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巍山东山彝族是广泛分布在巍山的古老民族,至今保留较好的民族文化,婚礼过程热闹非凡,程序较为复杂,是实现身份转换的重要仪式。本文以巍山东山小三家彝族婚礼为例,探讨婚礼如何实现小三家彝族新郎新娘的身份转换。
关键词:彝族;婚礼;身份转换;
巍山县位于大理市,以巍山的东西方向分为东山和西山。小三家位于东山大仓县的山区。巍山东山彝族属腊罗巴支系,现今的巍山东山彝族还保留着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小三家的整个婚礼场面隆重热闹,且程序复杂,内容丰富。巍山东山地区的男女结婚年龄较早,男女大约十五六岁就可以结婚了,只能是族内婚姻,而且结婚不避讳姓氏。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自由恋爱,也多与其他民族的人结合。人们从恋爱到结婚需要经历媒人说媒、看八字、定亲、送亲、迎亲、婚酒、回门、答谢宴等程序。巍山东山彝族的结婚仪式要持续三天,即相帮天、正客天和酬席天。作者于2016年12月21日至23日在巍山小三家参加凹明博与凹文英的婚礼,新娘19岁,新郎20岁,均为本村村民。冬季是巍山东山彝族的婚礼高峰期,由于天气寒冷,处于农闲时期,人们有充分的时间操办婚礼。
一、婚礼过程
(一)相帮天
“相帮”即大家来帮忙做事。在婚礼的头一天,新郎、新娘家早上开始在进行准备,新郎新娘家的请来各自的所有亲戚过来帮忙。亲戚们各司其职,女性摘菜,男性杀猪宰羊。
收拾好婚礼需要的菜之后,大约午饭时间,由新郎的母亲和姑婶将给新娘准备的嫁衣及银饰拿出来,在新房的新床上一一展示出来。吃过午饭后,由媒人和新郎家的人,将一条猪腿及新衣服装在背篓里带去新娘家,新娘家的人等待着媒人来后,在屋内商量明天接亲事宜及第二天的进程,新娘家需要接待媒人吃晚饭。在新娘家吃过晚饭后,媒人回到新郎家。新郎着新衣,用蓝色的帕子遮住口鼻,族中男性长辈相聚在正房,围着一盆炭火,边饮酒边唱喜调或闲谈,喜调的唱词内容有祝贺主人的,有祝福新人的,也有问候客人的,唱词优美,曲调柔和,营造出暖融融的喜庆气氛。开始晚上敬酒,请亲戚朋友敬给主公,说明家里办喜事了,跟主公表明当天新郎的身份。
在新娘家,新娘在这一天的晚上需要打扮自己,梳头洗脸洗脚等。由于第二天新娘要做发型,有专人给新娘梳妆打扮,用双手指挽细软的棉线成交叉型将新娘的脸庞、额头、脖颈等处的汗毛绞勒干净。新娘晚上梳洗打扮必须朝向一个吉祥的方位,由村子里的老人帮忙看方位。然后就由专人给新娘进行梳洗,给新娘梳洗的人必须是新娘本家的同辈,并且结了婚的人。
(二)正客天
第二天早上,在新娘的母亲、姑婶等至亲女性长辈的主持下,大家将嫁妆一一搬到院中,整齐有序地摆放好,展示给所有的亲朋好友看。陪嫁物品主要有家具、棉被和随嫁的彝族服饰。
新郎需要带上4对或者6对夫妻,两个童子鸣锣开道,两个童子鸣锣开道,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新郎到了新娘家后,新娘家开宴招待宾客。吃罢,新娘们的亲人们开始装箱,箱子为两个,由新娘的舅舅家主持,亲戚首先将在摆在外面的服饰装进箱子里,然后亲戚们依次排队在箱子里装糖、钱等物品,队列顺序按照关系远近排列。
随后新郎需要向新娘家的亲戚敬酒,同时新娘在闺阁内换衣服,还是由前一天给新娘梳洗的人帮忙换衣服,缝盖头。在以前,巍山东山彝族新娘出嫁是需要穿着和尚衣的,和尚衣全部为黑色,盖头为黑色,给新娘梳洗的人在盖头前部用黑线缝上三针,不打结。而现在,人们由于觉的麻烦就省去了穿和尚衣的习惯,穿和尚衣喻意新郎新娘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小三家的彝族有“哭嫁”的习俗,新娘穿着打扮好之后,母亲来到闺房,来送女儿出嫁,新娘和新娘的母亲嚎啕大哭,表达不舍的情感,母女留下伤感的泪水,引来周围的亲戚朋友不禁留下感动的泪水。
