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祭事

来源 :今古传奇·武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ch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嘛,总有些路要独行,总有些秘密不妨独守。
  不必多说,不要多想,不能多问,求仁得仁,便是最完满。
  一、少数派
  很久很久以前,江湖上有那么一个门派,叫做少数派。
  它之所以被叫做少数派,真的就是因为——人数少。
  少数派鼎盛的时候大概有七八个人,不鼎盛的时候除了掌门就只有一条狗。
  就是这么个几十年来平均人数只有三四人的门派,居然一直在江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的第一代掌门的缘故。
  第一代掌门的名字就叫掌门,既不是张掌门,也不是李掌门,在他的那个年代,整个武林当中只有一个掌门。
  也就是说,掌门一个人,就掌了整个江湖的门。
  至于他原来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已经不记得了。
  就是这么个了不得的大人物,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也不知道哪根筋没有搭对,忽然站出来宣布:“我要自己成立一个门派,谁都不要阻拦我。”
  完全没有意思要阻拦他的众人当时只是觉得情况有点不妙。
  等到掌门真的把这一切付诸实践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岂止是不妙啊!简直是要命啦!
  掌门这哪里是在成立门派!简直就是在收集奇葩啊!
  等到第一年结束的时候,少数派的构成如下:一条狗、一个背了十几年功法口诀但死也不肯碰任何武器的书呆子、一个喜欢用刀使剑法的大龄男青年、一个每顿都要用毒药下饭的小姑娘。
  好吧,再加上一个年逾不惑、思路奇诡的掌门。
  听上去就感觉有哪里不太对……



  就在大家还在细细品味其中不对的时候,江湖中发生了一场大变故,一个武功奇高的大魔头从西域跑来,干翻了一山的大门大派,最后站在泰山顶上,得意地哈哈大笑,说“:我现在就是天下第一啦。”
  按照惯例,这时候总是有人会站出来说:“呔,你还没有去挑战过那谁谁谁呢……”
  但是这个时候,大家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说:“嗨,你还没有去挑战过掌门呢……”
  大魔头笑了半天,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问道:“喂,你们中原有没有什么人杰地灵的地方,适合隐居的?”
  大家继续面面相觑,最后只有一个胆子大的,畏畏缩缩地回答:“雁荡山北峰,有一座灵山,挺……挺合适隐居的。”
  天地良心,这可是大实话。
  掌门亲自挑的地方,怎么可能不好!
  大魔头得到了答案,兴冲冲地去了灵山。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少数派后院从此多了一个高鼻广目的扫地帅青年。
  可喜可贺,门派人数终于能数完一只手了,武林也恢复了平静。
  真是皆大欢喜。
  一直要到很久很久以后,才终于有人想起来了一个问题——
  少数派的入门原则,究竟是什么呢?
  新加入的大魔头对此觉得很疑惑——你说是挑长相吧,勉勉强强也就自己和小师姐算得上清秀,剩下的都是歪瓜裂枣;说是挑武功……大师兄入门很久了,下个山还会喘气儿呢。
  若说是诚心……近两年来爬到山上来求学求教的,哪一个不是根骨佳、心性稳的有为青年?掌门一个没收,偏偏收了个一见面就大剌剌地坐下说“这山归我了”的自己,究竟是有多想不开?
  此一问如骨鲠在喉。
  终于有一天,下着大雪,掌门出门去了,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姐围着炉子正在剥花生吃,大魔头在旁边找了个位子坐下,轻轻叹了口气。
  二师兄望天,三师姐看地,只有大师兄把两只手从花生壳堆里抽了出来,嘬了一口茶,斜瞥他一眼,不咸不淡地说:“又有啥幺蛾子啦?快说吧。”
  大魔头小心翼翼地问:“师兄,掌门为什么要招揽我们几个入门啊?”
  大师兄左顾右盼,半晌,才嘿嘿笑着道:“旁人我不知道,我嘛,当然是因为我于他有恩啦。”
  大魔头:“……是吗?”
