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Mary Lamb居住在美国南部,过着普通美国人的生活,职业是Bob Jones大学的医疗讲师。当时的她,对中国的了解就像其他普通美国职业妇女一样,少之又少。某一天,有一位朋友邀请她去上海的一所医疗学府担任英语教师。这个完全未知的世界,对于骨子里具有着冒险精神的她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于是她决定,在中国,在那座叫上海的城市,开始一段她和女儿的全新生活。让东方未知的世界成为自己熟知的世界。
就在那个夏天,Mary Lamb来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任教。她主要教基础英语和基础医学用语两门课程。举办这两门课程目的是为了让护士掌握与外籍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并且能为外籍病人提供更好的看护。在华定居的外籍人士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国际化概念的护理需求也在随之增长。Lamb觉得要适应当今的市场需求,护士们需要接受更广泛的培训。于是她建议院方,除了教会她们与外籍人士交流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她们能够使用让外籍人士接受的医疗方式和理念,这是与中国传统的医疗理念大相径庭的理念。她的建议被院方欣然采纳了,而她也因此隐约看到了自己新的职业走向。
之后Lamb用两年的时间制定了一套培训医护人员的系统,让学员们在上海的大学里学习两年后,可以去美国以交换生的身份继续学习。而她本人也亲自飞回美国继续培训她的中国学生。她在中国学生和中国同事中也有相当好的人缘。不久之后,院方决定在上海建立一所西方医护学院,而Lamb也被任命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医护联合主任。
上任后Lamb为学校制定了课程,参与建设了实验室,并亲自从美国聘请讲师。2001年新的双语护理学院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一座老建筑内正式成立了。2006年,这个双语护理学院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持下,搬到了南汇的新校区,后来又独立成为上海健康科学研究所。
如今,这个学校每年都培养出140位国际化医护毕业生。这些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业和一年的实习后,就有机会选择去美国在Bob Jones大学深造,取得美国注册医疗师执照。他们得到执照后可以选择在美国或中国工作。
然而,Lamb的12年“中国生涯”的成就,远远不止于上海的一所学院。院方与相关政府部门随即开始了进一步在中国发展国际化医疗的计划。Mary也开始走访各大省份,参与当地的护理研讨会和讲座。她以副学位课程改革队伍领导者的身份,帮助学校改写护理书籍,翻译美国护理书籍并编译成适合中国护理学生的中文版本。她的西方医疗专业知识造福了中国各地的护理学院,其中包括她个人的经验和她翻译的美国医疗书籍。
在2008年到2009年之间,Lamb首次参与到中国医院系统的内部工作中,帮助革新护理教学系统。在培训的时候,她一直试图向学生们阐述重视病人个体的西方护理方式和重视病情病例的中国式护理方式之间的区别,并教他们初级保健护理的技术。接受她培训的学生们往往会把学到的经验再传述给其他学生。2008年她赢得了东方学者奖,此奖项不仅表示中国政府肯定了她在中国护理教学领域的影响力和所做出的贡献,也给予了她足够的资金支撑她继续之后几年的专业研究。
除此之外,Lamb在专业教学上的成就还使她还赢得了2009年度教育家的称号。如今,她谈起自己这些年的成就时常说,在1998年她决定来中国的时候,她的预期只是一次短程旅行,一次让她与女儿增长阅历和促进母女关系的机会。她说日后发生的一切,只是她身怀专业知识而刚好邂逅了中国护理教育领域的需求,并接受了挑战。
Mary说在她的意识中教育研究工作已经成了她的职责。她将责无旁贷地接受一切护理教育事业中她能够为当地政府做的那一部分工作。而相关的领导与政府部门对她的信任是她工作的最大动力,让她觉得在将来许许多多个研究项目中,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
当然,她更想不到自己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并参与到这个国家的医疗系统的改革,从而因此两次荣获中国政府的嘉奖。在踏足这片土地之前,她印象中的中国,还是那些陈旧电影中的景象,一些与她概念中一个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完全沾不上边的景象。然而,她来到了现代化的都市,被这里想象之外的景象吸引了。
带着为自己写下一段阅历的心情,她未了,却被这里热情的人们留住了。她看到了这里的人们需要她的地方,也正是以她的专业知识能帮助她们的地方,于是她决定尽自己所能帮助这里的人们。
Lamb说,任何一个需要上百人参与的项目,从投入到得到回报的周期都会很长。就比如她在上海健康科学研究所进行的这个项目,培养出任何一个具备国际化医疗素质的护士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真正回报在病人身上,时间周期就会更长。不过她认为去经历如此漫长周期的等待是值得的。研究所的学院接受的是和美国护士相同的培训,而95%的毕业生都会留在中国的医院任职,在将来造福许许多多中国的病人。只要想到这个项目将来造福的人群是如此巨大,她就会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
