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模式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结合永定县土地流转的现状为出发点。在综合分析现阶段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何克服土地流转中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土地流转各管理部门的一道重要课题,现结合永定县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做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进行一些探讨。
1 永定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下辖24个乡镇,土地总面积2223km2,其中农用地面积197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9%。土地流转呈现以下特点:
1.1 土地流转比例较高
由于永定县地处低纬度丘陵地区,靠近闽南沿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经济作物的耕种面积几乎是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的2倍。加上永定县是福建省重点旅游县和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因此,永定县的土地流转比例相对较高。截止2013年7月,永定县耕地总面积为19400hm2,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8800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5.4%。涉及农户数4.3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36.6%。
1.2 土地流转形式多样
永定县土地流转分为出租、转包、互换、转让等几种形式。其中,主要形式有2种:出租,通过出租方式流转的耕地面积约为5133.3hm2,约占流转总面积的59%;转包,通过转包方式流转的耕地面积约为1600hm2,约占流转总面积的18%。此外,土地流转方式还存在互换流转、转让流转和其他等。
1.3 土地流转的期限较短
永定县土地流转的期限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流转期限在1a以内的有5866.67hm2,占耕地流转面积的67%。流转期限在1~5a、5~10a及10a以上的分别为2000hm2、533.33hm2和400hm2,占耕地流转面积的33%。土地流转期限多集中在1a以内,1a以上的所占比例较低。
1.4 流转用途以经济作物为主
永定县土地流转的用途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的耕种面积约为5200hm2,约占流转总面积的59%。永定素有“烤烟之乡”的美称,流转土地中有3133.33hm2的烤烟耕种面积,占流转经济作物面积的60%,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6%。土地流入主体主要是专业大户,数量为9.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9%。
2 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
永定县的耕地流转面积虽然占到耕地总面积的45.4%,但土地流转仍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行政干预相对较多。市场化的流转机制不够深入,流转的中介组织还不规范,流转对象与范围选择空间较小,流转的形式还比较单一,难以通过有效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 土地流转程序欠规范性
永定县土地流转的方式以出租和转包为主,虽然行业管理部门对土地流转及流转合同进行过指导,但由于土地流转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发性,实践操作中细节部分缺乏系统引导,流转环节仍存在部分程度的缺失,导致土地流转程序欠规范,流转中纠纷较多,流转合同潜藏一定的纠纷隐患。
2.3 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永定县的土地流转,仍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户间的自发行为,未通过中介组织流转的土地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使是流转到专业大户的,也并非都是通过中介组织进行的。永定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虽然建立,但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尚未健全,数量少、规模小、流转信息不畅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2.4 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不明显
永定县耕地总面积为19400hm2,农户总数11.8万户,平均每户拥有耕地1666.7m2,户均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面积更小。加上永定地处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作物又以经济作物尤其是烤烟为主,土地的规模效应尚未形成。虽然流转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5.4%,但离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的规模经济效应还有一定的差距。
3 主要措施
3.1 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将其作为遏制耕地抛荒,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连续3a将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列入县对乡政府绩效管理考评的重要内容,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3.2 出台政策,激励土地流转
今年出台了鼓励土地流转文件,继续对单季种植20000m2以上的种粮大户每667m2奖励80元;对复耕农田3333.3m2以上并种植粮食的,财政每667m2给予200元补助;鼓励规模经营,对大田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一年以上,程序合法,连片面积达到66666.67m2、133333.33m2、20hm2以上的,县财分别给予每667m250元、100元、150元的奖励。
3.3 完善平台,促进土地流转
全县均按照“有服务窗口、有服务设施、有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有开展政策咨询服务、有村级信息员、有备案合同”等“六个有”要求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发挥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职能作用。
3.4 健全县乡土地流转信息数据库,发布土地流转信息
2010年永定县发文建立县乡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库,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指导各乡镇,对全县24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信息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农户土地位置、面积、价格、流转方式、期限和联系人等信息资料,全部输入电脑并对外发布。部分农业种植大户通过获得土地流转信息,达成租赁合同。如西溪乡富佳村利用连片抛荒地通过土地流转中心对外招租,目前与老板已签订租赁合同。 3.5 提供服务,保障土地流转
统一土地流转合同格式,2012年以来,共印制1.5万份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分发到各乡镇统一使用;调处土地流转纠纷,据统计,2013年至今已调处6起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维护了农户和业主双方的权益;提供信息服务,据统计,2013年至今共为21户种植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和法规咨询。
永定县通过引导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5.1 增加了农民收入
