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难矿井”创奇迹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给钱给物,不如给选个好干部……”不论是世纪伟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在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论证同一个硬道理:领导干部及领导班子的素质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发展前程。
   ——题记
  
  2007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三矿传出令人振奋的喜讯:前6个月共完成煤炭产量100万吨——蝉联双矿集团第一超产大矿桂冠。
  


  这个数字比张明辉接任东荣三矿矿长前2003年全年的产量还要多12万吨!
  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东荣三矿这份成绩的取得如攀蜀道之难。
  在东北地区的诸多国有煤矿中,东荣三矿地质条件之差可谓是数一数二。井下断层多如鱼刺,据技术人员估算,每百米就有断层 2-3个,还经常伴有岩墙、岩包出现,恶劣的地质条件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岩墙中开拓、断层里掘金,三年再造一个矿!
  如此的条件、如此的战绩,不能不说东荣三矿是创造一个“奇迹”!
  难怪龙煤矿业集团领导和双矿集团领导到东荣三矿考察后都感叹:“条件还是那个条件,人还是那些人,生产却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真要好好总结一下东荣三矿的经验。”
  那么,由一个“生产难完成、队伍难稳定、工资难发放”的“三难”矿井一跃成为“经营管理不断创新、生产水平不断刷新、员工士气和矿区面貌焕然一新”的“超产大户”,东荣三矿究竟靠的是什么高招呢?一位管理干部这样说:“三矿这几年神话般的变化,来源于一个传奇人物——矿长张明辉!”
  
  横刀立马
  
  与今日的辉煌相比, 2004年,东荣三矿却是从治乱开始的。
  1999年10月东荣三矿投产初期,正逢煤炭经济滑坡时期,矿井设计的先天不足、加上地质条件的复杂,使这个刚一驶上航道的煤海新舟便撞上了发展的暗礁,生产经营一度陷入低谷,月产量在三、五万吨左右徘徊。
  到2003年,一线员工平均不足五百元的工资都不能保证按时发放,全年累计拖欠工资400多万元。干部员工人心涣散、士气低落,采掘工作面质量差、安全失控,生产经营几乎被亮“黄牌”。
  2004年的新年,东荣三矿员工心中苦苦期许的开门红迟迟没有到来。一季度累计亏损1700万元。员工们的心散了,干部四处求职谋生路,工人到农场打短工维持生活。3月底,时任设计院院长的张明辉临危授命,调任东荣三矿担任矿长。
  张明辉的就职演说和他雷厉风行性格一样简单明了:“三矿的发展得靠大家,我来,就是给大伙顺心的、鼓劲的,如果三个月完不成任务,我自己引咎辞职!”
  上任伊始,他和一班人就一头扎到了井下。几天下来,令张明辉最为震撼的,不是工作面现场“百业待兴”的困难局面,而是他亲眼看到的感人一幕:一些矿工啃着干馒头仍在坚持下井。这一幕,让张明辉永生难忘!“多么好的矿工啊,决不能让他们就过这样日子!”这一幕,坚定了他振兴三矿、为民造福的深切责任感。
  在众多的矛盾中,张明辉和一班人找到了制约三矿生存和发展的三大矛盾,即,管理混乱,人才短缺,工艺装备与现场条件不相适应。
  新班子选准了整顿管理秩序的突破口——纠偏正错;亮出了整治班子软、队伍散的利剑——从严依法治矿。
  方略既定,便快刀斩乱麻。
  30多项新矿规和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办法很快制定出台,违犯了哪一条怎么处罚,明码实价。出了问题或事故,无论职务高低,轻者罚款、降职降薪,重者开除矿籍。
  张明辉在矿大楼门前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这一做法果然很奏效,他听到了来自员工心中的声音。员工信任矿长,矿长理解员工,这样的及时对话,解决了三矿不少隐性问题。17名管理失职、在工资分配上存在“毛病”的干部被免职。
  一时间在全矿引起了轩然大波。矿内外众说纷纭。有人跳出来骂街,有人请来了说客,甚至有人状告矿领导侵犯职工主人翁权益。
  关心张明辉的人也善意地提醒他:“你这样做是不是太得罪人了,干工作也不能忘了‘保护好自己’呀!”
  “我个人可能会吃点亏,可是要干好三矿,死活在机制、成败在管理、好坏在干部。”、“我宁可听骂声,也决不听哭声!”张明辉的回答掷地有声,浑身上下透出一股正义和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有着撼人心魄感染力。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张明辉没有手软,而是果断操刀,几刀下去,这个矿司空见惯的偷盗、克扣、违章现象明显收敛。
  “德才兼备、唯才是举”是东荣三矿新班子选人用人的唯一标准。通过内任外调,先后13名有知识、有经验、懂技术、会管理,职工群众普遍反映良好的干部走上重要管理岗位,发挥了专业潜能。一线干部员工对此称道不已。说他是“面对面地抓、硬碰硬地管,实打实地干”。
  经过几个月的整治,管理粗放、人心浮躁这个“牛鼻子”被扭住了,东荣三矿的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正轨。
  从5月份开始,三矿月月超额完成高限指标,9月份,综采二队创出东三省煤矿轻放月产7.1万吨的新纪录,短短三个季度的奋力拼搏,东荣三矿拨开云雾见太阳。2004年全年共完成产量115万吨,完成进尺14840米,经营指标实现扭亏为盈,人均工资翻了两翻,三矿人为之一振。
  东荣三矿从“山重水复”走向了“柳暗花明”。
  