  大师兄慢悠悠地道:“你们别不信啊,我不爱提罢了……我跟你们说,十余年前,我在长安城的一个酒铺子里当小伙计,那年中秋,掌门没钱投栈,便在门口堆了柴烤火。我平生没见过生得这么精神、这么整齐的乞丐,鬼使神差,就端了个火盆送给他。要不然,他说不定就真冻死啦。”
  二、八月十五的三个约会
  篝火烧得旺旺的,花生壳堆得越来越高。
  大师兄天生一把好嗓子,又有一副好口才,剥粒花生喝口酒,便将往事娓娓道来。
  “掌门那会儿还年轻,不过也是个奇人,旁人当街烤个火也就罢了,他烤个火,居然还刨萝卜似的从地里刨了个人出来。
  “人就躺在墙根底下,之前雪下得狠,没工夫清理,被埋得深了,连个人形也瞧不见。
  “但掌门偏生就瞧见了,吃一口酒挖一铲雪,花了大半个时辰,慢吞吞地把人从雪里给起了出来。
  “那时候的他可不是什么武林大儒,也全然不讲究什么风度礼仪,等酒囊里酒喝完了,还恶作剧似的拿了火盆远远地去烤那雪人,烤完一面,翻一面。
  “那人啊,被这么一烤,红红白白的血水与雪水便一起融了,流了一地。
  “末了,居然还醒了。
  “我吓得躲了进去,掌门的胆子却可谓又肥又大,骤然见到死人活转,也不惊不怕,只听见他在外头笑眯眯问那人:‘你怎么睡在雪地里呀?’
  “那人瞧上去年纪已经不轻了,却也是个妙人,笑眯眯地就回答:‘我睡在自己的床上,还盖了被子,你来扰我清梦,怎么反过来问我呢?’
  “掌门一点儿也不生气,自顾自地用雪水洗自己的空酒囊。但我瞧他眼神,却在瞟那人的腰间。   “我打眼去瞧,这才看见那儿贴身挂了把刀,金丝浇的柄,薄铁做的鞘,软软地贴在衣服上,看上去又轻又薄,很好看。
  “我们俩就这么直勾勾地瞧,那人自己也察觉到了,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积雪,望了望天色,轻轻巧巧地一跃,便跃上了楼头。
  “这么大个人,就像我小时候放过的纸鸢一样,抖了抖肩膀就飞走了。
  “我惊讶得合不拢嘴,掌门那会儿却已经见过很多世面,一点也不觉得奇怪。等那人飞远了,见我还长大了嘴巴,就对我说:‘怕啥?这份功夫,世上也不过两三人有,不是随处捞一个江湖人就会的。这个人叫司空寄,不但轻功好,还是天下排名第一的快刀手,这个名字,你可得好好记住了。’
  “我看不惯他说话时睥睨天下的语气,哼哼了几声。
  “掌门却好似知道我在想什么,在雪里站了片刻,轻飘飘又接了一句:‘喂,小伙计,我叫张重九。’
  “我瞪着他。
  “他朝我眨了眨眼,说:‘这名字你现在记不住也没关系,因为你以后一定会经常听到的,到时候保证想忘也忘不了。’
  “他说的一点也没错。
  “到了第二年中秋的时候,他果然已经很有名了——快剑张重九,疾如奔雷火。
  “所以当掌门抱着个酒壶重新回到酒楼下面生起火的时候,我还真的吃了一惊。
  “‘你怎么又回来啦?难道你现在还缺钱?’我端了个火盆,和掌门坐在一起烤火。
  “掌门说:‘不缺钱,就是来看两个朋友。’说着指了指我,又指了指头顶。
  “我这才看清,原来酒楼那滑溜溜的琉璃顶上,还躺着一个人呢。
  “天色很黑,模样也瞧不清楚。
  “我问:‘那谁啊?’
  “掌门说:‘去年地里挖出的来那个。’
  “我仔细想了想:‘司空寄?’
  “掌门点了点头。
  “这一年中秋,我和掌门说了一夜的话,司空寄睡了一夜的楼顶。
  “第二天雪化了,我醒来一看,两个人都不见了。
  “不过以后每一年中秋,他们都会来,互相也不说什么正经话,喝酒斗嘴,兴致上来了还会比武——不过他们一个用刀一个用剑,比试也正经不起来,往往打到后来,就扔了刀剑手脚齐上变成了地痞打架,我在边上看着,觉得他们约摸是玩得挺高兴的。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八月半。这一年,掌门显得有些不太寻常。
  “司空寄还没有来,他就一个人开始喝闷酒。
  “这时分早已没了客人,我收拾了东西,走出来问他:‘你怎么啦?’
  “掌门敲了敲自己的脑袋,隔了半天,才说:‘在烦恼。’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两件东西,摆在面前的地上。
  “一方绿色丝帕,一把随身带的短剑。
  “‘今夜子正,我还有两个约会,还不知道该去哪一个好。’说着他拿起那方丝巾,‘头一个约我的,是位姑娘。我心中爱她敬她,想要同她一辈子在一起。但她脾气古怪,说今夜子时若我不去见她,她就要一走了之,让我再也寻不见。’
  “我听得咋舌,评论道:‘岂止是古怪,简直是不讲道理……那么另一个呢?’