新娘出门是由兄弟背出去,双脚不能着地,打着红伞。送亲队伍里,新娘家需要配上与新郎家带来的夫妻一样数目的夫妻去送新娘。到了新郎家门口,门口要摆上特定方位的喜神斗,新郎新娘拜过喜神斗后,新娘由同辈的女性背回家中。在屋内中间站立,由专人端来茶、蜂蜜、米饭、肉等事物,意味着新郎新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之后新娘开始换装,将包头换一个包法,鞋子需要由红色换成绿色。晚饭过后,男方家的亲戚们开始轮流给新人们钱,新娘需要磕头回礼,并送上糖等礼物。酬谢完宾客后,新郎带着新娘,按照算好的时辰回门,回门后新娘需要将头发挽起,去掉黑色包头巾。接着人们围在一起开始了欢快的打歌。
(三)酬席天
最后一天,新娘早上起来则是需要和伴娘一起打扫卫生,表示新娘勤劳,家庭和睦。男方家还要摆上几桌酒席款待头两天来帮忙的亲朋好友,并举行退喜神活动。新娘则用红枣、生姜熬制出糖水招待留驻的客人们。毕摩(阿毕)手抱大公鸡,举行宗教仪式,诵念毕摩经中的《桥神经》《路神经》,以驱除迎亲中遇上的邪气和不洁之物,祈求神灵免去新郎新娘和家人的一切灾难,保佑平安幸福。最后新郎新娘送上礼物给近亲,做衣服的布、鞋子等,男的则送钱。
二、婚礼中的身份转换
婚礼帮助新郎、新娘实现未婚到已婚社会角色的转换。在《过渡礼仪》一书中,范热内普阐述了他从各种仪式中归纳出来的统一理论模式,无论是个体在一生中还是群体在生存发展中,在空间、时间以及社会地位上,“全部伴隨着从一境地到另一境地、从一个到另一个(宇宙或社会)世界之过渡仪式进程”。[1]这一过渡又大多与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的分野有关。这类仪式具有共同的仪式进程和三阶段模式,即分隔礼仪(分离仪式)、边缘(过渡)礼仪以及聚合(结合)礼仪,又称为前阈限、阈限和后阈限礼仪。[1]前阈限指仪式主体(个人或群体)与先前所处的社会结构或文化情景相分离,进入过渡状态的阈限期,地位、身份和角色均模棱两可,到聚合仪式阶段才又重新回到分类明确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中。“过渡礼仪”与“阈限”理论注意到了仪式的动态性,“对分析人在社会中的阶段性通过具有模式的意义。它将人的生理和生命阶段的物理性质社会化,人的生命过程与社会化在仪式理论中被整合到了一起”。[2] 婚礼的功能在于实现新娘和新郎生命过程中的重要过渡:从单身成年人向已婚身份的转变。[3]
(一)分隔礼仪
男方和女方婚礼前的准备,是新郎和新娘告别单身生活的阶段,此时的新娘新郎的处于阈限的分离阶段。结婚前一天,新郎需要拜祭祖先仪式,告诉祖先新郎的要结婚了,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新娘需要在前一天进行梳洗,由专人及在特定的方向进行梳洗,表示了一个待嫁姑娘准备好嫁出门,准备好离开家,完成人生的婚礼阶段。换装也意味着新娘将告别少女的身份,是其从就角色剥离的过程。新娘出门时要号啕大哭,母亲也相应的大哭,表达父母、女儿依恋不舍的哀情,但是骨肉分离毕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新娘大哭与父母告别,表达对娘家亲人的不舍,对少女生活的留恋,以及对未来不可知的婚姻生活的担忧。
通过分离仪式的举行,帮助新郎和新娘在角色转换之前完成心理调适,为真正的角色转换做好行为及心理铺垫。至此新娘的角色转换完成了第一步,即脱离姑娘身份,向少女时代告别。
(二)过渡礼仪
边缘礼仪是处于过渡状态中的仪礼,此时期表现出的是暧昧不清的状态,这个时期的新娘即不属于姑娘也不属于媳妇,新娘脱离了姑娘身份,离娘家,又没有被婆家接纳,其社会角色进入了游离、边缘状态。由于此时的新娘身份、角色不明的特殊属性,她在原有的社会结构中“消失”了,进入过渡时期。
作为婚礼的阈限人,新娘在过渡仪式中是一个存在于非正常时间中的非正常人,身体和身份都处于分类的边缘,既不属于外家也不属于婆家,状态危险而暧昧不清。身体的边缘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新娘被稳定的社会结构边缘化后变为弱势,自身处于危险中,同时又具有“陌生人”的超常力量和危及他人的危险。由于在阈限中不受外家祖先和任何神灵的护佑,新娘受到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各种鬼精。无论天晴下雨,新娘从娘家到婆家的途中始终打着一把红伞,和用黑色的头巾裹住脸,新郎则是用蓝色的帕子遮住嘴巴。这样能够避免在路上碰见野鬼等不祥之物,伞和头巾有驱邪避难的功能。