  严爱相济
  
  然而,夺胜之路并不太平。张明辉刚到东荣三矿立足未稳之际,矿井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突如其来的变故,给了新班子当头一棒,坚强的张明辉带领新班子成员一边积极组织抓抢险,一边落实采掘生产,人累得瘦了一圈,东荣三矿终于取得了艰难的“旗开得胜”。
  这起事故给了张明辉深深的思考,矿里原来定了那么多的安全制度,为啥隐患还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呢?分析的结果是,生产第一要素——“人”不掌握、不执行规章制度。
  制度哪家企业都有,可未必都灵验。
  关键的问题在于能不能以人为本,能不能把安全制度和安全责任统一起来,把安全状况和经济利益统一起来。
  找到了症结,新班子便从抓员工安全教育入手,建立了以干部工作责任制、工人岗位责任制、现场管理为内容的“两制一管”体系。600多项岗位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包括了全矿安全、生产、生活、思想教育所有现场,全方位地规范了员工的安全行为。
  60余项责任追究制对重大责任事故、质量不达标、专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方面问题都有了明确的说法和处罚规定,无论完成生产指标是否有功,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都一样法不容情。
  几年来,东荣三矿共严肃处理未隧事故10余起,处分管理干部20多名。
  不近人情吗?是有些不近人情。心肠坚如铁,只要触犯了矿规,无论什么人休想在张明辉那里得到半点通融。然而,同样一副心肠,硬能硬到极点,软能软到极点。
  只要是对员工的生命安全有保障、对员工的生活有改善,张明辉和一班人花起钱来毫不犹豫。他常说:“我当三年矿长要管十年二十年。”,他所说的管就是煤矿各项设施的改造、投入和提高。“十年二十年后,井下再搞人海战术是不行的,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投入上,可能会使我减少了政绩,可这样做才对得起企业,对得起全矿职工。”
  几年间,东荣三矿相继建全和完善了井上下瓦斯监测系统、井下作业人员定位跟踪系统、数字化通风、静压防尘、井下火区制氮和泄漏通讯等安全系统,提高了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员工安全文化教育培训中心在矿工业区拔地而起,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全员四级培训实现了规范化、军事化,员工持证上岗率达到了100%。装修一新的员工班前活动室,五级培训日趋完善,“每日一题、现场考问、家庭作业”,有效地促进了员工安全技术业务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了安全效果一年好似一年。
  2006年12月,张明辉随队赴山东新汶考查回来,又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整个矿区迅速掀起了一场安全“革命”。
  一时间,“安全第一、生产第二”、“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险”等新理念在员工中广为播撒;安全和生产监管分离、管理干部安全风险抵押和一线员工年功工资制,安全管理创新奖励制,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使安全隐患和事故率大幅下降。
  及时发现“电缆打火”、“提升大绳破损”等安全隐患的一线员工得到了重奖。
  员工们都说,张矿长抓安全,那真是“罚到跳、奖到笑。”
  “严、紧、细、实”的工作作风在东荣三矿形成时尚,现场管理大为改观:井下巷道宽敞明亮,工作面畅通无阻、作业条件明显改善,井上下物达标准、人合岗位。几年来,这个矿杜绝了水、火、瓦斯、顶板等重大事故,质量标准化水平显注提高,采掘工作面精品率分别达到100%和52%,在龙煤矿业集团、双矿集团质量标准化评比中连年名列前茅,2007年上半年,再获龙煤矿业集团质量标准化检查综合排名第一名的殊荣。
  员工们理解了张明辉的良苦用心。
  严爱相济,造就出一支唇齿相依的员工队伍,他们以“同陈旧决裂,与先进据争”的精神,不断刷新安全生产纪录。几年来,东荣三矿先后荣获了“煤炭行业一级矿井”、“乙级高产高效矿井”、“龙煤矿业集团双十佳矿井”、“黑龙江省安全质量明星矿”、“双鸭山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行兵布阵
  