  “掌门摩挲着那柄短剑,眼睛也亮了起来,道:‘另一个是一位我素来敬仰的前辈,他近年来已鲜少出手,我多次赶到西域,向他请战,他却从未答应。今年他忽然派人来送信给我,要邀我雪停后决战于东郊。此战虽然凶险万分,但我是一名剑客,剑术遭遇瓶颈困滞已久,有这样的机会,自然是求之不得。’
  “我听得脑仁也痛了,连忙说:‘这问题我可解决不了,一会儿司空寄来了,你问问他。’
  “月朗星稀,风轻云淡。这一天司空寄到得有些晚。他把自己裹在一件黑色的大氅子里,倒吊在屋檐上,晃过来晃过去,好像一只蝙蝠。
  “我在里头,听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今天中秋,月亮可真圆。’
  “‘是啊,我已经好久都没有回家了,过了今年,打算回家去看看。’
  “‘你家在哪儿?’
  “‘蜀中,好吃的可多了。以后有空带你去吃。’
  “等我出来的时候,司空寄已经走了。我这才想起来:‘哎哎哎,你怎么没有问他呀?’
  “掌门奇道:‘问什么?’
  “我说:‘自然是问应该去哪个约会。’
  “‘去哪一个是我自己的事,做什么要去问别人?’掌门摸了摸鼻子,叹了口气,‘你当司空寄就看不出我有心事吗?人活一辈子,总得有些必须要自己一个人去做的事。我烦恼完了,自然有自己的决断——这个道理我明白,他也明白,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我被气得够呛,心里却还是不大放心。到了子时,还是偷偷爬起来,想看看他究竟去赴哪一个约会。’”
  大魔头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道:“掌门究竟去了哪一个?”
  大师兄摊了摊手,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大魔头咬牙道:“你不是跟去了么?”
  大师兄道:“我是去了呀,不过他约的人没有来嘛。我瞧见他坐在城外的凉亭里等,怕他冻死,就又给他送了个火盆……”
  大魔头气结:“你就知道送火盆!”
  大师兄也不愠怒,自顾自地道:“他在凉亭里等了一夜,后来大约是闲着没事儿干,就开始练剑。
  “他外号就叫做快剑,舞起剑来自然是好看极了。
  “我烧着火盆看他练剑。一开始剑光飞转,快得看也看不清楚,后来等的时间越来越久,不知怎么的,就越来越慢了。
  “剑虽然慢了,但我看他的表情,却好像愈发的轻松自在。”
  大师兄说到此处,看了一眼众人,道:“总之那个晚上余下的这两个约会,一个没来人,另外一个也没有赴成。不过他练剑的瓶颈倒是突破了,练着练着,莫明其妙就变成天下第一。你们说,人生是不是还挺有趣的?”   大师兄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所以啊,勤学苦练二十年,可能还不如一个晚上的枯等来得有用,你说你们练得这么辛苦图个啥?拉倒吧。”
  大魔头忽然有点理解为什么他只肯看秘笈不肯动手练武了。
  “那后来呢?”大魔头追问。
  “后来?我从小伙计做到了大老板。七八年前,掌门来找我,说他要去隐居,问我要不要跟他一起去——所以现在我就到了这里啦。”
  大魔头没有再说话,大家静默了一会儿。
  一直没有说话的二师兄忽然也叹了一口气:“我原本是不知道掌门为什么会看中我的,不过听完你的这个故事,我忽然就知道了。”
  大魔头连眼睛都亮了起来:“为什么?”
  “因为这个。”二师兄说完,掀起了外衣,露出贴身藏的一件物事来。
  那是一把刀,金丝柄薄铁鞘,薄如蝉翼,十分漂亮。
  大师兄见了,失声道:“司空寄的刀?”
  二师兄笑着摇了摇头,道:“在你的故事里,他或许叫做司空寄,不过在我的故事里,他可不叫这个名字。”
  三、杀人名流
  天雪漫漫,风在吹火在烧,二师兄喝了口酒,开始讲他的故事。
  “我出生的时候早产,四斤多一点点,南瓜那么大一个,瘦骨嶙峋,背脊上的骨头几乎戳破了皮。稳婆看了说不得了,这个是天生反骨,说啥反啥,见谁克谁,谁养谁死。
  “搁一般人家,这是要被溺死的节奏。
  “幸好我们家却不是什么一般的人家。我姓唐,来自蜀中。哦对了,就是你们现在心里想的那个唐门。
  “大人们本来是指望我长成一个乖戾狠毒的大魔头的,不料最后教养出了个温和有礼的谦谦公子来,估计心情十分复杂,都骂当年那个稳婆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我心里却觉得稳婆简直天赋异禀。
  “她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就是个天生反骨。
  “我心里讨厌这个家,又古板、又冷漠,我只是不爱反给他们看而已。
  “家人教我习武,我表面上也学得勤奋,私底下却偷偷去练别的,到十三四岁里,冒了名字出去打架,居然声名大噪。
  “这一下再也瞒不住家里了。一个暗器世家出身的人,居然以剑成名,说出去也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于是家里人虽然知道,但没一个人说破,又容我逍遥了几年。
  “有一年临近中秋,一家之主,也就是我的太爷爷,忽然把我叫了回去。
  “他看着我说:‘燕丘啊,少一辈人里,你的武功最高。爷爷请你办一件事,你肯不肯?’