送亲是过渡仪式的重要部分,整个送亲路途既是新娘身体从外家到婆家的空间处所位移,也象征着从少女到媳妇身份的转变过程。过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才能完成,嫁到村子内部的新娘,妈妈家与婆家距离太近,很多都只是屋前屋后之隔,送亲行走的路线却不可以直接行走,而需尽量绕行一圈,为新娘营造足够的过渡空间。
(三)聚合礼仪
在婚礼当天新娘到新房内需要换装,将姑娘头饰换成新娘头饰,从娘家穿来的红色绣花鞋换成绿色绣花鞋。标志着这个姑娘的少女时代结束,开始了新的生活。新娘回门也是件重要的事,新郎带着新娘回门,重新获得娘家人对新身份的认同。新娘回门后,彻底将头发挽起,将头发挽成已婚的发咎。从此告别少女时代,成为人妻。也向亲友展示自己的身份,获得认可,完成新的角色和社会关系的建构。
新娘在第三天起床的时候需要早期打扫卫生,并且和伴娘告别,避免新娘初到“陌生”的婆家受到鬼魅邪煞的伤害,表现新娘的勤劳。新娘以新的身份給至亲送礼物。至此,新娘新郎完成身份的转换。
三、结语
巍山东山小三家的通过婚礼仪式完成新娘和新郎的社会身份的转换,重新界定权利和义务,也通过这个仪式调节心态,适应新的身份。通过婚礼也将身份转换的信息告诉族群的相关成员,使其能够在其社会关系中的通过仪式就是通过婚礼中一系列的礼仪模式,将社会地位和角色转换的信息,通知给社群中所有相关的成员,使其能据此调整重组期间社会关系与秩序,重新界定权利与义务。
参考文献
[1][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冯智明.“自然”身体的文化转化:瑶族婚礼的过渡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作者简介
周敏,女,籍贯山东,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1992年10月出生。
郝云华,女,副教授,籍贯山西,1964年6月出生,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关键词:彝族;婚礼;身份转换;
巍山县位于大理市,以巍山的东西方向分为东山和西山。小三家位于东山大仓县的山区。巍山东山彝族属腊罗巴支系,现今的巍山东山彝族还保留着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小三家的整个婚礼场面隆重热闹,且程序复杂,内容丰富。巍山东山地区的男女结婚年龄较早,男女大约十五六岁就可以结婚了,只能是族内婚姻,而且结婚不避讳姓氏。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自由恋爱,也多与其他民族的人结合。人们从恋爱到结婚需要经历媒人说媒、看八字、定亲、送亲、迎亲、婚酒、回门、答谢宴等程序。巍山东山彝族的结婚仪式要持续三天,即相帮天、正客天和酬席天。作者于2016年12月21日至23日在巍山小三家参加凹明博与凹文英的婚礼,新娘19岁,新郎20岁,均为本村村民。冬季是巍山东山彝族的婚礼高峰期,由于天气寒冷,处于农闲时期,人们有充分的时间操办婚礼。
一、婚礼过程
(一)相帮天
“相帮”即大家来帮忙做事。在婚礼的头一天,新郎、新娘家早上开始在进行准备,新郎新娘家的请来各自的所有亲戚过来帮忙。亲戚们各司其职,女性摘菜,男性杀猪宰羊。
收拾好婚礼需要的菜之后,大约午饭时间,由新郎的母亲和姑婶将给新娘准备的嫁衣及银饰拿出来,在新房的新床上一一展示出来。吃过午饭后,由媒人和新郎家的人,将一条猪腿及新衣服装在背篓里带去新娘家,新娘家的人等待着媒人来后,在屋内商量明天接亲事宜及第二天的进程,新娘家需要接待媒人吃晚饭。在新娘家吃过晚饭后,媒人回到新郎家。新郎着新衣,用蓝色的帕子遮住口鼻,族中男性长辈相聚在正房,围着一盆炭火,边饮酒边唱喜调或闲谈,喜调的唱词内容有祝贺主人的,有祝福新人的,也有问候客人的,唱词优美,曲调柔和,营造出暖融融的喜庆气氛。开始晚上敬酒,请亲戚朋友敬给主公,说明家里办喜事了,跟主公表明当天新郎的身份。