如湖雷镇白岽村129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形成26.67hm2“毛豆―毛豆―泡菜”基地,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农民(大部分是闲置在家的中老年人)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后,农民的收入主要有两项,租金收入和打工工资收入。26.67hm2毛豆基地,每667m2租金450元,1a租金收入为18万,一季毛豆的工资性收入为20万元(一季毛豆从种植到采收结束共需请劳力8000个),两季就有40万元,加上泡菜务工收入14万元(一季泡菜约需请劳力2800个),26.67hm2毛豆基地农民合计收入72万元。如果26.67hm2发展“稻―稻” 模式,种两季水稻,据调查,种一季水稻每667m2净收入312元(不包括农民自用工每667m2约15个工日),26.67hm2二季水稻现金净收入总计25万元,26.67hm2毛豆比水稻净收入增加47万元,户均增加3643元;如果26.67hm2发展“烤烟―稻” 模式,即种一季烤烟,一季水稻,26.67hm2水稻和烤烟现金净收入总计32万元,26.67hm2毛豆比水稻烤烟收入增加40万元,户均增加3100元。
3.5.2 促进了规模经营
为确保土地流转取得实效,永定县积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示范片,有效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2011年以来,新增66666.67m2以上的土地流转示范片28个,流转面积总计526.67hm2,其中:连片20hm2以上的16个,面积326.67hm2。另外,土地集中整村推进流转模式试点村湖雷镇白岽村,全村80%以上的农户的承包耕地已委托村集体统一流转,全村耕地实行统一流转的面积52.25hm2,达到80%以上。
3.5.3 培育了新型农民
如白岽村通过土地流转,不但改变了当地农民只会种植水稻、烤烟的单一生产技术,而且使很多村民在给投资方打工的过程中也学习到新的种植技术,不少村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充分利用闲地也开始种植桂花等名贵树种,多了条增收的门道,农村村居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3.5.4 促进了“五新”技术推广
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农户和业主,采用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新农机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3.5.5 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满足了专业大户、工商业主、经营能人集约经营土地的愿望,既减少了土地撂荒,又带动了资金、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生产要素流动及合理配置,激活了市场农业的微观主体,促进了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为发展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4 结论
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永定县土地流转的发展态势良好,整体呈现出流转比例较高、流转形式多样、流转用途以经济作物为主等特点。然而,市场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流转程序欠规范等特征也随之出现。对此,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政策,健全土地流转信息数据库等成为完善土地流转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晓鸣.农村土地流转的趋势特征及对策建议[J].四川社科界,2012(3):44-45.
[2] 李晓清.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22):8-10.
[3] 孟玉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与思考[J].甘肃农业,2012(3):57-58.
作者简介:苏映平(1978-),女,汉族,永定县农业局经管站,农经师。研究方向:农村土地流转。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何克服土地流转中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土地流转各管理部门的一道重要课题,现结合永定县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做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进行一些探讨。
1 永定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下辖24个乡镇,土地总面积2223km2,其中农用地面积197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9%。土地流转呈现以下特点:
1.1 土地流转比例较高
由于永定县地处低纬度丘陵地区,靠近闽南沿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经济作物的耕种面积几乎是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的2倍。加上永定县是福建省重点旅游县和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因此,永定县的土地流转比例相对较高。截止2013年7月,永定县耕地总面积为19400hm2,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8800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5.4%。涉及农户数4.3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36.6%。
1.2 土地流转形式多样
永定县土地流转分为出租、转包、互换、转让等几种形式。其中,主要形式有2种:出租,通过出租方式流转的耕地面积约为5133.3hm2,约占流转总面积的59%;转包,通过转包方式流转的耕地面积约为1600hm2,约占流转总面积的18%。此外,土地流转方式还存在互换流转、转让流转和其他等。
1.3 土地流转的期限较短
永定县土地流转的期限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流转期限在1a以内的有5866.67hm2,占耕地流转面积的67%。流转期限在1~5a、5~10a及10a以上的分别为2000hm2、533.33hm2和400hm2,占耕地流转面积的33%。土地流转期限多集中在1a以内,1a以上的所占比例较低。
1.4 流转用途以经济作物为主
永定县土地流转的用途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的耕种面积约为5200hm2,约占流转总面积的59%。永定素有“烤烟之乡”的美称,流转土地中有3133.33hm2的烤烟耕种面积,占流转经济作物面积的60%,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6%。土地流入主体主要是专业大户,数量为9.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9%。
2 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
永定县的耕地流转面积虽然占到耕地总面积的45.4%,但土地流转仍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行政干预相对较多。市场化的流转机制不够深入,流转的中介组织还不规范,流转对象与范围选择空间较小,流转的形式还比较单一,难以通过有效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 土地流转程序欠规范性
永定县土地流转的方式以出租和转包为主,虽然行业管理部门对土地流转及流转合同进行过指导,但由于土地流转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发性,实践操作中细节部分缺乏系统引导,流转环节仍存在部分程度的缺失,导致土地流转程序欠规范,流转中纠纷较多,流转合同潜藏一定的纠纷隐患。
