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日常作文教学,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惧怕写作文的心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积累作文素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作文素材 观察生活 阅读
在高考试卷中,作文所占分值比重大,因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在日常写作中,多数学生表示不喜欢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学生害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作文题目时感到无从下手或者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素材匮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课堂上老师如何讲授写作方法,如果学生胸中无“墨”,那么在考场渴望写出一篇美文简直就是缘木求鱼。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出一篇高分作文,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是不行的。由此看来,在作文教学上,就得明确地告诉学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即必须积累素材。而素材的积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累作文素材从观察生活点滴开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无材可写的根源在于不善于观察。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生活,做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引路人。
在作文指导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让他们学会思考,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事哪些是主要的,那些是次要的,哪些人、事、物可以忽略不计,哪些细节可以发掘出深层涵义。此外,还需要鼓励学生去发现和理解生活中的人、事、物,并上升到理性地剖析本质的高度。笔者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前,总是尽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去捕捉生活素材。诸如写人,可以让学生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所透露出来的情绪变化;写事,可以让学生写事情发展变化及其结果;写物,可以让学生写各事物之间或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材料可入文,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总之,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积累作文素材,关键是课内外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的中学大多采取封闭式管理,各个科目知识点的强化训练使得学生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听广播。整天在学校苦读的学生无法融入生活的海洋中去。因此,作文素材的积累还得放在课内外阅读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是书本。
首先,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
在课堂上,很多课文的事例就是写作中的素材,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学生在书中阅读到的内容,都可以直接地为作文服务。如2005年南通一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写道:“……你从哪里来,带着淡淡的芳香;你又将身往何方,吟唱的词阙余音绕梁。你号易安,可却颠沛流离了一身;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铮铮傲骨硬是比那苟且偷安的男人要刚强。是你啊,散发出生命芳香的美神——李清照。读你,始于读《漱玉词》,从‘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青春纯情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情长。从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悲吟,我似乎读懂了你。快乐对你来说总是短暂的,你弱小的身躯挑起的是沉重的国愁家恨啊!那只曾载着你‘兴尽晚回’的小舟如今也‘载不动许多愁’了。”
在高考备考期间,笔者要求学生细细体会课文中优美、精彩文段中作者的感情色彩,并要求他们学以致用。然后我给学生布置一些话题比较宽泛的作文,让他们尽量用课文中的事例作为作文素材,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是无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有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诵读,既解决了作文素材贫乏的问题,也加强了高考卷中背诵默写题的训练。
语文课本中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通过记物来记家庭琐事,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這份深厚的亲情,必能感染到学生。有个学生在反复诵读这篇课文之后,就写了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生活甜如蜜》。她在作文中写道:“高三了,学习不轻松的我到了周末就会疯狂补眠。一个阳光极其灿烂的周六,我从美梦中醒来,才惊觉已是下午三点。妈妈推门进来,‘懒虫虫,终于起床了!饿不?这里有饺子,赶紧过来!’我闻到了饺子的香味。还真饿了。妈妈在旁含笑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一脸满足。我停下筷子,久违了,妈妈那含笑的面容,她那满足的幸福神态,让我不由得心痛。回校的时间到了,我小跑着下楼。不经意间回了一下头,看到妈妈在阳台一闪就不见了。我开始明白,每次离开,总感觉有人在后边目送我,那是妈妈啊!妈妈就这样用无声的方式表达她对我的不舍,她对我的关切。而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忽略她的爱。对不起,妈妈!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花的香味,我深深地吸着,贪婪地吸着,吸到肺里。生活甜如蜜,只因为有她,妈妈……”这位学生把妈妈对自己的爱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带入作文中,从而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了《项脊轩志》中那份浓浓的亲情。
其次,作文素材的积累离不开课外多渠道的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习语文课本内的范文,还包括大量、多渠道的课外阅读。文章读得多了,胸中的“墨”方能越积越多,布置他们写作文也就不至于感觉无东西可写,而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而,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每周给学生一节自由阅读课,他们可以在教室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或者到学校图书馆去浏览报纸及一些杂志。此外,还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概括散文中的小型故事、摘抄其中的好词佳句,摘录议论文中的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哲理性例证等。由此,学生的作文素材便越来越多了。
当然,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途径还有很多。笔者认为,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只要是对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有利的,都应该鼓励他们去尝试一番。因为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渴求学生不畏惧写作文,喜欢上写作文,并且能写得好!
