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然到应然,教育如何“成人”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park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包括“实然”与“应然”两个层面。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这体现了教育的“实然”。同时,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必须适应或满足社会生产要求,这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除了满足社会需求外,学校教育还有为国家服务的价值需求,这回答的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构成了教育的“应然”。
  不忘初心,一切以学生为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是立德树人。教育就是成人,于学校教育而言,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归教育的本质,在学校活动中为了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即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文化立校、课程育人,开设双向自主选修课,即为了增加学生的选择与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基于实际生源质量,开展“前置学习”“学科单元项目化学习”,以期让学习真正发生;组织学生自治,依靠学生,解决手机使用、垃圾食品进校园等行为习惯问题;为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创新课堂教学,组织了基于真实情境的学科大单元项目化学习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学校探索并实践的“以生为本”学校治理体系,本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和唤醒学生,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工作,在治理方法、制度的形成与实施过程中,实现文化认同。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学习管理中也是一样,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立场、激发和唤醒学生主体参与,治理工作就能够成功,否则就会出现其他问题。
  供需平衡,打通育人堵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抓住主要矛盾,着力打通堵点,实现供求动态平衡。对于教育而言,学校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间的堵点依然存在。这需要学校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发现影响教育效果的堵点,精准施策,落实核心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课程是为学生设计的发展轨道,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为保证课程育人效果,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专题化、校本课程多元化、德育课程主题化。尽管如此,一些课程效果依然差强人意,问题在于课程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不够,未能打通学校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堵点,需要教师构建既基于课程标准又满足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实施过程。如我们探索的“1+N”体育课模式。“1”是基于标准的国家课程实施,在一节体育课的前20分钟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N”是在后20分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在充分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兴趣分组,分成“N个项目”进行个性化教学。
  以往,活動类课程的开展多基于经验,而不是来自学生需求侧的真实反馈。如果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思考,活动类课程的实施需要对需求侧进行调研,从而关联学校“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每月一节”主题教育活动类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及实际获得,应在基于标准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可供学生选择的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形式,从而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学生的成就感与再次参与的意愿是活动类课程设计最重要的评价依据和价值取向。
  家访是学校暖心教育的必要途径。目前家访内容、流程相对固化,如教师向家长汇报学校、班级近期工作,该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对该学生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等。如此自上而下的程式性内容,家长和学生自然没有异议,但家访效果却并不理想,细思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和家庭的个体性差异。学生希望教师访什么?家长需要了解学生的什么情况?家访“供给侧”和“需求侧”信息不对等的堵点,使家访的针对性大打折扣。因此要进行“需求侧”的改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发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应先调研学生自主发展需求,并根据学生需求设计对应的供给方案。在家访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一起对方案进行研磨,达成三方协议,共同对学生近期发展需求实施公约式的治理。由此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在一次一次达成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成长,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自信。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离不开学校的标准引领,但更需要注重的是对学生多层次内在需求的满足。通过调研学生、家长的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实施方案,是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具体教育样态。加强学校课程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打通学校“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的堵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必然要求。
  五育并举,厚植家国情怀
  立德树人需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体系,即以责任为导向的德育、以思维为导向的智育、以健康为导向的体育、以素质为导向的美育、以实践为导向的劳育。在五育并举基础上,坚持“人、爱、创新”发展理念。人(师生)的高质量、高素质发展,是起点的有教无类、过程的因材施教与结果的人尽其才这三者的结合;爱,即做有温度的暖心教育;创新,是育人模式改变创新,课程与课堂传承创新,具体包括——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全员、全学科、全过程育人),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与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单学科转向多学科融合,从输入为本转向输出为本(突出应用),从标准答案的学习转向寻找问题的学习。