  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是三矿发展的拦路虎。
  由于断层较多,东荣三矿采煤工作面被迫经常停产跳面搬家,按矿井最初设计投用的大型ZZ6000综采支架如同虎入泥潭,在搬家中成为沉重负担,造成费用严重超支,为矿井的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到任东荣三矿后的大量调研,使张明辉和一班人清醒地意识到: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要想使生产再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调整采煤工艺、更新技术装备,实现科学应变是唯一的出路!
  于是,一种架型小、重量轻、运动灵活的ZF2400型综采轻放支架,在东荣三矿落户安家。2004年9月,创出月产7.2万吨的东北三省单产最高纪录,2005年1月,创出月产10万吨全国同等条件下轻放单产最好水平。
  接下来,张明辉和一班人又把目标瞄向了攻克断层。
  思想解放的张明辉点子多、拼劲儿足,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奋战在掌子头,平均每月下井达25次以上,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过断层、岩墙的方法。
  上装备——引进了德国进口的凯南麦特高强度滚筒和U94截齿,使综采工作面成功地解决了跨越断层的难题;
  改工艺——遇岩墙打眼放炮,见断层调顶、卧底,超前拉架,顶板破碎就用大拌强化超前支护。
  一个个断层就这样被勇于挑战的三矿人征服。
  为了解决放顶不完全,回收率低的问题,2005年,三矿人再次科学应变,投用了ZZ4200型综采支架,实现机组一次采全高,提高了采煤速度和生产效率。
  2005年11月28号,是东荣三矿员工值得纪念的日子,截至这一天,三矿全年累计生产原煤1500666吨,提前一个月实现了达产的梦想!矿工们喜滋滋地把好消息贴在外运煤炭的列车上,急切地表达着心中的幸福和快乐!
  2006年,张明辉又带领东荣三矿干部员工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了便于落煤,他们采取煤体注水软化煤壁;为了强化顶板支护,采用玛丽散技术保证了采煤工作面正常循环。为了减少顶板冒落和片帮,采用采煤工作面上下巷锚索、锚杆、钢带和金属网联合支护,优化了机械运转环境。
  在生产布局上,张明辉深谋远虑、行兵部阵,依照矿井长远发展规划和采煤的预定进度,计算掘进接续工程工期,以此增强生产准备的紧迫感。扭转单一采区生产空间狭隘的被动状况,进行了工艺改革和设备更新配套,形成了接续较为合理的整体格局。
  在掘进生产中,积极推广应用了以预应力锚杆、W型钢带、高预应力锚索为主体的国内最先进的顶板支护方式,全面推广了锚杆、锚索涨拉机具,解决了初撑力不足的问题,使巷道支护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推进采掘生产实现均衡发展。
  在经营管理上,张明辉带领一班人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人本管理,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实施文化管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以点线面结合,把经营管理工作集结成网,并善于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难点,定向分析、分类破解。靠严格管理,实现了提质增效。2004年以来,年年超额完成了双矿集团下达的经济指标,职工年人均收入增长均在1000元以上。
  有人说,张明辉的矿长当的潇洒,多么大的困难只要有他都能迎刃而解,那真是:拂袖横扫旧貌去,弹指立地新景观!
  科学的应变使三矿采掘生产实现了持续攀升,2005年原煤产量突破165.7万吨;2006年,跃上185万吨新高峰;2007年上半年,再创奇迹,一举完成原煤产量100万吨。
  从初兴到沉落、再到奋起的过程,三矿人在以张明辉为首的新班子带领下,用勤劳和智慧演绎了科学应对复杂地质条件变化的成功范例。创出了采掘生产、安全质量、经济效益、矿井投入、员工收入等六个历史新佳绩,企业资信等级、人气指数和诚信形象全面提升,矿区面貌焕然一新!
  张明辉想到的都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他付出了真诚和汗水,收获了矿工的信任和支持。在东荣三矿鼓满风帆的航程上,他本人也不断跨越一个又一个新的里程:
  双矿集团先进工作者;
  双矿集团优秀共产党员;
  双矿集团廉洁从政“十大”标兵;
  双矿集团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双鸭山市第二届“十大杰出企业家”;
  黑龙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
  黑龙江龙煤集团“十佳矿长”;
  中国十大杰出企业家、人民公仆……
  
