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与学英文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ta_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今天,英文已经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专学,而成为一种普遍的“基本”技能。看一看,那些招聘广告,随便一个什么公司,都会把英文水平列入必备能力之一。英语能力已成为职场竞争的强有力工具。当英文学习成为人们生活或者生存必需的时候,商家自然会看到其中的商机,各种花样翻新的英文培训机构,遍布中国,一个个赚得盘满钵满。
   于是乎,许多人下班之后,或疲于奔波,赶去上课,或挤在公车上,念念有词。千军万马中,有人学有成就,英语顶呱呱;也有许多人,年复一年,钱没少花,功夫没少下,虽背了不少单词,学了不少语法,一旦使用之时,却像木讷男女谈恋爱,虽谈了几年,却仍然是“他虽认得她,却不理解她”。
   和学中文比,学英文,被国际公认为比较简单。为何许多人还是学不好,或者自以为学好了,却用不了呢?
  这和中西文化及思维差异有关。中国人在逻辑思维上倾向于概括。譬如,请中国人买一些水果,他立即会想到苹果、香蕉、梨、桃等等,这些都是水果。如让西方人去买,一定得具体说买香蕉、苹果、梨或桃,而不会笼统地说成水果。
   中国人学习英文时,大多数沿袭了传统的逻辑思维习惯,先一头扎入词汇的海洋,狂背单词,之后,又抱着厚厚的语法规律细心研究,然后把所学到的词汇,向特定的语法里套,套来套去,把生动的语言应用,像套数理化公式一样,其结果是单词仍是单词,语法仍是语法。一到实际运用时,总是在脑中先用母语进行“造句”,结果说的人是磕磕巴巴、辞不达意,听的人是一脸茫然,耐心尽失。
   语言学习,表面是单词语法对话,本质是文化交流,文化浸润。从文化的角度讲,中文是高语境语言,谈话双方交流时,常有“一切尽在不言中”之感,所以语言往往高度概括。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成长的人,喜欢宏观思维,常常玩弄言语背后的“潜台词”,有话不直说,留下空间,让人发挥、想象,因而面对同一问题,常出现因经历不同、文化高低、地位差异、心境好坏等,而做出不同解释的现象。
   与之相反,英文是低语境语言,在交流当中,非常注重事实的陈述,讲究细节,词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表达意见比较明确。因此,他们在表达意见时,把事实资料作为讨论的关键,从事实资料出发,得出结论,所以,绝不会说水果就是苹果,而会说苹果是一种水果。
   中西两种文化在逻辑思维上的差异,表现在语言运用上,具有明显的不同点。中国人会说,“我要去买一件上衣。”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有人用英文说,“I want to buy a top.” 错!因为“top”在英文中指女士上衣。英文注重细节、事实的特点,显然和中文有明显的不同。按西方文化思维,怎样表达上面所提到的“上衣”呢?很简单,用英文的思维去考虑事情就成了,我要买“具体”什么样的上衣,是衬衫、上衣外套、夹克还是其它,英文句子就会是“I want to by a top/shirt/coat/jacket or ……”总之,西方文化讲究具体、形象,中国文化崇尚概括、抽象。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中文不善于强调细节,而英语世界的思维模式是注重细节、事实,逻辑性强。所以在英文中,高度概括但意义模糊的表达,远不如中文中多。正因为此,有研究表明,说英语的人群更倾向于事无巨细地赞美或指责别人。
   另外,学习英文,还让人感到东西方文化在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审美取向、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譬如,中国人认为“双眼皮、高鼻梁”很美。但英语国家的人大都是高鼻、深目,所以,五官“平平”的中国人眼中的五官特点,在他们的审美认知中再平常不过了。与中文相反,在英语里,形容眼睛的颜色的词汇很丰富,如“amber\blue\brown\green\grey\hazel\red”等,就是这个道理。西方人看人的眼睛往往看其“颜色”而不是
  (下转62页)
  (上接61页)
  “眼皮单双”,因为大多数西方人都是双眼皮。当然,有人说可以把“双眼皮”译为“double-eyelid”, 高鼻梁译为“high nose” 。但是,这样在英语中是达不到语言的审美效果,也就是达不到中文所说的“雅”的效果,西方人看到这种译文,会觉得很奇怪甚至可怕。
   大家都知道,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讲过一个很“中国”的词汇:“不折腾”。中国人看到这一词汇,感到非常形象、生动、给力,但如何翻译成英文?西方人作了难,没有好办法,干脆译为“buzheteng”,也有人建议译为“no z-turn”,但要西方人看懂搞明白,恐怕得用上千单词来做注解。所以,当我们需要把中文中“特有”的文化现象或事物通过英文传播出去时,生搬硬套地在英文中找对应词汇是可笑的。比如,中国人的图腾“龙”,被翻译成“dragon”,在西方广为传播,这一翻译对中国的形象造成了很大伤害。因为,dragon在英语中是邪恶的化身,而在东方中国,龙却是神圣、庄严的象征。所以,馒头就是馒头,翻译成“steamed bread” 听起来反而奇怪。一道著名的川菜,夫妻肺片,被翻译成了“sliced husband and wife’s lung”,听起来像恐怖电影中的对白,吃的人看了这菜名,哪还敢张嘴啊!
