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张丽,时常能在超市听到顾客在挑选食物时谈论《养生堂》介绍过的食物功效。北京各个公园的清晨,很多老人边晨练边议论《养生堂》教授的养生之道。“每当听到这些,我心里的成就感甚至超过了节目收视率创新高。”作为喜怒哀乐全看收视的电视人,张丽却更在意《养生堂》对于观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养生堂》的节目宗旨就是要引导,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做到了。”身兼《养生堂》节目监制的张丽难掩喜悦。
《养生堂》栏目创办于2009年,最初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由于反响不俗,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在北京卫视播出。两年来《养生堂》的收视一直居于全国同时段和同类型节目收视第一,且收视率保持稳步攀升,节目也曾先后荣获多个奖项,同台领奖的不乏《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非诚勿扰》等王牌节目。这样一档看似不起眼的养生节目,如何做到四两拨千斤?在养生类节目“泛滥”的背景下,《养生堂》又如何得以脱颖而出?
在张丽看来,《养生堂》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专家与知识的权威。这主要得益于北京的地域优势,因为国内医学界的很多权威人物聚集于此。二是内容呈现的简明实用。张丽告诉记者,《养生堂》的内容制作遵循三个原则: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反映到实际操作中,节目组经常用现场实证图片、动画、视频、实物道具等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对普通人来说晦涩深奥的医学道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养生堂》的节目宗旨和传达的价值观:传递爱与温暖,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快乐,通过医患共同经历的生命故事增强观众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2009年开播至今,《养生堂》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虽然口碑向好、收视稳定,但这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张丽至今仍记得自己三次面请营养学教授于康的艰辛,最终她凭借诚意终于将于康请上节目,此后,于康便成了《养生堂》的老朋友,先后作客50多期节目。还有许多顶级医学专家,对《养生堂》也是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现在的信任有加。如今,很多专家都主动表示希望参加节目录制,但张丽依然没有放松,她说自己每次审查节目时都如履薄冰。“这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节目,不能说错一句话,700多期节目,不同嘉宾的前后观点绝对不能出现矛盾,因为这是关系到观众生命健康的大事,不能模棱两可。”
《养生堂》如今面临的瓶颈是选题范围狭窄。“有人怀疑我们这档节目究竟还能走多久。”张丽感慨。诚然,2011年卫视播出以来的《养生堂》的700多期节目,已基本覆盖了中西医方面的大部分健康问题。“下一步除了更广地挖掘新选题外,我们还将尝试老选题、新角度。很多观众陪伴我们走过多年,已经具备一定的健康知识基础,相同的选题可以尝试更深层次的解读。”张丽表示。其次,《养生堂》也在努力开拓青年观众群体,尤其在周末特别节目中会特意挑选年轻人关注的话题,并增加一定的娱乐元素。此外,为了加强与电视观众的互动,《养生堂》栏目开辟了一个新板块——《健康养生热线》,根据观众近期在热线和微博上的提问,给予快速解答;并结合近期社会热点健康问题快速反应。“这个板块大约5分钟,目前一周两次,放在节目开头,已经尝试播出。”张丽说。
《养生堂》团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还在于加强节目推广,提高节目的全国影响力。微博成为宣传推广、并吸引年轻观众的主要阵地。2012年,《养生堂》通过官方微博,发起征集观众活动;2013年,在征集观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征集问题”并“答疑解惑”这一环节。“今年,我们还将邀请权威嘉宾到全国几十个省市进行讲座。我们有信心,《养生堂》会越办越好。”张丽十分自信。
制作人自述
爱斯基摩人有一句话:“领头的狗才能欣赏到一路的风景”。做为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一的栏目,《养生堂》得到了观众的厚爱,那是因为我们始终把观众当成我们的父母,栏目的定位就是“献给亲人的爱”。
作为一个访谈节目,主要关注“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在《养生堂》,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为谁说。我们的定位是,为自己的亲人说。因为要为自己的亲人说,我们拒绝了许多所谓“养生名家”上节目的要求,因为那些绝对的说法、卖大力丸式的吆喝固然能造成一时的轰动、提高栏目的收视,但它对观众和栏目造成的损害却是长期的。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事不能干;因为要为自己的亲人说,“传播养生之道”与“传授养生之术”就会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因为要为自己的亲人说,“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就顺理成章成为制作节目的基本要求。
价值观决定人的高度,人的高度决定栏目的高度。
——伍立 《养生堂》制片人
《养生堂》栏目创办于2009年,最初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由于反响不俗,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在北京卫视播出。两年来《养生堂》的收视一直居于全国同时段和同类型节目收视第一,且收视率保持稳步攀升,节目也曾先后荣获多个奖项,同台领奖的不乏《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非诚勿扰》等王牌节目。这样一档看似不起眼的养生节目,如何做到四两拨千斤?在养生类节目“泛滥”的背景下,《养生堂》又如何得以脱颖而出?
