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共和国同龄(散文)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与共和国同龄。一直认为我和祖国的关系,就如同我和父亲的关系一样。
  父亲16岁的时候,就只身到西北寻梦。那时,包钢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正巧去农村招工,父亲便兴高采烈地报了名,带着到祖国西部建设包钢的梦想,来到了荒芜人烟的包头。
  对于父亲那一辈人来说,青春的花季,就加入到了建设包钢的队伍之中,那是一种荣誉,充满了自豪。
  上班第一天,发了一身工作服,一双大头鞋,便高兴得一夜没合眼。于是上班穿,下班穿,恨不能24小时一直穿,因为只有这身工作服没有补丁。父亲经历过“哪里需要哪里去,帐篷一支安新家”的创业场面;体验过“帐篷门前狼站岗,半碗米饭半碗沙”的艰苦生活。
  早晨天不亮就走了。通往厂区的石子路上,几万包钢人在同一时间段步行去上班,黑压压的一条街那么长,层层叠叠、比肩继踵。当时的包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有时候狂风卷着脚下的泥土,飞扬出漫天尘土,面对面看不见有人。尤其是冬天,清一色的白茬皮袄,堪称一道钢厂建设初期壮观的风景线。
  父亲是个干活从不知道累的人,凡是技术活,样样都想学。干完本岗的工作以后,车间里哪里有脏活、累活或抢修不够人手的地方,一定有他的身影。所以车、钳、铆、电、焊、配管等各工种,他样样精通,而且样样拿手,曾经拿过技术比武的全能奖。每天下班之后,父亲赶紧去食堂,用筷子串上两个窝头或馒头,边吃边走,就进了夜校的课堂。父亲常说:那时的饭,不吃菜都能嚼出香味来。
  父亲最忙的时候是在包钢给水厂管网车间当车间主任的那段时间。三十多岁,全厂最年轻的科级干部,一身用不完的力气,一腔使不完的热情。这也是父亲最难忘的一段工作经历。他几乎没正点下过班,在我的印象中,他的家应该是管网车间,回家只是看看,只是为询问妈妈几句话:孩子淘气没?老人的病好点没?家里的粮还能吃几天?家里的煤球够不够烧?如此而已。
  当时,父亲所在车间负责全包钢所有外网管道,包括蒸汽、空压、热力、给排水等管道的运行、检修和安装工作,在包钢的生产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重任在肩,不可以不弘毅。那时,父亲给我最初的爱国教育就是:热爱祖国就是要拼命工作。
  凡是交给父亲的工作,上上下下,各厂矿、各部门都非常放心。八十年代初的一年,包钢总排水直径1.4米的两条管线在七〇四东侧,从10号井到17号井长1050米的管道严重堵塞,特别是12号到15号井450米的管内堵塞程度在80%以上,四个排水井内的集杂物占据全井的60%之多,比管道内径高出2倍多,水位升到〇号井,有的流出地面,严重威胁包钢的正常生产,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将堵塞严重的部位重新安装一条管道,造价需上百万元。
  能否挽救这条将要宣判死刑的管道,对于他们车间来说压力是很大的。生产不能停,水量不能减,水位深度5米之多,井内大多是集杂物,连管口都摸不着,怎么个掏法?