在新娘家,新娘在这一天的晚上需要打扮自己,梳头洗脸洗脚等。由于第二天新娘要做发型,有专人给新娘梳妆打扮,用双手指挽细软的棉线成交叉型将新娘的脸庞、额头、脖颈等处的汗毛绞勒干净。新娘晚上梳洗打扮必须朝向一个吉祥的方位,由村子里的老人帮忙看方位。然后就由专人给新娘进行梳洗,给新娘梳洗的人必须是新娘本家的同辈,并且结了婚的人。
(二)正客天
第二天早上,在新娘的母亲、姑婶等至亲女性长辈的主持下,大家将嫁妆一一搬到院中,整齐有序地摆放好,展示给所有的亲朋好友看。陪嫁物品主要有家具、棉被和随嫁的彝族服饰。
新郎需要带上4对或者6对夫妻,两个童子鸣锣开道,两个童子鸣锣开道,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新郎到了新娘家后,新娘家开宴招待宾客。吃罢,新娘们的亲人们开始装箱,箱子为两个,由新娘的舅舅家主持,亲戚首先将在摆在外面的服饰装进箱子里,然后亲戚们依次排队在箱子里装糖、钱等物品,队列顺序按照关系远近排列。
随后新郎需要向新娘家的亲戚敬酒,同时新娘在闺阁内换衣服,还是由前一天给新娘梳洗的人帮忙换衣服,缝盖头。在以前,巍山东山彝族新娘出嫁是需要穿着和尚衣的,和尚衣全部为黑色,盖头为黑色,给新娘梳洗的人在盖头前部用黑线缝上三针,不打结。而现在,人们由于觉的麻烦就省去了穿和尚衣的习惯,穿和尚衣喻意新郎新娘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小三家的彝族有“哭嫁”的习俗,新娘穿着打扮好之后,母亲来到闺房,来送女儿出嫁,新娘和新娘的母亲嚎啕大哭,表达不舍的情感,母女留下伤感的泪水,引来周围的亲戚朋友不禁留下感动的泪水。
新娘出门是由兄弟背出去,双脚不能着地,打着红伞。送亲队伍里,新娘家需要配上与新郎家带来的夫妻一样数目的夫妻去送新娘。到了新郎家门口,门口要摆上特定方位的喜神斗,新郎新娘拜过喜神斗后,新娘由同辈的女性背回家中。在屋内中间站立,由专人端来茶、蜂蜜、米饭、肉等事物,意味着新郎新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之后新娘开始换装,将包头换一个包法,鞋子需要由红色换成绿色。晚饭过后,男方家的亲戚们开始轮流给新人们钱,新娘需要磕头回礼,并送上糖等礼物。酬谢完宾客后,新郎带着新娘,按照算好的时辰回门,回门后新娘需要将头发挽起,去掉黑色包头巾。接着人们围在一起开始了欢快的打歌。
(三)酬席天
最后一天,新娘早上起来则是需要和伴娘一起打扫卫生,表示新娘勤劳,家庭和睦。男方家还要摆上几桌酒席款待头两天来帮忙的亲朋好友,并举行退喜神活动。新娘则用红枣、生姜熬制出糖水招待留驻的客人们。毕摩(阿毕)手抱大公鸡,举行宗教仪式,诵念毕摩经中的《桥神经》《路神经》,以驱除迎亲中遇上的邪气和不洁之物,祈求神灵免去新郎新娘和家人的一切灾难,保佑平安幸福。最后新郎新娘送上礼物给近亲,做衣服的布、鞋子等,男的则送钱。
二、婚礼中的身份转换
婚礼帮助新郎、新娘实现未婚到已婚社会角色的转换。在《过渡礼仪》一书中,范热内普阐述了他从各种仪式中归纳出来的统一理论模式,无论是个体在一生中还是群体在生存发展中,在空间、时间以及社会地位上,“全部伴隨着从一境地到另一境地、从一个到另一个(宇宙或社会)世界之过渡仪式进程”。[1]这一过渡又大多与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的分野有关。这类仪式具有共同的仪式进程和三阶段模式,即分隔礼仪(分离仪式)、边缘(过渡)礼仪以及聚合(结合)礼仪,又称为前阈限、阈限和后阈限礼仪。[1]前阈限指仪式主体(个人或群体)与先前所处的社会结构或文化情景相分离,进入过渡状态的阈限期,地位、身份和角色均模棱两可,到聚合仪式阶段才又重新回到分类明确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中。“过渡礼仪”与“阈限”理论注意到了仪式的动态性,“对分析人在社会中的阶段性通过具有模式的意义。它将人的生理和生命阶段的物理性质社会化,人的生命过程与社会化在仪式理论中被整合到了一起”。[2] 婚礼的功能在于实现新娘和新郎生命过程中的重要过渡:从单身成年人向已婚身份的转变。[3]
(一)分隔礼仪
