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议,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议”的统一。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出学生的“议”,学生的“议”依赖于教师的“导”,二者结合,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不能分割。
导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是最常用最活跃的一种教学方式。导议技能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议论的技巧和能力,如议题的确定、引出,议论方式的选择,议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受阻时的点拨诱导,对学生议论的评点、引申、归纳、小结,以及使议与读、训、练有机结合,等等。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运用导议技能,它最突出的一项功能,就是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程度越高,求知欲就越旺盛,思维就越活跃,主体地位就越明显,师生关系就越融洽,教学效果就越好。
如何动用导议技能,是教学中很值得探索的课题。我认为,精心设置议题导议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释疑解难的过程。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才能产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如何设置议题呢?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精通大纲与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大纲要求、教材特点、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才能确保议题的精准与得当。
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的三年级《蜜蜂》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教学时,在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以后,我并没有继续往下进行,而是抓住这个句子挖掘下去。“这句话看起来和蜜蜂找家没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呢?”学生在联系上下文,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让人惊喜的答案:“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告诉我们蜜蜂在有阻力的情况下还能找到家,更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我们以后习作中也要用这样的写法为习作的主题做铺垫,做反衬。”这样恰当地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最后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设计议题时还要巧妙,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挑战他们的思维。还以《蜜蜂》一课为例,在理解了全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试验之前是怎样设计的呢?”学生很快说出:“在每只蜜蜂的背上做好标记,记好一共有多少只蜜蜂。然后,把这些蜜蜂装在袋子里,带着它们走出很远再放飞。家里边,作者的女儿等候飞回家的蜜蜂,看看能飞回多少只。由于事先做好了记号,所以很容易辨认出来。”学生的回答相当于概括了作者的试验过程,也相当于为课文的重点部分的构思写了个提纲。可见,巧妙的议题能够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当然,教师在提出议题后,也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有时沉默不语,有时答非所问,远离议题;有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一,各持己见等等。遇到这些情况,教师要及时点拨,相机诱导。例如,《月光曲》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熟练啊!感情多深啊!您,您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有位教师设疑导议:盲姑娘怎么知道弹琴的人是贝多芬呢?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以后,为什么决定再给她弹一首呢?学生说:“因为弹得好,所以盲姑娘认为弹琴的人是贝多芬。”由于学生受知识局限,思维“卡壳”了。这时再让学生冥思苦想,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这位教师就及时相机诱导,提供有关知识,为学生“铺路”“搭桥”。她向学生讲述了古代俞伯牙和钟子期关于“高山流水”的故事,并告诉学生,后来人们把特别了解自己的人叫“知音”。这时,学生顿悟,明白了盲姑娘也是贝多芬的知音。难点突破了,思路疏通了,大家争先发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实践证明,诱导点拨得当,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学生就能自明其义、自解其理。学生经过多动脑探索而获得的认识,比教师讲解灌输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而且,在“山重水复”之时,得到教师指点,重见“柳暗花明”,学生必然会产生愉悦的体验,刺激学习兴趣。同时,在领悟探索过程中,学生还受到了极好的思维训练,增加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运用导议技能上,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就积极倡导“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他还明确提出,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其中“议”是关键。以议促读、促思、促讲,带动练,就能取得惊人成效。
(责编 张翼翔)
导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是最常用最活跃的一种教学方式。导议技能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议论的技巧和能力,如议题的确定、引出,议论方式的选择,议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受阻时的点拨诱导,对学生议论的评点、引申、归纳、小结,以及使议与读、训、练有机结合,等等。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运用导议技能,它最突出的一项功能,就是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程度越高,求知欲就越旺盛,思维就越活跃,主体地位就越明显,师生关系就越融洽,教学效果就越好。
如何动用导议技能,是教学中很值得探索的课题。我认为,精心设置议题导议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释疑解难的过程。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才能产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如何设置议题呢?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精通大纲与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大纲要求、教材特点、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才能确保议题的精准与得当。
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的三年级《蜜蜂》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教学时,在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以后,我并没有继续往下进行,而是抓住这个句子挖掘下去。“这句话看起来和蜜蜂找家没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呢?”学生在联系上下文,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让人惊喜的答案:“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告诉我们蜜蜂在有阻力的情况下还能找到家,更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我们以后习作中也要用这样的写法为习作的主题做铺垫,做反衬。”这样恰当地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最后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设计议题时还要巧妙,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挑战他们的思维。还以《蜜蜂》一课为例,在理解了全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试验之前是怎样设计的呢?”学生很快说出:“在每只蜜蜂的背上做好标记,记好一共有多少只蜜蜂。然后,把这些蜜蜂装在袋子里,带着它们走出很远再放飞。家里边,作者的女儿等候飞回家的蜜蜂,看看能飞回多少只。由于事先做好了记号,所以很容易辨认出来。”学生的回答相当于概括了作者的试验过程,也相当于为课文的重点部分的构思写了个提纲。可见,巧妙的议题能够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当然,教师在提出议题后,也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有时沉默不语,有时答非所问,远离议题;有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一,各持己见等等。遇到这些情况,教师要及时点拨,相机诱导。例如,《月光曲》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熟练啊!感情多深啊!您,您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有位教师设疑导议:盲姑娘怎么知道弹琴的人是贝多芬呢?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以后,为什么决定再给她弹一首呢?学生说:“因为弹得好,所以盲姑娘认为弹琴的人是贝多芬。”由于学生受知识局限,思维“卡壳”了。这时再让学生冥思苦想,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这位教师就及时相机诱导,提供有关知识,为学生“铺路”“搭桥”。她向学生讲述了古代俞伯牙和钟子期关于“高山流水”的故事,并告诉学生,后来人们把特别了解自己的人叫“知音”。这时,学生顿悟,明白了盲姑娘也是贝多芬的知音。难点突破了,思路疏通了,大家争先发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实践证明,诱导点拨得当,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学生就能自明其义、自解其理。学生经过多动脑探索而获得的认识,比教师讲解灌输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而且,在“山重水复”之时,得到教师指点,重见“柳暗花明”,学生必然会产生愉悦的体验,刺激学习兴趣。同时,在领悟探索过程中,学生还受到了极好的思维训练,增加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运用导议技能上,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就积极倡导“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他还明确提出,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其中“议”是关键。以议促读、促思、促讲,带动练,就能取得惊人成效。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