★作者简介:周滢,广西百色靖西县靖西中学教师。
【关键词】作文素材 观察生活 阅读
在高考试卷中,作文所占分值比重大,因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在日常写作中,多数学生表示不喜欢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学生害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作文题目时感到无从下手或者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素材匮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课堂上老师如何讲授写作方法,如果学生胸中无“墨”,那么在考场渴望写出一篇美文简直就是缘木求鱼。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出一篇高分作文,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是不行的。由此看来,在作文教学上,就得明确地告诉学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即必须积累素材。而素材的积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累作文素材从观察生活点滴开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无材可写的根源在于不善于观察。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生活,做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引路人。
在作文指导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让他们学会思考,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事哪些是主要的,那些是次要的,哪些人、事、物可以忽略不计,哪些细节可以发掘出深层涵义。此外,还需要鼓励学生去发现和理解生活中的人、事、物,并上升到理性地剖析本质的高度。笔者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前,总是尽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去捕捉生活素材。诸如写人,可以让学生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所透露出来的情绪变化;写事,可以让学生写事情发展变化及其结果;写物,可以让学生写各事物之间或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材料可入文,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总之,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积累作文素材,关键是课内外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的中学大多采取封闭式管理,各个科目知识点的强化训练使得学生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听广播。整天在学校苦读的学生无法融入生活的海洋中去。因此,作文素材的积累还得放在课内外阅读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是书本。
首先,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
在课堂上,很多课文的事例就是写作中的素材,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学生在书中阅读到的内容,都可以直接地为作文服务。如2005年南通一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写道:“……你从哪里来,带着淡淡的芳香;你又将身往何方,吟唱的词阙余音绕梁。你号易安,可却颠沛流离了一身;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铮铮傲骨硬是比那苟且偷安的男人要刚强。是你啊,散发出生命芳香的美神——李清照。读你,始于读《漱玉词》,从‘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青春纯情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情长。从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悲吟,我似乎读懂了你。快乐对你来说总是短暂的,你弱小的身躯挑起的是沉重的国愁家恨啊!那只曾载着你‘兴尽晚回’的小舟如今也‘载不动许多愁’了。”
在高考备考期间,笔者要求学生细细体会课文中优美、精彩文段中作者的感情色彩,并要求他们学以致用。然后我给学生布置一些话题比较宽泛的作文,让他们尽量用课文中的事例作为作文素材,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是无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有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诵读,既解决了作文素材贫乏的问题,也加强了高考卷中背诵默写题的训练。
语文课本中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通过记物来记家庭琐事,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這份深厚的亲情,必能感染到学生。有个学生在反复诵读这篇课文之后,就写了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生活甜如蜜》。她在作文中写道:“高三了,学习不轻松的我到了周末就会疯狂补眠。一个阳光极其灿烂的周六,我从美梦中醒来,才惊觉已是下午三点。妈妈推门进来,‘懒虫虫,终于起床了!饿不?这里有饺子,赶紧过来!’我闻到了饺子的香味。还真饿了。妈妈在旁含笑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一脸满足。我停下筷子,久违了,妈妈那含笑的面容,她那满足的幸福神态,让我不由得心痛。回校的时间到了,我小跑着下楼。不经意间回了一下头,看到妈妈在阳台一闪就不见了。我开始明白,每次离开,总感觉有人在后边目送我,那是妈妈啊!妈妈就这样用无声的方式表达她对我的不舍,她对我的关切。而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忽略她的爱。对不起,妈妈!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花的香味,我深深地吸着,贪婪地吸着,吸到肺里。生活甜如蜜,只因为有她,妈妈……”这位学生把妈妈对自己的爱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带入作文中,从而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了《项脊轩志》中那份浓浓的亲情。
其次,作文素材的积累离不开课外多渠道的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习语文课本内的范文,还包括大量、多渠道的课外阅读。文章读得多了,胸中的“墨”方能越积越多,布置他们写作文也就不至于感觉无东西可写,而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而,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每周给学生一节自由阅读课,他们可以在教室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或者到学校图书馆去浏览报纸及一些杂志。此外,还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概括散文中的小型故事、摘抄其中的好词佳句,摘录议论文中的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哲理性例证等。由此,学生的作文素材便越来越多了。
当然,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途径还有很多。笔者认为,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只要是对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有利的,都应该鼓励他们去尝试一番。因为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渴求学生不畏惧写作文,喜欢上写作文,并且能写得好!
★作者简介:周滢,广西百色靖西县靖西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