尽管她时常往返于中国的事业和美国的家庭之间,但她始终坚持着护理教育的行政工作和与相关书籍的出版商的沟通。如今有来自美国的19名全职教员和8名护士常驻上海的教研基地支持她的工作;而Mary也开始了培养新一代的医护人员,甚至已经开始寻找能够继承她事业的人。Mary说,我喜欢接受挑战,我从很久之前就开始养成一种习惯,就是从不去想我能不能做到。但是每次,她最终都能用实际行动和成绩去证明,她做到了。
就在那个夏天,Mary Lamb来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任教。她主要教基础英语和基础医学用语两门课程。举办这两门课程目的是为了让护士掌握与外籍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并且能为外籍病人提供更好的看护。在华定居的外籍人士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国际化概念的护理需求也在随之增长。Lamb觉得要适应当今的市场需求,护士们需要接受更广泛的培训。于是她建议院方,除了教会她们与外籍人士交流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她们能够使用让外籍人士接受的医疗方式和理念,这是与中国传统的医疗理念大相径庭的理念。她的建议被院方欣然采纳了,而她也因此隐约看到了自己新的职业走向。
之后Lamb用两年的时间制定了一套培训医护人员的系统,让学员们在上海的大学里学习两年后,可以去美国以交换生的身份继续学习。而她本人也亲自飞回美国继续培训她的中国学生。她在中国学生和中国同事中也有相当好的人缘。不久之后,院方决定在上海建立一所西方医护学院,而Lamb也被任命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医护联合主任。
上任后Lamb为学校制定了课程,参与建设了实验室,并亲自从美国聘请讲师。2001年新的双语护理学院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一座老建筑内正式成立了。2006年,这个双语护理学院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持下,搬到了南汇的新校区,后来又独立成为上海健康科学研究所。
如今,这个学校每年都培养出140位国际化医护毕业生。这些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业和一年的实习后,就有机会选择去美国在Bob Jones大学深造,取得美国注册医疗师执照。他们得到执照后可以选择在美国或中国工作。
然而,Lamb的12年“中国生涯”的成就,远远不止于上海的一所学院。院方与相关政府部门随即开始了进一步在中国发展国际化医疗的计划。Mary也开始走访各大省份,参与当地的护理研讨会和讲座。她以副学位课程改革队伍领导者的身份,帮助学校改写护理书籍,翻译美国护理书籍并编译成适合中国护理学生的中文版本。她的西方医疗专业知识造福了中国各地的护理学院,其中包括她个人的经验和她翻译的美国医疗书籍。
在2008年到2009年之间,Lamb首次参与到中国医院系统的内部工作中,帮助革新护理教学系统。在培训的时候,她一直试图向学生们阐述重视病人个体的西方护理方式和重视病情病例的中国式护理方式之间的区别,并教他们初级保健护理的技术。接受她培训的学生们往往会把学到的经验再传述给其他学生。2008年她赢得了东方学者奖,此奖项不仅表示中国政府肯定了她在中国护理教学领域的影响力和所做出的贡献,也给予了她足够的资金支撑她继续之后几年的专业研究。
除此之外,Lamb在专业教学上的成就还使她还赢得了2009年度教育家的称号。如今,她谈起自己这些年的成就时常说,在1998年她决定来中国的时候,她的预期只是一次短程旅行,一次让她与女儿增长阅历和促进母女关系的机会。她说日后发生的一切,只是她身怀专业知识而刚好邂逅了中国护理教育领域的需求,并接受了挑战。
Mary说在她的意识中教育研究工作已经成了她的职责。她将责无旁贷地接受一切护理教育事业中她能够为当地政府做的那一部分工作。而相关的领导与政府部门对她的信任是她工作的最大动力,让她觉得在将来许许多多个研究项目中,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
当然,她更想不到自己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并参与到这个国家的医疗系统的改革,从而因此两次荣获中国政府的嘉奖。在踏足这片土地之前,她印象中的中国,还是那些陈旧电影中的景象,一些与她概念中一个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完全沾不上边的景象。然而,她来到了现代化的都市,被这里想象之外的景象吸引了。
带着为自己写下一段阅历的心情,她未了,却被这里热情的人们留住了。她看到了这里的人们需要她的地方,也正是以她的专业知识能帮助她们的地方,于是她决定尽自己所能帮助这里的人们。
Lamb说,任何一个需要上百人参与的项目,从投入到得到回报的周期都会很长。就比如她在上海健康科学研究所进行的这个项目,培养出任何一个具备国际化医疗素质的护士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真正回报在病人身上,时间周期就会更长。不过她认为去经历如此漫长周期的等待是值得的。研究所的学院接受的是和美国护士相同的培训,而95%的毕业生都会留在中国的医院任职,在将来造福许许多多中国的病人。只要想到这个项目将来造福的人群是如此巨大,她就会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
尽管她时常往返于中国的事业和美国的家庭之间,但她始终坚持着护理教育的行政工作和与相关书籍的出版商的沟通。如今有来自美国的19名全职教员和8名护士常驻上海的教研基地支持她的工作;而Mary也开始了培养新一代的医护人员,甚至已经开始寻找能够继承她事业的人。Mary说,我喜欢接受挑战,我从很久之前就开始养成一种习惯,就是从不去想我能不能做到。但是每次,她最终都能用实际行动和成绩去证明,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