   语言学习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件积累词汇量加学习语法规律这么简单的事。如果我们能够了解母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特有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不要用我们习惯的中式思维生搬硬套,所学的就不仅是一门语言,而是一门学问了,掌握的就不仅仅是一门外语,而是拿到了开启西方文化的钥匙了。
   如果有了这样的境界,有了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真正学好英文,真正融入世界,真正将西方先进文明吸收过来,为我所用。
  
  
其他文献
高永懿在接受《民生周刊》专访前,刚帮中关村一家企业审阅完一份专利申请书。身材略显单薄的他,每天的工作事项排得满满,办公桌上摆满了文件、书籍、便条等。  今年30岁的他,涉足知识产权行业三年,现为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的副秘书长,具体负责协会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他积极倡导并组织了北京知识产权发展沙龙。该沙龙是国内首个用户可自行发布博客、相册、话题、建立群组的知识产权专业沙龙网站,且用户之间可以无障碍
烈日炎炎的夏日,出门之前我们都需要做些防晒功课,涂抹防晒霜对抵御阳光照射就有不错的效果,你知道防晒霜如何防晒吗?     防晒主要防什么?  每天在银色的摩天大厦中,置身于简约优雅的office间,阳光会在柔软的面具下不知不觉地“侵蚀”着人们的颜面。别以为阳光还没灼热的让人汗流浃背就不需要防晒,阳光中的紫外线极具杀伤力,不但会使皮肤提前衰老,更会破坏真皮层内的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导致皮肤失去弹
劳动不仅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必修课之一。劳动教育的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包括劳动技能培养,还包括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因此,最好的劳动教育是在生活里完成的,父母是孩子劳动教育的第一任老师。  劳动节到了,我们先请3组家庭给我们进行了“家庭劳动记录”,再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我们看到的这3组“家庭劳动记录”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孩子们并没有把这些劳动当成负担,而是乐
2006年央视春节晚会的小品《打工幼儿园》讲述了两个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开办了一个打工幼儿园,由于自己没有办园资格而时时担心被查封,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笑话。笑料的背后,小品展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打工族的孩子们。  小品以“不封”结局,温馨完美。然而,舞台上的美好并不能完全延续到现实生活中来。由于没有户口并且受经济原因所限,近年来,城市中不断增多的打工子弟们既不能进入公立幼儿园,也无法承担私立幼
延安、嘉兴、瑞金、井冈山、遵义、韶山、西柏坡、古田……  一个共同的名字把这些地名串连起来,红色旅游景区的身份令上述地区在2011年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注目。  时间回溯到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拉开了全国红色旅游的大幕。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條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蓝图振奋人心。  直至今年,红色旅
吴晓晓:美丽妈妈的秘密  采写/高婷編辑/吴颖  长得美是晓晓给我们留下的最初印象,接近3个小时的访谈结束后,我们对她的美的赞叹早已不再停留于外表,而是越发能感受到她有一颗向善、真诚的心,有面对人生和在养育中充足的智慧与自信,更有一种属于女性的柔软和细腻。  我们按和吴晓晓约好的时间,准时到达一家她新开业的绿色餐厅。一进门,一桌子正在开会、谈事的人都抬起头来看向我们。然后,总是能在人群中被一眼注意
我们的社会不乏对于社会道德、人性温暖的呼吁,但在保护施助者、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健康的社会不能没有人性的光辉与道德的温暖。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这一切犹如空气与阳光一样重要。  现实生活中,对人心不古、道德滑坡的追问日益强烈,流露出公众对于当下社会冷漠浮现的不安与焦虑。从“十九岁大学生扶起倒地老人,法院判赔7万多元”、“老人摔破头围观群众无人扶,家属表示理解”到“孩
11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闭幕后的第一天。184天的欢聚落下帷幕后,园区恢复了久违的安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围绕世博的种种议论,终于画上一个休止符。然而在园区走一走,发现5.28平方公里的场地仍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从现在起,这里已经进入了“后世博时间”。    七千万人参与的盛会  犹如奥运会一样璀璨夺目,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一问世就不同凡响,为以后历届世博会的召开打下了基础。世博会成为展示
保障房选址的结果直接决定了经济收入不高的人群能否融入一个城市。他们原本属于这座城市,现在仍工作在这座城市,保障房的选址决定了他们以后的路通向何方。  今年,中央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建设保障房3600万套。3600万套保障房承载着中央保障千万家庭安居梦的良好愿望;而对于地方政府,他们要做的是落实“把家安放在哪里”的选址方案。  然而现实当中,保障房选址难、拿地难的背后隐藏着各方利益的博弈。破
“重返革命老区”第四站,我们来到了共和国的摇篮——红都瑞金。1931年11月7日,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诞生,“毛主席”的称谓开始叫响;也是在这里,我党“执政为民”的作风赢得了瑞金人民的广泛拥护,为后来的革命征程铺平了道路;军民鱼水情、干群情谊深,革命精神和传统也由此确立。  在瑞金,我们感受赤色年代的激情和质朴,聆听“老表”们兴奋地讲述当年的红军故事,是缅怀,更是一次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