2.3 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永定县的土地流转,仍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户间的自发行为,未通过中介组织流转的土地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使是流转到专业大户的,也并非都是通过中介组织进行的。永定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虽然建立,但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尚未健全,数量少、规模小、流转信息不畅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2.4 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不明显
永定县耕地总面积为19400hm2,农户总数11.8万户,平均每户拥有耕地1666.7m2,户均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面积更小。加上永定地处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作物又以经济作物尤其是烤烟为主,土地的规模效应尚未形成。虽然流转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5.4%,但离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的规模经济效应还有一定的差距。
3 主要措施
3.1 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将其作为遏制耕地抛荒,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连续3a将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列入县对乡政府绩效管理考评的重要内容,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3.2 出台政策,激励土地流转
今年出台了鼓励土地流转文件,继续对单季种植20000m2以上的种粮大户每667m2奖励80元;对复耕农田3333.3m2以上并种植粮食的,财政每667m2给予200元补助;鼓励规模经营,对大田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一年以上,程序合法,连片面积达到66666.67m2、133333.33m2、20hm2以上的,县财分别给予每667m250元、100元、150元的奖励。
3.3 完善平台,促进土地流转
全县均按照“有服务窗口、有服务设施、有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有开展政策咨询服务、有村级信息员、有备案合同”等“六个有”要求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发挥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职能作用。
3.4 健全县乡土地流转信息数据库,发布土地流转信息
2010年永定县发文建立县乡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库,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指导各乡镇,对全县24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信息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农户土地位置、面积、价格、流转方式、期限和联系人等信息资料,全部输入电脑并对外发布。部分农业种植大户通过获得土地流转信息,达成租赁合同。如西溪乡富佳村利用连片抛荒地通过土地流转中心对外招租,目前与老板已签订租赁合同。 3.5 提供服务,保障土地流转
统一土地流转合同格式,2012年以来,共印制1.5万份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分发到各乡镇统一使用;调处土地流转纠纷,据统计,2013年至今已调处6起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维护了农户和业主双方的权益;提供信息服务,据统计,2013年至今共为21户种植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和法规咨询。
永定县通过引导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5.1 增加了农民收入
如湖雷镇白岽村129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形成26.67hm2“毛豆―毛豆―泡菜”基地,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农民(大部分是闲置在家的中老年人)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后,农民的收入主要有两项,租金收入和打工工资收入。26.67hm2毛豆基地,每667m2租金450元,1a租金收入为18万,一季毛豆的工资性收入为20万元(一季毛豆从种植到采收结束共需请劳力8000个),两季就有40万元,加上泡菜务工收入14万元(一季泡菜约需请劳力2800个),26.67hm2毛豆基地农民合计收入72万元。如果26.67hm2发展“稻―稻” 模式,种两季水稻,据调查,种一季水稻每667m2净收入312元(不包括农民自用工每667m2约15个工日),26.67hm2二季水稻现金净收入总计25万元,26.67hm2毛豆比水稻净收入增加47万元,户均增加3643元;如果26.67hm2发展“烤烟―稻” 模式,即种一季烤烟,一季水稻,26.67hm2水稻和烤烟现金净收入总计32万元,26.67hm2毛豆比水稻烤烟收入增加40万元,户均增加3100元。
3.5.2 促进了规模经营
为确保土地流转取得实效,永定县积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示范片,有效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2011年以来,新增66666.67m2以上的土地流转示范片28个,流转面积总计526.67hm2,其中:连片20hm2以上的16个,面积326.67hm2。另外,土地集中整村推进流转模式试点村湖雷镇白岽村,全村80%以上的农户的承包耕地已委托村集体统一流转,全村耕地实行统一流转的面积52.25hm2,达到80%以上。
3.5.3 培育了新型农民
如白岽村通过土地流转,不但改变了当地农民只会种植水稻、烤烟的单一生产技术,而且使很多村民在给投资方打工的过程中也学习到新的种植技术,不少村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充分利用闲地也开始种植桂花等名贵树种,多了条增收的门道,农村村居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3.5.4 促进了“五新”技术推广
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农户和业主,采用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新农机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3.5.5 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满足了专业大户、工商业主、经营能人集约经营土地的愿望,既减少了土地撂荒,又带动了资金、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生产要素流动及合理配置,激活了市场农业的微观主体,促进了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为发展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4 结论
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永定县土地流转的发展态势良好,整体呈现出流转比例较高、流转形式多样、流转用途以经济作物为主等特点。然而,市场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流转程序欠规范等特征也随之出现。对此,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政策,健全土地流转信息数据库等成为完善土地流转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晓鸣.农村土地流转的趋势特征及对策建议[J].四川社科界,2012(3):44-45.
[2] 李晓清.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22):8-10.
[3] 孟玉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与思考[J].甘肃农业,2012(3):57-58.
作者简介:苏映平(1978-),女,汉族,永定县农业局经管站,农经师。研究方向:农村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