在张丽看来,《养生堂》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专家与知识的权威。这主要得益于北京的地域优势,因为国内医学界的很多权威人物聚集于此。二是内容呈现的简明实用。张丽告诉记者,《养生堂》的内容制作遵循三个原则: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反映到实际操作中,节目组经常用现场实证图片、动画、视频、实物道具等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对普通人来说晦涩深奥的医学道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养生堂》的节目宗旨和传达的价值观:传递爱与温暖,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快乐,通过医患共同经历的生命故事增强观众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2009年开播至今,《养生堂》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虽然口碑向好、收视稳定,但这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张丽至今仍记得自己三次面请营养学教授于康的艰辛,最终她凭借诚意终于将于康请上节目,此后,于康便成了《养生堂》的老朋友,先后作客50多期节目。还有许多顶级医学专家,对《养生堂》也是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现在的信任有加。如今,很多专家都主动表示希望参加节目录制,但张丽依然没有放松,她说自己每次审查节目时都如履薄冰。“这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节目,不能说错一句话,700多期节目,不同嘉宾的前后观点绝对不能出现矛盾,因为这是关系到观众生命健康的大事,不能模棱两可。”
《养生堂》如今面临的瓶颈是选题范围狭窄。“有人怀疑我们这档节目究竟还能走多久。”张丽感慨。诚然,2011年卫视播出以来的《养生堂》的700多期节目,已基本覆盖了中西医方面的大部分健康问题。“下一步除了更广地挖掘新选题外,我们还将尝试老选题、新角度。很多观众陪伴我们走过多年,已经具备一定的健康知识基础,相同的选题可以尝试更深层次的解读。”张丽表示。其次,《养生堂》也在努力开拓青年观众群体,尤其在周末特别节目中会特意挑选年轻人关注的话题,并增加一定的娱乐元素。此外,为了加强与电视观众的互动,《养生堂》栏目开辟了一个新板块——《健康养生热线》,根据观众近期在热线和微博上的提问,给予快速解答;并结合近期社会热点健康问题快速反应。“这个板块大约5分钟,目前一周两次,放在节目开头,已经尝试播出。”张丽说。
《养生堂》团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还在于加强节目推广,提高节目的全国影响力。微博成为宣传推广、并吸引年轻观众的主要阵地。2012年,《养生堂》通过官方微博,发起征集观众活动;2013年,在征集观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征集问题”并“答疑解惑”这一环节。“今年,我们还将邀请权威嘉宾到全国几十个省市进行讲座。我们有信心,《养生堂》会越办越好。”张丽十分自信。
制作人自述
爱斯基摩人有一句话:“领头的狗才能欣赏到一路的风景”。做为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一的栏目,《养生堂》得到了观众的厚爱,那是因为我们始终把观众当成我们的父母,栏目的定位就是“献给亲人的爱”。
作为一个访谈节目,主要关注“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在《养生堂》,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为谁说。我们的定位是,为自己的亲人说。因为要为自己的亲人说,我们拒绝了许多所谓“养生名家”上节目的要求,因为那些绝对的说法、卖大力丸式的吆喝固然能造成一时的轰动、提高栏目的收视,但它对观众和栏目造成的损害却是长期的。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事不能干;因为要为自己的亲人说,“传播养生之道”与“传授养生之术”就会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因为要为自己的亲人说,“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就顺理成章成为制作节目的基本要求。
价值观决定人的高度,人的高度决定栏目的高度。
——伍立 《养生堂》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