  情系和谐
  
  在矿工看来,“和谐矿区”在东荣三矿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更多地体现在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张明辉说:“给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是为三矿积攒发展后劲。”
  按照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张明辉和一班人抓当前、想长远,三年来,累计投入1900多万元,改善了井上下生产生活设施,让东荣三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2005年6月的一天,刚下白班的一线员工争先恐后的奔向新建成的员工浴池,在洁净、明亮犹如市区洗浴中心一样的浴池中,一张张憨厚的脸庞乐开了花,蒸腾的水雾中,员工尽情享受着来自矿领导的关爱。
  洗浴的问题解决了,张明辉又把目光投入到改善员工的休息环境上。在班子会上,他果断决定:腾出办公室来,改建成员工宿舍。说干就干,仅仅两个月的功夫,一座宽敞、舒适的员工宿舍改建完成,矿工们在这个属于自己的新家,住得舒心、睡得香甜,工作中保持了旺盛的精力。
  张明辉想做的第三件事是改善员工的就餐环境。除了对员工食堂进行全新装修外,他还制定了调查问卷,让全矿员工出谋划策共同办好食堂。这个方法果然奏效,没几天,三矿附近“红火”一时的小吃部变得“惨淡经营”了,原因是:矿里食堂饭菜和就餐环境上了档次,谁还到外面吃饭?
  饮用水问题同样是让张明辉牵肠挂肚的老大难问题,由于矿井投入先天不足,一直以来员工喝的饮用水都是从地下直接抽上来的“自然水”,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张明辉果断决定投资打井,增设过虑、消毒等设施,一定让员工喝上绿色水、放心水。一个月后,当第一缕清泉从水管中喷涌而出,员工们手捧大碗,争相品尝,一碗碗甘露喝进员工的嘴里、乐在员工的心中。
  在张明辉的张罗下,2006年,员工班中餐加工厂落成投用。每天花样翻新的班中餐,结束了三班员工长期在井下饿着肚子生产的历史,一个个崭新的热水壶,更是把矿领导的关心和牵挂带到了千尺井下……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让张明辉和一班人深刻地认识到,优秀的文化氛围是企业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导向,是改善员工心智模式的先决条件。
  2004年,东荣三矿投资8万多元,在井上下修建了文化长廊,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制定了矿旗、矿徽、谱写了矿歌,让三矿员工所到之处都徜徉在特有的文化气息里。各段队新建的文化活动室,还购置了图书、彩电、录放机等设备,那一本本工工整整的学习笔记,见证了员工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
  为了活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张明辉和员工自己动手,修整工业广场的空地,并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一处标准化篮球场,每当看到员工们在球场上你拼我博,张明辉就会在场外大喊加油,并高兴地为员工翻分,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悦。
  “上班族”的问题解决了,张明辉和一班人又把心思放在了矿里的贫困员工身上。
  张明辉知道,员工们的生活虽然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改善,但矿里还有许多贫困员工需要帮助,在三矿这个大家庭里,不能让任何一位家庭成员掉队。在张明辉的倡议下,东荣三矿“扶贫解困,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
   2005年,矿运输区老工人秦蹲营的两个双胞胎儿子双双考上了大学,老秦却为学费一筹莫展。张明辉得知后,把自己要办事的5000块钱全都掏了出来,为老秦解决了燃眉之急。去年暑假,细心的他又想到老秦可能又得犯难到处借钱,就一次取出自己的存款15000元让工会的同志给老秦送去,感动得老秦流着眼泪不知说什么才好……
  对因公伤残或生病的员工更是照顾有加,仅为赵洪波一个人捐款就达3万余元。员工和家属们由衷地感叹“明辉矿长的心呐,太善良了!”
  3年来,东荣三矿的决策者们就是用这种慈爱之心,为无数困厄者解除了忧愁,又帮助无数不幸者渡过了难关。
  人心顺,则干劲儿足;民心安,则事业兴。与矿区群众感情的交流、心灵的碰撞,使东荣三矿党政新班子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发展势头。
  沧桑巨变,得益于天时人和。如今的东荣三矿,在张明辉和一班人、还有那些和他们一样不甘寂寞的矿工手中被雕琢成了远近闻名的边陲明珠。
  天下没有旷世奇才,天下只有不器君子。不用挥手,三矿人就随着他们的领路人直奔小康之路,张明辉和东荣三矿的成功彰显了一个真理:
  思路决定出路!
其他文献
何贻信,深圳市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64年出生于四川,1987年获重庆大学计算机专业学士学位,目前在读清华大学EMBA。  何贻信先生于1997年创办深圳市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业务是钻井设备的进口贸易。2002是燕加隆公司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何贻信先生赴欧美等国家考察,以其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判断力,分析国外广阔的建材市场,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燕加隆公司的主营方向转化为建材出口。