  “我心里想着不肯。嘴上却回答他:‘我一定办到。’
  “他给了我一张画像,叫我去杀人。
  “‘八月十五,长安城内,这个人必定出现,他背薄刀,擅轻功,名叫唐寄之,乃是你的一名族叔,亦是唐门的叛徒。’”
  大魔头听得入了神,此刻忍不住道:“他让你杀的那个唐寄之,就是司空寄?”
  二师兄轻叹道:“料想不错。”
  大魔头连忙问:“你真下手啦?”
  二师兄笑着道:“下手了呀,我那时候闲得没事儿干啊。那夜中秋,我提着剑,溜达进了长安城,就守在城门口。过了不多久,果然便见到了画中的那个唐寄之。
  “我当时二话不说,提剑就砍。
  “可我跟他对了七八招,就知道不妙……那会儿我还不知道唐寄之就是大名鼎鼎的司空寄,只感觉到这个对手武功高得简直稀里哗啦,完全没办法对付。
  “但他不停,我也不肯停,就这么僵持了一百来招,他反倒先停了下来,盯着我看了半晌,问:‘喂,你叫什么?’
  “我说:‘我叫唐燕丘。’
  “他似乎来了兴致,问:‘哦,你姓唐,那干吗不练暗器呢?’
  “我冷笑着说:‘呸,你也姓唐,你怎么不自己去练啊?’
  “他听了哈哈大笑,扔了刀也不跟我打了,非要拉我在城门口坐下说话。
  “我本来也不是认认真真要跟他拼个你死我活,乖乖就把剑收了。
  “说是两个人说话,其实也就是他一个人在说,他随身带了个酒囊,喝着说着,越说就越多,越说就越醉。
  “‘我一瞧你,就知道同我年轻时候一样……虽然端着、装着,心里却有一股气、一把火。要不然,什么暗器不好学,非得去练剑呢?
  “‘哎呀,我也习惯啦,这么多年,年年都派人来杀我,现在老的轮了一圈,轮到你们小辈啦……对了,你爹是哪个呀?哦,是小老三啊,说起来,我算是你的族叔。他们可曾提过我吗?唔,想来也不会仔细提的——廿余年前,我做了一件事,叫他们大大地蒙了羞,他们从前就不喜欢我,现在更恨我,怎么还肯提起来一字半句?
  “‘我年轻时候那会儿,仗着天资聪颖,性格有些乖张,脾气也暴躁,家中同龄的孩子都不大爱搭理我,还常常会合起伙来欺负我。
  “‘后来练武了,他们倒是不敢再欺负我了,却开始怕我,一个两个都不肯跟我说话,更不用说陪我玩耍啦。
  “‘算起来,家里能说得上话的,也只有最小的一个堂妹了。
  “‘她年纪最小,小时候就长得粉嫩粉嫩的,特别可爱,贪吃怕人,却独独不怕我。我就拿刀砍了院子里的竹子,给她做口哨玩儿。或者趁着天气好,便带她出去爬山。
  “‘后来,我们都渐渐大了,也不好如以前那样亲近了,但我心里,却一直是将她当作亲妹子的。
  “‘有一年,我远在隆庆,忽然收到一封妹子的信,叫我回去救她。
  “‘我不明所以,连夜赶回蜀中。到了家门口,却只看见了满院子的白灯笼。
  “‘我那乖巧的小妹子,正孤零零地躺在棺材里,眼睛紧紧地闭着,是再也不会醒来啦。
  “‘我又惊又怒,只见我的爷爷正一言不发坐在棺材边上,脚边还放了一样什么东西。
  “‘我一看,那东西是块白布,白布在动,里头还有活物。   “‘爷爷伸脚踢了踢那白布,里头‘咿呀’几声,居然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
  “‘我手足发抖,走近去看,只见白布里头果真是个血淋淋、皱巴巴的婴儿,瞧上去出生也没几天,哭声细幼,大冬天里,已快冻僵了。
  “‘我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爷爷冷笑着说:‘怎么回事?这孽畜不知羞耻,做了这等勾当,还生下了个小孽种,我已将她打死啦。’
  “‘我顿时觉得浑身气血都往脑袋上涌。
  “‘只听爷爷又道:‘这个小孽畜吵得人好生厌烦,谨之,你将他抱去后面溺死吧。’
  “‘我抬头一看,谨之堂弟就站在一旁,听了爷爷这话,也没有什么表情,竟真的弯下腰来,要去抱那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孩。
  “‘我只觉浑身血液都往头上涌去,大叫一声,一掌就拍了出去。
  “‘这一掌正拍在了棺材板上,木屑横飞。
  “‘我那堂弟谨之被吓了一跳,我趁机向前一步,将那孩儿抱在了手里。
  “‘那夜的天真黑啊,我那几十个叔伯兄弟,团团把我围住。
  “‘爷爷怒道:‘你做什么?’