  父亲和有关上级领导从〇号井逐个考查到23号井。为了得到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父亲潜水4米多深,考查堵水方案,有一次,患严重关节炎的父亲在冰冷的水里考查了5小时之久。凭多年的工作经验,父亲提出了从12号到15号井下闸板,使之保持停运状态,强迫水从另一条管道高位运行,采用人工掏管的方法。
  父亲的方案得到了充分的肯定,450米的管线仅用了15天的时间就交工了,比预计工期提前了五天。当天晚上父亲下班回家,我们姐妹们异常高兴。因为在这15天里,父亲只回过一次家。看到疲惫不堪的爸爸,真不知道该说什么。爸爸饱经风霜的脸上挂满灰尘,眼睛深深的凹陷着,布满血丝,像闹眼病一样,红得厉害,那一摇一晃的身骨似乎已经不起风吹……
  父亲随便吃了一口饭就去睡觉了。他说:总算可以痛痛快快地睡一觉了。给父亲盖被的时候看到父亲腿上、脚上被杂物划出了一道道血痕,纵横交错,有的划痕极深……我真想把父亲叫醒问问他:这是怎么弄的?为什么不去医院上点药?可又不忍心打扰他酣睡的样子,便悄悄地退了出来,把门轻轻地关上。
  父亲一到工作岗位一定是忘我状态,好像身体不是自己的。每到检修、抢修,父亲始终和车间职工奋战在工作现场,饿了吃个饼子喝口水,困了倚在哪都能打个盹。不仅出工作方案、现场指挥、还亲自干。每到这时,父亲的时间表上根本没有白昼之分。为此,父亲在工作中总结了许多合理的工作方法,在参与包钢各厂外网及室内管道的检修工程中,为领导及配合工作的各部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有一次,在抢修现場,一位职工说他的焊活没法干,父亲说:哪个点最难干,我帮你。为了焊一个闸门,父亲在纵横交错的管网中,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点,只能身子斜倚在一个管道上,一条腿跪着,另一条腿搭在另一根管道上,一手拿着焊枪,一手拿着焊帽,结果在焊闸门的同时,把自己的腿也厚厚地“焊”了一层,皮肤被烫得红红的,干硬如牛皮,行动极不便……就是这样也不肯到医院看看,拐着一条腿,风里雨里不误上班。
  还有一次,是为医院疏通下水管道,由于医疗垃圾和下水垃圾堵在一起,臭气熏天,抢修工人一走进堵塞作业区就要作呕,纷纷往后躲。父亲说:我先来,后面的人跟上,每人十分钟。因为管道细,堵塞严重,机械用不上,只能用手掏。五分、十分、十五分……父亲足足坚持了二十分钟,几乎窒息晕倒,被同事拖了起来。后来,父亲说:我多坚持十分钟,后面的人就少上一次。结果父亲三天吃不下饭,看见饭就作呕……
  再看看那双手!指甲沟及划伤的道子,似乎洗多少遍都洗不干净,异常粗糙。深深的纹路如岁月的沟坎,凸起的青筋似时光的河床,指甲厚厚的,有的因为受了外伤而长得极不规则,手掌里握着一把茧,硬硬的,黄黄的,如同握着一把劳动的果实。
  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就没有倾尽全力的付出!父亲对包钢有着血浓于水的感情,这种感情就像一种信仰,流在他的血液里。包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代又一代如父亲一样的包钢人,爱岗敬业、爱厂如家,献了青春献子孙……他们默默无闻地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包钢,爱着祖国。同时,也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包钢儿女,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父亲与共和国同龄。爱父亲,爱祖国!
  谨以此文献给父亲七十岁生日,献给祖国七十华诞。
  崔美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包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包钢作家协会主席,文艺杂志《铁花》执行主编。著有散文集《烛光·小雨》《像树一样生活》;诗集《相思雨》《遥望》;长篇纪实小说《无奈的人生》等。
其他文献
宁明后来跟我说,那时候他整天跟在法国老头儿皮勾后面,形影不离。皮勾是法国专家组领头儿,长得像已故总统篷皮杜,大块头,络腮胡子,只是个子没那么高,宁明成了他的拐杖。建厂指挥部专门为法国人在荒山僻岭建了外宾招待所,对外封闭,设施高档,至今仍被称作“法国宾馆”。不过刚进厂那阵子,宁明住的宿舍就惨了。报到那天,他被带到一排粗大油管下的工棚——用毛竹、芦席搭建,冷风飕飕,屋顶盖的是薄薄的油毡,墙旮旯还残留着