期刊
投资1.45亿,造林13.6万亩,贯穿益阳、长沙、岳阳的五个县(市、区),使洞庭湖南岸百里长堤的垸外荒芜湖洲变绿,一跃成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为民造福、为国分忧的竟是一位四十刚出头,创业才四年的农民企业家——益阳森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资阳区人大代表何运才。  何运才,生于沅江市子母城乡,是个喝着洞庭湖水长大的农民后代,自幼跟父辈劳作,深知农民的辛劳,当他一次次目睹和经历了洞庭湖洪涝灾
期刊
振兴铅业是王正恩同志的愿景,他以超越自我、对社会负责的精神,追求民族工业发展的卓越,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王正恩—— 一个普通的牧羊人,1980年步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先后担任云南省红河州沙甸电冶厂、沙甸贵金属厂、沙甸有色化工公司厂长、经理,成为沙甸回族地区铅冶炼行业德高望重的代表人物。2000年进入红河州振兴铅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  个旧市被称为锡都,沙甸区是铅的故乡。
期刊
绿色是生命的本色,绿色孕育了生命。自2002年周卫兵总经理创建九康科技公司以来,一心扑在绿色环保,楝树培育,楝树生物农药,楝树生物能源,楝树生物肥料及其楝树产业化项目的研究开发上。他凭着一种对事业不懈的追求和艰苦创业精神,以开拓创新的理念,务实进取的作风,睿智过人的思路,逢先必争的勇气,绘就了九康公司宏伟蓝图,圆了他一个又一个绿色的梦。  周卫兵是南京九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九康生物科技发
期刊
2006年5月,首届“感动新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吸引了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的关注。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纷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倾诉一个普通的部队医生、现任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留给他们心中的一个个感动——   萨尔达板乡大泉村维吾尔族大娘帕塔木汗带着女儿赶了30多公里山路,一路打听来到评委会办公室。她从一个塑料袋里掏出一张张写满维吾尔文的旧纸片、药盒、烟盒给工作人员看,用半生不熟的汉语泪流满面地讲述,1
期刊
陈彩勇,男,汉族,大专文化,贵州六盘水市福建商会常务副会长,盘县分会筹备组组长,贵州省盘县工商业联合会会员。盘县政府引资企业,总投资3仟万元,固定资产12仟万元,于2004年9月份投产至2005年底上缴税利1500万元,就业人数180多人,年发工资200多万元。  自投产至今回报社会情况:从200年至2006年“六一”儿童节向学校捐赠1.5万元;2005年3月5日,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体,为盘
期刊
当杨柏松走近我的视野时,我发现他本人正如其姓名一样,似杨树般挺拔,如柏树般飘逸,像松树般潇洒。当我了解到杨柏松艰苦的创业经历时,又觉得他多像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杨,一棵柏或一棵松啊!它在石缝中萌生,不畏风暴袭击,不幻想阳光给予温暖,也不乞求甘露赠给滋润的柔情,总是那么坚强,用自己的生命维持生命,默默地钻出石缝,俏悄地把臂膀伸向苍穹,仿佛要拥抱整个宇宙,舒展一身绿叶葱葱。  在迷雾中摸索向前攀登,从不哀
期刊
国内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市场,有这样一位企业家,多年来为推动国内建筑节能事业奔走呼号,殚尽力竭,他承接外墙保温工程的做法与众不同,为了真正确保所做的工程质量,他们只直接同开发商进行合作,成为与工程总包单位同台竞争的对手。正因为如此,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带领的企业一度放弃了近2亿元的工程,还被业内戏称为“节能疯子”。他就是上海康马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徐立国先生。  “虽然我们的这种经营做法进行得较
期刊
链接:新安煤矿,隶属于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双鸭山分公司,1984年投产,总设计能力为150万吨/年,1989年实现达产,1992年跃进年产200万吨大关,在煤炭企业危困的几年当中,成为原双鸭山矿务局的产量大矿、利润大矿,为企业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近几年,由于地质条件变差和二水平过渡等不利因素影响,生产出现滑坡。2005年9月,年轻的矿长赵维国单枪匹马,接受重任。他能够带领员工们使这个老矿再创辉煌吗?
期刊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自主创新日当空,全民创业江山红。  中国在胡锦涛总书记的英明正确领导下,亿万人民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全民创业”的浪潮席卷全国。在新时期“自主创业,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一个真正有良知,有胆识的企业家,必须具有特定的企业发展理念。其创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解放人的思想,解放生产力。为广大的工人、农民谋利
期刊