  “‘我也不说话,就只是冷笑,抱着孩子就冲了出去。
  “‘他们都想来拦我,但是区区几十个人,怎么能拦得住我?’
  “唐寄之说到此处,像是痴了,瞧着远处的山与云,也不知道是想起了那夜的月色,还是想起了小妹子的娇痴。
  “隔了好半晌,他才低声接着道:‘那天正巧是重阳节,家家户户团聚,我却从家里冲了出来。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不知不觉竟已走出了川蜀地界。我知道家里人不会善罢甘休,孩子跟着我,既不方便照顾又不安全,便找了户农家,将那孩子寄养了。’
  “我好奇道:‘那这孩子现在呢?该也长大了吧?’
  “唐寄之笑了笑,似乎回忆起了什么有趣的事,答道:‘他好得很,比你还长了几岁,剑法却已经高出你许许多多啦。他只当自己是农家的小孩,我初时偷偷回去见过他几次,后来找了个由头与他相识,自此便年年正大光明去见他啦。不过现在他也已经长大了,大约也用不着我年年去看他……’
  “他絮絮叨叨,之后又从江南莺柳,说到了塞北风沙,眼中始终神采奕奕,像是个不知疲倦的孩童。
  “我忍不住问:‘你原是世家骄公子,如今却沦为浪荡风尘客,这样一意孤行,可曾有后悔过?’
  “‘我不后悔呀!’唐寄之笑了笑,‘我既从未后悔过,那便算不得一意孤行。’”
  “再往后呢?”大魔头见他关键处停了,连忙问。
  二师兄施施然道:“后来他将自己的刀送给了我。我猜他要么终究被唐门的人杀了,若是活着,大概天南地北游乐去了吧?总之,我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啦。再后来遇到了掌门,他瞧见我的刀,就叫我跟着他上了山。”
  大魔头打量二师兄的神色,忽然笃定道:“哦,我明白了,你也翘家了。”他回过头,正见到最小的三师姐,正百无聊赖地踢着柴火堆,便笑道,“三师姐,那你又是怎么上山的呀?”
  三师姐眨了眨眼,道:“你不知道么?我是掌门从青楼买回来的呀。”
  大魔头险些咬到了自己的舌头:“买……买回来的?”
  三师姐瞧着他的表情,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对呀,就是买回来的,那会儿我在长安第一名妓坊彩衣楼挂了牌的,叫做芸娘。”
  四、彩衣楼
  夜里的灵山十分寂静,除了娇娇柔柔的女声,再没旁的声响。
  “我的故事,其实再简单不过……十六年前,我不过十二三岁,家里人买不起米,便将我卖到了彩衣楼。
  “便是在那里,我头一次见到了绿玉。
  “我从没见过这样完美的女人。
  “她聪明漂亮,会唱歌,会弹琴,会写诗,会谱曲,时而温柔时而泼辣,时而体贴入微,时而又娇嗔可爱。
  “她喜爱绿色,绿色罗裙一舞,便如同一只灵巧可爱的翠鸟。长安城里的风流少年,哪个不想多与她亲近?
  “她却偏偏对多年前的一个傻小子念念不忘。
  “绿玉说:‘那一日细雨蒙蒙,我就坐在我的小楼上,百无聊赖地看着对巷的梅花。他披着一身雨雾,就这么跳了进来,笑眯眯地站在我眼前,也不说话,就只是笑。我问他,你是来躲雨的吗?