期刊
一件晾在窗外的衣裳  母亲的一件晾在窗外的衣裳  卷起风  如一面旗  飘扬着某种信仰  那是件女儿给买的精致的衣裳  总有半个身子在别处行走  母亲把衣服晾晒出来  午后的云影  把它们收走  衣服上  还滴答乡村的清澈  一件衣裳  清洗晾干后  压进箱底  似把岁月收藏  母亲舍不得经常穿  她像一只鸟  守着自己的鸟蛋  希望能孵化出点什么  晾衣绳空了  那些旧日子  还在飘荡  干净的
期刊
太平洋传  天空在上,大地东倾  一些执着的水,离开巴颜喀拉大雪山  以黄河的名义  一路向东  在山东,经过我门前的时候  就像一个老朋友  似乎停了停  走吧,走吧,不必回头  多少家国情怀,其实就是一场大水  这个夏天,我刚刚来到美国西海岸,就又遇到了  那些水,已是太平洋的  一部分  荒原上  帐篷内,测量工程师陆诗文以膝盖为支架  启动手提计算机  帐篷外,驾驶员老韩补卡车轮胎  风的
期刊
约定  几盏灯  把大漠渲染成城市  眼睛里  相同的路  不同的景  在广漠土地  楼大可不必站成高耸  骆驼  大可不必划定区域  零星的人  心情沉淀成沙粒  你不必苦苦追寻  那一方绿草如茵  你不必鲜花盛开  争奇斗艳  来吧,与洪荒拥抱  三千年的守望  只为等候你的到来  我来了  在这个沙尘肆虐的帐篷  风赤裸裸掠过  像对我一次次的刮痧和洗礼  日出  居延海的天  用水洗过  
期刊
田老蔫,本姓田,不知其名,老蔫是他的外号,是说他不爱说话,性格懦弱,内向,不善交际,属于三脚踹不出屁来的主儿。这样一个老实人,后来的变化却导致了悲催的后果。四十年前,田老蔫直到离开小街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仍然是一个靠租房住的房客。  小街最早拆除的房子是马家大院,那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城市第一批修建新楼的四十年前。  马家大院不是平房,是前后带院的两座二层老楼。主人姓马,楼下一层六间都是他们家的房子
期刊
我  我那个时候心情非常差,原本几个交情还算不错的朋友,已经有意疏远我了。我一开始并没发觉,等知道也恶心到了。那是一个下午,常在一起吃喝玩乐的兄弟接到我电话之后,说家里来了亲戚,我随口问了句什么亲戚,倒把他问住了。而昨天的借口是送孩子到夜间的辅导班,前一天是公司加班。我还记得再前一天喝酒是我请的,他都答应下次做东了,也就没有下次了。  还有一个不能自己出去潇洒的原因是,我的钱不多了。  我掐了烟呆
期刊
在推土机的轰鸣中,我的家乡不由自主献出了自己。  村子里鸡鸣狗叫,羊们朝着天空咩叫,牛站在村口不动,风卷着尘土四处飞扬。??  一村的人不停地从滚落的废墟里翻捡着生怕丢失的东西,他们的胳肢窝、衣兜、手里揣满了尘土裹挟的物什,一根没了把儿的火铲,一缕打结成球的毛线,一枚没了釉的纽扣……  顷刻间,六十多年的岁月被连根拨起,像一截沙土混凝的路碑,被抛弃倒在时光的路上。  那天早上,家乡如我衣衫褴褛小脚
期刊
闹钟铃声被设置成单调的下课铃声。当它高到一定分贝的时候,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在安静的清晨,嘈杂、刺耳,应急事件让大脑内的肾上腺素和血清素水平急剧变化,心慌、气急、窒息感。  但我却是例外。此刻,我正在欣赏这短暂又持久的高分贝,且沉迷其中。  时钟指向6点整。  不意外。我总是在闹钟定时响铃之前醒来,尔后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直至下课铃声在耳边聒噪地欢腾。  薄荷味的牙膏,小小的牙
期刊
磁场  “你想要什么样的友谊?”不经意地,他问我。刚刚闯进三月的风适度降调了刺目与嚣张,吻来几声令人意外的暖色。他抬起雙手轻轻分开我额前的碎发,似笑非笑的眼神中有一支引弦定位的弓箭,正瞄准我刻意伪装的镇静。  同事三年,隔排而坐,默契止步于工作。他是软件架构师,我是测试工程师,职位注定我俩是短兵相接的共生体——孑孓凭借消化液抗体的保护悠然寄居在苹果猪笼草体内,奈何猪笼草只能感谢这品尝不到的囊中美味
期刊
草木之心  一丛丛野菊花,举着火把  在七曲山下聚集。古柏有情怀  群山有悲悯。行走在梓潼的每一条山道  我的脚步都会放得很轻  怕无意的闪失,触碰青草纯真的梦  心中有神,走起路来  才会踏实而坚定。敬畏山石土木  就是敬畏自然的恩泽和哺育  拜谒完文昌帝君,我会坐在山涧  与一条溪流倾心攀谈  草是山的诗篇,山是草的乐章  梓潼的宣纸上  一滴墨珍藏草木之心  变幻的曲线,只为寻找山水里的亲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