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有关的资料,对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包含的内容、使用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以及新模式的建立做一定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学模式
随着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等指导思想的提出,目前在全国范围之内,各所学校都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体育教学的改革,都力图经过对体育课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是一大热点,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已经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各种新的模式应运而生,而教学模式不可能成为全国统一的模式,它的选用要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而有的学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盲目地追求最新潮的、最先进的模式,这不但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反而会引起副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教学模式的概念、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 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内容
1. 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它是人们遵循的标准样式、标准结构,是体育教学思想、原理、方法和形式等诸因素的高度概括,是从整体上思考体育教学过程的一种工具和方法。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研究体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使经验不足的体育教师有章可循,从而保证了大范围的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为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提供发展条件,给学生较多的参与机会。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三向流动性,即把教学信息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积极做出反应,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出评价,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有利于体育教师动态的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2. 教学模式包含的内容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师依据教学规律、创造教学环境、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体育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体育教育思想
即指导体育教学活动基本结构的体育教学理论,作为体育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依据,可以说模式就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
(2)体育教学目标
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要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它决定着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序列及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3)教学的结构构成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就有不同的阶段顺序。它确定体育教学活动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各阶段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4)教师角色与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的角色与师生关系将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各种规范。比如,有的模式中体育教师是活动的中心,是教学信息的提供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有的模式中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而有的模式,师生则平等参与,体现教学相长的特点。
(5)反应与评价
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反应和评价有着方法上的不同,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方式对待学生做出的反应,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 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被相对固定于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并逐渐形成了体育教学以教师说了算;教学中以教技术、学生练技术、考试考技术的教学过程;体育课教学模式也形成了以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纠正错误、完整练习为固定的教法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是不利的。
从80年代至今,体育教育工作者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引进有关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来解决本学科的教学过程研究,开始了包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等在内的教学整体改革,也就是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在这创立模式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些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使人们认识到体育教学过程的科学化的基础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合理化。但教学模式仅仅是一个动态的模型,它要遵循一定的实际条件,选择何种教学模式,要根据学校不同的情况来进行。
1.建立体育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 建立理论依据。建立理论依据就是指建立指导体育教学活动基本结构的体育教学思想,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作为依据,可以说模式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
(2)建立稳定性。要使一个模式真正成为模式,并使之可以模仿,这就必须具有稳定性,而这一稳定性来自于对一些关键过程因素的确定。
(3) 建立操作性。主要是确定与教学过程结构相对应的具体的教法体系,以操作程序和易操作形式确定下来。
(4) 建立特性。根据建立教学指导思想来确定某一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强化其主要功能,突出其特性。
(5) 明确适应范围。由于模式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特性,所以它一定有最佳适应范围。如适应什么样的学生水平,什么样的教材,以及各种客观条件等。
(6) 明确评价指标。特定的教学模式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否则就失去了这个教学模式存在的必要性。应在建立模式的同时,明确对这一模式效果的评价指标,用以评价模式,修正模式、发展模式。
2. 选择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运用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确定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模式的首要因素。当前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不管是教技术还是发展素质能力,其出发点都是增强体质的教育。在教学的各个具体阶段,阶段目标不同,教学模式也应有不同的选择。
(2) 根据学生水平。体育课是让学生在身体实践中学习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在其过程中思想品质得到一定的锻炼。要对学生施加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上的压力。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实际的体质水平,每学期都应对学生进行体质检测,建立学生体质反馈系统。教师要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整体体质状况和个体的体质特殊性,这样在选择教学模式时,才能确定教学目标,才能对学生整体和个体情况进行教学结构的调整,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根据教师特点。体育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来运用,那么教师个人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操作能力,都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用。教师必须对有关体育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选用教学模式,为实现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努力。教师要了解和熟悉各种有关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分类特点,还要根据个人性格特点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4) 根据教学条件。体育课是身体教育的课堂,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最终目的。学生的健身涉及很多方面:体育教学的环境设施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设备应符合体育课与学生课外锻炼的需求;卫生设备应达到有关规定;应配备一定的体质检测器材,具有自我监测的能力,以满足学生健身的需要。同时为教师选择体育教学模式提供有利的物质环境。
参考文献:
[1]吴也显.《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余立.《现代教育思想引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