男方和女方婚礼前的准备,是新郎和新娘告别单身生活的阶段,此时的新娘新郎的处于阈限的分离阶段。结婚前一天,新郎需要拜祭祖先仪式,告诉祖先新郎的要结婚了,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新娘需要在前一天进行梳洗,由专人及在特定的方向进行梳洗,表示了一个待嫁姑娘准备好嫁出门,准备好离开家,完成人生的婚礼阶段。换装也意味着新娘将告别少女的身份,是其从就角色剥离的过程。新娘出门时要号啕大哭,母亲也相应的大哭,表达父母、女儿依恋不舍的哀情,但是骨肉分离毕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新娘大哭与父母告别,表达对娘家亲人的不舍,对少女生活的留恋,以及对未来不可知的婚姻生活的担忧。
通过分离仪式的举行,帮助新郎和新娘在角色转换之前完成心理调适,为真正的角色转换做好行为及心理铺垫。至此新娘的角色转换完成了第一步,即脱离姑娘身份,向少女时代告别。
(二)过渡礼仪
边缘礼仪是处于过渡状态中的仪礼,此时期表现出的是暧昧不清的状态,这个时期的新娘即不属于姑娘也不属于媳妇,新娘脱离了姑娘身份,离娘家,又没有被婆家接纳,其社会角色进入了游离、边缘状态。由于此时的新娘身份、角色不明的特殊属性,她在原有的社会结构中“消失”了,进入过渡时期。
作为婚礼的阈限人,新娘在过渡仪式中是一个存在于非正常时间中的非正常人,身体和身份都处于分类的边缘,既不属于外家也不属于婆家,状态危险而暧昧不清。身体的边缘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新娘被稳定的社会结构边缘化后变为弱势,自身处于危险中,同时又具有“陌生人”的超常力量和危及他人的危险。由于在阈限中不受外家祖先和任何神灵的护佑,新娘受到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各种鬼精。无论天晴下雨,新娘从娘家到婆家的途中始终打着一把红伞,和用黑色的头巾裹住脸,新郎则是用蓝色的帕子遮住嘴巴。这样能够避免在路上碰见野鬼等不祥之物,伞和头巾有驱邪避难的功能。
送亲是过渡仪式的重要部分,整个送亲路途既是新娘身体从外家到婆家的空间处所位移,也象征着从少女到媳妇身份的转变过程。过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才能完成,嫁到村子内部的新娘,妈妈家与婆家距离太近,很多都只是屋前屋后之隔,送亲行走的路线却不可以直接行走,而需尽量绕行一圈,为新娘营造足够的过渡空间。
(三)聚合礼仪
在婚礼当天新娘到新房内需要换装,将姑娘头饰换成新娘头饰,从娘家穿来的红色绣花鞋换成绿色绣花鞋。标志着这个姑娘的少女时代结束,开始了新的生活。新娘回门也是件重要的事,新郎带着新娘回门,重新获得娘家人对新身份的认同。新娘回门后,彻底将头发挽起,将头发挽成已婚的发咎。从此告别少女时代,成为人妻。也向亲友展示自己的身份,获得认可,完成新的角色和社会关系的建构。
新娘在第三天起床的时候需要早期打扫卫生,并且和伴娘告别,避免新娘初到“陌生”的婆家受到鬼魅邪煞的伤害,表现新娘的勤劳。新娘以新的身份給至亲送礼物。至此,新娘新郎完成身份的转换。
三、结语
巍山东山小三家的通过婚礼仪式完成新娘和新郎的社会身份的转换,重新界定权利和义务,也通过这个仪式调节心态,适应新的身份。通过婚礼也将身份转换的信息告诉族群的相关成员,使其能够在其社会关系中的通过仪式就是通过婚礼中一系列的礼仪模式,将社会地位和角色转换的信息,通知给社群中所有相关的成员,使其能据此调整重组期间社会关系与秩序,重新界定权利与义务。
参考文献
[1][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冯智明.“自然”身体的文化转化:瑶族婚礼的过渡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作者简介
周敏,女,籍贯山东,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1992年10月出生。
郝云华,女,副教授,籍贯山西,1964年6月出生,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