  “‘他看了我一会儿,忽然整个人飞了起来,就好像一朵白云,被风一吹,就飘得远了。
  “‘但这朵白云却并没有就这样飘走。过了一小会儿,他又回来了,衣上发上都是露珠,手里折了一枝梅花,轻轻地放在了我的桌子上。‘送给你。’他说,‘就当作避雨的报酬吧。’
  “绿玉笑着说:‘我那时就想,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笑的人呢?明明是来避雨的,却每次都淋得浑身湿透。
  “‘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忽然就开始期盼下雨啦——因为每次下雨,他都会出现,然后折一枝花给我。’
  “我是个好听众,一点也不聒噪,听得还很认真。久而久之,绿玉便只愿意同我说。
  “我问绿玉:‘那后来呢?’
  “绿玉轻轻地颤抖着,过了很久,才轻声道:‘后来,我为他杀了一个人。’
  “我吓了一跳:‘你……你为什么要替他杀人?’
  “绿玉轻轻动了动嘴唇,又过了良久,才道:‘这是我自己愿意的,并不是他叫我去做的。他……他一点儿都不知道。
  “‘那年中秋前后,楼里来了一位雅客,姓齐,穿着气派。听说,是位江湖中了不得的大人物,他一生前后与人决斗三十余次,那三十余人,个个都成了死人。
  “‘齐先生就住在后面的小楼里,也不要姐妹们伺候,兴致来了便听听琴、看看风景,从不打扰我们做生意,是个再好不过的顾客。
  “‘我初时听人说,齐先生是来找人决斗的,并没有多在意。直到有一日,他忽然唤嬷嬷,要找个会磨墨的姑娘,去伺候他笔墨。
  “‘我便去了,也瞧见了他写的战书——然后我便瞧见了一个我想也想不到的名字。’   “我的心也沉了下来,轻声问绿玉:‘是你那位折花少年的名字?’
  “绿玉没回答,只是凄然道:‘我早年家中世代行医,自己又是多年体弱,对药理研究很透,也不见得就比那些大夫们差,于是就动了不应该动的心思。’
  “我点了点头,道:‘你想要给那位齐先生下毒。’
  “绿玉用双手捧住了芙蓉般娇艳的脸庞,眼泪却从指缝间淌了下来:‘我没有办法,我一点也不想杀人,但齐先生手下从无活口,我是绝对不能看着他死的……我做好了计划,打算在齐先生赴约的那一天动手。
  “‘但我心里却还抱着希望。我想,只要他自己放弃了,他自己不去赴约,那我就不用向齐先生下毒了。
  “‘就在约战前的第三天,长安又下了雨,我终于又见到了他。
  “‘我对他说,若想跟我在一起,三天之后的子时,就要到小楼上来见我。如果那时候他不出现,这辈子就再也不要想看到我。’
  “绿玉语声娇柔,我却听得心酸,道:‘可是那一天他终究还是没有来。’
  “绿玉仿佛也有些疲倦:‘是啊,我毒死了齐先生。这么一个高手,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一个青楼女子,居然有胆子给他下毒,大概也是因为这样,他一点防备都没有。
  “‘齐先生虽然死了,但那个人却还是没有来。他不知道我说不等他是骗他的,除了这里,我哪里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绿玉虽然在笑,却又显得非常难过。
  “我觉得她可怜,忍不住走过去,轻轻抱了抱她。
  “晨露里,绿玉的身体冰冰凉凉的,她抱住了我,好似要溺亡的人抱住了最后的一块浮木。
  “我听见绿玉喃喃道:‘但是芸娘啊,要是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的,我只要他活着,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其他?我所求的既已得到了,最后他有没有回来找我,又有什么关系?’
  “那天,窗外也落着雨。
  “我这才知道,原来喜欢一个人是这样简单,又是这样难。
  “她将这个故事讲了给我听,好似是了却了一桩心事,没过几个月,便生了一场大病,就此撒手人寰。
  “她是病死的,死后没有人愿意住她的小楼,我就住了进去。
  “对巷里的梅花,依旧年年都开得很好。
  “后来,掌门来了,就把我买回来了。”
  三师姐的故事讲完了,便去看大魔头。
  大师兄、二师兄也转过头,一齐去看他。
  大魔头并没有说话,表情看上去难得的竟有些惆怅。
  隔了好一会儿,他才道:“我的这个故事,就跟我的人一样,又无趣,又俗套,不说了可好?”
  三师姐跳了起来,就要去拧他的耳朵。
  大魔头赶紧捂耳,无奈道,“说说说,我说还不行吗?”
