现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庞大外来人口群体,从而造成相当部分地区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形成“人口倒挂”现象,特别是出现了一大批“人口倒挂”村,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文章以H市为例,指出此类村庄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机制、公共安全维护、公共资源配置、生活环境优化、公共事务参与等方面的困境。提出对
期刊
〔摘要〕 在单一法学视野下对数字货币进行法律定性,存在脱离客体本质的局限,容易受“法定地位”货币标准的误导,亦可能造成以偏概全的后果。宜从经济学对货币本质的认识进路出发,以构成货币的实质标准,即债务记录功能与“透明共识”流通基础——为概念核心,构建一套更为具体的类型化法律定性体系。如果某类数字货币具备经济事实上的“货币性”,则应在法律上视之为货币并进行相应的调整规范,即承认其货币“法律属性”;至于
期刊
〔摘要〕 黄忠廉的“变译理论”是当代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代表。变译理论主张,变译是重在摄取原作内容,信息量集中,与原作信息核心相近,比全译更适合于科学文献。文章运用创新性思维,首先阐述了變译理论的学理根据以及变译理论作为文学翻译标准的理据,然后基于变译理论,以许渊冲之苏轼和陆游梅花词的翻译版本为例,分析和论证变译理论对于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和意境再现的解释力。  〔关键词〕 变译;变通;意象;意境  
期刊
〔摘要〕 在地方立法权扩容的背景下,立法前评估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重要保证。当下各地区对立法前评估仍处于探索阶段,既没有较为完善的评估方法,也未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评估指标。福州三江口湿地立法前评估工作,做了大量有益探索,以三江口保护开发为契机探索立法前评估的目标考量因素,根据三江口生态环境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级、二级指标,并根据指标特点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力求评估结果科学、精准。
期刊
〔摘要〕 文章采用国际生态话语系统视角,把能源白皮书视为重要的能源生态话语类型。收集中国和英国发布的能源白皮书,创建两个小型能源白皮书语料库。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高频词、检索行进行对比分析。语料库分析表明,中英两国的能源白皮书话语均主张采用技术创新路径应对化石能源困局。受能源禀赋、能源发展阶段及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两国白皮书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面对能源困局和未来发展,中国能源白皮书体现出强烈
期刊
〔摘要〕“第二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于2019年4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6位主旨报告专家以功能语言学的融合与发展为主题,围绕着“功能语言学与其他学科、流派之间”“功能语言学内部各模式之间”互通共融等议题展开研讨。本届论坛为汉语学界与英语学界、专家与青年学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搭建了平台,为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想、新视角、新方向,推动了功能语言学的纵深发展。  〔关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卡尔·霍夫兰的劝服传播理论,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数据,讨论了人们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同性恋包容程度的影响。通过序次logit回归模型的统计分析发现,以网络为主要信息来源、使用网络频率更高的人更容易对同性恋群体持包容的态度,即互联网媒介的使用能够促进公众对同性恋包容度的提升。同时,网络的作用存在群体差异,在同性恋包容度方面,女性、城市居民、学历较高者和年轻人受网
期刊
〔摘要〕 中英媒体对“一带一路”概念域认知存在差异,为理解中英媒体“一带一路”新闻报道隐喻思维凸显的认知构建和映射的文化连贯性,文章选取中英代表媒体“一带一路”新闻标题,结合具身语言认知和概念整合理论,具身对比分析新闻标题隐喻思维概念整合的认知凸显过程。新闻英语文本经验痕迹最大可能激活具身认知感知动觉,从视、听、动觉感受凸显的认知差异,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生成和使用提供充分条件,实现语言学习在现实生活
期刊
〔摘要〕 针对政治衰退的现代性困境,文章研究了阿伦特对社会领域的批评思想,对社会领域兴起所产生的消极政治后果作出了重要补充和完善。文章通过对社会领域政治危害的系统研究发现,阿伦特所作的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划分是她进行现代性批判的重要框架,也是我们理解政治现代性的重要理论工具。社会领域入侵政治领域,将私人领域家务管理的必然性带入自由的政治领域,继而引起了市民的兴起、公民的衰亡以及政治在人类
期刊
〔摘要〕《民法总则》第85条与第94条两个但书在立法上首次涉及决议的对外效力问题,但欠缺理论基础与体系性关照,还存在诸多问题。理论上决议对外效力的作用方式是影响代表权或代理权,也唯有此等决议才有相对人的信赖保护的问题。相对人的信赖保护问题在决议有效或效力瑕疵时都会产生,在规范适用路径上必须回归已有的信赖保护规则。就此现行法已提供完整的信赖保护规则,且相互之间存在差别,无法提取出共同规则,因此不应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