(郑州市外国语中学)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学模式
随着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等指导思想的提出,目前在全国范围之内,各所学校都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体育教学的改革,都力图经过对体育课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是一大热点,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已经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各种新的模式应运而生,而教学模式不可能成为全国统一的模式,它的选用要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而有的学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盲目地追求最新潮的、最先进的模式,这不但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反而会引起副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教学模式的概念、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 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内容
1. 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它是人们遵循的标准样式、标准结构,是体育教学思想、原理、方法和形式等诸因素的高度概括,是从整体上思考体育教学过程的一种工具和方法。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研究体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使经验不足的体育教师有章可循,从而保证了大范围的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为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提供发展条件,给学生较多的参与机会。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三向流动性,即把教学信息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积极做出反应,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出评价,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有利于体育教师动态的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2. 教学模式包含的内容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师依据教学规律、创造教学环境、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体育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体育教育思想
即指导体育教学活动基本结构的体育教学理论,作为体育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依据,可以说模式就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
(2)体育教学目标
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要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它决定着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序列及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3)教学的结构构成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就有不同的阶段顺序。它确定体育教学活动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各阶段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4)教师角色与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的角色与师生关系将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各种规范。比如,有的模式中体育教师是活动的中心,是教学信息的提供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有的模式中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而有的模式,师生则平等参与,体现教学相长的特点。
(5)反应与评价
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反应和评价有着方法上的不同,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方式对待学生做出的反应,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 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被相对固定于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并逐渐形成了体育教学以教师说了算;教学中以教技术、学生练技术、考试考技术的教学过程;体育课教学模式也形成了以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纠正错误、完整练习为固定的教法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是不利的。
从80年代至今,体育教育工作者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引进有关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来解决本学科的教学过程研究,开始了包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等在内的教学整体改革,也就是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在这创立模式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些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使人们认识到体育教学过程的科学化的基础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合理化。但教学模式仅仅是一个动态的模型,它要遵循一定的实际条件,选择何种教学模式,要根据学校不同的情况来进行。
1.建立体育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 建立理论依据。建立理论依据就是指建立指导体育教学活动基本结构的体育教学思想,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作为依据,可以说模式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
(2)建立稳定性。要使一个模式真正成为模式,并使之可以模仿,这就必须具有稳定性,而这一稳定性来自于对一些关键过程因素的确定。
(3) 建立操作性。主要是确定与教学过程结构相对应的具体的教法体系,以操作程序和易操作形式确定下来。
(4) 建立特性。根据建立教学指导思想来确定某一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强化其主要功能,突出其特性。
(5) 明确适应范围。由于模式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特性,所以它一定有最佳适应范围。如适应什么样的学生水平,什么样的教材,以及各种客观条件等。
(6) 明确评价指标。特定的教学模式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否则就失去了这个教学模式存在的必要性。应在建立模式的同时,明确对这一模式效果的评价指标,用以评价模式,修正模式、发展模式。
2. 选择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运用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确定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模式的首要因素。当前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不管是教技术还是发展素质能力,其出发点都是增强体质的教育。在教学的各个具体阶段,阶段目标不同,教学模式也应有不同的选择。
(2) 根据学生水平。体育课是让学生在身体实践中学习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在其过程中思想品质得到一定的锻炼。要对学生施加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上的压力。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实际的体质水平,每学期都应对学生进行体质检测,建立学生体质反馈系统。教师要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整体体质状况和个体的体质特殊性,这样在选择教学模式时,才能确定教学目标,才能对学生整体和个体情况进行教学结构的调整,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根据教师特点。体育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来运用,那么教师个人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操作能力,都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用。教师必须对有关体育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选用教学模式,为实现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努力。教师要了解和熟悉各种有关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分类特点,还要根据个人性格特点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4) 根据教学条件。体育课是身体教育的课堂,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最终目的。学生的健身涉及很多方面:体育教学的环境设施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设备应符合体育课与学生课外锻炼的需求;卫生设备应达到有关规定;应配备一定的体质检测器材,具有自我监测的能力,以满足学生健身的需要。同时为教师选择体育教学模式提供有利的物质环境。
参考文献:
[1]吴也显.《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余立.《现代教育思想引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
(郑州市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