  五、齐川望
  “你们都知道我是怎么上山的……哎,对对,你们都是掌门找来的,只有我,我是自己送上门的。
  “你们也都应该知道,我来的时候,武功就已经很高了。
  “很高的意思不是说比大师兄高,而是比外头的大多数人都要高,可以说,天底下除了掌门,再没有一个人是我的对手。
  “但谁的武功也不是凭空自己想出来的,我当然原来就有师父啦。
  “对了,他姓齐,叫齐川望。
  “十几年前,掌门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公认的天下第一了。
  “我师父常年定居西域,生性恬淡,除了武功没有什么旁的追求。唯一的遗憾,就是年少时候的一段孽缘。
  “那年他也不过十七八岁,正少年得意,四处游历,听说峨眉山风光秀丽、地势陡峭,就打定了主意,要去爬上一爬。
  “你们可曾去过峨眉山?那山可真是难爬,山道窄的地方,两只脚都没法并排放着,脚底下全是云,连路都看不清。
  “爬这么一座山,享受的本来就是清净。谁知道我师父爬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现对面坡上竟还有个人影。他爬得快,那人影也快,他爬得慢,那人影便也慢,好似故意在与他比较似的。
  “我师父少年心性,大觉有趣,与那人隔得远远的,较着劲儿玩起爬山来。
  “结果,两个人几乎是一同攀上山顶。
  “师父一瞧来人,也忍不愣了。
  “与他一起爬上来的,竟然是个妙龄少女,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说不出的冰雪可爱。
  “少女姓唐,名叫婉风,是蜀中名门之女。
  “两个人一见钟情,便在山上私订了终身。
  “不过我师父那时十分顽皮,并没有说出真实名姓。他想:等到提亲之时,我再说我就是名满天下的齐川望,她岂不是更有面子,更觉得惊喜?
  “两人做好了提亲的约定,便各自分开了。
  “我师父因遇上些俗务,耽搁了一年多才回到蜀中。谁知道却再也找不到那位婉风姑娘了。
  “唐门的人说,那位姑娘年前感染了风寒,已经去了。
  “我师父大受打击,但斯人已逝,他一介凡人,也是无可奈何,当下便收拾心情,回到了西域,从此再也没了玩乐的心思。日日打坐练功,人也如同一滩死水,半点无波。
  “直到过了许多年,从中原来了一个少年,要向他挑战。
  “师父自然是婉拒了。
  “但这少年走后,他却好似很高兴。
  “我问师父为什么。
  “师父说,这个少年,同婉风当年长得极像,他看到了,就觉得无端生出一种亲切来。
  “我不解,便问:‘那他来挑战,你又拒绝了。’
  “师父笑了,说:‘今日不应约,只因他的武功还没到那个火候。有一日火候到了,与我交手必定大有裨益。到了那一天,不用他来找我,我一样会去找他的。’
  “我说:‘但师父手下从无活口。’
  “师父笑骂:‘我说能不伤他,自能不伤他,你这个小鬼,怎么这么多屁话?’”
  大魔头讲完了故事,篝火还没有灭。
  三师姐低声说:“后来,你师父就真的去找他了。”
  大魔头倒了口酒,轻声道:“嗯,去了,后来就没有再回来过。我一个人在西域呆得无聊了,思前想后,就跑来挑战你们啦。”
  晚风阵阵。
  谁都没有再说话。
  隔了好久,也不知是谁先轻轻叹了口气。
  叹息声在风中送出很远,很快的,又听不见了。
  六、藏此一句
  掌门回家的时候,就瞧见山上的篝火还亮着,一圈门人围坐在一起,个个脸蛋烤得红扑扑的,活像一群土鸡。
  他不由得觉得好笑,走过去背着手站在众人身后,板着脸问:“大半夜的不睡觉,聊什么呢?”
  三师姐理直气壮地道:“聊人生。”
  掌门看着满山头的花生壳,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哦,聊出什么道理来了吗?”
  大师兄道:“没,掌门,你吃花生不?”