  我们按照“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必修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尊重选择、多元发展”的课程理念,开设丰富多彩、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同时按照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培养更多合格公民。
  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植根于我们血脉之中的文化传承,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倡导具备“家国情怀”。
  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学校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阅读经典名著、开展爱国主题演讲、参观抗战历史博物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伟大祖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校内外志愿者活动、校内实践周活动、“我手绘我心”班级文化建设、每月一节一主题的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在以往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造成学生依赖教师,学习使命感、责任感缺失,只顾自己学习,缺乏家国情怀。为此我们实行基于真实情境的学科大单元项目化学习方式,以此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子曰:“成人之行,达乎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可谓成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励志精进,明德求真”,始终不忘“以人为本”的“初心”;通过“需求侧—供给侧联动”打通育人堵点;通过“五育并举”,厚植家国情怀,助力学生成就幸福而完整的人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王梦茜
其他文献
乒乓球的起源有着不同的传说,最早开展的国家是英格兰,故英国有“乒乓鼻祖”之称。现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总部仍设在英国。我国广大人民喜爱乒乓球运动,乒乓球作为一项大众健身的运动项目,在现今社会已越来越普及。本人在沈阳音乐院校实习发现了一些乒乓球教学方面的问题,同时对沈阳音乐学院的学生调查研究,浅谈乒乓球在沈阳音乐学院的教学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沈阳音乐学院的2007-2008级选修过乒乓球课的240名
期刊
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是一种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它不只是知识的简单选择与移植过程,而是真正的学员主体和教师主导交互作用及主动生成的互动学习进程,它不仅关系到现有部分教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与提高,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所有教师的终身教育,需要有专门的模式、课程、教法和组织管理办法等对培训效果提供必要保障。  一、培训方向  培训要将过去的非专业化或半专业化的体育教师,转变为具有专业化理论、知识和能力,适应
期刊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改进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完善学区治理体系,合理划分学区范围,促进学区内学校多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  当下,教
期刊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各方面的能力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如果要对幼儿实施较深层次的教育影响只能是一种设想,而无法真正施行。但是,人类对于音乐的敏感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所以通过音乐的影响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  (一)审美性  幼儿音乐教育主要是一种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审美感染过程,对幼儿施加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音像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由昔日的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到今天的CD、VCD、DVD和电脑学习机,现代化的音像设备所发挥的作用是传统的教育手段所不可比拟的,它为儿童全方位地学习知识、及时认识和了解世界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如今,教师在运用课本、图片、实物进行教学的同时,尤为重视利用音像设备进行教学;家长们则常常选购一些故事、音乐、歌曲
期刊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以下简称“集团化办学”)特指近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出现的,依托一个或若干个优质学校,通过优势互补或以强带弱的方式,以契约为纽带建立的学校间合作的组织形态。与“集团化办学”有关或相近的名词,还有名校办分校、一体化学校、一校多址、教育联盟、教育组团、教育集团等。目前,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主要途径。然而,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挑战与问题。在力图构建高质量教
期刊
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或“×”来评价每道题的答案,又以百分制或等级制来作为整份作业的最后评价。单一的评价枯燥无味,缺乏激励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
期刊
“老师,我们不要你走。”  “老师不是走,是招募新的老师来一起陪伴你们。”  “老师,你帮我们告诉新老师,我们很喜欢你们这样的老师。”  2019年的彝族年期间,大凉山里的一间教室,一群孩子围着年轻的支教老师。因为要奔赴四川各高校进行招募宣讲活动,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杉树公益”)的支教老师不得不与孩子们暂时告别。佳琳就是其中一员。  支教,但不完全是支教  在宣讲会上,佳琳谈起被杉树支教
期刊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集团化大概是教育迅猛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的组织形式。当前,集团化办学已成为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地纷纷开展集团化办学实践。本文将聚焦教育集团化的阶段性特征、趋势性发展、瓶颈性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谈谈集团化办学热背后需要哪些冷思考。  教育集团化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发展  吴建涛:早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重要举措,一些地方已经
期刊
成功的舞剧既是来自生活,又是经过艺术家高度概括、提炼、浓缩化的。中国的舞剧编导者继承了我国传统艺术中追求意蕴和构建诗化境界的美学传统。他们在舞剧中所反映的生活已不是生活中的原型,所展示的民族舞蹈已不是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它们是经过提炼和艺术化了的中国舞剧。在艺术表现上讲究语言凝练、想象丰富、感情浓烈、意境深邃,使幻想多于现实,诗意的概括多于生活的展示,情感的抒发多于情节的描写,具有很浓的诗味。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