  掌门抬脚就踹他。
  一阵鸡飞狗跳。
  大魔头在旁边看着,本来还想讲些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又忽然什么都不想再说。
  他忽然有些明白掌门为什么挑中了他们这几个人,也许并不仅仅因为他们跟他的过往有关。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得有一段路要自己独行。
  只愿老来,能有这样一群人相伴——他们聪明、练达,又宽容,既有自己的坚持,也尊重别人的坚守。
  可惜这样的人,永远就是少数派。
  他从袖子里又摸了一把花生出来,咬了一口,觉得有些涩,却不舍得吐掉,终究还是咽了下去。
其他文献
元代诗人谢宗曾赋诗描绘走马灯中的剪纸图案:  “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霄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华明。”  巧夺天工的剪纸图案,配上走马灯的转动,愈显栩栩如生。镂空纸艺的魅力,仿佛历史长河中的一汪细流,散发着它独有的艺术光辉。  中国剪纸传统的发展历程  西周时期,以“剪桐”为主。  剪桐指帝王以叶、草等材料制成特定形状,赐
期刊
写一个故事,对我而言,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长时间以来,自己一个人上学放学,上班下班的时候,我总是尽量地想一些有趣的片段,虽然很多时候这些片段的存在都很短暂,大抵不过是在脑子里冒个泡,然后就消失掉。但是总是有幸运的部分存在,然后一闪,就在脑子的某个部分这么留下来了。  然而一般来说,留下来,也就只是留下来而已。这些部分过于零碎,就算你费尽心思接起开头和末尾,也不过只是一块碎片。这是一种很让人不适
期刊
野径已荒,杂草稀疏间隐见车辙。日头从酒幌上转到西山尖,也无几个行人经过。  酒家不大,桌椅也早陈旧,只那以“濮绸”为门面的酒幌还保存完好。  传说当年山海关上“天下第一关”的锦旗总是没挂几月便被漠北的干风吹烂,试过杭绸、苏绸之类各种名绸也无所改善,直至用了一个叫做濮院的小镇上生产的绸缎,数年如新,故在北疆以濮绸为帜成一时风尚。  破旧的木桌上摆着一个大瓷碗,桌前人冷笑几声,端起碗来猛灌了一口,便又
期刊
前情提要  四象会武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玄门各派弟子纷纷登台亮相。经过两轮的角逐,几家欢喜几家愁,而李泠所在的伏龙派,除他以外竟已全部落败。纵使有谷星瑶的悉心教导,李泠在第二轮的上天梯比试中,也陷入了苦战。面对背景神秘的黄杏,李泠究竟能否更进一步?  二十一、义姐  二人一起落入塔内,都累得呼呼急喘。  “李泠师弟,想不到啊,你武功这般强!”黄杏翻起杏眼盯着他,汗水淋漓的俏脸上红彤彤的。  “彼此彼
期刊
日上三竿。  淡金的阳光透过雕花大窗洒了进来,落在水青色的丝绵薄被上,温温和和的。  秋月心仰面躺在床上,睁着一对黑白分明、早已不带一丝困意的大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床顶发呆。一双雪白娇嫩的赤足不老实地从被中钻出,跷在床沿上微微晃着。  已经闲散了好几日了。自从上次宴上她多饮了几杯,不慎被碎瓷划了手,就再没碰过琵琶。  她抬起右手,那手指如水葱般纤细,指腹上那几条小小的伤口早已愈合,只留下几道浅浅的红
期刊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以上, 出自《论语·乡党第十》,为孔老夫子关于饮食的九不吃一不多吃守则。
期刊
生活如同美食,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而美食也蕴含了寄托,展现着生活滋味。独具匠心的食物制造者们将食物的美味与民俗节日的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赋予了食物灵性,形成了独特的节日饮食文化。年糕  年糕谐音“年高”,这一吉祥的寓意让这个口感软糯的小食成为了我国春节的应时食物。传说远古时期为了对抗名为“年”的凶猛怪兽,高氏族将粮食搓成条状和块状放在门口供年食用,吃饱后的年也就不再需要吃人,满足地离去。因此这个由
期刊
食物是支撑人类生存的基石,而在果腹的需求之上,用精巧的烹饪技艺制作出的各色菜肴则更是一种享受。中国人善于用捶打、腌制、烧烤、炖煮等方式打磨食材,这踏实的手工蕴藏了无穷的灵感。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饮食文化成了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上古时代,燧人氏钻木取火,夙沙氏煮海为盐,再兼陶器炊具的使用,让
期刊
《黄帝内经·素问》有言:“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养生是我国饮食文化中亘久不变的主题,饮食养生讲究从阴阳、应四季,即顺应四季变化,遵循与时间的约定,用当季生长得最为成熟饱满的食材,配合春夏秋冬之不同,烹调出凝聚着时光精髓的美味。  一年四季由温热转为寒凉,依序循环,配合五行之道与五色食物,可达到养生之效。因四季缺一,故而以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份
期刊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在刀光剑影中来去自如的大侠们也离不开“吃”这一人生要事。从朴实的“一壶好酒、二两牛肉”(出自众多武侠作品),到别致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射雕英雄传》),武侠小说中也有许多让读者观之便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玉笛谁家听落梅  出处:  金庸《射雕英雄传》  原文:  黄蓉笑盈盈地托了一只木盘出来,放在桌上,盘中三碗白米饭,一只酒杯,另有两大碗菜肴。郭靖只觉得甜香扑鼻,说不出的舒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